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2204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89文档格式.docx

1.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伦案之愈急,后遂断绝案:

案件

B.永平五年,坐法征坐:

因……而获罪

C.伦悉简其丰赡者遣还之简:

选择

D.冠盖之士争赴趣之趣:

投靠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第五伦公正无私的一组是(3分)()

①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②伦以后族过盛,欲令朝廷抑损其权

③言事无所依违④诸子或谏止,辄叱遣之

⑤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⑥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五伦任会稽太守时,坚决禁绝欺诈恐吓百姓的迷信活动,使百姓能安居乐业,在他因犯

法被召回时,百姓都依依难舍。

B.第五伦任蜀郡太守时,不以贫富而以志行任免官吏,这样就禁绝了竞相行贿的现象,整肃

了吏治,选拔了人才,时人认为他知人善任。

C.第五伦认为皇帝拜马防为车骑将军,出征西羌,属任人不当,上疏谏止,但是皇帝没有接

受他的忠告。

D..第五伦认为自己称不上“无私”,因为对欲赠千里马者,虽未举荐,但心存恩念;

儿子

有病,自己也牵肠挂肚,夜不成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老小攀车,啼呼相随,日裁行数里,不得前,伦乃伪止亭舍,阴乘船去。

(5分)

(2)笃为乡里所废,客居美阳,女弟为马氏妻,恃此交通。

【答案】

1.A

2.C

3.C

4.

(1)老人小孩牵拉着车子,哭着跟随,一天才能走几里路,不能前行,第五伦于是假装在驿站里住下,暗中乘船离开。

(2)杜笃被乡里人鄙弃,在美阳寄居,妹妹是马氏的妻子,依凭这种关系与马家交结。

【解析】

1.案:

追查

2.①武帝对其见解很满意;

⑤伦缺少威仪,受人轻视;

⑥伦为了说明自己的私心

3.不是皇帝任人不当,而是马防用杜笃不当

4.

(1)大意对2分,“裁”“伪”“阴”各1分,共5分

(2)大意对2分,“废”“为……所”“交通”各1分。

共5分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

(建武)二十九年,跟随淮阳王到京师,与其他官员一同被皇上接见。

光武帝(刘秀)用治政之事向他询问,第五伦趁机回答为政的见解,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

委任他担任会稽太守。

会稽地区滥设寺庙频繁祭祀,喜欢占卜,百姓常常用牛来祭祀鬼神,因此财产匮乏。

第五伦上任后,向所属各县发出文书,明白告知百姓,那些借托鬼神来敲诈恐吓愚弄百姓的巫祝,都要审查问罪。

如果有胡乱杀牛的人,官吏就给予处罚。

民众开始很害怕,有的巫祝加以诅咒胡言乱语,第五伦却追查得更紧,后来这类事便逐渐绝灭了,百姓因此安定下来。

永平五年,第五伦因触犯法律被征回朝廷。

郡中的老人小孩牵拉着车子,哭着跟随,一天才能走几里路,不能前行。

第五伦于是假装在驿站里住下,暗中乘船离开。

后调任蜀郡太守。

蜀郡田地肥沃,官民富裕,掾史家中的资财多至千万,都乘坐漂亮的车子,用高头大马驾车。

很多人凭借有财产得以担任官职。

第五伦选择那些家境丰足的官吏把他们全部遣送回家,改选孤弱贫寒有节操的人担任属吏。

从此争相贿赂之风被禁绝了,官员的职守得到整饬。

他所举荐的人大多官至九卿或二千石的官位,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善于识别人才。

肃宗刚继位,第五伦被从远郡提拔,代替牟融作司空。

皇帝因为明德太后的缘故,尊崇皇舅马廖,马家兄弟都居于要职,官员们都争着去迎合投靠他们。

第五伦认为皇后的亲族势力过大,想让朝廷削减他们的权利,于是上疏,等到马防担任车骑将军,准备出兵征讨西羌时,第五伦又上疏说:

“听说马防请杜笃任从事中郎。

杜笃被乡里人鄙弃,在美阳寄居,妹妹是马氏的妻子,依凭这种关系与马家交结。

他所在县的县令深为他的不守法令所苦,将其收捕论罪。

如今到了马防那里,议论的人都疑虑奇怪,何况竟然让他担任从事,我恐怕人们将会因此议论朝廷。

如今应该选拔贤德有能力的人来辅助马防,不能再让马防自已请人,以免有损于事业和声望。

”他的意见都没有被省察采纳。

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上书论说政事从不阿附违心。

他的儿子们有时劝他不要这样,他就予以训斥;

吏员们上奏及斟酌处理的意见,他也都封好上报,第五伦就是这样公正无私。

然而他缺少含蓄宽容,缺少威严仪表,他也因此而被人轻视。

有人问第五伦说:

“你有私心吗?

