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5985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范文参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BSTRACT

ToevaluatetheclinicalnursingforpatientswithdeepveinIndwellingCatheterduringdailynursingcare,typesofcomplicationsandrelatedmeasures.Methods:

inJanuary2015,cardiacsurgeryinourhospitalbetweenJanuary2016and200ofthesurgicaltreatmentofpatientsadmittedandaftersurgeryinourhospitaldeepvenouscathetercare,nursingcareofthecomplicationstakeinterventionmeasures,observepatients'

prognosis.

Finally400casesof32casesofcomplicationsinpatientswithcatheterization,aftertheappropriatenursinginterventionshavebeentakenallcured.Conclusions:

patientsincertainnursinginterventionsandcomplicationscanimmediatelytaketheappropriatemeasurestoensuredeepveincatheterfortechnicalsafety,qualityguaranteesforpatientsinthehospitalduringtreatment,anoticeableeffectonprognosisofpatientswithplay.

Keywords:

deepveincarecomplications;

nursinginterventions;

prognosis

目录

1前言1

2资料与方法2

2.1基本资料2

3护理手段3

3.1置管前的健康教育工作3

3.2对患者穿刺部位的选择3

3.2.1对穿刺部位的术前皮肤准备工作3

3.3对置管部位的护理工作3

3.4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无菌原则3

3.5对患者输液顺序进行计划4

3.6患者的封管工作原则4

4护理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与预防措施5

4.1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5

4.2患者导管阻塞时的干预手段5

4.3导管的异位与脱落的护理措施6

4.4空气栓塞的护理干预措施6

5结果8

5.1患者的并发症情况8

5.2患者并发症数量与护理干预时间关系8

结论8

参考文献9

前言

在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医疗技术手段也不断的进行着更新,这使得深静脉置管技术的使用越来越方便,深静脉置管技术的使用范围也有所拓展[1]。

通常深静脉置管技术使用的时候可分成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为主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同时也有以肘正中静脉穿刺为主的外周静脉置管技术[2]。

在穿刺时,均选用对患者经皮肤进入随后沿着血管的走形向前延伸,并终止于腔静脉。

这种技术具有体内保留时间长,穿刺次数少、对血管的定位准确性高、可用于输液的药品种类多、血管弹性保持程度好,药物对血管的不良刺激轻等特点[3],广泛应用于各种医疗手段当中,并且由于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出具有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并方便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进行测量,因此在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需要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需要使用静脉营养、血液透析以及化疗工作等临床医疗技术都广泛的应用[4]。

但是,深静脉置管技术也不是十分完美的临床医疗手段,并发症的出现一直是这项技术使用中出现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并且在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深静脉置管技术使用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并发症的出现十分常见,在众多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的并发症当中,发病率最高的并发症应当是感染现象,并且该并发症也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通过对国内外的病例资料的研究显示,深静脉置管技术使用的过程当中,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疾病的风险可以达到4%-5%。

而以导管异位、导管脱落、阻塞、静脉炎、空气栓塞、静脉血栓、穿刺部位皮肤出现渗血漏液、气胸、晕厥等为代表的并发症的发病概率也很高[5]。

这些并发症的出现可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威胁,同时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如何加强对于深静脉置管技术患者的护理,并减少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现象的出现,是护理人员工作当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难题。

本实验通过对心脏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后采取深静脉置管技术进行治疗的200名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手段,以及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出现的种类和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统计并进行归回系数分析,对相关技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望对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产生一定的指导。

2.资料与方法

2.1基本资料

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院心脏外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手术治疗,并需要深静脉置管技术进行术后干预的患者200名,男性108名,女性92名,患者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3.47±

3.76岁,患者中缩窄性心包炎手术的患者48名,二尖瓣狭窄的患者32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12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36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54名,心脏粘液瘤的患者6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12名。

患者在术后护理阶段32例患者出现有并发症,其中漏血漏夜的患者3例、静脉炎的患者6例、空气栓塞的患者1例、术后感染的患者14例、导管异位的患者1例、导管脱落的患者1例、导管阻塞的患者4例、气胸的患者1例、晕厥的患者3例。

