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1925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样本Word下载.docx

操作次序

第12条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次序进行:

检验器具-----按方法灭-----检验灭火效果-----统计。

正常操作

第13条当火源在人员能够直接抵达地域、火灾早期和火灾周围无瓦斯等气体积聚时,能够选择采取直接灭火法。

第14条首优异行瓦斯等气体检验,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后,方可按计划实施灭火。

灭火过程中要随时检验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情况,不宜工作时,应将全部人员撤出。

第15条需要临时支护巷道,假如需要使用坑木,应预先用水湿透后再进行支护工作。

第16条直接灭火前要检验水路,确保充足、可靠水量。

第17条挖除火源前要备足填充、覆盖材料,同时要确保能将清挖出燃烧物立即运走。

第18条计划好排风路线,并检验确保通畅,并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第19条直接灭火法操作,应:

1、用灭火器材由外向里,逐步缩小火区范围。

2、在挖除火源以前,先用大量压力水向火源喷射,喷射时由外向内、控制水量、水压等,预防发生水煤气爆炸。

再用手镐或耙子将燃烧物体扒出。

3、待火势熄灭后、火源范围小且能直接抵达,可燃物温度已降至70℃以下,且无复燃或引燃其它物质危险时,挖除火源。

4、挖除火源这一工作要由矿山救护队来担任,部分消防灭火工可配合作业。

5、扒出余火,用水根本浇灭,并运出井外。

6、挖除火源后形成空洞,要用不燃性材料(砂、黄土、矸石等)填实。

填实时要注意顶板情况,严禁冒险作业。

7、挖除范围要超出发烧煤炭以外1+3米深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org)具体出处参考:

8、各类灭火器材使用,要严格根据说明书进行。

第20条用水灭火时,水流方向要和风流方向保持一致。

第21条采取直接灭火法时,要在火源上风侧和下风侧设置水幕,进行降温、除毒气。

第22条挖除煤炭需要爆破时,除了需要遵照“爆破工”操作规程外,还要对炮眼采取注水降温方法,使炮眼温度降至123以下。

第23条直接灭火时,不得用水扑灭带电电气设备和油料火灾。

第24条采取直接灭火法无效或火区面积较大时,能够采取隔绝灭火法。

在进行构筑防火墙时有3种方法:

1、优异后回法,即先封闭进风侧,然后封闭回风侧。

利于靠近火源,实施直接灭火。

(1)在进风侧新鲜风流中,构筑临时密闭,遮断风流,控制火势。

(2)在回风侧构筑临时密闭。

(3)在临时密闭外面,构筑永久防火墙(进、回风侧)。

2、先回后进法,即先封闭回风侧,然后封闭进风侧。

利于预防事故蔓延。

3、进回风两侧同时封闭法。

利于预防瓦斯爆炸。

临时密闭和永久防火墙施工操作,能够参考“通风设施工”要求。

第25条构筑防火墙时,要注意:

1、合理选择封闭位置,要尽可能靠近火源位置,封闭区不得存在漏风口。

2、加强火区气体成份检测,正确判定瓦斯爆炸危险程度。

3、使用防爆防火墙,施工时边通风、边检测、边砌筑,快速封口,快速撤离人员。

第26条构筑防火墙后,要依据灭火方法,实施打钻、注氮、灌浆、泡沫灭火、注凝胶等其它工序。

采取多个手段,联合灭火。

第27条采取灌浆灭火时,其打钻、灌浆等操作,能够参考“钻工”、“灌浆工”操作规程,根据灭火安全方法实施。

第28条采取灌浆灭火时,对火源要采取自上而下“浇灌”方法。

第29条注氮(液氮或气体氮)灭火时,应:

1、检验管路和周围环境情况,管路无泄漏、安全时方可实施向火区注氮。

2、接好管路,打开开关(阀门),向防火墙内压注。

3、根据灭火方法设计注氮量进行操作。

4、注氮过程中,要加强进回风周围气体成份检测。

判定是否漏氮,其它有害气体是否超标。

假如进风流中瓦斯浓度达成0.55时,要停止注氮。

5、注氮地点要安设电话,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6、注氮施工区,应设置警示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7、注氮时,要常常检测注氮区内氮气浓度,确保注氮效果。

