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3358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运用Word下载.docx

空旷的工业厂房和体育馆结构、楼板局部开大洞结构、楼板平面较大或较大凹入以及平面弱连接结构等,楼板面内刚度有较大削弱。

5.注意要点

1)建模时真实输入楼板厚度。

2)弹性楼板可以定义在整层楼板上,也可仅在需要的局部区域上。

通过定义局部区域上弹性板带可把整层楼板分隔成几块刚性楼板,这种分析方式比前者分析效率高。

二.结构计算振型数

选取原则:

各地震方向的振型参与质量都超过总质量的90%。

三.结构薄弱层的概念和控制

1.结构层侧向刚度沿竖向突变产生的薄弱层

定义:

《抗规》、《高规》中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楼层侧向刚度小于其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的为结构层侧向刚度沿竖向突变产生的薄弱层。

按《抗规》大多选择“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的层刚度计算方法查找薄弱层,同时可以指定薄弱层,则程序自动执行该层地震剪力的增大。

注意:

选择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一般要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条件。

对于有弹性板或厚板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层刚度并找出薄弱层。

再在真实条件下计算,并检查原找出的薄弱层是否得到确认,然后完成其他计算。

结果:

程序对任一方向侧刚不规则的楼层定义为薄弱层,沿x、y向地震作用的地震剪力均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2.结构楼层受剪承载力沿竖向突变和楼层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产生的薄弱层

《高规》中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的65%;

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的75%。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结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承载力小于其上一层80%,其薄弱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抗规》规定楼层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也导致薄弱层。

自行定义薄弱层,进行计算。

3.罕遇地震下结构弹塑性变形计算

根据规范规定某些结构需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在PKPM中具有采用简化计算法验算12层以下刚度均匀钢筋混凝土框架弹塑性变形的功能。

四.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共同工作分析及地下室设计

1.分析模型

《抗规》、《高规》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当刚度比不满足嵌固部位的楼层侧向刚度比规定时,建议有条件时可增加地下室的侧向刚度,或者将主体结构的嵌固部位下移至符合要求的部位。

(嵌固部位为在该部位限定结构的水平位移,而对其他自由度并不施加任何限制条件)

1)当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刚度比满足以上条件时,在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时将嵌固端取在0.000处或某层地下室顶板处位置,以嵌固端为界将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分离开,建立两套数据文件,按照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不同要求,分别进行计算。

2)当下部结构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都有限时以上方法的误差较大,此时分析模型需考虑两个核心问题:

一是如何合理考虑地下室刚度,二是如何正确反映回填土约束作用。

合理考虑地下室刚度,可将真实的地下室部分与上部结构一起建模,将结构的嵌固端取在基础底板处。

反映回填土约束作用可采用嵌固水平位移法与弹簧刚度法,嵌固水平位移法可采用剪切刚度比法得到满足规范的地下室结构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比值时,则可取该层地下室及以下各层地下室顶板处的水平位移为零(在采用此法时回填土的约束作用是如何考虑的?

);

弹簧刚度法是将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嵌固端取在基础底板处,并在每层地下室的楼板处引入反映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作用的水平弹簧刚度,但是确定刚度取值的大小是非常困难的。

3)SATWE软件的处理:

输入“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作用的相对(弹簧)刚度比值”,刚度比为零,表示不考虑回填土的约束刚度;

刚度比大于等于5,计算结果与嵌固各层地下室顶板水平位移效果一致;

取值在2~4之间变化对计算结果影响并不敏感,对于一般工程可取3(SATWE隐含值)。

2.荷载作用计算

1)恒、活荷载

地下室部分结构的竖向变形和转角会造成上部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会有差异。

2)风荷载:

地下室部分不考虑风荷载作用。

3)地震作用:

地下室质量产生的地震作用主要被室外回填土吸收,只有一小部分由地下室本身的构件承担(如何实现)。

被回填土吸收的地震力会传递到基础形成作用于基础的地震剪力和倾覆力矩。

3.地下室的抗震设计

1)地下室抗震等级

所有满足嵌固在地下室顶板各结构类型的地下一层均按上部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以下可逐层降低一级,但7度不宜低于四级、8度不宜低于三级、9度不宜低于二级;

