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50496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看待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答Word文件下载.docx

事实表明,非但不是教育制造了失业,而且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缓和失业的有效途径。

如果没有扩招,将有几百万学生失去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他们几年前就要面临就业问题。

扩招并没有“扩”出更多的劳动人口来。

其次,要知道,这几百万人经过高等教育的训练,综合素质,创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假使他们在一次性即时就业时没有找到工作,并不能说他一年后或两年后找不到。

实际上,在这20%的毕业生中,有要出国的,有要考研究生、博士生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从事一些临时性的短期工作。

在就业统计中,已经算为就业。

在国外,如果有工作,但因为工资不理想、地点不理想,或是工作不理想而不去就业,就不能算作失业,而称之为“自愿失业”。

在我们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恐怕有不少是属于这种情况。

当然,作为大学毕业生,想找好一些、收入高一些的工作是可以理解的。

但对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可能只能算入“自愿失业”中去。

大学教育提高了他的就业素质,不是非要给他一个工作。

没有人会说,上了大学还不如不上。

几乎所有的国家的现实都在证明,在所有投资里,高等教育是最好的投资之一。

作为个人来说必须坚定这样的信心,一个人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必须接受教育,最好能接受高等教育。

同样,一个国家要想比别的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必须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上适度超前发展(***中国亮点罗卫国批注***)。

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扩招也使得国家未来劳动力水平和结构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深远意义及经济效果将来肯定会显现出来。

目前高等教育出现的就业问题只是经济转型中暂时的困难,原因很多,不能把短期内的问题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决策的基础,千万不能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大战略。

不能人为制造恐慌,对于就业的统计应与国际接轨。

扩招制造了失业?

实际上,目前所渲染的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一种恐慌。

我认为当前那种农贸市场式的招聘会形式极待改善,如果只是发发简历,不如直接通过邮局和网络投递。

铺天盖地的劳动力市场,微乎其微的签约率,无形中使得疲于奔命的大学生们造成了一种恐慌,以至于无心大学最后一年的学习。

从工作需求方来看,招聘会的形式使很多小企业、小城市、县城等用人的需求没有得到反映,而这些领域很可能有着大量的需求。

从供给方来看,所有的学生,包括非应届毕业生都要到招聘会上看一看。

这样的招聘会非但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供需双方的情况,反而人为地夸大了供需不平衡,造成一种恐慌情绪,使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产生了错误信息,应该加以大力改进。

此外,我们现在广泛报道的所谓一次性就业率是否科学也是值得探讨的。

一次性就业率指的是7月份大学生的签约率。

与计划经济下硬性分配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需要一些时间,在短短的几个月里甚至半年内找不到工作也是正常的现象。

实际上,这种就业统计还是我们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分配就业模式的一种延续,我们的待业率能否等同于失业率?

我们是否应该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办法来进行更为市场化的统计呢?

我们能否将自愿失业作为一项指标设定在我们的统计里来呢?

我在查阅国外资料时,往往看不到中国的同口径资料,缺少准确的对比。

类似一次性就业率、待业率等定义十分不清晰、不科学的似是而非的数据满天飞,再经过媒体的炒作,也会造成人为的恐慌,误导学生,误导家长,也误导社会,更会影响我们对当前的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能用计划经济的眼光和办法对待就业问题,加快“精英化”就业观向“大众化”就业观转变。

人才过剩?

怎样理解“就业难”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暂时困难?