第30条采取均压灭火时,经过调整封闭火区进回风侧压差,使之趋于最小,降低漏风。

第31条采取均压灭火时,应根据均压灭火设计,调整风路系统、设置调压气室或安设调压风机。

收尾工作

第32条检验灭火后效果和防火墙质量。

第33条清理现场,保持整齐

.矿井必需设置消防材料库(井上下),按相关要求备齐必备消防材料。

  2.必需保持井下消防管路系统、设施可靠、完好,水量充足。

  3.熟悉井下各消防材料存放地点、种类。

  4.操作过程中,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33~238条要求和灭火方法实施。

  5.在防灭火时要随时注意风流情况,有危险要撤出人员。

  6.带齐、检验所用各类器具,保持完好。

  7.学习、掌握灭火任务,熟悉消防器材存放地点。

  8.本工种操作应遵照下列次序进行:

  检验器具,按方法灭火检验灭火效果统计。

  9.直接灭火法

  

(1)当火源在人员能够直接抵达地域、火灾早期和火灾周围无瓦斯等气体积聚时,能够选择采取直接灭火法。

  

(2)首优异行瓦斯等气体检验,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后,方可按计划实施灭火。

  (3)需要临时支护巷道,假如需要使用坑木,应预先用水湿透后再进行支护工作。

  (4)直接灭火前要检验水路,确保充足、可靠水量。

  (5)挖除火源前要备足填充、覆盖材料,同时要确保能将清挖出燃烧物立即运走。

  (6)计划好排风路线,并检验确保通畅,并做好其它准备工作。

  (7)直接灭火法操作,应:

  ①用灭火器材由外向里,逐步缩小火区范围。

  ②在挖除火源以前,先用大量压力水向火源喷射,喷射时由外向内、控制水量、水压等,预防发生水煤气爆炸。

  ③待火势熄灭后、火源范围小且能直接抵达,可燃物温度已降至70℃以下,且无复燃或引燃其它物质危险时,挖除火源。

  ④挖除火源这一工作要由矿山救护队来担任,部分消防灭火工可配合作业。

  ⑤扒出余火,用水根本浇灭,并运出井外。

  ⑥挖除火源后形成空洞,要用不燃性材料(砂、黄土、矸石等)填实。

  ⑦挖除范围要超出发烧煤炭以外1~2米深、进入煤体温度不超出40℃地方。

  ⑧各类灭火器材使用,要严格根据说明书进行。

  (8)用水灭火时,水流方向要和风流方向保持一致。

  (9)采取直接灭火法时,要在火源上风侧和下风侧设置水幕,进行降温、除毒气。

  (10)挖除煤炭需要爆破时,除了需要遵照“爆破工”操作规程外,还要对炮眼采取注水降温方法,使炮眼温度降至40℃以下。

  (11)直接灭火时,不得用水扑灭带电电气设备和油料火灾。

来自:

安全管理网(.com)具体出处:

.隔绝灭火法

  

(1)采取直接灭火法无效或火区面积较大时,能够采取隔绝灭火法。

在进行构筑防火墙时有3种方法:

  ①优异后回法,即先封闭进风侧,然后封闭回风侧。

  a.在进风侧新鲜风流中,构筑临时密闭,遮断风流,控制火势。

  b.在回风侧构筑临时密闭。

  3)在临时密闭外面,构筑永久防火墙(进、回风侧)。

  ②先回后进法,即先封闭回风侧,然后封闭进风侧。

  ③进回风两侧同时封闭法。

临时密闭和永久防火墙施工操作,能够参考“通风设施工”要求。

  

(2)构筑防火墙时,要注意:

  ①合理选择封闭位置,要尽可能靠近火源位置,封闭区不得存在漏风

  ②加强火区气体成份检测,正确判定瓦斯爆炸危险程度。

  ③使用防爆防火墙,施工时边通风、边检测、边砌筑,快速封口,快速撤离人员。

  11.联合灭火法

  

(1)构筑防火墙后,要依据灭火方法,实施打钻、注氮、灌浆、泡沫灭火、注凝胶等其它工序。

  

(2)采取灌浆灭火时,其打钻、灌浆等操作,能够参考“钻工”、“灌浆工”操作规程,根据灭火安全方法实施。

  (3)采取灌浆灭火时,对火源要采取自上而下“浇灌”方法。

  (4)注氮(液氮或气体氮)灭火时,应:

  ①检验管路和周围环境情况,管路无泄漏、安全时方可实施向火区注氮。

  ②接好管路,打开开关(阀门),向防火墙内压注。

  ③根据灭火方法设计注氮量进行操作。

  ④注氮过程中,要加强进回风周围气体成份检测。

假如进风流中瓦斯浓度达成0.5%时,要停止注氮。

  ⑤注氮地点要安设电话,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⑥注氮施工区,应设置警示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⑦注氮时,要常常检测注氮区内氮气浓度,确保注氮效果。

