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133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57后桥维修手册.docx

457后桥维修手册

 

CA457型后桥

 

使用保养维修手册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车桥分公司

 

一、使用及保养

1、新车使用前

应向各黄油嘴处加注足量的2#锂基润滑脂。

应向从加油孔处加注硫磷型90#重负荷齿轮油至后盖油面孔平(约12升)。

2、新车桥使用

新车桥装车后,整车经过1500km的初驶走合后,应放掉齿轮油,清洗减速器和桥壳内腔,重新加注新的齿轮油,检查并按规定力矩拧紧各紧固件,重新调整制动间隙,更换轮毂内的润滑脂,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3、车桥保养

A.经常清洗后桥壳通气塞上的泥土、灰尘

B.经常检查加油孔螺塞和放油孔螺塞,如发现渗漏油现象,应及时拧紧,或更换密封垫片。

C.每次一级维护时,检查半轴螺栓的紧固情况,若松动将会引起半轴螺栓断裂,因此应按要求重新拧紧半轴螺栓。

D.二级维护时,应把轮毂拆下,清洗轮毂内腔和轮毂轴承,然后在轴承内圈、滚子和保持架之间的空腔内注满新润滑脂。

最后,按规定装复并调整轮毂轴承的紧度。

装配时,注意检查半轴套管与轮毂轴承紧固螺母的螺纹,如有滑扣、严重碰伤影响螺母拧紧时,则应修复或更换。

E.二级维护时,检查补充后桥壳内的润滑油。

清洗通气塞。

F.汽车每行驶1500km或二级维护时,应拆下主减,紧固差速器轴承盖螺母和差速器壳螺母;御下传动轴,紧固主动锥齿轮凸缘螺母,并更换润滑油。

G.三级维护时,需分解各部零件进行检查、维护,按本章所述内容进行。

后桥总成重新装复后,必须加注新的润滑油和润滑脂,并进行走合行驶。

后桥用润滑脂为2号锂基润滑脂。

H.每行驶2000km,应向各处黄油嘴加注2#锂基润滑脂,清洗通气塞;检查半轴螺栓的紧固情况,检查制动间隙,并补充齿轮油。

I.每行驶6000~8000km,应检查制动底板的紧固情况,检查轮毂轴承的松旷情况,检查制动器摩擦片的磨损情况,若摩擦片的磨损超过了摩擦片上的限位凹坑,则必须立即更换摩擦片,应检查轮毂轴承处的润滑脂是否变质或溶化,如有,应进行更换。

 

二、后桥的拆卸与分解

后桥的拆卸与分解,应根据后桥的故障特征和所需维修内容进行。

一、拆卸后桥,可按下列顺序:

1、将桥壳下部的放油螺塞拧下,放出桥壳的润滑油;

2、拆下主动锥齿轮凸缘与传动轴的连接螺栓;

3、半轴的拆卸。

拆卸前,应将前轮用掩木掩住,松开驻车制动器。

拆卸时,松开并拧下全部半轴紧固螺母及垫圈;用铜锤轻轻打击半轴尾部中央2至3下,使半轴法兰面与轮毂连接面分离后,用手拉半轴法兰,即可将半轴抽出。

注意在半轴花键部分即将通过油封时,要用手托住半轴杆部,并缓缓转动半轴,使半轴并行移出,不致将半轴油封损坏,也预防半轴掉地扎伤人。

4、主减速器总成的拆卸:

A、卸下后制动软管与三通接头。

B、用小车,将减速器壳支承好,拆下减速器壳与后桥连接的12个螺栓,将减速器总成从桥壳上取下。

5、断开制动气室软管、管路之间的连接,拆下制动气室,拆下调整臂总成。

6、拆除轮毂调整螺母锁片紧固螺钉,取出锁片用,专用套筒拆掉轮毂调整螺母;稍稍转动轮毂及制动鼓总成,用拉马向外拉轮毂,同时在制动鼓上轻轻敲击,以震松外轴承内圈,待外轴承内圈松动后,取下轮毂及制动鼓总成,但此时应注意该总成重量较重,不要摔坏或砸伤人,同时要注意保护外轴承内圈不要摔坏。

7、用拉马拆出内轴承内圈总成和油封座圈总成。

8、用回位弹簧拆卸工具,拆下制动器回位弹簧,取下凸轮轴;用板手拆下制动器底板紧固螺栓,取下制动器底板带蹄片及防尘罩总成。

9、拆下制动气室支架,拆下桥壳总成。

二、主减速器总成的分解:

