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二模二诊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二模二诊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二模二诊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不断运动
B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
温度升高,分子增大
D
氢气燃烧生成水
分子种类改变
A.AB.BC.CD.D
6.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铁B.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黄金和假黄金(
合金)D.用稀硫酸可以验证
和
的活动性
7.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B.潮汐能C.生物质能D.风能
8.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耍反应之一。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B.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C.甲物质的化学式为NH3,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9.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10.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A.苹果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11.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两种元素B.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阳离子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12.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比较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B.
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C.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D.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龙上镀铬耐磨、耐化学腐蚀且美观
B.制糖工业中用木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和蒸馏的办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D.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最好使用干粉灭火器
14.20℃时,将35g硝酸钾和氯化铵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现象如图甲;
升温之后现象如图乙;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H4Cl大
B.a中溶质是KNO3,b中溶质是NH4Cl
C.图乙中硝酸钾和氯化铵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4%
二、填空题
15.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两点)。
(2)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
KCaNaMgAlZnFeSnPb(H)Cu_____AgPt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用方程式表示),“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_____。
(3)图2是一瓶刚打开瓶盖的汽水,写出汽水中的一种溶质_____,打开汽水盖时,汽泡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为了防止打开瓶盖时气泡大量溢出,保存的方法是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16.氧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制氧气的理由是_____,在氯酸钾制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要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
(2)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看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从燃烧条件分析原因是_____。
(3)根据图示信息,2.4g镁条完全燃烧计算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多少g?
_____
17.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的现象是____。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
(拓展延伸)
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一个即可)。
18.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下:
①中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中反应现象_____。
(2)下图是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
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
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
①A是_____(填化学式)。
②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④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种。
19.碳酸氢钠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上制取它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一种是气相固碳法,其原理是
(实验操作)
某实验小组在室温15℃下,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于80g水中(图中烧杯),而后匀速通入CO2,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像(如图)。
(问题及分析)
(1)碳酸氢钠的俗称是____。
(2)图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的原因是____。
(3)通过图分析,①NaOH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HCO3溶液的碱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填序号);
M点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N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
(4)为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加入足量____,过滤。
___
M点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②
在滤液中滴加少量__。
(数据处理)
小组同学想进一步探究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测得数据(如图)。
(5)根据方案①所得数据,计算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
(实验反思)
(6)另一组同学根据方案②所得数据计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与方案①相比明显偏大,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活性炭净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选项正确;
B、烧垃圾发电涉及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B选项错误;
C、天然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是粮食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2.B
A、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对油污起到了乳化作用,故A正确;
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可用水浇灭以免造成火灾或爆炸,应立即用锅盖盖灭,故B错误;
C、在金属表面刷漆的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蒸气,防止锈蚀,故C正确;
D、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D正确。
故选B。
3.C
【解析】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如用于食品的防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故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而不是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故选项说法错误;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A
A、Al3+:
可表示一个铝离子,说法正确;
B、F2:
不具有意义,两个氟原子可表示为2F,说法错误;
C、FeCl2:
是氯化亚铁,说法错误;
D、2K:
表示2个钾原子,元素不能按个数,说法错误;
故选:
A。
5.C
A、湿衣服晾干是由于水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选项正确;
B、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B选项正确;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顶起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C选项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D选项正确。
6.C
A、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为氧硅铝铁,所以含量最高的金属为铝而非铁,错误;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混合物,只是含碳量不同,错误;
C、金与氧气不反应,而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黑色的固体,所以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黄金和假黄金(Cu-Zn合金),正确;
D、由于铜和银都不和硫酸反应,所以不能用稀硫酸可以验证Cu和Ag的活动性,错误;
C。
7.A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生物能等都属于新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故选A。
8.D
解:
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H3+5O2
4NO+6H2O;
A、由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氧气,属于单质,故A错误;
B、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O+6H2O,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
6=2:
3,故B错误;
C、甲物质的化学式为NH3,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知,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故C错误;
