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403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袭不暖锦衾簿。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对本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以咏雪为经,以送友为纬,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及其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B.第二句以北风喻春风,以雪花状梨花,绮丽的边塞风光描写使其成为千古名句。

C.“胡琴琵琶与羌笛”句,虽未写音乐本身,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热闹的场面。

D.全诗最后一句巧妙地以一路马行蹄印作结,艺术空白中满含悠悠不尽之情。

7.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线句所表现的景象。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

“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众盗感泣,互相戒曰:

“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③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

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

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

③戾;

凶狠。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读书不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则闭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旧尹莫敢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去官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有遗楮币于途者②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B.①追而还之②曲肱而枕之(《<

论语>

十二章》)

C.①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②其真无马邪?

(《马说》)

D.①犹为立碑颂德②愿为市鞍马(《桃花源记》)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11.选文第一段表现了张养浩哪些可贵的品质?

12.选文第二段记述了张养浩一心为民的两件事,请概括第二件。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

王丽

①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

文言是打开这个宝藏的钥匙。

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

②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学经典,如《离疑》《出师表》《陋室铭》《兰亭集序》《桃花源记》……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孙的血脉里,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③曾经有人说,文言难懂难学,不够大众化。

可是,人类是一种具有高级精神活动的动物,需要有一座精神殿堂,而在这座殿堂里,需要用一种更深沉、更庄严、更典雅、更具仪式感的语言来表达。

文言文,以及用文言文所撰写的赋、表、记、铭、传、碑、祭文、对联等,便是这种需求的具体体现。

④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

众所皆知,图像是平面的,它让我们直接面对所谓的实际存在,而语言的抽象性却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比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的语言空间,其品读过程本身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

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

晚年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曾写下《望大陆》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⑤放眼古今中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千千万。

唯有用古老的文言,才能唱出如此回肠荡气、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⑥面对如此绝唱,某些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要深刻地反思:

时下某些国人语言之鄙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不足,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

(选文有删改)

13.第①段中加点的“这个宝藏”指代什么?

14.比之白话,文言具有哪两个特点?

15.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隐含在文中的真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刷子李

冯骥才

天津卫的人,全是硬碰硬。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

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采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

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

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

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

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

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

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

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

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

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别不信!

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这等传说,你说神不神!

这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

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段后边提东面。

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

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

穿上这身累,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

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一掉准掉在身上。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

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

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

完了!

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

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

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

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征发傻的模样,笑道:

“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

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16.选文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17.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曹小三?

18.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但他怕师傅难堪,既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2)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征发傻的模样,笑道:

那你是在骗自己。

好好学本事吧!

19.“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请简要谈谈。

八、名著阅读

20.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

请结合保尔写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时的具体情况,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炼”字的含义。

21.“你是怎个碴儿呀!

一声不出,藏在这儿;

你瞧,听我一跳!

先生叫你哪!

”高妈的话永远是把事情与感情都搀合起来,显着既复杂又动人。

……“先生叫你哪!

”她又重了一句。

及至祥子立起来,她看明他脸上的血:

“可吓死我了,我的妈!

这是怎么了?

你还不动换哪,得了破伤风还了得!

快走!

先生那儿有药!

(《骆驼样子))

祥子受伤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等曹先生说什么,祥子先提出了什么建议以深表款意?

九、作文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鲜嫩可口是美食的味道,清新和谐是自然的味道,絮叨爱抚是妈妈的味道,酸甜苦辣是生活的味道,厚重沧桑是历史的味道.……只要你细细咀嚼,用心感悟,人间真味尽在其中。

请以“味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1.

(1)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2)念天地之悠悠(3)衔远山吞长江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

(1)tiāoti

(2)gēng(3)筹(4)反映

3.D

【解析】

A.济济一堂:

借以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使用正确。

B.妄自菲薄:

本意是自暴自弃,后来也引申为过分看轻自己。

C.拍手称快: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D.风姿绰约:

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不能形容“民族歌舞”。

4.示例:

主体图形是中国书法草书的“冬”字;

上方将抽象滑道、冰雪运动者形态与书法融为一体;

下方两点生动自然地融入2022。

【详解】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

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滑道”的图案,“冬”字的两点和“2022”的连接。

结合题干“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会微图案”分析,要素为“冬”“2022”和汉语拼音“BEIJING”。

注意说清楚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且要用说明性的语言描述。

5.