3.护理措施

3.1置管前的健康教育工作

本实验200例患者都采取的是肘正中静脉采取的PICC技术进行穿刺,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充分解释说明工作,对深静脉置管技术的作用、方法以及置管后患者与家属应该注意的相关事宜进行介绍,要使的患者对深静脉置管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日后护理工作当中的工作重点进行一定的了解。

3.2对患者导管穿刺部位的选择以及对穿刺部位的术前皮肤准备工作

在患者术前,护理人员应当与主治医师进行充分的交流,对患者的营养状态、术后所需要进行输液治疗的时间、高血压病史的相关情况以及心脏病变的相关程度进行沟通,对患者的器材使用上首先要考虑使用双腔留置管与单腔留置管,减少三腔留置管的使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的颈部、腹股沟处等部位进行穿刺的可行性进行评估,静脉选择尽量避免股静脉部位进行穿刺,这是因为股静脉部位与会阴部位的距离较近,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由于排泄污染物的作用,会使感染的出现频率要比其他的部位要高出很多[6]。

对患者穿刺之前应当对进行穿刺的部位进行一定的清洁工作,如果穿刺部位的毛发较多,护理人员应该使用备皮刀将多余的毛发进行彻底清除。

3.3对置管部位的护理工作

患者置管部位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使得该部位始终处于一种清洁干燥的状态,置管的部位用复合碘对穿刺点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位消毒中心,对周围直径10cm范围之内的皮肤进行消毒,当消毒液干透之后,再使用3M透明薄膜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覆盖压平,然后进行固定,3M透明薄膜包裹的部位应覆盖留置管,并且与皮肤之间紧密连接,不能有气泡产生[7]。

3M透明薄膜进行每三天更换一次,如果患者的出汗较多,或薄膜出现卷边的现象的时候,护理人员就要对3M透明薄膜及时更换。

在日常观察当中要对患者以穿刺口部位出现的红、肿漏液、渗血等为代表的炎性症状的出现。

3.4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无菌原则

护理人员为患者每次输液之前,可用复合碘棉签将肝素帽反复消毒两次,每次操作时间应不少于15秒,然后用输液器直接将针头插进去,应减少对肝素帽拆换的频率。

肝素帽每三天更换一次,肝素帽中如果发现了血液的存留时应当立即进行更换,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

患者输液器针头在初入肝素帽的时候应该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并且要每天更换一次,当出现严重污染的时候应立即进行更换。

3.5对患者输液顺序进行计划

对患者进行输液时,应将以脂肪乳等为代表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者是黏度较高的药物的输液顺序放置在前。

这使得药物对患者产生刺激并造成静脉炎的发生机率有所上升,并且在患者的血管的管壁上会造成粘连,最终形成阻塞。

在每次进行脂肪乳、成分血的输液之后都应该运用生理盐水或者是一次性导管冲洗器进行脉冲式冲管,随后对患者输液时输入以氯化钾为代表的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在随后再次进行生理盐水的冲管,最后再进行其他药物的输液治疗。

3.6患者的封管工作原则

患者接受深静脉置管护理时,感染的发生是较为常见的,应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几率。

在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如果两次输液之间的间距低于六小时,那么对患者在输液之后采取运用BD公司的10ml一次性导管冲洗器进行脉冲式冲洗并进行封管[8]。

如果患者的两次输液之间的间距超过了六小时,那么就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考察,当患者的病情允许的时候,那么护理人员应首先运用10ml一次性导管冲洗器进行脉冲式的导管冲洗,之后运用3-5ml的肝素钠盐谁进行正压封管。

正压封管使用0.8ml的肝素钠进行配置(每只肝素钠的规格为12500U/2ml)之后采取1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

封、冲管业均要从输液器针头处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对肝素帽的拆除操作。

在每次封官结束之后,护理人员应当运用无菌纱布对肝素帽包裹操作。

4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4.1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

