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896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docx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

采石场上的记忆——日照市银河公园改建设计

中国园林,2007-1

朱建宁郑光霞

摘要:

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地的片段,都是承载历史印记和地域文化的载体。

对于那些废弃后亟待修复的土地,是保留还是抹去它曾承载的沉重历史?

银河公园前后的建设体现了不同的设计观点。

作为废弃的采石场的延续,改建设计在“真实”胜于“艺术”的思想指导下,力求保留场地中原有的信息和元素,将展示场地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历史文脉作为设计重点,并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现代技术,营造出既有自然文化特征,又与现代城市肌理融合的城市公园。

关键词:

采石场、记忆、场地特性、元素、肌理

ZHUJian-ning,ZHENGGuang-xia

Abstract:

Everyinchoflandarefragmentsoftheearthandthecarrierofthehistoryandregionalculture.Fortheabandonedlandtoberehabilitatedurgently,thequestionofreservingorerasingtheheavyhistoryitcarrieshastobeanswered.TheconstructionofYinheParkreflectsadifferentdesignperspective.Asacontinuationoftheabandonedquarry,thereconstructiondesignisguidedbythethoughtoftherealityratherthantheartandstrivestoretaintheoriginalinformationandelementsofthesite.Thefocusofthedesignistodisplaytheoriginallandscapefeaturesandhistoricalcultureveinsofthesite.Withfulluseoflocalmaterialandmoderntechnologies,acityparkofbothnaturalculturalcharactersandmoderncitytextureiscreated.

Keywords:

LandscapeArchitecture;Quarry;PlanningandDesign;Memory;Element;Texture

 

一、项目概况

  日照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黄海之滨,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

辽阔的大海,漫长的海岸线,给日照以良好的自然条件。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西部多山,东部临海,丘岭与平原分布其间。

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天然储藏量为8亿多立方,水质优良。

矿产资源以花岗岩为主,自1976年开始小规模开采石料用于民用建筑,后因日照港口扩建用石而加大了开采规模,尤以1980-90年期间为甚。

随后,开山采石活动逐渐得到禁止,2000年国家出台了强制性封闭采石场的措施,采石坑的修复问题逐渐得到重视。

  1985年,日照由县改市,并在废弃的采石场上建设了一片新市区。

原先的采石场部分被保留下来并注入雨水,结合园林绿地成为城市公园。

银河公园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利用废弃的采石场,于2001年开始兴建的。

公园位于市政府大楼的北侧,与南面的人民广场共同构成新区的核心,总占地规模90余公顷,其中银河公园面积约48.5hm2,水面约14.15hm2,最深处约12-13m,平均水深7-8m(图1改建前湖泊主水景)。

2004年日照市政府决定对银河公园进行全面改造。

图1改建前湖泊主水景

二、改建重点

  银河公园的原设计因偏重“艺术性”而忽视了对场地特性的认识与表达,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植物景观过分单调和贫乏。

园内以稀疏的树林草地为主,品种十分单一,种植显得随意,视线过于通透。

由于公园兴建于花岗岩山地上,而且覆土较薄,在雨水的冲刷下泥土极易流失而剩下石砾,造成土壤的贫瘠化。

再加上海风的侵袭,导致植物长势不佳。

  其次是地形处理过分平缓和散乱。

原地形设计中央较高而四周较低,形成向四周发散的园林空间,尚未形成以湖面为核心的围合空间。

平坦的地形结合稀疏的林木,使得园内视线一览无余。

自然而辽阔的公园水域,与周围的城市建筑和远处的自然山体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或衔接,为能构成引人入胜的公园山水骨架。

  第三是公园水景显得疏远和平淡。

园中的湖面给人予或辽阔、或深远的感受,湖岸蜿蜒曲折,仿佛高山之巅的天池。

然而因水面与园路高差较大,缺乏能够亲水的地点,使游人难以接近湖水。

环湖的园路沿线景色平淡无奇,辽阔幽深的湖面有如单调而令人疏远的水库(图2改造前僵硬和驳岸和护栏)。

图2改造前僵硬和驳岸和护栏

  第四是公园的人工护岸喧宾夺主。

采石后遗留下的石矶、峭壁等,原本既是引人入胜的天然美景,又是展示岩层肌理和城市基址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原设计的混凝土护岸和浮雕墙,不仅造成了场地原有特征及属性的丧失,而且粗糙的人工雕饰景观难以与自然的湖景相协调(图3改造前粗糙的人工雕饰景观)。

图3改造前粗糙的人工雕饰景观

  第五是园林小品与环境格格不入。

如汉白玉栏杆原本是庭院中小桥流水的配景,公园中原有的混凝土仿汉白玉栏杆与宏伟壮观的山石护岸和湖面尺度不和谐,也破坏了公园的自然氛围和景观特色。

园中大量的雕塑和建筑小品,因制作粗糙、色彩艳丽、造型各异等,导致公园缺乏统一的景观特色。

  第六是缺乏必要的休闲服务设施。

原有的公园休闲活动和服务设施以经营性的游乐园为主,因规模较小、内容杂乱、档次偏低、各自为政而造成景观和经济效益都欠佳的局面,游人也难以在园中长时间停留。

改造成开放式城市公园后,上述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因此,银河公园改建设计的重点,首先在于塑造和谐自然的山水结构,改造混凝土砌筑的人工驳岸,恢复花岗岩驳岸自然肌理与人工开凿共同构成的景观特征,突出废弃采石坑的场地历史痕迹;同时利用辽阔的湖面,辅以山丘和林木,结合山石驳岸的恢复性改造,营造以水景见长的湖光山色型城市公园;并结合公园入口广场设计,将公园水景引向城市,发挥公园景色改善城市景观的巨大作用。

