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0196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什么?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如何?

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们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6、庆祝民族节日的意义?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7、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文化遗产: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8、为什么说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原因: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文化是世界的,各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9、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1)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原则:

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0、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11、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①商业活动;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A.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④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传播的途径。

(注意:

前三个是主要途径)

12、什么是大众传媒?

它有何作用?

(1)现代社会中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形式被成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界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3、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交流?

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1)原因:

必要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需要交流。

意义:

(1)对文化的影响:

①(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对交流方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吸收和借鉴中华优秀文化,实现自身文化发展。

③(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对经济和政治的意义。

(3)对人的意义。

2)怎样进行文化交流?

(1)(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要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共同繁荣进步。

(3)(引进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4)(走出去)要更加主动地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促进文化交流。

(6)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14、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15、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作为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6、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两面性)

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7、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3)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18、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2)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态度。

19、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总之文化要在继承中发展。

2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的进步: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

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总的说来:

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对文化载体的作用: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或保护或开发...,从而促进文化创新;

(2)对文化继承的作用:

现代科技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和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促进了文化继承与发展;

(3)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1)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反作用)。

文化创新引导社会实践发展;

文化创新适应社会实践需要为实践服务,

(3)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2、文化创新的作用?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引导、服务)。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

(请结合20题回答)

(1)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的过程。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3)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24、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注意与“怎样进行文化交流”的区别)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以我为主,又要抵制其落后、腐朽文化。

(4)反对错误倾向:

“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25、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原因和要求分别是什么?

(1)核心内涵: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必要性:

〈1〉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

(3)要求:

〈1〉从国家、社会角度讲:

要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2〉从公民角度讲:

要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6、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另外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重要特征。

27、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

(汉字和史书典籍是见证)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8、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征?

(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中国文学艺术辉煌悠久的历史、丰富绚丽的内涵、鲜明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长期处在世界的前列。

(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29、如何理解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

(1)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3)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0、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3)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3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32、中华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历史角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现实角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未来角度),是中华民族之魂(综合角度)。

3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4、如何正确认识爱国主义?

(1)地位: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作用: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①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②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

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5、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有哪些?

(阅读即可)

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有不同表现。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2)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这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3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必要性:

①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②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作用(32题)

(2)重要性: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7、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吸收、抵制和警惕)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1)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3)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8、公民为什么要在文化生活中作出选择?

个人、企业和国家应如何选择(措施)?

(1)文化生活色彩斑斓,有“喜”有“忧”(“喜”的原因: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忧”的原因: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和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人们文化生活面临多种选择。

(2)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3)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措施:

(1)个人:

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拒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2)企业:

①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3)国家:

①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和示范作用。

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9、什么是大众文化?

(即社会主义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40、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我们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剧了这些思想对我国文化的冲击;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各种不良思想。

(2)对待落后文化,要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对待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1)作用:

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

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4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怎样建设?

(1)原因:

①(文化强国目标的的3个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②(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

(2)怎样建设:

①路径: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关键: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最重要的是: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④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⑤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

4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如何发展?

(1)是什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从国家层面谈)如何发展:

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长处,不断创新。

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或答: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44、文化自觉的内涵、文化自信的来源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表现、两者关系?

(1)文化自觉的内涵:

(从自我觉醒和自觉性两方面理解)文化自觉是指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的来源: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46、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由四个因素决定)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47、为什么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如何建设?

(1)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①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客观要求。

②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④有利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有利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⑤精神文明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①②③为内容建设,④为体制建设,⑤建设的立足点)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请结合50题如何建设的答案);

②大力发展科学教育事业;

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

48、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人才、教育、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②科技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⑤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⑥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49、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1)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50、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①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②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思想道德模范具有时代性特征和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要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⑤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育“四有”公民的需要。

⑥现实必要性(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略)

(2)如何建设:

①从基本要求讲: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②从道德层面讲:

A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B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③从思想层面讲: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从公民角度讲: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建设的原因是什么?

(1)基本内容:

坚持马克思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