在患者置管的全程都要对无菌操作进行遵守并严格执行,同时也要选取另一个护理人员在旁侧监督,在穿刺的时候应当选择一个安静、整洁、明亮、宽敞的操作环境进行操作,在术者执行操作的时候应当运用无菌手套、帽子、口罩等常用物品,在穿刺点部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同时要用碘伏和酒精对穿刺部位进行两次消毒,在操作过程中铺无菌巾。

4.1.1在操作过程当中,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必须要十分熟练,当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穿刺出现失败的时候应再次进行穿刺,在反复穿刺次数超过3次的时候应停止穿刺操作,当穿刺次数增多的时候,穿刺置管出现感染型并发症的风险将有所增加。

在患者置管成功之后应该对患者运用无菌缝合线进行导管与皮肤的缝合固定工作,在患者的穿刺部位应运用折叠小纱布进行覆盖,并在之后使用10cm×

12cm的透明膜进行固定,之后再输液器衔接部位采用无菌纱布进行包裹[9]。

在置管操作完成后的12小时之内应该对缓和的敷贴进行更换,在换药的工作进行当中应当对穿刺部位的红、肿、渗血、渗液现象进行记录。

4.1.2在第一次换药完成以后要在患者的2-3天内再进行一次敷料的更换,如果患者的穿刺部位发现了渗血、漏液现象或者是患者的流汗量较多使导管周围出现潮湿的现象,这时候应该对敷贴进行及时的更换;

患者输液使用的输液器也应该每天更换一次,在护理人员更换输液器的时候应该使用无菌巾对导管和输液器的连接部位进行包裹。

4.2患者导管阻塞时的干预措施

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对导管的扭曲、打折现象进行密切观察。

在患者接受输液治疗的前后都要严格执行冲管、封管技术,并对导管堵塞进行一定的防治,通常在输液治疗的前后运用生理盐水与肝素连用的办法进行冲管,冲管时采用推注、暂停、推注、暂停的方式进行操作,这时的导管部位可以形成一个小漩涡,这个漩涡更有利于将导管与血管壁等部位黏附残留物之冲洗干净。

有时可以运用正压封管的技术,这种技术运用正压对静脉输液通路进行维持,当推注封管液剩余的液体量为0.5-1ml的时候,应该将封管液一边推注一边将针头拔出,但要注意推助液体的速度要高于拔针的速度,要时刻保证导管内部的液体是封管液,而不是体内的血液和治疗用的药液。

在患者封管结束之后应该立即夹闭延长管,以保证系统时刻保持在正压状态,在执行封管的时候也可以运用20ml的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封管,但是要注意该封管技术要保持每6小时进行一次冲管以保证导管不会发生堵塞。

4.3导管的异位与脱落的护理措施

在众多静脉置留管的并发症当中,导管脱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通常在导管置留之后,采用X线进行造影的技术可以对患者的脱落现象进行确定,在发生这种现象的时候可以看到上腔静脉内部没有导管尖部的图像,而在颈内静脉和其他血管的图像出现了导管尖端的信号,这就是异位[10]。

通常异位会发生在颈内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等等,在异位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生脱落的现象。

护理人员在应对这类患者的临床工作当中,要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一定的评估,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烦躁易怒、老年痴呆或者是体位改变和用力咳嗽的时候,就应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指导,在患者意识障碍、烦躁易怒的情况下,应对其肢体活动进行有效约束,因为这样的状态下会造成导管的脱落;

在清醒的患者当中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咳嗽、翻身、大小便等情况时,要求护理人员进行细致的床旁护理。

在护理人员执行置管操作的时候,就要对患者的导管固定、双节缝合固定措施进行一个较为合理的设计,在患者更换敷料时,要减轻操作的动作幅度。

4.4空气栓塞的护理干预措施

空气栓塞是众多深静脉置管技术并发症当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当严重的时候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应该对速度进行密切观察,并对补液及时进行更换。

在输液器更换的过程当中,应该对输液管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并且要严格观察输液管的气泡情况,对输液管与导管之间的气密性要时刻检查,要保证输液管与导管的连续性以及完整性。

当发现患者出现有空气进入的现象的时候,要将患者的体位调节为左侧卧位,并运用导管将患者右心室中含有的气泡抽出,并要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当患者出现危险的时候应立即抢救。

