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0715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蜻蜓》教案三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为什么?

  3、出示歌谱:

提问:

歌曲有几个声部?

什么叫合唱?

  解释:

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声部同时演唱的形式,叫合唱。

  4、复听(录音)歌曲《红蜻蜓》,提问:

二声部的歌曲与单声部的歌曲相比,听赏效果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深情回忆童年趣事的的意境,以及了解相关的知识。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乐段歌词

  6、学唱低声部第一乐段歌词,要点:

音准、一字多音、气息、速度、力度等

初步学会歌曲低声部的演唱

  7、复习歌曲第一声部的第一段

  8、合唱歌曲的第一段

  A.请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

(交换演唱)

  B学生分声部练习: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音响与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练习巩固】

  1、换气处理

  师:

同学们看一看歌曲有几处换气记号?

拿出小蜻蜓,让它来提醒我们换气。

  生:

寻找换气记号

  拿出蜻蜓做动作提醒换气

  2、旋律线、渐强渐弱记号

红蜻蜓是按照怎样的路线飞的?

让我们带着小蜻蜓唱起来吧,小蜻蜓飞的低的时候弱声演唱,飞的高的时候声音强一些。

  3、、完整演唱歌曲

  4、师:

刚才我们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演唱叫做渐强,渐弱,在歌曲中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我们按照音乐记号的提示来完整的演唱歌曲。

歌曲的演唱形式都有哪些?

红蜻蜓这首歌曲我们都可以运用哪些演唱形式?

我们就运用这样的形式一起来演唱这首歌。

找出适合表现歌曲《红蜻蜓》的演唱形式。

  1、独唱(男、女)

  2、齐唱

  【完美结课】

  教师小结,提出表扬。

  【教后反思】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

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

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

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红蜻蜓》教案篇2

  我说课的课题是《红蜻蜓》,这是一首日本歌曲。

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

歌词朴实,富有田园气息。

在日本广为流传。

  一、教学内容分析:

  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

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

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

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歌曲3/4拍,合唱部分为主要以三度和弦为主,歌曲的力度变化很大,但乐句连贯,力度过渡渐强减弱。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

体验、模仿、合作

  教学工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课本光盘

  体验:

贯穿于课的始终。

在聆听、演唱中体验歌曲的情感。

  模仿:

教师范唱,学生进行模仿。

  合作:

在学习第二乐段时,采用师生、生生合作完成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教学手段:

听唱法、视唱法、演示法。

  三、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

2、使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

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通过歌曲《红蜻蜓》的学习,从优美得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

通过聆听、范唱、模仿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

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

  难点:

二声部演唱声音的和谐、统一。

  五、教程过程

  A、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B、发声练习《樱花》

  学生用“lu”模唱旋律。

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

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C、表演《红蜻蜓》.

  1.教师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

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

表达了什么内容?

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

3/4

  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令人难以忘怀。

通过

  “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美好回忆。

  3.复听音乐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

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分别学习曲调。

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用“”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的基础上唱歌词。

使两个声部都唱得很流畅熟练,能从中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3)演唱第二段歌词。

  (4)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

  6.表演歌曲:

  

(1)复习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

  (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D、拓展

  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E、教师小结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

本堂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首歌曲的演唱,训练学生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歌曲,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演唱习惯。

在授课过程中我始终注重每一环节的扎实度,以形象、准确的示范,赋有感染力的讲解、引导让学生来理解演唱时气息的运用,咬字的方法及歌曲意境的表现。

如:

手指感受小气柱。

夸张口型拼读歌词等方法运用,即让学生理解、感受了演唱技能,也为唱好歌曲起到了实效性的辅助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我也很注意学生拿书姿势、唱歌姿势、静静聆听等等常规性的习惯养成,因为,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上好音乐课的重要因素。

针对音乐课上的一些常规性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将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课题。

《红蜻蜓》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

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情感目标:

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理念: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

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最感扎手的,历年来未曾在公开课上见过上合唱课。

作为音乐教师,合唱教学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难点:

  1、第二声部第2、3小节,最后两小节。

  2、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钢琴,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2、情境创设、分声部学唱旋律

  1)、听音乐欣赏黄昏的画面。

师:

画面给你什么感受?

  2)、师:

晚霞中还飞来了美丽的红蜻蜓,让我们去听一听蜻蜓给我们带了一段动听的旋律。

(播放第二声部旋律)

  3)、老师划旋律线

  4)、唱第二声部旋律

  A、师:

我们能不能随着蜻蜓飞舞的路线来唱一唱。

  B、难点解决第二、三小节、结束。

  C、加力度唱。

请同学们完整地连起来唱一唱,但有新的要求:

在唱得时候能随着蜻蜓上下起舞,把音乐的力度唱出来。

  5)、唱第一声部

  A、听听另一只蜻蜓给我们带了的音乐

  B、划旋律线

  C、师:

听听、看看,这两只蜻蜓飞得有什么不同?

上下起伏多,飞得更高

  D、唱唱

  6)、两声部结合唱

  听琴唱,老师先弹第一声部,再弹第二声部,最后两个声部一起唱。

  3、学唱歌曲《红蜻蜓》

  1)、欣赏FLASH

小蜻蜓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回忆、感觉很优美

  3)、介绍歌曲。

  这是一首日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

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

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

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

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

(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

  4)、师:

听听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什么?

生:

合唱

你唱过吗?

就是我们刚才唱的两只蜻蜓的旋律。

  5)、师: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特别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

(师钢琴伴奏)

  6)、加歌词演唱。

  7)、二声部合作

  第一段,运用换气记号听琴唱,老师纠正唱第二段,找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不同。

轻唱合作听琴唱。

  完整演唱。

  4、听另一个版本的《红蜻蜓》

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我们来听另一首《红蜻蜓》

  问:

有几种演唱形式。

齐唱——合唱——领唱

  5、用多种方法演绎歌曲。

  6、小结:

唱得真棒!

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

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播放FLASH《晚霞中的红蜻蜓》,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