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5705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优秀投资建设可行性分析研究论证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学院现设有10个系(分院、部),40多个本、专科专业,脱产生约3500人,函授生约5500人,教职员工约600人;

附属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高中部。

整个校园周边已无发展空间,要改善学院的教学、生活环境和教学、生活所必备的设施,只有对校园进行规划调整,对原建筑进行改造,使之满足其教学和生活的需要。

江西教育学院承担着全省高中教师全员岗位教育、全省高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全省高中新教师岗位教育、全省高(完)中校长(书记)岗位教育、全省高完中校长(书记)提高研修、小学和初中骨干校长提高研修、设区市、各县(市、区)教育局长及其他教育行政干部提高研修、中师校长(书记)的继续教育、县(市、区)级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师资的继续教育、全省初中骨干教师的继续教育、基础教育课教改师资等的继续教育办学任务,每年的学员达6000余人次。

三、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江西教育学院与我中心签订的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技术咨询合同书

——规划部门的校园规划平面图

——江西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设计要求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希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各高校为适应新世纪高等教育的需要,纷纷扩大办学规模。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正呈现向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战略宏图。

”高科技产业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产业,高科技的转化、发展来源于高等教育和依靠高等教育形成的高科技产业。

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

有资料显示,日本发达的教育对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美国经济学家计算,1961—1971年日本高速增长的l/4来源于教育。

日本能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中转危为安,很重要的原因也在于国民良好的素质。

韩国缺乏自然资源和资金条件,惟一蕴藏的是人力资源,1955—1970年,韩国的教育效率为22.6%,即每增长一个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有22.6%是出自教育事业的发展。

江西省要率先在中部崛起,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首要途径,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可靠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年,江西省认真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

面对知识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教育发展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国力发挥重大作用的社会认同得到空前提高。

江西省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力资源基础薄弱,要改变人口多、资源不足的现状,只有坚持可持续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发展教育,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将教育同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投资教育即投资于未来的理念已被社会家庭更普遍地接受,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新经济趋向正成为教育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要求加快发展,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加快发展的需求。

21世纪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按照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江西省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初级大众化水平,由此,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更多的,综合素质更高的中学骨干教师和中学管理人才。

江西教育学院是一所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书记)的成人本科院校,应努力提高该校的硬软件设施,而该院目前尚无一栋可以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继续教育服务的大楼,因此,有必要在江西教育学院择地建设一栋教师教育大楼,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拟建地点

本项目拟建地点选择在江西教育学院附属学校院内。

江西教育院附属学校在学院整个大地块内,与大学部隔学院路相望,拟建项目位于附属学校的南面。

二、建设规模

按全年培养进修学员6000人次,每批次住宿30天计算,新建的教师教育大楼每批次需接待200人。

学员宿舍标准参照高等学校在校干修生标准(10.5m2/人),由于进修学员中还有相当部分高(完)中校长(书记)和县市教育局长,参照高等院校在校处级干部干修生的标准(19.5m2/人),结合用地实际和市规划部门对本项目用地的相关要求,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本项目学员宿舍建设规模为126间标准间,每间可住骨干教师2人,高(完)中校长(书记)可单住一间,每间标准间建筑面积为3.6×

6.3=22.68m2;

另需建设相关教学、生活设施,相关教学设施包话:

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报告厅,图书资料室,办公室;

生活设施包括:

餐厅、厨房和活动室等。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778m2,总建筑面积为5760m2。

三、主要建设条件

(一)交通条件

江西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建设项目位于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内。

江西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内的学院路上,北京东路和南京东路之间,学校附近有10多条公交车通过,设有公交车站,交通十分便捷。

(二)给排水

学校内给水由学校的深井水供应,本项目由校内给水管网流给水。

排水系统根据学院的现有排水体制,采取雨、污合流制,室内排水系统将污水、废水收集后,排向室外排水管网,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室外排水管网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

(三)供电

本项目属二类建筑,主要用电负荷为教学仪器设备与照明及空调,负荷等级为三级,总负荷容量级460KW,学院现有容量2400KW,除去现用容量,尚有足够的富余量供本项目使用。

供电电源从学院内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引入,电源电压为380/220V,电源线采用YJV22-1.0四芯电力电缆直接埋地敷设至教师教育大楼的配电室。

四、项目总投资估算和筹集方式

拟建项目估算总投资803万元,其中:

