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41719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季学期安全教育记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许多意外伤害都是由于没有想到潜在的危险、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

所以老师希望你们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注意不要跟随陌生人外出游玩,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让陌生人随便出入家门。

不随便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

各位同学,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希望同学们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安全”二字,永记心中,从现在做起,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管好自己的腿,养成健康生活、文明守纪的良好生活习惯。

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二、通知及其他教育记录

记录员(签字)

第2周

时间2011年9月5日至2011年9月9日

下面就谈谈宿舍安全要注意什么:

(一)用电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宿舍禁止使用的高功率电器,例如热得快、电热棒电饭锅等电器,并严禁乱拉电线。

4、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二)防火安全

1、严禁使用明火。

宿舍内严禁用煤气灶、酒精炉、煤油炉、电炉等明火做饭,由于操作不当容易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火灾,火灾隐患非常严重。

2、吸烟引发火灾呈上升势头有的学生抽完烟后将烟头乱丢,一旦未熄灭而掉到废纸楼、垃圾堆或者其它易燃物上面,很容易引起火灾。

(三)宿舍防盗知识

怎样的学生宿舍容易发生被盗?

1、居住混杂、搬动频繁。

2、管理松懈,制度不严。

3、无人值班或值班人员无责任心。

4、同学缺乏警惕性,互不关心。

5、门窗缺乏安全设施。

什么时间容易发生被盗?

(1)刚入学,宿舍较乱时一发生被盗。

2)放假前易发生被盗。

(3)假期,宿舍走空,易发生撬门扭锁盗窃。

(4)同学都去上课是易发生被盗。

尤其是上午第一、二节课时。

(5)上晚自习,如相连的几个寝室人走空,都熄了灯,也可能发生被盗。

(6)夏秋季节,开窗睡觉,开窗睡觉易发生“钓鱼”盗窃。

(7)夏季开门多,易发生乘虚而入的盗窃。

(8)学校举办大型文体活动,外来人员剧增时,发生盗窃的可能性也增加。

(9)学校开大会、运动会、考试、周末看电影等情况,宿舍同学走空,易发生被盗。

(四)宿舍盗窃应注意哪些问题

1.最后离开寝室的同学要锁门,不要怕麻烦,要养成随手关、锁门的习惯。

2.不能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

3.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应提高警惕。

4.安全值班的同学要切实负起责任,其他同学要支持值班人员的工作,尊重值班人员。

5.如果宿舍管理混乱,居住混杂,什么样的人都能随意进入,最易发生窃案。

6.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随便借给他人。

第3周

时间2011年9月12日至2011年9月16日

1、如何应付陌生人敲门?

住楼房的家庭很多,由于防范意识增强了,几乎家家安装了防盗门。

有了防盗门真的安全了?

放假如果学生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一旦门铃响起来,千万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同时要装作爸爸妈妈在家一样,喊爸爸妈妈,说有不认识的人敲门,这样可以把坏人吓跑。

●如果来人自称是你的爸爸妈妈的同事或朋友,就算他能叫出你的名字,你也要提高警惕。

不能把门打开,但可以隔着门与他对话,问他有什么事情,然后记下来告诉爸爸妈妈,或者直接打电话告诉你的爸爸妈妈。

●如果陌生人说自己是煤气、水、电等的修理工,或来收各种费用时,也不要给他开门,同时千万不要告诉对方家中只有你一个人。

●晚上开灯后,必须拉上窗帘,千万不要让人从窗外看到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2、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横道;

没有人行横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

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

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的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的事情。

●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在雾、雨、雪天,最好穿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3、乘公交车如何安全防护?

在城市里,挤公交车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

不过,乘坐公交车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在车站等车时,看见汽车即将进站时,千万不要随人流拥挤,因为你和成年人的力量比起来相对较弱,最好先离开汽车一段距离,等人流拥挤完再上车,以免碰伤。

●乘车时,一定要排队,等到汽车停稳后再上。

如果人多拥挤,就等别人上完后再上,或者等下一班车。

●不要将头和手伸出窗外,防止被车外的东西刮伤或划伤,比如反光镜、树枝、建筑物等。

更不能在车上掏耳朵、咬舌头。

●在没有座位时,不要站在车门边,要抓紧车上的扶手,以免紧急刹车或拥挤时摔倒或车门突然打开时被甩出车门外。

●下车时不要着急,等车停稳后按顺序下车,在走出车门前,要仔细看看左右是否有通行的车辆,千万不能急冲猛跑,以免被两边的车撞倒。

第4周

时间2011年9月19日至2011年9月23日

同学们到户外郊游、野营、游戏、体育锻炼,活动的空间更广阔,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的危险因素也增加了。

户外活动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呢?