D、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9.A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稀盐酸和大理石,故符合题意;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10.D
A、苹果的pH值为:
2.9~3.3,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A不正确;
B、葡萄的pH值为:
3.5-4.5,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B不正确;
C、牛奶的pH值为:
6.3~6.6,小于7,呈酸性,不适合胃酸过多的人空腹食用,故C不正确;
D、玉米粥的pH值为:
6.8~8.0,略大于7,呈弱碱性,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可以食用,故D正确。
11.B
A、由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其核内质子数分别是7、13、13,表示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质子数=核外电子数=7,为原子;
②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②的核内质子数为13,为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
12.C
A、碘的质量相同,溶剂的种类不同,水和汽油体积相同,可以比较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故A正确;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故B正确;
C、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C不正确;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铁>
铜;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金属活动性铜>
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铁>
铜>
银,则可以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故D正确。
13.A
A、水龙头长期受水的冲刷,而铁暴露在空气和水中极其容易生锈,所以必须要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
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其化学性质稳定,在潮湿空气中不易受到腐蚀,而且能保持光亮的金属光泽,故A选项正确;
B、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利用了活性炭的超强的吸附性,故B选项错误;
C、生活中用煮沸的办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而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C选项错误;
D、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最好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故D选项错误。
14.B
【分析】
20℃时,将35g硝酸钾和氯化铵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由图甲a中有固体剩余,b中无固体剩余,说明a的溶解度小于b,升高温度,由图甲和图丙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大,则a中溶质是NH4Cl,b中溶质是KNO3,
,由图丙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加快。
A、比较溶解度,要先确定温度,溶解度是在某一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没有指明温度,KNO3的溶解度和NH4Cl的溶解度无法比较,故A不正确;
B、由图丙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大,则a中溶质是NH4Cl,b中溶质是KNO3,故B不正确;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将35g硝酸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约50g,将35g氯化铵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得到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
D、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
溶解度是在某一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15.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Hg4Al+3O2=2Al2O3化学性质不活泼碳酸压强降低温度
(1)由图可知,电缆、金属丝、热水壶分别对应金属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2)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故填:
Hg。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产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反应的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汽水是碳酸饮料,故一种溶质是碳酸,故填:
碳酸。
打开汽水盖时,汽泡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加,故填:
压强;
降低温度。
16.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中均含有氧元素催化发出耀眼白光温度未达镁的着火点4g
(1)①高锰酸钾、氯酸钾和过氧化氢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可以用来制氧气;
②在氯酸钾制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加入的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其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
(2)③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④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是因为温度未达镁的着火点;
(3)解:
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答:
2.4g镁条完全燃烧计算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4g。
17.溶液变浑浊
氯化钙氯化钠氢离子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试管D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探究]
①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不含碱性物质。
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钙,上层清液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氢离子。
[拓展延伸]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产生气泡,H2O2
3
(1)除锈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2)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F是碳酸钙;
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B,A是过氧化氢,B是水,X是二氧化锰,Y是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D,D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D氢氧化钙,Y是氧化钙,生成的G是氢氧化钠;
G能与H反应生成蓝色沉淀,H是硫酸铜,E是氧化铜,C是氧气,Z是紫红色固体单质,Z是铜。
(1)①中除锈的反应是氧化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中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产生气泡。
(2)①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B,A是过氧化氢,故A的化学式为H2O2。
②反应⑤是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反应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反应②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
反应③是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属于化合反应;
反应④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反应⑤是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
反应⑥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3种。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19.小苏打可控制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③②①
NaHCO3氯化钙溶液(或其它合理答案)有白色沉淀产生(或其它合理答案)酚酞溶液溶液变红21.2%过滤后的沉淀未进行洗涤、干燥
(1)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2)图1所示实验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其原因是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稀盐酸的流量,从而可控制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
(3)由题意知,气相固碳法的反应的原理是:
,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溶于80g水中(见图1烧杯),而后匀速的通入二氧化碳,pH逐渐减小,则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最小,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最大,碳酸钠溶液的酸碱度居中,①NaOH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HCO3溶液的碱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③②①。
图象中M点处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由
,N点处溶液中溶质是
(4)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显碱性,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可加入足量氯化钙(或氯化钡等,合理即可)溶液,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
在滤液中滴入少量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
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在滤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5)设碳酸钠质量为x,则
解得x=1.06g;
M点处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6)另一组同学根据方案②所得数据计算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与方案①相比明显偏大,方案②是根据生成沉淀的质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的,其中的可能原因是过滤后的沉淀未进行洗涤、干燥,导致沉淀质量偏大。
熟练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明确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应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