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2012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11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六、教案重、难点

1、学会写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

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

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

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

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

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

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

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

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七、教案改进措施和方法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

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案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

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媒体教案,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6、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7、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八、教案进度表(2012.9)

周次

起讫时间

教案内容(章节或单元)

09.01

始业教育、暑期作业检查与评价

09.03—09.07

1《我们的民族小学》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

09.10—09.14

4《槐乡的孩子》、《语文园地一》、单元练习

09.17—09.21

5《灰雀》、6《小摄影师》、7《奇怪的大石头》

09.24—09.29

8《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二》、单元练习

10.01—10.07

中秋、国庆放假

10.08—10.12

9《古诗两首》、10《风筝》、11《秋天的雨》

10.15—10.19

12《听听秋的声音》、《语文园地三》、单元练习

10.22—10.26

13《花钟》、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

10.29—11.02

16《找骆驼》、《语文园地四》、单元练习

十一

11.05—11.09

期中复习和测试

十二

11.12—11.16

17《孔子拜师》、18《盘古开天地》、19《赵州桥》

十三

11.19—11.23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五》单元练习

十四

11.26—11.30

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

十五

12.03—12.07

24《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六》单元练习

十六

12.10—12.14

《矛和盾的集合》《科利亚的木匣》《陶罐和铁罐》

十七

12.17—12.21

28《狮子和鹿》、《语文园地七》、单元练习

十八

12.24—12.29

29《掌声》、30《一次成功的实验》、31《给予树》

十九

01.02—01.04

32《好汉查理》、《语文园地八》、单元练习

二十

01.07—01.11

期末复习

二十一

01.14—01.18

二十二

01.21—01.25

二十三

01.28—02.01

期末考试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情”字贯穿全文。

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

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案目标

1、会认“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戴”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案时数

二课时

教案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

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他们要去哪呢?

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板书:

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

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

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

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3、四人小组交流:

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4、引导体会: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

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

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

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

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

指名一学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

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

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

我们将开展一次活动,那么,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该怎样记录呢?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

可以填表格;

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教案反思:

2、金色的草地

【教案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案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案时间】

2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教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你有什么疑问?

如: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⑴ 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⑵ 小组开火车比赛。

⑶“顺风耳”比赛。

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

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

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

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

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⑴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

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

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⑵ 草地会变颜色: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中午,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傍晚,花朵又(   ),是(   )色的,草地就变成(   )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摘蒲公英”游戏:

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

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

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

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四、写字指导

1、默读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办法记住。

2、全班交流。

3、教师着重指导“耍、绒、瓣、察、假”。

4、学生练习写字。

3、《爬天都峰》

教案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

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天都峰:

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M,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

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M,宽不过1M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谁爬天都峰?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主要写"

我"

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

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

(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

(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

“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

”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

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

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两个“一会儿”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③“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

“终于”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我们”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

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谢”,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我”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①"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这句话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

“居然”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我”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汲取”是什么意思?

(吸取)

(2)爸爸说的话“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4、槐乡的孩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也是本学期学生读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M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虽然采摘槐M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

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

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1、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3、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4、认识略读课文,初步掌握学习方法。

教案重、难点:

认识略读课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感受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练了孩子们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从而初步掌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一、回忆旧课,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连续学习了几篇有关课余生活的课文,体会到了课余生活有许多乐趣,请你说说从《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芭的草地》、《爬天都峰》三课分别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学生回忆交流)

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

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

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槐乡的孩子》。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

1、简介课型

A、同学们,仔细观察课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B、我们现在学习的课文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精读课文,如第1、2、3课;

一种是略读课文,如第4课。

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在编排上有什么不同?

C、怎样学习略读课文呢?

仔细阅读导读提示很重要

2、导读提示。

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

(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主读悟

自读。

对照略读提示,轻声自读课文。

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请你多读几遍。

边读边用笔画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作个记号。

4、交流收获

集体交流。

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

(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M的经过,引导学生体会到孩子们所得到的劳动的快乐。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细读品悟。

再读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

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A、生:

槐乡的孩子真懂事!

师: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指生说)

据生答出示句子: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M换来的。

(指读—齐读)

B、生:

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指生说,余生适时补充)

(采摘槐M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也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感觉,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据生答相应出示句子:

a、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指读-----赛读—齐读)

b、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