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4048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开卷考试重点难点问题解读七Word文件下载.docx

三、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经济有四次快速发展,是哪四次?

原因分别是什么?

分别造成什么影响?

1、第一次:

19世纪中期

 原因: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新兴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特点: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影响:

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②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最终东方从属于西方

  ③促进社会进步,工业文明逐渐取代农业文明

2、第二次:

1870~1913年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②帝国主义疯狂瓜分世界,促进经济的发展

  ③欧美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④资本主义产生了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英法相对缓慢,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俄日发展较快,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①列强疯狂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②帝国主义矛盾加深,最终引发一战

3、第三次:

1923~1929年

 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的革新,注重调整政策

  ②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对殖民地进行瓜分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世界形势相对和平

美、日发展突出,美国掌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

德国经济重新崛起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最终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

4、第四次:

20世纪50~70年代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发达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①70年代,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技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附:

国际经济组织

(一)世界贸易组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推动下,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在其成员国之间内的关税普遍降低,各种阻碍贸易的障碍进一步减少,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贸组织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活动,对促进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改善国内经济结构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同时,也使国内企业更多、更直接地面临国际竞争,经济风险增加。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自身需要,将进一步加强我国和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有助于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欧洲联盟: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0世纪6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成立“欧洲共同体”。

1993年,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

欧盟在其成员国之间相互逐步取消关税;

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

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等,有利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与欧盟已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欧双方不仅没有利害冲突,而且共同的利益在增加,双方的互补性越来越大,欧盟的扩大会进一步推动中欧关系向前发展。

巩固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而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并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来自己创造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作坊。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的变化。

(产生了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把社会关系简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3)材料二中所说的“文明”指什么?

(指资本主义。

(4)材料二分析的资产阶级能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其核心是什么?

、(原因:

生产工具的改进;

交通的极其便利,商品价格低廉。

核心:

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战胜落后的生产方式。

2、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40年和20世纪50年代以后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个飞速发展时期,结合史实分析这两个飞速发展时期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

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被迅速地应用于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随着二战的结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科技革命大大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最有力的因素之一。

共同特点:

科学技术大大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实行科教兴国等。

十四、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16世纪:

英西矛盾。

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

英荷矛盾。

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

英法矛盾。

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

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

英俄矛盾。

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

法德矛盾。

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7、19世纪末20世纪初:

英德矛盾。

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8、一战后:

英美矛盾。

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9、30年代至二战结束:

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10、二战后:

美苏矛盾。

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11、20世纪90年代后:

南北矛盾。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

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

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③主要内容:

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

国际联盟

⑤评价:

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开创了国际合作新形式。

   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

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2、雅尔塔体系(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初)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雅尔塔会议

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

建立联合国

联合国

a、雅尔塔体系原则上倡导自由、民主,对战后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有利于东欧各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有利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等)

  b、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的,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如对朝鲜的北纬38度分界线,对德国的分区占领,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3、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

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政治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

经济上呈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④评价:

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附: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理解)

相同点: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⑥体系的性质不同。

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三、重要国际组织:

1、反法同盟:

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2、国际联盟

①提出: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②建立:

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联,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为英法所操纵。

③宗旨: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④实质:

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⑤主要活动:

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

⑥解体:

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

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3、法西斯同盟

⑴形成:

①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正式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

③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⑵活动: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吞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

1940年6月法国投降。

1940年秋德国猛攻英国。

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

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原因:

随着法西斯国家侵略战争规模的扩大,法西斯势力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最大的威胁

②过程 a、二战爆发后,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对英国等进行援助

 b、1941年8月,罗斯福、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c、同时,美英开始援助苏联

 d、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③意义:

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

5、联合国

①建立:

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联合国成立。

总部设在纽约。

 ②主要机构:

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③常任理事国:

中、苏、美、英、法。

④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运动。

⑤原则:

《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

⑥作用:

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

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6、欧洲共同体

①原因: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②成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③主要国家:

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

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

到1986年,又有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六国加入欧共体。

④主要目标:

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⑤影响:

a、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⑥1993年发展成为“欧洲联盟”。

(见前所述)

1、争取和平和发展经济仍是当今世界两大课题。

目前,威胁和平的因素很多,威胁和平的事件不断发生。

说说你所知道的发生威胁和平的一件大事。

答:

(1)9、11事件的发生及美英军队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

(时间、经过、影响等)

(2)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和日本右翼势力篡改教科书事件,引起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强烈不满,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严重威胁亚洲和平,进而威胁世界和平。

2、2000年9月6—8日,在纽约召开了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来自18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就世界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请回答:

(1)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2)世界格局变化导致了哪些矛盾的激化?

(3)当今世界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是什么?

(4)举例说明21世纪的世界和平仍面临着挑战。

(要求举3个例子)

(1)特点: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2)矛盾:

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3)重大任务: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事件: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美国对伊拉克的袭击与制裁;

印巴冲突;

伊朗核问题等。

3、我们——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大不列颠首相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在过去四天中,已在我们联盟伊朗首都德黑兰集会,已经拟定并且认可了我们的共同政策。

我们就将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的协议。

我们完全承认我们以及所有联合国家负有至上的责任,要创造一种和平。

这种和平将博得全世界各民族大多数人民大众的好感,在今后许多世代中,排除战争的灾难和恐怖。

                          ——摘自德黑兰会议内容

回答:

(1)这次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答:

1943年底

(2)文中“总统”、“首相”、“主席”各是谁?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3)从西面进行的“军事行动”指什么行动?

战争与和平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军事行动”与和平的关系。

“军事行动”指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有力打击德国法西斯势力,加速了德国的投降,促进和平的到来。

4、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指出这三次变动发生的时间及标志,结合史实说明当每次变动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三次变动:

  ①20世纪一、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②20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建立;

  ③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

中国的国际地位:

  ①第一次:

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②第二次: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考生若答出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

新中国成立,极大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可酌情加1~2分,但不得超过总分。

③第三次: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十五、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一、要点扫描:

本专题由两个专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民族解放运动史组成。

主要内容涉及──早期的工人运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及工人运动、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史实构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同时按相应的历史时期及范围一并阐述民族解放运动史的基本内容,其中涉及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民族民主运动、一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反法西斯斗争、战后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时期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民族解放运动史

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早期

早期工人运动以捣毁工厂机器为主要形式,工人运动尚处于自发状态。

早期民族解放运动在美洲兴起:

①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双重性质

②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以海地革命为序幕。

主要领导人是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19世纪上半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①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第一国际的成立(1864)

④巴黎公社的斗争(1871年)是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⑤第二国际成立(1889.7.14)

⑥1903年,列宁主义诞生

亚洲:

①中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印度反英运动(1905~1908)。

③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905~1911)

④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1908~1909)

非洲:

①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

②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拉丁美洲: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一战期间—战后二十年

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①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②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中国的五四运动(1919年)

二战前的三十年代

①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①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1937~1945)

②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法西斯的战争

③西班牙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二战期间—90年代末

①战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向东欧、亚洲扩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②从50年代中期起,苏联东欧着手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道路,但多有失误;

中国70年代末以来实行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