(一)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l.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二)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

1.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

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

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

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

住楼房,特别是住在楼房高层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掩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5.防火灾。

不要在教室里随便玩火,更不能在教室里燃放爆竹。

6.防意外伤害。

改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三)课间上下楼道怎样注意安全

1.上下楼道要靠右行,不要拥挤。

2.上下楼道严禁追逐打闹,严禁互相推搡,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参加集会、课间操等上下楼道要分年级按规定路线慢行,不得抢先。

第5周

时间2011年9月26日至2011年9月30日

国庆节安全教育

历经了一个月紧张的工作与学习,我们将迎来十月一日的国庆节。

今年是祖国母亲62岁的生日,它是一个令全国人民瞩目的节日,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节日。

为了让你们这个假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在此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同学们能接受并自觉遵守。

1.同学们在家要特别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的安全,防止在使用家电的触电事故,防止使用液化气时的泄露事故。

要牢记火警、盗警和伤病急救电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获取紧急救助。

2.国庆假期如外出旅游或外活动时,必须由家长带领,选择正规部门的交通工具,不乘坐“三无”车辆,特别是严禁搭乘无证驾驶或超速驾驶的摩托车,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十一长假期间交通肯定是非常拥挤的,因此更有必要提醒我们的同学们在国庆假期中注意交通安全,在此提倡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不在马路中间行走,要走马路两旁人行道;

过马路不得翻越栏杆和隔离墩,要走人行横道线,还要注意来往车辆;

在十字路口,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骑车不带人、不在公路上骑飞车,乘车时不将头手伸向窗外、乘车须抓紧扶手、车上拥挤时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车停稳后再下车。

3.国庆期间,街上游人较多,尤其是有文艺演出活动时,同学们要注意远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拥挤和踩踏事件的发生。

4.国庆假期要注意饮食和饮用水卫生,不吃变质食品,防止病从口入。

5.国庆假期如父母外出不在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坏人诈骗独自在家的同学。

6.建议同学们在家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

最后祝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国庆节!

第6周

时间2011年10月3日至2011年10月7日

(四)怎样保证郊游、野营活动的安全?

l.要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2.准备好手电筒和足够的电池,以便夜间照明使用。

3.准备一些常用的治疗感冒、外伤、中暑的药品。

4.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穿皮鞋长途行走脚容易磨泡。

5.早晨夜晚天气较凉,要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6.活动中不随便单独行动,应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

7.晚上注意充分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活动。

8.不要随便采摘、食用蘑菇、野菜和野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9.要有成年人组织、带领。

(五)集体野营、郊游活动应注意什么?

1.最好事先对活动路线、地点进行勘察。

2.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制订活动纪律,确定负责人。

3.最好要求参加活动的人统一着装(如穿校服),这样目标明显,便于互相寻找,防止掉队

4.所有参加活动的人要严格遵守活动纪律,服从统一指挥。

(六)登山活动应注意什么?

l.登山时有老师或家长带领,要集体行动。

2.登山的地点应该慎重选择。

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变化的情况,选择一条安全的登山路线,并做好标记,防止迷路。

3.备好运动鞋、绳索、干粮和水。

在夏季,一定要带足水,因为登山会出汗,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容易发生虚脱、中暑。

4.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5.登山时间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午后应该下山返回驻地。

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

6.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双肩,以便于双手抓攀。

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帮助攀登。

7.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以防发生意外。

第7周

时间2011年10月10日至2011年10月14日

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

上体育课时衣着上应注意些什么?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l.衣服上不要别胸针、校徽、证章等。

2.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3.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4.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5.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

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6.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7.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

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上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

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

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装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械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或后脑。

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使双手握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械前要有跳板,器械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械旁站立保护。

6.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

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第8周

时间2011年10月17日至2011年10月21日

运动会安全注意事项

参加运动会要注意什么?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点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标枪等击伤,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保暖,春秋季节应当在轻便的运动服外再穿上防寒外衣。

  5.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

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6.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7.剧烈运动以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骨折了怎么办?