(1)主减速器总成分解前,应在差速器左、右轴承盖上作出标记,以免装复时将左、右轴承盖装错。

用百分表测量主被动齿轮的齿侧间隙。

(2)拆开差速器轴承盖锁片螺栓,取下锁片,拧松轴承盖的固定螺栓,利用差速器板手,拆下轴承盖螺母;

(3)拆下差速器轴承盖和螺栓,按所示的方法,将差速器总成取出。

(4)拆下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与减速器壳连接的螺栓,取下主动锥齿轮总成。

切勿将主动锥齿轮轴承座的调整片损坏和散失。

(5)拆下主动锥齿轮。

先将紧固主动锥齿轮凸缘的螺母与主动锥齿轮头部凹槽贴合部分撬开,用专用套筒将螺母拧出,取下凸缘总成;然后用专用工具将主动锥齿轮及后轴承内圈总成压出。

如果轴承未损坏,其内、外圈不必再拆下来;如更换,则应配套更换。

切勿丢失调整垫片。

三、差速器总成的分解:

(1)在差速器左、右壳接合面做出装配标记,拆下紧固差速器左右壳的螺栓,然后用铜棒轻轻敲击从动锥齿轮外缘,将差速器分解。

(2)取拆下止推垫片和半轴齿轮,用百分表测量行星齿轮的齿侧间隙。

(3)拆除行星齿轮和十字轴总成,再从十字轴上拆下止推垫片和行星齿轮。

(4)拿下半轴齿轮和止推垫片。

(5)拆下紧固差速器左壳与从动锥齿轮的螺栓,将从动锥齿轮拆下。

(6)检查差速器两端轴承有无损坏,如无损坏,不必拆下轴承;如有损坏,应将轴承内、外圈一起更换。

 

三、检查和清洗

一、清洗

零件上面可能沾有脏油和淤泥。

清洗零件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蒸汽清洗、汽油清洗、酸或碱性溶液清洗、中性剂清洗、三氯乙烯清洗和磁力清洗。

清洗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零件的损坏现象。

因此,在清洗过程中,一定要仔细检查。

1、金属件

(1)、汽油

不同于别的方法,汽油几乎对污泥没有渗透或溶解能力。

除非零件表面被精确加工过,否则须使用金属刷子或别的工具去清除污泥,并刷洗两遍。

(2)碱性处理

用碱性处理方法清洗钢件及铸铁件,效果非常好。

如果零件是由合金制成,则不宜采用碱性处理方法。

2、橡胶件

不能使用矿物油,可用酒精清洗,或仅用一干净抹布擦掉脏物即可。

3、防锈蚀

在清洗完零件表面上所有废油和润滑脂后,在表面涂上一层干净的油,以防锈蚀。

二、检查

零件在清洗之前,采用事先准备的测量仪或工具进行检测。

根据指定的维修标准来判定零件是否适合再使用。

损坏零件应按要求修理或更换。

如配对零件中有一个被严重磨损,其装配间隙超过规定,可根据需要更换该零件或配对零件,原则上应将配对零件成对更换。

从预防性保养的观点来看,某些处于修理或磨损极限内的零件,应在它们超过极限之前就进行更换。

所有零件都应根据需要,通过外观或使用红外线、超声波、X光等无损探伤进行仔细检查。

如果通过外观观察,发现任何反常现象:

如不均匀磨损、有铁锈、有弯曲、变形、刮伤、裂纹、偏磨、变色、配合不紧、摩擦片等过度磨损、摩擦片等变质、回位弹簧失效或回位力减弱、轴承或齿轮等有不正常噪音,则该零件可根据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所有橡胶件,如O型圈、油封、密封垫圈等,当它们被拆卸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报废更换新件,对于半轴油封、主动锥齿轮油封,凡是拆下后均必须进行更换。

清洗减速器、差速器总成的零件,按装配顺序放置。

检查拆下的轴承、齿轮及其他零件是否有烧蚀、剥落、麻点及磨损过甚等腰三缺陷,如有则应更换。

 

四、装配及调整

后桥系统的装配与拆卸顺序相反,但要注意螺栓的拧紧力矩及轴承预紧力的调整。

在装配制动气室管路时,要特别注意制动气室上的标记,有DRIVING或行车标记的气口应与行车制动阀相接(即脚刹),有PARKING或驻车标记的气口应与停车制动阀相接(即手刹),不可装反,否则会导致制动失效。

1、螺栓装配的拧紧力矩

零件名称

拧紧力矩

(N.m)

零件名称

拧紧力矩

(N.m)

零件名称

拧紧力矩

(N.m)