  (5)采取均压灭火时,经过调整封闭火区进回风侧压差,便之趋于最小,降低漏风。

  (6)采取均压灭火时,应根据均压灭火设计,调整风路系统、设置调压气室或安设调压风机。

  12.检验灭火后效果和防火墙质量。

  13.清理现场,保持整齐。

第一、消防器材使用操作规程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

在距离火焰5米左右处使用。

先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紧握压把和提把,用力下压,干粉即喷出。

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摆动。

干粉灭火器在喷粉过程中要一直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2、室内消防栓使用

首先,打开消防栓箱,取出水带,将水带向火方向甩开,一头接消防栓,另一头接水枪。

接下来逆时针旋转消防栓手轮,出水灭火。

3、室外消防栓使用

首先将水带向着火方向铺开,然后用专用扳手打开消防栓端盖,将消防水带一端接到消防栓接口上,另一端接水枪,准备好后,再用专用扳手将消防栓开关打开放水灭火。

第二、消防安全岗位操作规程

1、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每个月检验一次消火栓、消防泵、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确保全部消防器材安全有效。

2、每十二个月6~7月份组织一次本企业全员参与消防演练一次,使全体职员了解相关消防安全知识,确保每位职员全部能熟练利用多种消防器具。

3、每三个月由消防中心检验一次企业库区内地上消火栓。

4、每七天手动演练开启一次消防泵,并指派专员常常查看消防泵发动机油量是否符合要求,冷却水是否加满,出水口阀是否关闭,消防水带有没有破损口。

5、消防水池中消防贮备水确保平时不被动用,水量不够立即补充,使用后补给恢复时间不超出48小时。

常常检验水池壁有没有渗漏现象,冬天应检验消防水是否结冰,发觉结冰立即清除冰块。

6、灭火器按要求定时检验、充装,发觉破损无法使用立即更新补充,确保多种灭火器具安全有效。

7、消防桶、消防锨、消防沙等其它消防器材由消防安全员专门管理。

第三、易燃、易爆库安全要求

1.易燃易爆仓库应远离其它建筑物,通风要良好。

仓库周围应有围墙并装置大门。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仓库。

2.仓库工作人员必需了解所管物品安全知识。

严禁烟火,不准把火种、易燃物品和铁器等带入库内。

3.易燃易爆物品必需分别存放在专用仓库中,不得随意乱放。

存放电石应注意防潮。

4.库内不得同时存放性质相抵触爆炸物品和其它物品,亦不得超出要求储存数量。

5.仓库必需建立定时检验制度,对过期变质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处理。

6.严禁在仓库内住宿、开会。

收发物品要有严格登记手续。

7.必需配置充足、完好、适用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显著方便地方。

8.仓库内不准用通常电机、电气设备、必需按设计规范采取密闭防爆型设备。

并要定时检验,确保安全,仓库人员不得拆卸。

9.予警系统必需良好,并定时检验,确保有效。

10.运输多种易燃、易爆物品时,盖要拧紧,容器要竖直放稳。

运输人员严禁吸烟,沿途须距离火种5米以外。

运输电石时,先要把桶盖松开放出气体,中途注意防潮,雨天不准装运电石。

11.多种压力气瓶存放、使用和运输,必需遵守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第四、电焊工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电焊工首先必需持证上岗,办理动火手续,严格操作规程,多种焊机应在要求电压下使用,

2、电焊前应检验焊机电源线绝缘是否良好,焊机应避雨雪、潮湿,放置在干燥处。

3、焊机、导线、焊钳等接点应采取螺栓或螺母拧接牢靠。

4、焊机二次线路及外壳必需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大于1MΩ( 

欧)。

5、开启电开关时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电焊机;

停机时先关焊机再关电源开关;

移动焊机时应先停机断电。

6、焊接中忽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

焊条头不得乱扔,应放在指定安全地点。

7、电弧切割或焊接有色金属及表面涂有油品等物件时,作业区环境应良好,人要在上风处。

8、作业中注意检验电焊机及调整器,温度超出60°

C应冷却。

 

9、发觉故障、电线破损、熔丝一再烧断应停机维修或更换。

10、电焊时二次电压不得偏离60——80V(伏)。

第五、气焊(割)工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检验乙炔、氧气瓶、橡胶软管接头、阀门等可能泄露部位是否良好,焊炬上有没有油垢,焊(割)炬射吸能力怎样。