三、设计观念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重要的构成要素和基础设施之一,设计应在充分认识场地景观特征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以构建和谐的城市形态、保存城市的自然肌理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为目标,营造具有地域性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满足人们游乐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

(图4改建设计平面图、图5改建后湖泊主水景)

图4改建设计平面图

图5改建后湖泊主水景

  1.城市肌理

  城市公园设计应将公园景观融入城市肌理。

首先将银河公园与人民广场作为一个整体,并向南一直延伸到五彩湖,构成新区核心的景观轴线;其次在公园的四周设计与城市街景相和谐的周边景观带,并以入口广场为景观节点,使公园与城市景观实现无缝对接;此外借助公园景物弥补城市景观之不足,如公园东部设计的山丘在建委办公楼前形成一道屏障,避免办公楼直接面对车水马龙的街道。

  2.自然肌理

  以日照西部多山,东部临海,丘岭与平原分布其间的地貌特征,作为公园地形改造的基础;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植被分布特征,作为公园植物景观的框架。

地形处理围绕着中心湖泊构成起伏的山丘,一方面将城市西面的山体借入园中,形成远近呼应的山景;另一方面在公园东边的土丘上设观景台,由此眺望海景。

随后在山水空间的基础上构建公园的植物群落,强调从水生、湿生、岩生植被到疏林草地、山丘林地的过渡性植物景观。

(图6改建后从水生、湿生、岩生植被到疏林草地、山丘林地的过渡性植被景观;图7改建成疏林草花地被景观)日照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石材等自然条件,也在公园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图6改建后从水生、湿生、岩生植被到疏林草地、山丘林地的过渡性植被景观

图7改建成疏林草花地被景观

  3.场地肌理

  废弃的采石场是银河公园场址最典型的特征,35%的用地都是采石后遗留下的大坑,注入雨水后形成水质清澈、水光潋滟的湖泊景色,沿岸是经过人工开凿的花岗岩峭壁、石矶、石滩等,高低错落、形态丰富。

宛如“天池”的湖泊美景,自然生动的岩层肌理,为公园设计定下了基调。

在水边、岩缝和石滩中自行衍生的植被,又使人感受到自然顽强的生命力。

因此,公园改建设计紧紧围绕湖水、岩石、野生植物这三大要素,作为塑造公园景观类型和空间氛围的基础,使游人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接近、欣赏这三大要素以及构成的景观特色,体现以自然文化为内涵的公园设计观念。

  4.历史文脉

  日照地处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区,由文物古迹、历史名人、民间艺术,以及农业生产、园林园艺等构成的历史文脉,为公园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设计希望以此作为公园人文景观的源泉,满足游人的文化活动需求。

其实,采石场是公园场址中最典型、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文脉,设计以“采石场上的记忆”为主题,保留采石后遗留下的特征,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全园,使人们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基础,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设计还以石材为要素,以石加工为线索,展示日照的石文化。

在体现日照低山丘陵自然地貌景观的同时,结合历史人文、民间艺术及地方特产等,将银河公园改建成一个野趣横生,粗犷而不粗糙的,既有自然景观特色又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园。

四、景观结构

  银河公园用地完整,水面占据着中心位置,成为全园的景观和空间核心。

改建设计首先塑造以水面为核心的向心空间,突出了水面的地位与功能。

随后围绕着中心水域逐渐展开各个景区,形成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各具特色,整体和谐的环形游览序列和放射性的景区结构。

(图8公园分区图)

图8公园分区图

  改建设计从空间塑造和有利树木生长的角度出发,对全园地形进行改造,在水面四周堆出连绵起伏的地形,构成更加和谐的自然山水框架,再现了日照典型的丘陵地貌特征。

同时将公园的山丘景观作为联系公园水景和城市景观的纽带,形成从公园水景到山林景观、城市景观、外围山地景观等一系列景观层次。

地形塑造还兼顾观景视线的变化,通过地形来引导游人的视线产生虚实变化;深厚的回填土也为树木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植物群落,体现植物多样性原则和空间层次变化。

从树林到树丛、灌丛、喜湿植物,再到水生植物等一系列植物层次,进一步突出了公园的自然气息、空间层次和景观的多样性。

  在景区规划方面,设计按照自然文化、历史文化、现代生活、文化娱乐等内容,围绕中心水面构成的湖泊水景区,以环形游线串联起其他主要景区。

  1.湖泊水景区:

  银河公园中心水面由一组大小不同的水域串联而成,大致可以划分成四个水景区域,即北湖、中湖、东湖和西湖。

水域景观设计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是通过驳岸、地形处理调整水景空间的尺度感;其次是恢复岩石驳岸的自然肌理,并结合植被营造自然化的水景;最后是在水面较浅处设置栈道、栈桥、亲水平台等设施,尽可能形成环湖亲水步道体系。

(图9改建后沿岸木栈桥、图10改建后临水栈桥及沿岸悬挑的咖啡厅、图11修建后焕然一新的码头、图12硬质驳岸改造后效果)

图9改建后沿岸木栈桥

图10改建后临水栈桥及沿岸悬挑的咖啡厅

图11修建后焕然一新的码头

图12硬质驳岸改造后效果

  此外,设计根据三个水域原有的空间特征,分别形成各具特色的水景空间。

北湖空间狭窄,宜营造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湖泊湿地景观;中湖水面辽阔,重点在调整驳岸、植被,营造以观水、亲水、水上活动为主的开敞湖泊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