对于乙类建筑,6度不宜低于四级、7度不宜低于三极、8度不宜低于二级、9度时专门研究。

《抗规》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SATWE中如果没有对地下一层以下构件特殊定义抗震等级,则程序按全楼的基本抗震等级设计所有各层地下室。

2)设计计算要点

a.按照《抗规》要求,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上一层框架结构柱和抗震墙墙底截面的设计弯矩值应符合第6.2.3、第6.2.6、第6.2.7条规定。

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下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

程序根据“地下室层数”数据自动收索出以上所述部位,并按上述要求进行设计内力调整。

b.规范要求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满足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

程序未作此考虑,设计人员需自己考虑。

C.程序内定地下室为剪力墙的加强部位,用户可人工指定剪力墙加强部位的起算层号而使部分地下室为非加强部位,并按上部结构抗震等级要求设计地下室部位的剪力墙边缘构件。

不管用户是否更改,《高规》所指的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程序都按地下室的顶板处截面计算;

《高规》所指剪力墙的加强部位高度或层数,程序都按地下室顶板处以上计算,但输出结果包括了全部地下室的高度或层数。

4.地下室外墙平面外设计

a.地下室外墙承受上部结构传递来的恒、活、风和地震作用,还有地下室本身的竖向荷载、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若有人防设计要求,还有人防等效静荷载。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墙体的平面外配筋主要由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控制,可以考虑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与垂直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的压弯作用。

b.垂直于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计算模型:

地下室外墙可根据支撑情况按双向板或单向板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由于地下室内墙间距不等,而且有的间距较大,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一般可把楼板和基础底板作为外墙的支点,按单向板简化计算,在基础底板处按固端约束,顶板处按铰接支座。

C.软件前处理中“地下室信息”子菜单中的“地下室外墙侧土水压力参数”对此进行了考虑,并采用建议的单向板简化计算模型,但计算中未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同时程序未考虑地下室外墙越层情况,对于此情况需对局部作补充验算。

5.地下室人防设计

1)软件使用:

填写人防设计信息,注意若只有最下面一层考虑人防荷载作用,人防地下室层数填为1。

在人防设计功能中,顶板人防等效静荷载的导荷方式与活荷载一致,即某个房间的均布活荷载为零,程序认为该房间的顶板人防等效静荷载也为零。

另外程序未能考虑顶板覆土厚度和顶板区格最大边净跨的不同而导致各区格中顶板人防等效静荷载的差异。

2)设计计算考虑要点

a.对于考虑人防地下室的普通构件(如梁、柱、墙等),程序考虑恒载和人防设计荷载两组人防作用效应组合。

b.对于临空墙,考虑的人防作用效应组合同上,截面验算内容包括墙平面内和平面外强度验算。

C.对于地下室外墙,考虑地下室外墙侧向土、水压力作用效应、恒荷载和人防设计荷载作用效应的两种组合,截面验算包括墙平面内和平面外强度验算。

d.在人防作用效应组合下进行构件验算时,材料强度取其动力强度。

混凝土和钢筋的动力强度设计值取静荷载作用下的强度设计值乘以强度综合调整系数;

在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时,考虑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的修正;

在梁、柱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时,混凝土的动力强度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0.8;

在墙、柱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验算时,混凝土轴心抗压动力强度设计值乘以折减系数0.8;

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最小值按《人防》规范取。

五.剪力墙及其边缘构件的设计

1.剪力墙正截面配筋

1)规范规定墙竖向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取值

《混凝土规范》第11.7.11和《高规》第4.9.2、第7.2.18、第10.2.15有相关规定:

特一级,一般部位取值0.35%,底部加强部位取值0.4%;

一、二、三级取值为0.25%;

四级取为0.2%;

非抗震要求取为0.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抗震设计时取值为0.3%,非抗震设计时取为0.25%。

2)程序设计

a.程序前处理菜单中给定“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内定为0.3%)”和墙分布筋强度设计值(内定为210N/mm2)”。

该配筋率除用于墙端所需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外,还传到《JLQ》中作为选择竖向分布筋的数据。

b.当框架为特一级或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需要区分一般部位和加强部位最小配筋率的不同时,在墙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率中按一般部位取值,可保证全楼墙端计算钢筋不会偏小(底部加强区墙端计算钢筋变大),同时可通过《JLQ》的菜单