2、氧气瓶、乙炔气瓶应分开放置,间距不得少于5米。

作业点宜备清水,以备立即冷却焊咀。

3、使用胶管应为经耐压试验合格产品,不得使用代用具、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和沾有油污胶管,发生回火倒燃应更换胶管,可燃、助燃气体胶管不得混用。

4、当气焊(割)炬因为高温发生炸鸣时,必需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将焊(割)炬放入水中冷却,同时也应关闭氧气阀。

5、焊(割)炬点火前,应用氧气吹风,检验有没有风压及堵塞、漏气现象。

6、对于射吸式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开焊炬上氧气阀,再开启乙炔气阀,然后点燃调整火焰。

7、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氧气;

使用氢气切割机时,应先开氢气,后开氧气。

8、作业中。

当乙炔管发生脱落、破裂、着火时,应先将焊机或割炬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

9、当氧气管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氧气瓶阀,停止供氧。

严禁用弯折方法断气灭火。

10、进入容器内焊割时,点火和熄灭均应在容器外进行。

11、熄灭火焰、焊炬,应先关乙炔气阀,再关氧气阀;

割炬应先关氧气阀、再关乙炔及氧气阀门。

12、当发生回火,胶管或回火预防器上喷火,应快速关闭焊宽慰上氧气阀和乙炔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方法。

13、橡胶软管和高热管道及高热体、电源线隔离、不得重压。

14、气管和电焊用电源导线不得敷设、缠绕在一起。

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

1.0目标

  规范火警、火灾处理程序和方法,确保火警、火灾得到立即有效控制和处理。

2.0适用范围

  适适用于物业管理企业辖区内火警、火灾应急处理。

3.0职责

  3.1主管经理负责监督及抽查培训实施情况,验证培训效果及对外联络培训老师。

  3.2保安部主管负责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3.3保安部负责帮助消防管理中心组织灭火扑救。

4.0程序关键点

  4.1报警和确定。

  4.1.1火警信息。

火警信息能够是:

  a)消防控制中心接收火警信号(包含灯光、音响、消防主机显示器显示);

  b)保安、治安分队执勤和巡查中发觉火警;

  c)住户报警。

  4.1.2火警信息确实定。

依据火警信息起源不一样,火警信息确定能够是:

  a)消防控制中心从自动报警装置系统接收火警信息,应立即用对讲机/电话通知机电维修部当值电工(或周围保安员)赶赴预警现场确定是否因为自动报警装置系统误动发出信息或有些人违章(如烧纸、施工、向探头喷烟)引发报警,若属于非误报,则应查明预报原因,追踪烟雾起源,确定中应随时保持和消防控制中心联络,并汇报确定情况;

  b)发觉火警保安员应立即赶赴火警现场,判明是否属于火警,若是人为违章造成火警现象应予阻止;

若是火警,则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企业任何人员或部门接到报警时,应立即用最有效手段汇报消防管理中心,并按火警、火灾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4.2火警、火灾处理标准及措施。

  4.2.1火警、火灾处理标准:

  a)确定火警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管理中心和“119”台报警标准;

  b)立即开展扑灭火警、火灾标准;

  c)主动疏散所影响住户,抢救被困人员标准;

  d)将易燃易爆物品快速撤离火源及毗邻场所标准;

  e)尽力抢救企业财产和住户生命财产安全标准。

  4.2.2火警、火灾处理措施:

  a)企业任何职员发觉火警,应立即就近取用灭火器材快速扑灭火警;

  b)若火警有发展趋势,应一边呼叫邻近人员参与控制火势,一边呼叫消防管理中心主管(班组长)和相关人员前往扑救;

  c)取用灭火器材时应正确选择灭火器(依据物质燃烧特征)以免用错灭火器使回火复燃;

  d)若是机房、电气发生火灾,应先切断一切电源,选择“1211”、干粉和CO2等灭火器直接喷射火源处,如有油电器设备(如变压器、油开关)着火时,也可用干燥黄沙盖住火焰,使火熄灭,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场所,直接开启自动灭火装置施放药剂灭火。