”他回答说:

“先前有人送我一匹千里马,我虽然没有接受,但后来每逢三公选拔举荐官员时,我内心总是不能忘记他,只是最终没有重用他。

我儿子有病,即使不去探望,却整夜不能成眠。

这样看来,怎么能说没有私心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武承嗣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

“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

”太后意未决。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

“大帝以二子托陛下。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

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

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太后曰:

“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仁杰曰:

“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

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太后意稍寤。

他日,又谓仁杰曰:

“朕梦大鹦鹉两翼皆折,何也?

“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

陛下起二子。

则两翼振矣。

”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之意。

太后命宰相各举尚书郎一人,仁杰举其子司丞光嗣,已而称职。

太后喜曰:

“卿足继祁奚矣。

初,契丹将李楷固,善用索及骑射,每陷阵,如鹘入乌群,所向披靡。

及孙万荣死来降。

有司责其后至,奏请族之。

狄仁杰曰:

“楷固骁勇绝伦,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

”奏请赦之。

所亲皆止之,仁杰曰:

“苟利于国,岂为身谋!

”太后用其言,赦之。

又请与之官,太后以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使将兵击契丹余党,悉平之。

太后欲造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其略曰:

“今之伽蓝①,制过宫阙。

功不使鬼,止在役人,物不天来,终须地出,不损百姓,将何以求!

”又曰:

“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比来水旱不节,当今边境未宁,若费官财,又尽人力,一隅有难,将何以救之!

”太后曰:

“公教朕为善,何得相违!

”遂罢其役。

太后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谓之国老而不名。

仁杰好面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辛丑,甍,太后泣曰:

“朝堂空矣!

注:

①伽蓝:

梵语,译为佛教寺院(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三》有删记)

5.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朕家事,卿勿预知。

预:

预先B.今之伽蓝,制过宫阙制:

规模

C.遂罢其役罢:

取消,停止D.常谓之国老而不名名:

称呼名字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王者以四海为家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B.①武者,陛下之姓②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C.①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②险以远,则至者少

D.①苟利于国,岂为身谋②余不忍为此态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立子”,还是“立侄”问题上,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从母子亲情,君王与国家的关系、君臣关系、释梦等多方面劝说太后“立子”,最终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

B.狄仁杰担任宰相时,太后让他荐举人才,他直接推举了自己的儿子,结果太后很满意。

C.狄仁杰要上奏请求赦免契丹的降将李楷固,狄人杰的亲属友好都劝阻他,狄仁杰却“苟

利于国,岂为身谋!

”太后听了他这句话,赦免了李楷固。

D.狄仁杰在世时,武太后十分信任倚重他,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

也是如此;

狄仁杰去世后,武太后很悲伤,感叹朝堂空了,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帝以二子托陛下。

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

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

2)能尽力于所事,必能尽力于我,若抚之以德,为我用矣。

5.A

6.C

7.C

8.

(1)(5分)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

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不是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吗?

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哪种关系更亲?

(2)(5分)既然能为他的主上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果用恩德安抚他,就能为我们所用。

5.预:

参与,干预。

6.C都为连词,都表承接,“那么”。

A.都是介词①把②因为。

(B.①助词,表判断;

②代词,代做官的人。

D.①介词,替;

②动词,做。

7.狄仁杰说:

“苟利于国,岂为身谋!

”这是对亲友的回答,后他坚持向太后上奏,才有“太后用其言”,即太后采纳他的意见。

8.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共10分,得分点:

注意句意、句式、活用现象、重要实词、虚词等

武承嗣谋求充当太子.多次指使人劝太后说:

“自古以来的天子没有以外姓人为继承人的。

”太后还拿不定主意.狄仁杰常从容不迫地对太后说。

“高宗大帝将两个儿子托付陛下。

陛下现在却想将国家移交给外姓,这不是不符合上天的意思吗?

(或”恐怕是……吧?

)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谁更亲?

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配祭太庙,代代相承,没有穷尽;

立侄儿为太子,则未听说过侄儿当了天子而合祭姑姑于太庙的。

太后说:

“这是朕家里的事,你不要参与。

”狄仁杰说:

“君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谁不是臣妾,什么事不是陛下家里的事!

君主是元首,臣下为四肢.意思是一个整体,何况我凑数任宰相,哪能不参与呢!

”太后心里稍微醒悟。

有一天,太后又对狄仁杰说:

“我梦见大鹦鹉两翼都折断.这是什么意思?