修改基本数据-编辑分布筋的操作加大底部加强部位的竖向分布筋,直至满足规范要求。

2.剪力墙斜截面配筋

a.非抗震剪力墙受剪截面设计满足《混凝土规范》10.5.4条规定要求;

在偏心受压、受拉时满足10.5.5、10.5.6规定要求。

b.抗震要求的剪力墙受剪截面设计满足《混凝土规范》11.7.4要求;

在偏心受压、受拉时满足111.7.5、11.7.6规定要求。

C.当截面不满足上述要求时,程序给出超筋信息,此时应加大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剪力墙分布筋构造要求:

按《混凝土规范》第11.7.11进行。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3%,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5%,水平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对于特一级剪力墙,《高规》4.9.2规定,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取0.35%,底部加强部位取0.4%。

3.剪力墙边缘构件设计

1)基本构造要求

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边缘构件符合下列要求: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的墙肢端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余部位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约束边缘和构造边缘构件应满足《混凝土规范》11.7的要求,当截面不满足上诉要求时,程序给出超筋信息,此时应加大截面或提高混凝土强度。

2)边缘构件设计和问题探讨

a.设计

程序可自动搜索,区分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并进行相应的边缘构件设计。

在程序的计算结果中剪力墙的配筋以边缘构件配筋简图为准,直线剪力墙段的配筋简图仅供校核用。

(取二者中较大值)

4.剪力墙结构设计

新规范对一级、特一级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上一层剪力墙配筋采用的弯矩是底层墙底的设计弯矩,其对剪力墙的配筋过程如下:

a.确定配箍特征值和边缘构件的尺寸,生成边缘构件的构造配筋值。

b.在计算剪力墙端主筋时,采用一字形剪力墙的墙肢算出钢筋,然后再把与节点相连的所用墙肢端部计算钢筋叠加(十字形除外),产生边缘构件的计算配筋面积。

c.边缘构件的计算钢筋值与边缘构件的构造钢筋值相比取大。

1)软件对加强区与约束边缘构件按以下几点控制

a.加强区按规范要求取1/10~1/8的结构总高度,并不小于2层;

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区取墙肢总高度的1/10。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加强区取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

b.在加强区及以上一层为约束边缘构件。

c.加强区的设计调整系数与非加强区不同。

d.地下室程序自动认为是加强区,也可用人工指定加强区的起算层号的手段来指定地下室为非加强区。

e.有地下室时,程序自动扣除地下室的高度计算加强区。

f.《高规》规定加强区都为约束边缘构件,《抗规》则规定在加强区是否为约束边缘构件由轴压比控制,程序按《高规》的要求操作、控制。

当结构层数较少,或剪力墙的轴压比很小时,软件仍按《高规》要求设计约束边缘构件。

g.剪力墙单肢轴压比,按1.2倍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h.加强区的确定会有局限,用户应按需要在设计时自行调整、修正。

i.剪力墙的剪跨比按最大剪力组合所得内力计算。

2)边缘构件设计的注意事项

a.剪力墙按单肢墙端部计算配筋,按边缘构件的组合墙设计配筋。

b.当墙肢长度不大于3倍的墙厚时,按柱配筋,此时水平筋可以理解为箍筋,但注意轴压比仍按墙计算。

c.当两个边缘构件靠的很近时,程序会考虑合并。

d.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一部分与墙共同工作,边框柱按柱配筋作为参考,轴压比也仅为参考,视具体情况而定,边框柱合理配筋是与组合墙一起整体受力、配筋。

e.边缘构件的配筋,尤其是L形端部,按分段直线段配筋有时过大,可以考虑钢筋的共用,如考虑翼缘的作用,两个方向的配筋可以取大值,至少可以减去中间部分的钢筋面积。

f.边缘构件中的箍筋按构造要求配置,尤其是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边缘构件。

g.边缘构件的配筋应参考构件配筋简图,而在单肢墙配筋简图中输出实际需要的配筋面积,小于0取0,水平分布筋仍在单肢配筋简图中输出,可供参考。

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1.规程相关规定

《高规》7.1.2规定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通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7.1.3规定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1)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

a.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

b.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结构

c.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它们的共同工作。

2)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

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3)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范围

a.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设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b.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c.如果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个别小墙肢,不应看成短肢剪力墙结构而应作为一般剪力墙结构处理。