  4.3火灾扑救及现场控制。

  4.3.1消防管理中心依据预先制订灭火预案立即组织灭火和对现场进行控制,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应亲临指挥,具体要求以下:

  a)向“119”台报警,并派队员到必经路口引导;

  b)通知保安部紧急组织保安员赶赴火灾现场,进行外围警戒和交通管制;

  c)通知保安部立即组织保安员赶赴火场进行疏散,救护被困人员,抢救财物,帮助灭火;

  d)通知机电维修部电工断开相关电源,开启自动灭火系统、排烟系统防水泵,确保消防供水;

  e)消防管理中心班组长在主管指挥下率领消防员铺设水带,施放灭火,控制火势。

  4.3.2火灾现场及影响区人员疏散:

  a)公共娱乐场所超高层楼座消防控制中心应经过消防应急广播装置进行广播,通报火灾情况,引导群众疏散;

  b)保安部保安员应逐户(楼层)通知受火灾影响住户/用户,引导住户疏散;

或做好撤离准备;

  c)公共娱乐场所值班电工在切断电源后应开通应急照明电源,火灾现场部门职员打开全部安全通道,引导住户/用户有序地撤离。

  4.3.3扑救:

  a)公共娱乐场所和超高层楼座消防控制中心应立即进行操作,同时遵守《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将火灾单元电梯迫降到底层,以供消防队员扑救用;

  b)扑救工作应有组织地进行,在公安消防队未抵达之前,消防管理中心主管或推行其职责人员应负责火灾现场指挥,调动一切人员利用全部消防设备和装备器材开展扑救工作;

  c)公安消防队抵达以后,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快速向公安消防队指挥员汇报火情,移交指挥权,组织企业全部参战人员配合扑灭火灾。

  4.3.4交通管制和现场治安维护:

  a)保安部主管亲临火灾现场组织并指挥所属保安员对火灾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和现场控制;

  b)撤出或移走妨碍消防或救护车辆通行障碍;

  c)阻拦和扑救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或影响区,预防火场中物品被偷窃;

  d)看管被抢救公私财物,在火灾扑灭前严禁任何人转移;

  e)保护现场使用消防器材装备正常使用。

  4.3.5疏散及转移物资:

  a)保安部主管率领所属保安员帮助安置、疏散住户,帮助运输火场中被困或受伤人员;

  b)保安员应主动主动进入火灾现场,撤出易燃、易爆物品,抢救公私财物。

  4.4火灾扑灭后处理。

  4.4.1消防管理中心主管和相关人员应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分析,评定火灾造成损失,填写《火警、火灾事故汇报表》,组织对灭火预案可靠性和有效性讨论,必需时进行修改。

  4.4.2保安部主管应组织保安员对抢救出物品进行确定领取及转移到仓库保留。

  4.4.3企业领导对受灾住户进行抚慰及处理实际问题。

  4.4.4主管经理应召集参与实施灭火扑救部门责任人,总结灭火工作经验及教训。

  4.4.5机电维修部应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一次检验和清点,对已损坏设备设施进行修复或提出补充申请。

5.0统计

  《火警、火灾事故汇报表》。

6.0相关支持文件

  6.1《消防系统操作标准作业规程》。

  6.2《灭火预案标准作业规程》。

消防泵房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目标确保操作之安全性,正确性。

  

(2)适用范围适适用于大厦消防设备、保安闭路电视系统。

  (3)职责中控室保安员负责中控室机电设备操作。

  (4)工作程序

二、消防设备操作工作程序

  A消防报警

  a)系统自检:

进行相关操作。

  B消防泵

  a)自动开启:

消防泵控制柜处于“自动”位置,当“火险”时,在楼层击碎"

消火栓报警盒"

报警,联动柜发出声光报警,同时消防泵自动开启。

  b)手动开启:

在消防泵控制柜上把选择“自动/手动”置于“手动”位上,按开启钮即可“手动”开启消防水泵。

  C喷淋泵

喷淋泵控制柜处于“自动”位置,当楼层发生火灾时喷淋头爆裂,水流掣动作联动柜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喷淋泵自动开启。

在喷淋泵控制柜上把“自动/手动”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上,按开启钮即可“手动”开启喷淋泵。

三、工作程序

  <

I>

、中控室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程序

  A中控室设备由中控室维修工负责维修保养。

  B机电主管每十二个月12月制订下十二个月度《消防设备检验保养计划表》,并按设备运行情况制订中修、大

  修计划。

  C中控室维修工按各保养计划表要求进行维修保养,并将维修保养情况统计于对应统计内。

  D消防设备维修后必需恢复原来状态,不得随意更改原器材、线路。

  E中控室设备故障维修通常不超出8小时,若在8小时内无法处理故障,应将故障原因、处理时间上报管理处,限期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