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3126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25有效课堂与教学设计专题讲座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教学设计的意义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

三、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则是要比较理性、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与主张,要回应教案中“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实践,是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学设计的原则:

1、教学设计是以“学”为前提和依据的。

2、让学生始终在“做”中学习知识。

3、把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就象任务一样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让学生去完成。

4、用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情节展开整个学习活动。

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时间设计合理和谐、步步衔接、水道渠成。

2、教学设计要关注:

学生的情绪;

意义的展开和发展;

知识的学习和把握;

3、知识内涵在情节中、意义中隐藏的越深,课堂教学就越有效,学生就越爱学,学得也就越好。

四、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背景分:

整体把握教材(专业地读)

直面学生现实(用心地读)

动态生成的课堂(智慧地读)

2、教学目标就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3、确定教学重、难点

是重点的不一定是难点;

是难点的不一定是重点;

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重点是对教材而言;

难点是对学生认知而言

4、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a、依托原有认知,操作中建构概念

b、自主探索尝试,对话中体会方法

c、反馈巩固,体会数学的美妙与神奇

d、课堂总结,梳理知识,提升认识

e、教学特色

f、教学后记

五、有效的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受价值——产生需要(兴趣)

直面现实——因材施教——打好基础(个性)

注重过程——促进互动——提升思考(本质)

精心预设——关注生成——满足需要(可持续)

有效课堂教学设计远大意义是:

让课堂生活过程之旅常青;

让课堂生活理论之林常绿;

让课堂生活之路常直!

六、完成好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扎实的基本功

俗话说: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

教师在三尺讲台“站稳脚”的前提,教师优美清晰的语言语调、到位的知识讲解,科学合理、工整美观的板书,娴熟的板画等,对下面听课的学生会有强烈的吸引力

教师要扎实的基本功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理解课程标准和把握教材的基本功。

2、备课的基本功。

3、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4、设计板书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基本功。

5、学科专项基本功。

6、教学评价基本功。

7、组织教学基本功。

(二)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正确理解是上好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能流畅而自然。

(三)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成就课堂教学精彩的关键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几种形式,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从而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作充分的准备。

尤其是创设一个良好的导语非常重要,因为一首优美的乐章要有优美的序曲,一出戏剧要有钩人心魄的序幕,一篇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

一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集中,导课就好比挖水渠,水渠挖好了,对正文的学习(引水),不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吗?

精美的导课艺术,像磁石深深把学生吸引住,像金钥悄然开启学生的思维。

理想的新课导入依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色,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导致新课的最佳入口处,扣住学生的心弦,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促使学生以最佳心理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

(四)教师要研究课堂组织、调控、启发的艺术

1、教学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

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

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

”原因何在呢?

我认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1)教学提问的方法

抓“文眼”提问

扣“关键”提问

找“矛盾”提问

捉“细节”提问

选“空白”提问

抓“错误”提问

挖“无疑”提问

捕“含蓄”提问

借“对比”提问

(2)课堂提问的误区:

有价值的提问,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反馈教学信息,而且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有很大的益处。

然而,从调查情况看,一些教师由于对一些提问处理不当,不仅没有发挥提问应该有的作用,反而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问过多;

问题过小;

提问时态度过硬;

提问对象随意或集中;

提问没有梯度;

提问方法不当;

轻易否决学生的回答和提问;

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当。

2、好的导语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魏书生老师曾说过,“好的导入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我体会到不仅好的导语,而且好的过渡语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然而,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对过渡语的认识误区。

常用的导课方法有:

歌曲导入法;

诗词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

悬念导入法;

巧用迁移法;

教具导入法;

观察导入法;

情感感染法;

音像导入法;

强调式导入法;

联系旧知,提示新课;

开门见山,揭示新课;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联系某些社会现象来导课;

联系师生的见闻或亲身经历来导课。

3、运用课堂教学结束技能的作用

形成知识网络,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教学内容,埋下教学伏笔;

总结思维过程,促进智能发展;

领悟内容主题,进行思想教育;

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学习技能。

(1)设计课堂教学结束方法的原则

总结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

迁移性原则;

刺激性原则

(2)设计课堂教学结束方法的类型

总结结束法;

质疑结束法;

延伸结束法;

悬念结束法;

复述结束法;

鉴赏结束法;

练习结束法;

传道结束法;

表演结束法;

迁移结束法;

(3)课堂教学结束技能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概括起来有五个字:

无、残、浅、散、拖。

“无”:

有的课堂教学没有“结束”这一环节。

“残”:

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节,但结束的内容抓不住重点,击不中要害。

“浅”:

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环节,但很肤浅,缺乏深度,平平淡淡。

“散”:

有的课堂教学,有结束一环,但内容不集中,支离破碎,没有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和有效的知识网络。

“拖”:

有的教师很重视结束,但内容安排得过多,时间过紧,造成拖堂。

(五)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

新课标反复提倡的一个理念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给学生创造探究的平台。

但教师决不能为了热闹为了合作、为了更能体现新课标精神,而去想着法儿的变花样,搞一些哗众取宠、虚情假意的东西。

而应该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去全新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所以说,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取舍,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实际。

(六)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

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时,总是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高潮、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

课堂教学亮点的出现能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

那么,如何营造“亮点”呢?

“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也可以是课堂随机生成的,营造亮点,一看你的意识强不强,二看你的能力硬不硬,三是你的机智高不高。

(七)教师要充满激情

马卡连柯曾指出:

“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

”一个冷漠,毫无表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

课堂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里上产生共振,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

说:

“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八)教师要富有教学机智

教学机智在当今课改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教学机智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我们掌握它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有效的途径,就不难处理好课堂偶发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水准。

课堂上偶发情况的发生,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偶发情况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又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既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能够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

 

各位老师们:

我今天的专题发言到此。

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让我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有名句言“教师手中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和大家共勉和明确当一名人民教师的重大责任。

让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做一名不负时代的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做一位好老师,清苦中有欢顔,伤感中有真爱,平静中有波澜,沉默中有喝彩!

乐为人师!

2018年10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