4.5患者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当患者的血液黏度较高的时候,由于穿刺可引起血管内皮的脱落损伤,而患者长期卧床也引起的血流速度有所降低,因此在长期的作用下,机体出现了漩涡并且还会导致机体形成血栓,当血栓在机体运动等行为的作用下,从而引发脱落的时候,就会有多处器官存在栓塞的风险,当患者栓塞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

在针对该并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手段当中,应该注意减少患者穿刺的次数,要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进行培训,并使之熟练。

对患者的血液黏度进行密切监测,并进行一定的药物调节。

当患者长期卧床时,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指导,并要对其使用一定的按摩护理。

5.结果分析

5.1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表1

并发症

N

漏血漏夜

静脉炎

空气栓塞

感染

导管异位

导管脱落

导管阻塞

气胸

晕厥

数量

32

3

6

1

14

4

比例

9.38%

18.75%

3.12%

43.75%

12.5%

5.2患者并发症数量与护理干预时间关系

表2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18

13

5

经过回归系数分析表明,患者并发症与数量之间-1<r<0,患者并发症与护理干预时间为负相关关系

5.3结论

在患者需要深静脉置管技术的时候,于置管前进行健康教育和皮肤护理,置管时运用薄膜覆盖穿刺部位、严格遵守无菌规则、规划输液顺序、及时封管等操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而在患者出现感染、导管堵塞、导管异位、空气栓塞、血栓栓塞的时候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将患者的并发症症状及时解决,对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质量有所保障,对患者的预后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效果。

患者并发症中最为常见的是感染,其次是静脉炎。

并发症出现最为集中的是置管之后的前三个月,而第一个月是并发症发病率最高的。

参考文献

[1]FeldmanAM,KerstenD,CohenTJ.Pulmonaryembolismasacomplicationof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

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EPLabDigest2014;

14(8).

[2]CalkinsH,KuckKH,CappatoR,BrugadaJ,CammAJ,ChenSA,etal.2012HRS/EHRA/ECASexpertconsensusstatementoncatheterandsurgicalablationofatrialfibrillation:

recommendationsforpatientselection,proceduraltechniques,patientmanagementandfollow-up,definitions,endpoints,andresearchtrialdesign.HeartRhythm.2012;

9(a):

632–96.doi:

10.1016/j.hrthm.2011.12.016.

[3]马薇,于飞,王玲.深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临床护理[J].医学信息,2011,9:

4920

[4]蔡淑珍,殷丽萍,谢鸿.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

13-14

[5]SahaP,HumphriesJ,ModaraiB,etal.Leukocytesandthenaturalhistoryofdeepveinthrombosis:

currentconceptsandfuturedirections[J].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2011,31(3):

506-512.DOI:

10.1161/ATVBAHA.110.213405.

[6]袁云,王鸿彪,郑友贞.化疗期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早期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8):

842-844.

[7]李海玲,董石霞,宋芹.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

102.

[8]李琳.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维护技术中冲管操作问题调查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24(4):

409-411.

[9]李学梅,于颖,高飞,等.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临床研究与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

(2):

194-195.

[10]闻曲,鲍爱琴,彭昕,等/KEII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A]/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0):

125-126.

[11]赵锐玮,谢彩琴,曹系娟.25例PICC异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

526-527.

[12]李春燕李锐PIC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现代临床医学,2011,37(4):

308-310.

[13]张欣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

112-113.

[14]李冬梅钱火红朱建英医院PICC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国护理管理,2013,10(15):

13-10.

[15]罗红玉,王仿华肿瘤患者PICC两种封管方法预防堵管效果观察海南医学

2016,3:

27-5.

致谢

值此论文付梓之际,内心感慨无限。

在论文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关心我的人的无私帮助,正是在这些帮助下我才得以完成论文。

非常感谢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

从最初的定稿,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

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

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放弃的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此我向老师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教我知识,教我如何学习。

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

并祝所有的老师桃李满天下,培养越来越多的人才。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老师的教诲,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的发扬学院的优良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