放油螺塞

130~150

后制动底板紧固螺栓

200~250

差速器轴承盖紧固螺栓

680~720

油面孔螺塞

130~150

制动气室支架紧固螺栓

120~130

差速器轴承盖止动片螺栓

20~25

半轴螺栓

140~180

主动齿轮大螺母

500~600

主动锥齿轮轴承座紧固螺栓

140~170

减素器壳与桥壳联接螺栓

140~170

从动齿轮紧固螺栓

530~570

后制动气室紧固螺母

167~186

差速器左右壳紧固螺栓

410~450

2、车桥的调整

A、制动器制动间隙的调整

当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过大或过小时,会影响整车的制动性能,这时用板手调节调整臂上的蜗杆,先逆时针方向转动,使间隙为零(即要求将制动气室推杆完回收回,不可调反,否则会使制动力矩减弱,影响制动效果),再反转蜗杆约1/2圈,此时,间隙约为0.5~0.8mm。

B、轮毂轴承预紧力的调整

用专用扳手以大于500N.m的力矩拧紧调整螺母,转动制动鼓2~3圈,使轴承就位;再以大于500N.m的例句拧紧调整螺母,反转调整螺母1/4~1/6圈,转动制动鼓2~3圈。

用弹簧称在轮毂螺栓上测量起动力,其值应为30~65N,若不在,应将螺母拆下,转动制动鼓2~3圈,再重新装配。

3、维修标准

项目

维修标准

修理极限

磨损极限

差速器行星齿轮与十字轴间隙

0.1~0.14mm

0.3mm

半轴齿轮凸台与差速器壳间隙

0.21~0.31mm

0.60mm

主动齿轮的齿侧间隙

0.15~0.40mm

0.60mm

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间隙

0.25~0.35mm

0.5mm

制动鼓内径

400mm

402mm

404mm

制动鼓径向跳动

0~0.1mm

0.2mm

摩擦片厚度

12~13mm

8.5mm

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

0.5~0.8

制动气室推杆行程

24mm

45mm

凸轮轴与衬套间隙

0.40~0.46mm

0.7mm

蹄片轴与衬套间隙

0.16~0.26mm

0.56mm

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力

45~75N

差速器支承轴承预紧力

80~120N

五、常见故障分析

后桥中如有轴承松旷、损伤和齿轮啮合不良、齿面损伤或减速器壳体变形,就会在汽车起步、加速、转弯及正常行驶时出现不同的故障。

一后桥异响

1.正常行驶时有异响,车速提高时响声增大,摘档时响声明显减弱或消失,表明在传递转矩时产生异响,不传递转矩时异响减弱,故障与各齿轮副的啮合情况有关。

下表为后桥传动件有负荷时的异响分析:

后桥传动件有负荷时的异响分析

齿轮啮合情况

异响特征

检查方法

主、从动锥齿轮间隙过大

起步后短时间内及换档时有金属敲击声,车速稳定后,变为边疆的噪声

用长棍撬住主动齿轮,并用千斤顶顶起一个后轮,检查后轮的自由转动量;在轮辋边缘处测量,一般应为18~25mm,最大不得大于45mm。

主、从动锥齿轮间隙不匀

等速行驶时有“哽哽”声,高速行驶时响声增大,节奏明显,并伴有后桥振抖

架起后桥,变速器挂空档,在主动锥齿轮前轴承盖与凸缘接近处划一对准线。

然后。

每转动1、2圈测量1次主动锥齿轮齿隙,若测量值相差大,表明齿隙不匀;再检查从动锥齿轮是否偏摇。

主、从动锥齿轮啮合不良

低速时不明显,高速时有“咝吡”声,摘档时消失

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查及调整

齿轮的齿折断或齿面损伤

行驶时有敲击声,或突然出现强烈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

高速时,变速器突然出现类似共振时的齿轮敲击声,但摘档时响声消失或减弱

应停车检查主、从动圆面积柱齿轮有无断齿面损伤。

 

2.行驶中有异响,滑行时不消失,其可能原因与特征。

后桥异响的原因与特征

原因分析

异响特征

主动锥齿轮滚子轴承松旷

行驶中出现类似传动轴发出的不规则金属撞击声,车速变化时有所减弱,或晃动传动方向节时主动锥齿轮凸缘随之晃动

差速器圆锥滚子轴承松旷

低速行驶,尤其在摘档滑行接近停车时,后桥出现断续而低沉的“哽哽”声,且车身略有抖动,但高速行驶不明显,拆下轴重装时感到困难

某部位轴承间隙过小,预紧力过大

车速提高后,出现尖锐的噪声,且减速器壳过热;低速滑行时传动轴有撞击声,但润滑油充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