4)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加强

a.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高规》4.8.2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b.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和0.7;

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1。

c.抗震设计时,除底部加强部位应按《高规》7.2.10调整剪力设计值外,其他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

d.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

e.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

f.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

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g.《高规》7.2.1规定了带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h.《高规》7.2.5规定了不宜采用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5的弱短肢剪力墙;

当其小于5时,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级(9度)、一级(7、8度)、二级、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3、0.4、0.5和0.6。

i.《高规》7.2.5条和《抗规》6.4.6条规定剪力墙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小于3的短墙,应按柱的要求进行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0%,箍筋应沿全高加密。

5)短肢剪力墙分类表

 

剪力墙分类

短肢剪力墙

弱短肢剪力墙

短墙

Hw/bw

5~8

3~5

小于等于3

规范条文

《高》7.1.2、7.1.3、7.2.1

《高》7.2.5、7.2.1

《高》7.2.5、7.2.1、《抗》6.4.9

适用要求

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设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不宜采用

按柱、异性柱设计

最大适用高度

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和60m

抗震等级

应比一般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和0.7;

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应降低0.1

抗震等级为一级(9度)、一级(7、8度)、二级、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3、0.4、0.5和0.6

剪力调整

除底部加强部位应按《高规》7.2.10调整剪力设计值外,其他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

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

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

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1.2%,其他部位不应小于1.0%

箍筋

应沿全高加密

截面厚度

不应小于200mm

混凝土强度

不应小于C25

注:

弱短肢剪力墙和短墙未列说明内容部分按同行左列执行

2.程序实现

1)程序把7.1.2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结构称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2)结构设定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后,程序自动将其中的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用提高后的抗震等级进行短肢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控制和剪力设计值放大。

3)短肢剪力墙结构,其短肢墙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应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这也是判定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上限,超过此上限说明短肢剪力墙占的比例太大,这种结构是不允许的。

若短肢剪力墙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比例很小(《高规》没有设下限),则此结构应视为一般剪力墙结构,不用定义为短肢剪力墙结构,结构中不用区分短肢剪力墙还是一般剪力墙,一律按剪力墙处理。

4)短肢剪力墙和高厚比小于5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要全楼验算轴压比限值。

不管短肢剪力墙有无翼缘或端柱,SATWE和PMSAP一律用提高的抗震等级按无翼缘或端柱的轴压比限值来控制短肢剪力墙轴压比,而TAT则考虑了有无翼缘的不同处理。

5)《高规》7.1.2条第3款规定,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墙肢高厚比不大于8的短肢剪力墙,其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用户不需要手工更改这些构件的抗震等级。

6)TAT对短肢剪力墙的判断是整墙认定,而SATWE、PMSAP对短肢剪力墙的判断是单肢认定。

对有长肢翼缘的T形、L形剪力墙的短肢部分还认为是短肢剪力墙,是不对的。

用户使用SATWE时请用“独立定义构件抗震等级”定义这种短肢剪力墙,使它不按短肢剪力墙自动调整。

但即使这样,在计算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中仍包括了这些短肢剪力墙的弯矩。

3.操作

1)设定“短肢剪力墙结构”

a.SATWE

在“结构体系”项内选择“短肢剪力墙结构”即可

b.TAT

进入菜单2。

数据检查和图形检查—3。

参数修正—总信息

在“结构类型”项内选择“短肢剪力墙结构”即可

c.PMSAP

进入菜单3。

参数补充及修改—总信息,在“结构类型”项内选择“短肢剪力墙结构”即可。

2)结果说明

a.短肢剪力墙部分承担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比例可在以下文件中查看:

SATWE在WV02Q.OUT;

TAT在NL-1.OUT;

b.对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的提高及轴压比限值的降低,可在相应配筋文件中查看:

SATWE在WPJ*.OUT;

TAT在PJ*.OUT;

PMSAP在PMSAP-P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