对于人才是过剩还是不足的判断也是当年高等教育能否启动消费的关键所在。

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与宏观经济的大环境息息相关。

经济增长率与我们接近,甚至低于我们的市场经济国家,他们18至22岁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与我们接近甚至高于我们。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口径对比,1999-2002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中国为7.45%,韩国为71.69%,菲律宾为29.45%,泰国为31.92%。

如果连经济增长速度为我国一半和人均GDP与我们不相上下菲律宾、泰国都可以支持那么高比例的大学生,原则上讲,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不应不能容纳现有的和正在增长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我国近13亿人口,有1300多万在校大学生,仅占人口的1%;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即使把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全部加上,2002年也仅为15%,只是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

我国15岁以上就业人口中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仅为8年。

不仅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

这能说是人才过剩吗?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不得不面临着国外企业更激烈的竞争。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竞争,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

靠廉价劳动力粗放型经济是不能长期维持高速增长的。

造成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之一就是受危机影响的国家,例如泰国,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不足,以至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很快地失去了优势。

我国香港经济在当前转型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就是高层次人才的不足。

而这正是由于港英当局当年短视的高等教育政策留下的后遗症。

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正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蓄人才。

“月有阴晴圆缺”,就业市场受经济的影响必然也会有波动。

就像1997年所谓的一次性就业率就高于1996年和1998年。

就业率不可能一直上升,也不可能一直下降。

这种波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分配的观念,用计划经济下的一次性就业率来看待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难或者失业,由此得出人才过剩的结论,这是不合时宜的。

纠正就业偏差是关键

应该说,目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实施“自主择业、自由就业”的政策,使得就业基本市场化,价格机制已经开始发挥其作用了。

习惯于计划经济机制下的就业观念,许多大学生在价格机制调节的就业市场上反倒有了“失落感”。

在“精英教育”时代,高校毕业生短缺,社会精英岗位充足。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充足甚至短缺了。

就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而言,是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

同时,必然要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比较低一级的工作。

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20世纪50年代,如果一个高中生回农村,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那时候高中生稀缺。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邢燕子,上完高中后回到农村,成为全国的典型。

现在高中毕业算什么?

当有大量高中毕业生时,高中生回农村已经不再是新奇事了。

大学生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大学毕业生干的也往往是很基层的工作。

同样地,在今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后,可能连硕士生、博士生也要干一般性的工作。

十六大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高等教育在培养高精尖人才的同时,也必须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级技能、较高知识水平和较高收入的一般工作人员,以适应进入WTO后,世界工业生产基地向我国转移,我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需要。

因此大学毕业生必须调整就业观和就业期望值,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自己就业的社会定位。

高校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政策营造的更为宽松和广阔的市场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以进取的态势,积极参与就业竞争,做好参与竞争的各种准备。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有助于淡化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消除其不恰当的“优越感”,从根本上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

我并不认为研究生干以前本科生干的活,本科生干原来专科生干的活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同样的一项工作,如果研究生比本科生干得好,本科生比专科生干得好,它就不是浪费。

高等教育必须真正面向市场办学,纠正对创业教育的误解,大胆扩大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面向。

从我们整个社会和宏观经济需求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不意味着人才过剩,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就业难呢?

高等教育面对就业的压力,应该采取何种策略?

汤敏:

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表现。

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

作为供给方的高等教育面对着两方面的需求,一是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市场依然是“卖方”市场;

另一个是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与高等教育“卖方”市场不同,人才市场基本上是买方市场。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的反应相对滞后一些,使得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失平衡,培养出的许多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要。

然而,坏事也可以变好事,也许正由于大学生就业难,会进一步推动人们呼吁了多少年都没有能够推动的一些高等教育的改革。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以前大学毕业生总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政府开列计划,高校开设一个专业,毕业生由政府包揽。

只要是某某名牌大学,靠着牌子,就不愁自己的学生分配不出去,学校基本上不用关心市场需求。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学生分不出去,就不会再有人买你的服务,将来专业就会被取消。

这就促使我们大学要更好地与市场结合。

今后我们的大学要有超前意识。

我们的经济已经以市场经济为主了,我们的工人、农民、企业家们成天地承受着市场的压力,为什么高等教育就不能真正面向市场,就不该承受市场压力呢?

