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3345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专题高考历史知识专题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科教文艺Word格式.docx

一是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二是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

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

(1)表现:

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

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

没有经济建设经验;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果:

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1)实质:

“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

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归纳总结

 

(1)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年)。

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

(2)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

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

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政治方面

①举措: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②依据:

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经济方面

采用和平方式成功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

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3)民族关系方面

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过去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落后。

(4)外交政策

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

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

新兴民族国家独立;

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2.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对苏联的借鉴与创新

借鉴

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工业化建设经济结构

开展五年计划建设;

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与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重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例题 (2016·

新课标全国甲卷文综·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问题

诊断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住宅建设投资减少”“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这说明国家在当时更加注重的是生产的发展、工业的发展。

再加上时间是“一五”期间,所以答案就可以轻松判定。

方向

研判

要读懂高考命题的弦外之音。

高考命题是能力考查,不会把题意直接暴露给考生,要从命题的字里行间读懂其弦外之音。

“住宅建设投资减少”意味着与生活相关的建设减少,目的是加大其他建设的力度。

答案 A

1.(立意:

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

“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材料中提到的两次土地所有制的变革相同之处是(  )

A.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B.都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C.都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都使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土地制度的变革指的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是将土地私有制变为土地公有制,都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

两次变革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

两次改革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

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性质仍然是私有制,并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错误。

2.(立意:

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历史爱好者杨宁在一次藏友的交流会上得到一张上面盖有“洛阳市制粉合作作坊”公章的股票凭证(右图)。

该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  )

A.见证了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导致了中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C.反映了新中国改造民族资本的创举

D.说明了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

答案 C

解析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1952年已完成,故A项错误;

中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是1958年后,故B项错误;

材料信息“洛阳市制粉合作作坊”说明进行三大改造,C项正确;

建国初期利用市场发展经济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3.(立意:

从数据变化看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市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在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当年内减少1000万人。

这说明(  )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B.违背了“一五”计划的城镇化建设要求

C.是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

D.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

解析 精兵简政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

“大跃进”造成工业化比例失调,这一调整是对“一五”计划期间“左”倾城镇化建设错误的纠正,而非“违背”,故B项错误;

“左”倾城镇化建设加剧城市经济的困难,这一调整是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故C项正确;

“左”倾错误的工业化应该退回到实际,与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而非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故D项错误。

4.(立意: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综合考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三、“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1.“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

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

四、新时期的经济建设

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史实)

答案 示例一:

在“一”中增加“1.国民经济的恢复”。

理由:

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

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以后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示例二:

将“二”中的“2”改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经济困难”。

人民公社化不能代替或涵盖“大跃进”;

“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

示例三:

在“四”中增加“2.伟大转折及改革开放的开始”。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是新时期的开始;

伟大转折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政治前提。

(任答其中一点即可)

考点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1.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

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

新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②意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

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特点:

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1.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唱道:

“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这种现象出现是因为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答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

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

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

首钢巨变主要得益于城市的什么改革?

答案 国有企业改革。

3.1984年邓小平讲道: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

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随后国家在对外开放方面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

答案 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改革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2)作用: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对外开放的深入

(1)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78年至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

1.深刻理解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

(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

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

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

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

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

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2.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

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上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新课标全国丙卷文综·

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

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

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980年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结合时间1980年进行推理,不难发现这是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缘故。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扩大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解放了生产力。

目前高考命题更加注重推理性考查方式,即通过题干获得的信息并不能直接得出答案,还要依靠这个信息做进一步的推理才能找到答案。

这种考查方式实际上增加了难度。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起步)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

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

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

据此判断当时(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

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

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

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

解析 根据“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未全面展开,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故B项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实行,“75号文件”特别强调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反映出仍有部分人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存有疑虑,这些表明改革仍然面临着阻力,故C项正确;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故D项错误。

从股市的发展看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了1980年至1991年的复兴和起步时期,1992年至1999年的扩容和成长时期,2000年至今的规范和发展时期。

这种发展(  )

A.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完全同步

B.旨在推进国企股份制改革

C.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步调一致

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

答案 D

解析 股市发展,不可能与经济体制转型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

股票市场的发展,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故B项错误;

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

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材料并不能完整反映这些信息,故C项错误;

结合所学,1980年处于改革开放初期,1992年处于改革开放深化期,2000年至今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成与发展时期,与材料基本吻合,可见股市的发展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故D项正确。

从数据看我国的对外开放)下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

亿美元)。

表中信息反映出我国(  )

对外贸易

(进出口)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2年

381.4

1154.4

4722.9

38671.2

引进外资

(已利用外资)

1984年

270.5

1028.9

5935.6

11329.4

A.基本形成了外向型经济

B.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

C.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

D.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出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无法得出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信息,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情况,不能说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不断增长,说明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情况,不是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考点3 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

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20世纪80年代以前(侧重发展军事科技)

1.“两弹一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2)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3)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杂交水稻

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

3.生物技术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

“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

当时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2.国家最高技术奖成立于2000年,用于奖励科技成就卓著、社会贡献巨大的个人,此后每年评审一次,次年年初开会公布结果并颁奖。

人们曾这样形容首届获奖者之一:

“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

请问这个人是谁?

答案 袁隆平。

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为经济建设服务)

1.计算机

(1)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银河—Ⅰ号”。

(2)1997年,“银河—Ⅲ号”巨型计算机使中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2.载人航天

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

1956年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作为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方针。

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

“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

……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文艺发展受阻

将一些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认为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许多知识分子被划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知识分子受到人身和精神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1976年后

重新强调“双百”方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除文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邓小平指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中央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出现了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以及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的影视作品。

21世纪后

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政策

成就

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领导权,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

“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

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答案 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