土建工程617.59万元,占建筑投资的76.9%;

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46.0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5.7%;

其他费用139.33万元,占建设投资17.4%。

详见投资估算表。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用地面积

m2

1778

2

建筑面积

5760

3

道路广场面积

1959

4

停车场面积

112

5

自行车棚面积

60

6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03

第三节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为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满足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书记)对继续教育的要求,培养更多、素质更高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书记),更全面地完善江西教育学院的功能要求,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项目建设内容适当,建设方案合理,符合规划要求,建设投资估算适当,资金有来源,财务评价基本可行。

因此,项目可行。

二、建议

本项目建设工程量虽然不大,但时间紧,要协调好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并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切实落实环保措施。

由于本项目在现有校园区进行施工,要采取有效的安全和环保措施,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第二章要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第一节要求分析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提高全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可靠保证。

为了更好地向高等学校输送更多合格的大学生,提高全民素质,需要有更多、更好的优质中学,特别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满足广大农民对教育的要求,需要努力提高农村基层中学的教学质量,因此需要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完中校长(书记)进行以现代管理为主体的继续教育。

现全省有高(完)中学(中师、教师进修学校、职业学校等)1000多所,初中2000多所,以每所学校3名领导,就有近万名校长、书记,还有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长及其他教育行政干部,中学一级以上中学骨干教师等需要进行继续教育,数量可观,需求庞大。

第二节建设规模

江西教育学院目前尚无一栋完整的教师教育大楼来完成其对中学骨干教师和高(完)中校长继续教育的功能。

根据需求分析,学院每年拟培养进修学员6000人/次,以每批次学员需住宿30天计算,新建的教师教育大楼每批次需接待200人,参照建设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和《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师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规定,本项目需要建设教学、生活及相关设施。

其中:

教学及相关设施包括:

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报告厅,图书资料室,办公室,值班室;

生活及相关设施包括餐厅,厨房,活动室,学员宿舍及宿舍管理用房。

学员宿舍标准参照在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中在校干修生标准(10.5m2/人),由于学员中还有部分高(完)中学的校长(书记)等教育行政干部,其宿舍标准参照在校处级干修生标准(19.5m2/人),结合本项目用地实际和南昌市规划部门对本项目用地的相关要求,以及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本项目建学员宿舍126间标准间,每间可住骨干教师2名,高(完)中校长(书记)可单住一间,每间标准间建筑面积为3.6×

6.3=22.68m2。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1778m2,总建筑面积5760m2。

第三章场地选择

江西教育学院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区内,地处南昌市的城东区域,北靠南京东路,南接北京东路,本项目建设用地选在江西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内。

项目建设用地属江西教育学院,用地性质为高等学校用地。

项目占地面积为1778m2。

拟建项目用地西北面为附属中学的教学楼,北面为附属中学的球场,南边为已建教职工宿舍,东面邻附属中学的运动场。

工程气象条件按南昌市气象条件采用。

气温:

历年平均气温17.5℃;

最热月平均气温29.6℃,

最冷月平均气温5.0℃;

历年绝对最高气温40.6℃:

历年绝对最低气温一9.3℃。

降雨量:

年平均降雨量1596.4mm:

年最大降雨量2356mm;

月平均降雨量301.9mm;

月最大降雨量586.9mm;

24小时最大降雨量289mm;

小时最大降雨量57.8mm。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7%;

冬季平均相对湿度75%;

夏季平均相对湿度77.7%。

风向:

全年风向北(N);

夏季风向西南(WS);

冬季风向北(N)。

风速:

年平均风速3.4m/s;

夏季平均风速2.7m/s:

冬季平均风速3.8m/s:

历年最大风速21.7m/s;

历年极大风速30.7m/s。

洪水位:

校址处P=1%洪水位为黄海高程23.43m(吴淞高程25.70m)。

青山湖内涝水位标高由青山湖电力排涝站控制(排涝泵房进口最高运行水位)为黄海高程17.03m(吴淞高程19.50m);

青山湖电力排涝站记载的青山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发生于1998年7月26日,其标高为黄海高程18.39m(吴淞高程20.66m);

黄海高程与吴淞高程的换算关系为:

吴淞高程一2.27m=黄海高程

地震:

根据《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1/750000),拟建场地区域内,一般场地条件下,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依据临近场地相似地层实测剪切波速结果,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c=200m/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3和表4.l.6,拟建场地土主要为中硬土,建筑的场地类别为II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图》(1/4000000),拟建场地区域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地下水:

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上层滞水水量较小,潜水埋藏较深,水位在14.5m左右。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工程地质: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赣抚冲积一级堆积阶地。

地层构成主要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相粘性土及沙砾石层(Q3n1)和第三系下统新余群(Exn)粉砂岩及泥岩组成。

勘察资料表明: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①素填土(平均厚度0.53m),局部为淤泥质土(厚度0.7m),②粉质粘土(平均厚度5.27、平均层顶埋深值0.55m)③中砂(平均厚度1.97m、平均层顶埋深值5.82m),④粉质粘土(平均厚度5.06m、平均层顶埋深值7.79m),⑤砾砂(平均层顶埋深值13.85m)。

场地地形平坦,结构简单,各土质均匀性较好,②③④⑤层均为良好天然地基持力层。

地层场地内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发育,场地稳定,适宜建造建筑物,且不会对临近建筑造成危害。

第四章建筑方案选择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方案遵循:

功能分区明确,交通顺畅便捷,有利教学,方便生活的原则。

本工程是在原有老校区进行改造的条件下设计的。

不但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建筑,而且要求改造中尽量减少对教学工作的干扰和影响。

根据场地的条件,综合考虑了城市道路、施工和交通运输条件、校方对校区的总体构想等因素。

因场地很紧,教师教育大楼只能因地制宜地布置在地块东南角,与四周的建构筑物之间空开了消防安全距离,布置了环形消防车通道。

该地块利用原西面的大门作为其主要出入口。

在教师教育大楼西比较开阔的地方形成一个广场,布置了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棚。

道路宽4m,转弯半径6m,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成环状布置,以满足交通、疏散和消防的要求。

第二节建筑方案

教师教育大楼要求保持与原有建筑物一致的风格和氛围。

使整个校区体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人文与学术的交流、生态与发展的和谐。

单体建筑风格主要取向现代,注重平面实用功能,摒弃华而不实的处理手法,追求简洁明快、庄重大气的建筑形象。

教师教育大楼为南北两幢楼,南楼三层,北楼七层。

在二、三层用连廊连接,在连廊中间形成内庭院。

建筑面积5760m2。

南楼一层布置餐厅和厨房;

二层布置四个教室;

三层布置多媒体教室和活动室,并且在多媒体教室和活动室之间采用活动的轻质隔断,以便大型活动时使用。

北楼一层由西到东依次布置门厅、办公室、值班室、报告厅、图书资料室和公共卫生间;

二层至七层为内走廊布置,每层布置21间学员寝室和一间管理用房。

每间学员寝室平面尺寸为3.60X6.30=22.68mz,可以放2张床并均配有卫生间,最多可供252名学员居住使用。

详见建筑平面布置图。

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各层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砼梁一板型式。

第三节配套设施

一、给排水系统

1.给水系统

(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2)设计原则

依据江西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大楼的拟建规模,合理预测需求水量,按用水要求合理布设供水管网,在满足用水量、水压的要求及施工和维修便捷的原则下,尽可能缩短配水管线的总长度。

给水系统应根据生活和消防等各项用水对水质、水温、水量和水压的要求,结合室外的给水系统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用水量分析

本项目按最多在住人员252人计算,用水标准为220L/人·

d,则新增日用水量为55.44m3;

教职工和管理人员按50人计算,用水标准为150L/人·

d,则新增日用水量7.5m3,其它用水量按每日新增2m3计算,合计新增日用水量为65m3,小时最大用水量为6.78m3/h(时变化系数取2.5)

(4)敷设方案

本项目供水拟采用江西教育学院内部地下水供水管网系统供水,供水压力要求不要于0.35Mpa,供水主管管径为DN100,支管为DN40。

(5)饮用开水和使用热水系统

学员和管理人员(教师)饮用开水由各宿舍和办公管理用房配置的电开水器小家电提供,学员洗浴用热水由各宿舍配置的电热水器家电提供,即可创造成一个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又可避免污染。