一个大学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它当然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由于高等教育有一个周期,专科三年,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而市场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对一些与市场经济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必须对市场做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没有市场的压力,就不会去琢磨市场的变化。

我们的大学过去是不用去琢磨的,现在不行了。

不琢适应市场,不但害了学校,更重要的是害了众多的学生。

面对市场经济,许多产业这几年也都经历过“阵痛”,高等教育也需要一次“阵痛”。

在诸多产业已经实现市场化的今天,高等教育也必须奋起直追。

谁“阵痛”得早,谁就会早一点在市场中站住脚,减少“阵痛”所付出的代价。

记者:

尽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与企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大都停留在与大公司、大企业的合作上,与中小型企业的合作关系很不够,中小型企业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合作关系表现得较为疏远。

这里就涉及到我们的高等教育到底是为谁服务的问题。

是为少数高科技大企业服务,还是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服务?

社会在分工,高等教育可能也要分工。

我们能不能在有一部分高校、一部分专业为高精尖企业服务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与专业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

中国目前最大的市场是什么?

是中小企业。

中国最缺什么样的高等教育?

是能够直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高等教育和专业。

中国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

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已占全国的60%和40%,在近几年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约占60%。

同时,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我们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在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急需高等教育为其提供充分的智力和人力支持,在高等教育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一种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越来越显得迫切。

在国外,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和中小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政府规定一些公立大学必须为中小企业服务。

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为什么不能将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呢?

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大学,它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肯定和为高精尖企业、大企业服务的大学不一样。

那么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应该是实用型的,是适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不是眼高手低的所谓高层次人才、纯理论人才。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政策的意义是什么?

有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应该积极准备自主创业,不仅自己为自己解决了就业,还为他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作为高校,就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现在一些人对高校的创业教育有一些误解,将关于创业教育的讨论局限在在校大学生能否创业的问题上。

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也不是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给大学生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

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

上面谈到,我们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小城市,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去。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的大学生没有一种创业的概念,只是一种在大企业打一辈子工的思想。

而从创业的角度来说,他更愿意去中小企业、小地方。

因为在大地方人才济济,他可能会觉得机会比较少;

在大企业,他只是一个螺丝钉。

而在中小企业、小地方,锻炼的机会更多,重新谋划自己未来的机会可能也就更多,可能很快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如果我们将创业种子播撒在学生的思想里,那么,他的择业方向就可能不一样了。

政府必须关注民生,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记者: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是“统招统分”,政府包揽分配,靠的是做思想工作,采取的是行政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呢?

应该看到,目前,不但是大学生就业较难,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政府要从大战略上来提高就业的地位,实行工作重心的转移。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当前的“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转到“就业优先”的战略上去,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

近10年来,中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

大批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几百万进城打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进入就业高峰期的新增适龄人口造成了叠加的就业压力。

虽然我们的经济增长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就业率的提高。

由于许多地方政府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率,追求大工业,采取的是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新近增加的一些企业和经济项目非但不能增加就业,反而降低了其吸纳能力,造成“高增长、高投资、低就业”的现象。

我们20世纪90年代每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创造出来的就业岗位仅为80年代的1/3。

据测算,1980-1989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3%,就业增长率为3.0%,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332。

1991-1995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2.0%,就业增长率降至1.2%,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1。

1996-200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3%,就业增长率降至0.9%,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1。

在一个真正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充分就业和防止通货膨胀是政府最主要的两大政策目标,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不等于增长是硬道理。

发展是全面的,它也应包括民生,包括就业目标。

据总结,前几届大学生就业时的一些作法有以下几类:

一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

二自信过度、眼高手低,期望值高职场HR最讨厌的毛病;

三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四对企业认识不够,角色转换意识不强

五拿着毕业档案到处乱投挡。

六试用期间工作不认真。

七随意辞职和离职。

而且经调查发现:

大学生在毕业前夕以及寻找工作的半年时间内。

一般一个学生都会有两到三个单位的工作经历。

这样的结果无疑就会给用人单位造成一个印象—大学生工作心理素质不稳定,流动性大,使用起来困难和管理难度大的压力。

搞不好还将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大多不愿意接受收刚毕业的大学生。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认识到:

大学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应该在找工作前明确职业的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的特长。

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从事那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朝那个方向发展。

其次还应该了解清楚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情况,试用期间和合同期间要认真工作,多为用人单位考虑,千万不要乱投挡,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

大学生青睐的择业地域依然是“东南飞”、“发达地区”。

与北京、深圳、重庆、成都等发达地区的公司门庭若市相比,一些欠发达地区及二级城市用人单位门可罗雀。

“我在看广州地区的工作。

”“我还是想留在成都地区工作。

”记者采访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事实上,二级城市也有自己的长处。

到西南财经大学招聘的邛崃市至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不要迷信大城市的企业竞争力就一定强于二级城市的企业,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才能够挖掘到更大的提升空间。

”这样的观点也得到了大学生的回应。

西华大学马明同学认为,如果赶时髦去沿海地区,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无法大展拳脚。

相反,在西部及偏远地区,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顾一明同学在应聘中国水电八局时说:

“自己的能力在什么位置,做的工作应该在对应的位置上,在基层的锻炼是必要的。

”公司负责人对他的话很赞同,与他当场签约。

  专业对口VS宽口径就业

  成都电子科大一位学计算机专业的男生,想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类的企业工作,但招聘单位不是让他去搞调研,就是让他做文秘。

为此,他很郁闷,他的理想是专业对口。

  而另一些学生却不这么认为。

税务专业毕业生林莉当初一门心思想在税务部门找工作,多次碰壁后调整就业思路,到一事业单位搞财务工作。

其实,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已不再将目光只盯在所学专业的行业。

高校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不少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通相邻专业的壁垒,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就业迁移能力。

  专业素养VS综合素质

  每个企业都希望招到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

除专业外,多数企业还注重求职者的基本证书,英语和计算机证书十分必要,因为企业无法通过一两次交流衡量应聘者的能力,有分量的证书是应聘者的有力砝码,但不少企业代表反对盲目考证,“要多考虑证书的应用性和工具性。

  一些细节也是用人单位考察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华汇安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醒大学生:

“请注意自荐书上的标点符号。

”因为该公司负责人在简历中发现不少错别字,还有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

“求职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认真,谁还敢把工作交给他们?

  高薪优待VS低薪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认为薪水要和就业地区相适应。

“在北京,我希望是2000元左右,在广州,没有4000元我是不会干的”“我是本地人,如果薪水不高,但环境好,工作性质好,发展潜力大,我还是会接受这份工作。

  在相对高薪流行的现在,大学生“低薪就业”、“不带薪就业”也在慢慢兴起,他们希望赚足经验,为将来的发展铺路。

专家指出,对于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的应届毕业生而言,更多的应该考虑“先就业,再择业。

  本科生VS研究生

  “研究生在就业上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参加双选会时,我看见研究生的简历被招聘企业专门放在一个袋子里小心保管,而本科生的简历则胡乱堆成一堆。

”已经决定考研的金融专业学生林同如是说。

  情况也并不总是如此,很多公司的招聘简章上模糊了本科学历与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界限。

一上市公司负责人说:

“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入公司后都要从基层做起。

”苏宁电器在一高校双选会上甚至提出了“只针对应届本科生”的招聘要求,“公司正在建立储备人才库,‘在库’人才要有更强的可塑性,更强的学习能力,而这两个方面,本科生较研究生要强许多。

  西南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毛洪涛认为,人才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这是市场化的趋势,但是随着高校大众化的发展,人才的日趋饱和,好的用人地区人才需求减少,相对差一些的地区,企业发展的潜力反而更大。

面临严峻就业压力的莘莘学子,转变就业观念无疑是获得工作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