”回答说:

武是陛下的姓,两翼是两个儿子。

陛下若起用两个儿子,那么两翼便振作起来了。

太后因此便打消了立武承嗣为太子的意思。

太后命令宰相各荐举尚书郎一人。

狄仁杰荐举自己的儿子司府丞狄光嗣,被任命为地官更外郎,后来他很胜任这个职务,太后高兴地说:

“你可以继承古代荐举自已儿子的祁奚了。

当初.契丹的将领李楷固,善于使用套绳和骑射.每次进入战阵。

就好像骛鸟进入乌鸦群中,所向无敌。

孙万荣死后,李楷固投降唐朝。

有关部门指责他没有及早投降,上奏请求将他灭族。

狄仁杰说:

“李楷固勇猛无比,既然能为他的主上尽力,也一定能为我们尽力,如果用恩德安抚他,就能为我所用。

”于是上奏请求赦免他。

他的亲属友好都劝他不要这样做。

“如果有利于国家,难道还要为自己打算!

”太后采纳他的意见,赦免了李楷固。

他又请求授给他们官职,太后任命李楷固为左玉钤卫将军,派他领兵进击契丹余党,结果将契丹全部平定。

武则天要建造一尊大佛像,狄仁杰上疏谏阻,奏疏的大意是,“当今的佛教寺院,在建筑规模上已经超过皇帝的宫殿。

营建这些寺院无法借助鬼神之助.只能依靠百姓出力,物资不会从天而降,终究来自地里。

不靠损害百姓。

那么又怎能得到这些东西呢?

”他又说:

“如来佛创立佛教,以大慈大悲为宗旨,哪里要劳民伤财,来设置浮华无实用的装饰!

”又说:

“近年来水旱灾害时有发生,边境又不安宁,如果为修建大佛像而耗费国库资财,又用尽民力,那么万一哪一个角落有灾难,陛下将用什么去救援呢?

”武则天说:

“您劝导我行善,我又怎么能违背您的意愿呢?

”于是停止了修建大佛像的工程。

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比得上。

她常常称狄仁杰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

狄仁杰习惯于在朝堂上当面直言规谏,武则天划常常采纳他的建议,即使这样做违背了自己的本意时也是如此。

辛丑年,狄仁杰去世,武则天流着眼泪说:

“朝堂上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了!

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19分)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

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曰:

“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期年,揣摩成,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

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

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故曰:

“式于政,不式于勇;

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

嫂蛇行匍匐,四跪而谢。

苏秦曰:

“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嫂曰:

“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选自《史记·

苏秦传》,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秦而归去:

离开B.形容枯槁形容:

身形面容

C.状有愧色状:

神色D.将说楚王说:

通“悦”,取悦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乃夜发书,陈箧数十

B.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C.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D.嫂蛇行匍匐,四跪而谢

11.下列有关原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还家,受到家人冷落。

B.苏秦不怕失败,发奋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当苏秦的策略被采用后,黄金万镒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光耀于道路,这样的行为让赵国很重视他。

D.苏秦去楚国,途经洛阳时衣锦还乡,家人隆重欢迎,他的嫂子对他前倨后恭,态度大变。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2小题,10分)

(1)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2)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9.D

10.B

11.C

12.

(1)难道有游说君主,(却)不能使他拿出金玉锦绣等珍贵的东西,取得卿相的尊位吗?

(2)(苏秦的父母)听说这件事后,清理住处,打扫道路,陈设音乐,置办酒席,在(到)郊外三十里地迎接。

9.说:

游说。

10.其它三项为名词作状语,B为动词。

11.因此苏秦当赵的相国时,秦与东方六国的交往被切断,秦军不能出函谷关。

1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2分)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

少知名,号八俊。

长八尺余,姿貌甚伟。

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侯。

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

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

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

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

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

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

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

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

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

荆州官属皆贺,表曰:

“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

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

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

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说表曰:

“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

夫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归之,其势必举袁绍,然后称兵以向江汉,恐将军不能御也。

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

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表大将蒯越亦劝表。

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

嵩还,深陈太祖威德,说表遣子入质。

表疑嵩反为太祖说,大怒,欲杀嵩。

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

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皆此类也。

刘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

建安十三年,太祖征表,未至,表病死。

( 

选自陈寿《三国志》)

13.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封成武侯,假节 

假:

给予

B.曹公必重德将军 

德:

品德

C.济以穷来,主人无礼 

穷:

困厄,走投无路

D.长享福祚,垂之后嗣 

垂:

流传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侯 

然后称兵以向江汉

B.袁术之在南阳也 

此万全之策也

C.表虽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 

表许之而不至

D.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 

知嵩无他意,乃止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刘表“儒雅”的一组是(  )(3分)

①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

②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③少知名,号八俊。

④众闻之喜,遂服从。

⑤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

⑥考杀随嵩行者,知嵩无他意,乃止。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表在做荆州刺史时,趁山东兵起,带兵驻守襄阳,并击败袁孙联军。

B.天子定都许都,刘表暗中与袁绍勾结。

治中邓羲进谏刘表,但刘表不听,邓羲辞官离他而去,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在他手下做官。

