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开题报告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因此,作为一名站在中小学教育前沿的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推进基础教育阶段地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课堂指导行为,学生课堂探究状况,科学探究有效性缺失的现象:
1、探究内容不切合实际,探究过程流于形式,探究活动显得无序
2、没有养成良好课堂常规,课堂探究图热闹,合作探究显得被动
3、实验图热闹,动手不动脑,探究不深入,探究活动显得浅表。
本课题作为我校的县级重点课题之一,站在一定高度,对我小的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校教学资源等方面做一次较深入、透彻的调研,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并能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本原则和基本模式,以期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以研究“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为目标,以提升实验学校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促进全镇的小学教育水平为己任。
其目标为:
1、实现探究的有效性在学生的课堂探究活动中,学生积极性较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活而不乱;
学生探究的时空较大,但要围绕预设目的;
小组合作,人人参与,要注意分工,学会假设,学会论证
2、解决教与学的关系树立“为了学生现实和未来发展”的理念,把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与自身的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并善于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并力求使之升华为新的知识,从而寻找到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行为和评价策略,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教的风格或特点主动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步骤。
3、初步形成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探究的策略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形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材处理、目标设定、过程建构、材料准备、组织教学、方法指导等方面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造成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的低效益的原因,我们认为是多方因素的综合结果。
其一,社会因素造成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的学习上,他们要应对主要学科的考试压力。
其二,《科学》教科书几乎成为学生科学探究学习唯一的信息源,它们比较空泛,尽管做了很多的改进,但仍较远离学生的生活情境,缺乏情感,单调枯燥。
其三,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往往缺乏足够的沟通,鲜于理解与帮助,不会合作。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策略,表现为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讨,多指责压抑,少宽容引导,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
这些都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表面性质的,学习中所体现的或能训练的思维过程大多是低质的,最终获得的知识往往又具有很强的纯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因不能有效迁移而无法灵活应用……
尽管多方因素造成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科学教师身上,教师在科学探究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成为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的最主要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努力形成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性。
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策略,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提高。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属于有效教学范畴。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提出还是当时“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同仁的密切关注。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
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
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本课题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为目标,将运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构建出提高小学生科学探究学习有效性的课堂教学实施程序、方法和技巧。
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活动的情景,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注重师生交流,重视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本课题研究形成的课堂教学策略将能够促进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有效性将有明显的提高。
同时,本课题的研究也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解决教师“教”的科学性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符合学科实际且具有个性富有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模式,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及实验区的确定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的3——6年级学生。
课题实验区的主区域为龙山镇中心小学3——6年级段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将辐射到全镇各完全小学学校。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点和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以有效探究为目标的教材处理策略研究:
钻研、重组教学材料,确立有价值的教学目标,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建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预设等。
2、开展有效探究必须满足条件的研究:
如能引起学生注意的焦点问题;
有结构的探究材料的提供;
能让学生享有探究的自由;
丰富的、容易引起学生反应的环境;
恰当的探究任务;
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适时指导;
学生的“手脑并用”等,以促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探究。
3、以有效探究为目标的教学组织策略研究:
在兴趣激发、氛围营造、课堂调控等方面进行研究。
4、以有效探究为目标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保证和促进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是探究活动的促进者。
我们将研究在学生探究活动的各环节中,教师将如何进行有效指导,形成相关策略。
5、以有效探究为目标的学生探究策略研究:
重点研究学生对探究形式的选择,探究各环节方法的掌握情况。
如:
如何分组,如何分工,如何讨论、收集材料,如何表达与交流等。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调研小学科学课堂实验探究,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探究的效率
本课题实施计划用时三年,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1.3——20011.5)
本阶段主要采取文献法和调查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问题、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策略等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证。
撰写课题实施的方案,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策略,明确课题研究的人员及分工。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1.6——2011.12)
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具体实践与探索。
在课题组内广泛开展课题方案中所确立的研究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怎样进行思维教学,及时总结出既符合小学生探究活动学习规律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实施策略,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三阶段:
中期评估阶段(2012.1——2012.3)
总结前阶段研究情况,收集活动资料及部分成果,填写中期评估表,参加中期评估。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2013.5——2013.6)
课题组成员分析课题实施过程,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
五、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及主要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术语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性,是指教学内容总量和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之积。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有效果主要考察活动结果和预期目标的吻合度;
有效率则是重点考虑活动结果与活动投入的比例关系;
而有效益则是有效性最高体现,是在保证效果和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二)本课题所涉及的主要理论
建构主义、多元智能、有效教学等经典教育教学理论是开展课堂探究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这些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建构主义理论。
现代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
当今的建构主义者更多地强调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非正式的经验背景的作用,即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
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教学理论实施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其指导意义。
2、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组能力,这种能力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
多元智能包括这样七种智力:
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
除此以外,加德纳认为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创造力、烹调能力、嗅觉以及综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
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
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3、有效教学理论。
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
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决策。
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在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与教师所提供的学习内容和营造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偏离,如学习内容过难或过易,或以往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再加上在班级教学过程中学生间学习差异性,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的目标发展,因此造成学生无效学习的现象十分明显。
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实施分层递进目标教学,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过程设计及预期研究成果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相应的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三)研究过程设计
2011年3月~2011年5月,界定课题、开题论证阶段。
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教学有效性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011年6月~2011年12月,数据分析、资料整理阶段。
采用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有效性调查问卷;
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近两年有关教案和教学设计,分析影响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
2012年1月~2012年3月,行动研究案例分析阶段。
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立足课堂进行草根化实践研究;
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两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每学期写一篇课题教学论文;
每学年组织两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
课题组成员每月进行一次课题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教学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学指导下大胆创新,提出案例。
2013年5~6月,结论性研究阶段。
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结题报告。
(四)预期研究成果
1.论文:
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县市教学论文评比,并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2.课例:
举行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
撰写5000字左右,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市级获奖或发表。
4.资料汇编: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及人员分工
(一)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设计合理:
本课题是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下进行的课堂教学实践性的研究,主要以课堂教学实验、反思总结等案例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有研究的师资条件,研究时间也能得到保证。
2、方法得当:
在本课题的实验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资料数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开展研究活动。
文献研究法:
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调查法:
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探究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行动研究法:
结合课题方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课题沙龙、撰写教学周记、月教学反思、教学随笔。
案例分析法: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
针对某一课例或某一教学片断的教学有效性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资料分析法:
通过阅读有关教学刊物和观看名师名课,有目的地整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现象,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探究行为,提炼有效教学的规律。
3、措施到位:
(1)师资保证,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的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实践者。
(2)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4、组织保证:
本课题组成员由学校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一线教师组成,为了提高对所研究问题的准确性和普遍性。
课题组组长:
纪付生
副组长:
王安岭
成
员:
厉昌盛任百峰袁从涛
(二)课题组分工安排:
1三年级科学课堂探究的现状和无效性探究现象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王安岭)
2、四年级科学课堂探究的现状和无效性探究现象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袁从涛)
3、五年级科学课堂探究的现状和无效性探究现象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厉昌盛)
4、六年级科学课堂探究的现状和无效性探究现象调查分析及改进策略。
(任百峰)
5、教师的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策略。
学生的课堂探究状况调查及指导策略。
(纪付生)
201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