(6)消防系统

大楼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结合学院区内原有消防系统进行设计。

消防栓系统设计参数: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本工程室内消火栓系统为临时高压制。

室内消火栓均为带按钮型,水枪19mm,水带长25m,水枪充水实水柱长度不小于10米。

室内各消火栓系统按规范设水泵接合器。

楼内按轻危险级设置一定数量的干粉灭火器。

室外消火栓管网为低压制,室外消火栓为地上式SS100型,由合用环网接出,间距不大于120米。

2.排水系统

①《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②《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③《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

④《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

⑤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根据学院区总体规划和区内道路情况,合理预测污水量,建立合理完善的排水系统,有效地收集和输送大楼的污水,用时尽可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管理维护费用。

(3)污水量分析

本项目生活污水按日生活用水量的80%计,KA=1.3,日生活污水量为65*0.8/1.3=40m3/d,K时=2,时最大污水排放量为3.3M3/时。

根据学院内现在的排水体制状况,采用雨、污合流制。

室内排水系统将污水、废水收集后,排向室外排水管网,生活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室外排水管网排向学院外市政污水管网。

屋面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设置屋面雨水口,雨水斗,落水管,将雨水排至室外地面,经学院内排水管网收集后,放外到学院外市政污水管网中。

(5)管材选用

室内生活给水管:

PP—R给水塑料管

室内污水管:

PVC--U螺旋排水塑料管及PVC—U排水塑料管

室内雨水管:

PVC-U排水塑料管

室内消防给水管:

热镀锌钢管

室外污水排水管:

室外排水PVC--U塑料双壁波纹管

室外生活给水管:

室外PVC—U给水塑料管

室外消防、生活合用给水干管:

室外PVC—U给水塑料管

室外雨水排水管:

室外排水PVC--U塑料双壁波纹管

二、供配电系统

1.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6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J133-90

(4)《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6)建设单位及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和设计要求。

2.用电负荷计算

采用单位指标法计算,参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的用电指标,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35W估算,需用电数为0.7,计算有功功率为141KW,无功功率为112KVar。

估算新增用电计算负荷为180KVA。

3.电源

本工程电源引自院内变配电所低压配电室,电源电压为380/220V,电源线采用YJV22-1.O四芯电力电缆直接埋地敷设至工程的配电室,电源零线在入户处做重复接地,接地后的零线(PE)随电源线引至各配电箱及各插座的接地桩头和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

4.配电系统

电源进线断路器采用漏电断路器,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5.照明

本工程照明除设正常工作照明外,并在各层走廊、楼梯口、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处设疏散应急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应急灯,应急时间不少于30分钟),照明配电按层设置配电箱进行控制,普通插座回路出线断路器采用漏电断路器。

所有的灯具均选用节能型灯具。

6.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建筑设计,接闪装置采用屋面避雷网,其网格不大于1Om×

1Om或12m×

8m,引下线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内主筋制作(不少于2根)。

本工程建筑物防雷接地与电源零线接地共用一接地极。

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该接地极可利用本工程基础钢筋网制作,若达不到接地电阻要求,可加做人工接地极。

本工程接地采用TN—S系统,所有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进出工程的金属管道均应可靠接地,所有卫生间、盥洗室的地板均要做等电位连接。

7.弱电系统

本工程各宿舍要设置电视、电话、宽带网及广播等系统,学术报告厅及教室要设置音响设备。

8.线路及设备安装:

本工程的所有线路均采用铜芯线、缆,并穿阻燃PC管在墙顶(底)板或吊顶内敷设。

配电箱均嵌墙暗装,其下缘距地面高1.5米。

第五章节能节水措施

第一节节能

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

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以保护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节能。

为减少燃料燃烧对南昌市城区生态环境的污染,要重视节能技术的开发和推广节能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节能技术应用。

1、严格按照《节能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2、采用合理的配电方式,电气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照明设计推广绿色照明工程产品,采用高效节能的光源、灯具、灯用电器附件和光控开关等,人来灯亮,人走灯灭,以节约电力能源。

3、空调通风系统均采用效率高、能耗低的新技术、新设备:

防止过冷过热、冷热抵消,使空调设备能随建筑物的负荷变化而选择最经济的运行方式;

采用行之有效的水管保温措施,减少热能损失;

不选用已公布淘汰的机电产品。

4、建筑物土建结构设计采用先进合理的设计方案,推广新技术和新材料,以节省建筑材料,节省土建施工时间,减少工作量。

第二节节水

给排水系统采用新型材料和节能设备,并合理设计控制系统,配备冲洗阀,以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

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降低供水损耗率。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6297—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