C.太祖与袁绍对峙官渡,刘表欲保江汉间,观天下变。

韩嵩和刘先认为,由于刘表实力不济,为了长享福祚,垂之后嗣,不如投降太祖曹操。

D.刘表的部属韩嵩从曹操那里回来,极力陈说曹操如何有威德,不如拿整个荆州归附曹操。

刘表怀疑韩嵩反过来替曹操游说,要杀掉韩嵩。

后来把韩嵩随从人员拷打至死也没得到韩嵩私通曹操的口供,知道韩嵩无他意,才停止。

17.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一段文字断句。

(4分)

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使人纳其众,众闻之喜,遂服从。

②表狐疑,乃遣嵩诣太祖以观虚实。

13.B

14.C

15.C

16.C

17.

(1)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重在于将军/将军若欲有为/起乘其弊可也/若不然/固将择所从/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夫见贤而不能助/请和而不得/此两怨必集于将军/将军不得中立矣。

(每错3处扣1分)

(2)①他派人去集合收编张济的军队,张济的将士们听到刘表这样说都很高兴,于是便都归附了刘表。

②刘表拿不定主意,便派韩嵩到太祖曹操那里观察虚实。

13.德:

感激

14.连词,表示转折关系,但是。

A.介词,凭借;

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来。

B.结构助词,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助词,的。

D.副词,于是;

副词,才。

15.②表现其狡诈⑤是他的行为⑥表现其多疑忌 

16.韩嵩和刘先认为归顺曹操的原因不是由于刘表的实力不济。

17.

(1)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

(2)①“纳”接纳、收编,1分;

“遂服从”省略句1分;

句子大意1分②“狐疑”犹豫不决、怀疑、像狐狸一样猜疑,1分;

“诣”到……去,1分;

句子大意1分。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少年时就很有名,是汉末名士八俊之一。

他身高八尺左右,长得高大魁伟,相貌堂堂。

先前凭着大将军随员的身份任北军中侯。

灵帝死后,接替王睿做了荆州刺史。

当时,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刘表也带领荆州兵马驻守襄阳。

袁术这时是南阳太守,他与长沙太守孙坚串通一气企图夺取荆州,让孙坚向刘表发起进攻。

交战中孙坚被流矢射中身亡,军队溃败,袁术无力战胜刘表。

李鹤、郭汜等董卓旧部率兵叛乱占据长安后,也想联合刘表作为援军,于是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并授予相应的符节。

太祖曹操迎接献帝到许都,刘表虽然也派出使节前往朝拜,送上一些贡品,但暗中仍与袁绍来往密切。

治中邓羲劝他不要这样做,刘表不听,邓羲于是称病辞官离开了他,一直到刘表死也不愿再在他手下做官。

董卓部将张济率兵进入荆州地盘攻打穰城,城未攻下而张济中流矢阵亡。

荆州的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地互相祝贺,刘表却说:

“张济是因为穷困无路可走才到我们荆州来的,我们这些做主人的没能以礼相待,才造成了双方兵戎相见的不幸后果,这实在不是出于我这个荆州牧的本意啊!

如今张济将军不幸阵亡,大家应该难过才是。

我作为荆州牧,只接受大家祭吊,不能接受祝贺。

”他派人去集合收编张济的军队,张济的将士们闻知刘表这样说都很高兴,于是便都归附了刘表。

长沙太守张羡背叛刘表,刘表领兵前往征讨,围城数年而不克。

后来张羡病死,部属们又拥立他的儿子张怿为长沙太守。

刘表终于打败了张怿,收复了长沙郡的土地。

刘表又乘胜进军西南,收取了零陵、桂阳等地,向北占据汉川,拥有地盘数千里,兵马几十万。

太祖曹操与北方袁绍各率大军在官渡紧张对峙。

袁绍派人请刘表出兵帮助自己,刘表答应了袁绍的请求,却不发兵,同样他也不帮助曹操,企图保存自己的实力,坐江汉之间而观天下之变。

从事中郎韩嵩和别驾刘先劝说刘表:

“如今天下豪杰竞起,曹操与袁绍两雄对峙。

匡扶汉室,重振社稷的重任,要由将军来承当。

将军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可乘眼下两雄相争之际,找机会建功立业;

如果不愿意这样,也应该在两雄中选择贤明者而依附之。

将军拥有十万精兵强将,怎能在两雄相争中坐而观望呢?

再说看见贤者力量较弱不肯相救,答应下别人的事又不去做,日后曹、袁两方的怨恨都要集中到您身上,将军就不能够保持中立了。

曹操将军不愧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天下有识之士都归附于他,他的力量一定能战胜袁绍。

等他打败袁绍回过头来出兵江汉,恐怕将军您是无法抵挡的。

因此我们为将军您考虑,您不如拿整个荆州归附曹公,这样曹公必然感激您。

您可以避开战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