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索与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索与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探索与实践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
本课题意在探索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新课程实施后,许多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实验,能够接受新课程的观念,但接受仅仅是
一种认同,还没有能够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习惯,没有把实施新课程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因
此,教师开展教科研,发挥教师潜能,追求卓越,向科研要教育教学质量。
使教师在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加速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思维品质”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吉尔福特从思维品质入手,建立了思维的智力结构三维模型,着重研究了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指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1956年苏联出版的《心理学》开始对思维品质设立专节阐述。
在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培养思维品质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是前苏联赞可夫主持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
赞可夫强调教学中应重点培养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时,特别强调深刻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等思维品质。
赞科夫通过长期、广泛的实验研究得出: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确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20世纪80年代初钱学森同志倡导思维科学,有关思维品质的问题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北京师范大学朱智贤教授和林崇德教授所著《思维发展心理学》一书有专门章节阐述思维发展的差异,其核心就是思维品质问题。
该书详尽介绍了国内外心理学界关于思维品质培养与发展的有关研究,分别阐明思维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品质的含义、特点及实质,还阐述了培养思维品质对于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该书提出:
思维品质
是思维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培养思维、发展智力的一个重大突破口。
”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主持的学习与发展一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教改实验研究,取得明显效果。
林教授提出学科能力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结合学科教学培养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突破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好途径。
研究结果显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切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培养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体科学素质。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我国目前对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大多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培养思维能力的理论和策略上,谈共性、普遍性的理论多,而结合中学学科内容研究的少,即比较缺乏可操作性与学科特性。
若在高中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实战”方面的研究有所建树,将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理论,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要求,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因此,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还有许多可研究的领域与空间。
三、课题的界定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
其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品质:
是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科学:
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科学思维品质:
就是指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能正确选用符合认知规律的思维方式或方法进行思维,以及在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问题解决具有积极性意义的品质特征。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单纯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而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首要取决于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等六个方面。
1•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考问题时,条理清楚,推理准确,有因有果,严格遵循逻辑规律。
逻辑思维性强的学生分析论证问题层次分明,推理严谨,令人无懈可击。
2•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透过纷繁的现象发现问题本质的思维品质。
它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它集中表现在具体进行思维活动时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其本质和规律,从而圆满地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主要表现在人们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事物,全面、客观地分析事物。
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和因素,不要有遗漏和疏忽。
4•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思路,找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5•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主要表现为思维能依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变化,从而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这需要有准确的判断和自我批判的态度。
表现在学习中就是学生能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个人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
6•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思维方法的多样性和思维成果的新颖性,它是通过探索、尝试去发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的一种认识活动。
思维的创造性独特性、发散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四、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良好的思维可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均有重要意义。
1.当前社会需要的是具有优秀思维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具有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本课题的研究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优化和改善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
3.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
本课题的研究,对提升教师的高考复习课的质量与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明晰科学思维品质”的内涵、特征及其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2.有助于丰富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发展规律;
探索教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特点与规律。
五、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设计
(一)理论假设
探究高中教学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构建高中教学中学生和科学思维品质培育的策略。
假设之一:
科学训练、激发兴趣和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培养。
假设之二:
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和针对性的相关练习,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品质,并提高思维能力。
(二)研究目标
1、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高度把握课题的作用和价值,更新教学观念,提炼基本经验,总结教育规律,丰富当代教学理论。
2、从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发挥科研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力图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优化和改善产生可观的应用价值。
对提升教师的高考复习课的质量与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应试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通过研究,使广大教师积极地将新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不停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使其专业的成长。
六、课题研究内容
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创造性。
研究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发展规律;
探索教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特点与规律。
1•关于高中政治学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2•关于高中语文学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3•关于高中物理学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4•关于高中历史学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5•关于高中地理学科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2012年3月一2012年5月
确定研究课题及课题组成员,做好申报课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申报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开题报告。
2•具体实施阶段:
2012年6月一2013年12月
⑴2012年7月——2012年12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关教育理论书籍和报刊文章进行学习,并做好读书笔记。
⑵2013年1月——2013年12月,围绕课题的中心任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研究。
并及时反馈研究中的信息,研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⑶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进行阶段性成果报告,汇编课题组成员研究的个案及素材、积累原始数据及有关资料。
3•总结阶段:
2014年1月一2014年12月
课题组认定研究成果,准备验收材料;
以论文、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终期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示最终研究成果。
最后,申请课题成果最终验收。
八、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
1•文献法: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加以吸收借鉴、整合创新。
2.调查法:
通过观察、问卷、座谈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加以归纳分析。
3.行动研究法:
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去粗取精,不断完善;
4.经验总结法:
对众多经验进行筛选、提升、优化整合。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本课题是南昌市十二五”教育科学十个重大课题”素质教育的范式研究”的子课题。
总课题组长:
局长担任
总课题常务副组长:
黄秋兰,客座研究员,中学高级教师
子课题组负责人万雪梅,政治组教研组长,江西省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省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
曾参与了省级课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优化的探讨》、《高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主持了省级课题《关于提高教学语言的研究》,具有较强的课题研究水平与组织能力,有足够的能力担当起课题研究的组织工作。
子课题成员王金霞,语文组教研组长,江西省骨干教师。
曾主持课题超常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参与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
彭雪玲,教育硕士研究生,理论功底深厚,曾主持过省级课题《高中历史学科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使用研究》,多篇论文获省市一等奖;
童翔,优秀青年物理教师,获南昌市第4届园丁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江西省第7届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获二等奖,多篇论文公开发表。
朱作凡,优秀青年物理老师,金牌教练称号及省市优秀指导教师,撰写论文曾获全国二等奖及省市级奖项。
熊芸,优秀地理教师,园丁杯”一等奖获得,曾参与了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
周莉,优秀青年政治教师,园丁杯”一等奖获得者,多篇论文获一等奖,曾主持市级课题《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模式探究》;
刘文文,优秀青年政治教师,曾主持和参与了多项省市组课题的研究工作,多篇论文获省市
总之,课题组成员来自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物理五门学科,都是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热情高、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有足够的研究能力。
南昌十中坚持教育改革、科研兴校"
的战略,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制定了科学、有效、规范的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黄翠兰校长与科教处祁主任亲自指导,组织相关人员围绕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动员与准备工作。
学校为每位教师配置了电脑,图书馆藏书丰富。
可以方便地上网或在图书馆收集信息,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广阔的平台。
在研究经费方面,学校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及设备配备。
学校表示,只要有利于课题研究,在经费方面学校给予大力支持,这为该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十、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科研论文。
3•公开课及听课小结
4•教学设计
5•教学反思
6•教育叙事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组组长:
万雪梅,政治教研组长,负责课题总策划,及政治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组副组长:
王金霞,语文教研组长,负责课题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及语文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成员
1•熊芸,负责地理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
2•彭雪玲,负责历史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
3•童翔,负责物理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
4.朱作凡,参与物理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
5.刘文文,参与政治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
6.周莉,参与政治学科领域的课题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