(1)国民的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观点鲜明,言之成理即可。

(1)此题考查对消息的把握。

该消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说明的是综合阅读率提升;

二是“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说明的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

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

第二部分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

(2)要求考生对消息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

考生要对“听书”这种阅读方式给予评价,属于个性化试题,答案比较开放。

考生一方面可对“听书”这种阅读方式的增长加以肯定,也可以适当分析“听书”这种阅读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也就是辩证地谈。

如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6.B

7.我们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风刮得很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冻结了,红白相衬,绚丽中更显寒冷。

6.B.“以北风喻春风,以雪花状梨花”分析错误。

应该是:

以春风喻北风,以梨花状雪花。

7.描绘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答此类题的前提是正确理解诗词,关键是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原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意境。

首先根据题干要求找出所描写的景物,再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描述,最后运用想象和联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此题一定要把大雪纷飞、红旗冻结的特有景象描绘出来。

如: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

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

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8.

(1)辍:

停。

(2)户:

门。

(3)莫:

没有谁。

(4)去:

离开。

9.C

10.

(1)既然已经处分过了,还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

(2)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11.拾金不昧,勤学苦读。

12.严厉打击危害百姓的杀人犯李虎等人。

8.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户”:

“去”: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辍”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停”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9.C.加着重号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

前者代词“他”,后者表反问的副词“难道”。

A.在。

B.表顺承。

D.表目的“为了”。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目”:

看,看成。

“是”:

这。

“快”:

高兴,快乐。

还有“加之以刑”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判断句的翻译。

11.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

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是说他拾金不昧。

“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是说他勤学苦读。

12.文言文情节的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如“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是说他宽待罪过小的强盗。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养浩至,尽置诸法”是说惩治罪大恶极的坏人。

译文:

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

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年仅十岁,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这个情况,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县学正。

等到他选授为堂邑县尹,就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

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为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

既然已经处罚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

‛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诫说:

不要对不起张公。

‛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

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

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13.中国古代所有重要典籍。

14.①高度凝练、含蓄、蕴藉(或“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②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具有白话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

15.中国人要学文言懂文言。

13.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前文是“自甲骨文起,三千年间,凡中国历史、文化、文学、政治、军事、医卜、农业、算学等所有重要典籍均为文言”一句,可概括为中国古代所有重要典籍。

14.主要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从具体文中具体语句中选用词语或组织句子。

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文言”和“白话”各自的特点,从原文中找依据,表述合理即可。

如可分析第4段“文言的高度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张力”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15.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分析,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如可分析标题“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一句,可分析第1段“身为中国人,不懂文言,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也很难做到‘鉴古知今’”等句,即可概括出中国人要学文言懂文言的答案。

16.总领全文,通过写天津的世俗民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为刷子李的出场作铺垫;

吸引读者。

17.采用衬托手法,以曹小三的“半信半疑”,烘托刷子李的自信,充分表现了“刷子李”这个“奇人”技艺的超凡。

18.

(1)“忍不住”写出曹小三既想看又不好意思的心理,写出了他对师博手艺的质疑,为下文揭开谜底作铺垫,一波三折的叙事,渲染了“刷子李”的“奇”。

(2)“笑”是神态描写,既是他对曹小三善意的嘲笑,又体现了他劝告徒弟时的诚恳。

19.明白了“打铁还靠本身硬”的道埋,手艺的高超不是吹出来的,要脚踏实地学习。

16.考查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

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在结构上就有总领全文,为刷子李的出场设置环境的作用。

在内容上通过写天津的世俗民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同时用“这等传说,你说神不神”等语句设置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17.考查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

课文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但是作者花了许多笔墨写曹小三,用来烘托刷子李。

采用对比、烘托的手法,通过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刷子李这个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18.

(1)“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写出曹小三发现师傅身上有一个白点,对师傅手艺高超的质疑,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

为下文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

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

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2)上文情节是“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

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谜底揭开,所以使“曹小三发征发傻”,所以这里的“笑”是他对曹小三善意的嘲笑,这里面暗含着对徒弟的诚恳劝告。

答此题,要答出神态描写的方法,作答前还要读懂上文。

19.主要内容是一个叫曹小三的新徒弟随师傅来到了一位姓李家人家中,亲眼目睹了刷子李是怎么让自己的衣服一点也没变白的。

“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

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

直到最后才知“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

所以“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一句放在文章的末尾,告诉了人们“打铁还靠本身硬”的道埋,手艺的高超需要脚踏实地学习,这样才能拥有真才实学的本领。

20.当时保尔已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用生命写成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炼”字生动地体现了保尔所遭受的磨练之艰苦。

21.

(1)一天晚间,祥子拉曹先生回家时跑得太快,被一堆石块绊倒栽了出去。

(2)他主动辞工,这个月的工钱也不要了,让留着修车。

20.考查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故事。

当一位英国记者问作者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奥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