  1.使患者平卧,不要盲目搬动患者,更不能对受伤部位进行拉拽、按摩。

  2.检查受伤部位,及时就地取材选用树枝、木板、木棍等,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防止伤情加重。

  3.没有用于固定的物品时,对受伤的上肢可以用手帕、布条等悬吊并固定在其胸前,下肢可以与未受伤的另一下肢捆绑固定在一起。

  4.开放性骨折(即骨折处皮肢或粘膜破裂,骨头外露),要注意保持伤处清洁,防止感染。

  5.做完应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要注意运送途中不可碰撞受伤部位。

避免人为加重伤情。

流血不止怎么办?

  1.四肢或手指出血,应该马上用一块干净的纱布或较宽的干净布条将伤口紧紧地包扎住,如有条件,最好洒一些云南白药在伤口上再包扎。

  2.如果是鼻子出血,可以把头抑起,用手指紧压住出血一侧的鼻根部,一直到不出血为止。

如果有干净棉球,可以把棉球塞进鼻孔里压迫止血。

另外,可以用冷水浇在后脑部,这样会使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第9周

时间2011年10月24日至2011年10月28日

如何安全用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因此,我们有必

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如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吹风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地进人了家庭。

使用家用电器,除了应该注意安全用电问题以外,还要注意以

下几点: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

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

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5.电风扇的扇叶、洗衣机的脱水筒等在工作时是高速旋转的,不能用手或者其他物品去触摸,以防止受伤。

  6.遇到雷雨天气,要停止使用电视机,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防止遭受雷击。

  7.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8.购买家用电器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合格产品。

第10周

时间2011年10月31日至2011年11月4日

消防安全教育

(一)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

但是火如果使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

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火灾的预防;

二是灭火。

对此,同学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一) 预防火灾应该注意什么?

  l.不玩火。

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

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

  2.不吸烟。

吸烟危害身体健康,又容易诱发火灾,要遵守学生守则和学校的

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吸烟。

  3.爱护消防设施。

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居民楼、公共场所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箱等消防设施,还留有供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的安全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二)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

  l.使用火炉取暖,火炉的安置应与易燃的木质家具等保持安全距离,在农

村,则要远离柴草。

  2.烘烤衣物要有人看管,人不能长时间离开。

  3.火炉旁不要存放易燃物品。

  4.生火时,不要使用煤油、汽油助燃,以防猛烈燃烧发生火灾。

  5.掏出的未熄灭的炉灰、煤渣要倒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引起别的物体燃烧起火。

  6.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以免造成安全性能下降,引发火灾。

  7.使用发热的电器(如电熨斗)要小心,不可使其引燃易燃物品。

  8.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以防电器过热而发生危险。

  9.使用煤气器具要防止煤气泄露,使用完毕应关闭气源。

  10.煤气罐应远离火源使用;

要定期检查,确保煤气设施及用具完好。

第11周

时间2011年11月7日至2011年11月11日

消防安全教育

(二)

(三)在学校如何注意防火?

  l.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

进入校园。

  2.实验课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

  3.采用火炉取暖的教室,要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好炉火。

  4.不随意焚烧废纸等。

  5.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作深埋处理或送往垃圾站场,不要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

  (四)外出活动如何注意防火?

1.要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安全规定。

  2.一般不要组织野炊活动,确实需要组织的,要选择安全的地点和时间,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火,用火完毕,应确实熄灭火种。

  3.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和易燃易爆品进人林区、草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4.自觉保护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设备。

  5.自觉按照防火的要求去做,同时还要监督、劝阻他人可能造成火灾隐患的行为。

  6.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老师或有关管理人员报告。

 (五) 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1.火警电话的号码是119。

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

  2.发现火灾,可以打电话直接报警。

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尽快使用邻居、电话亭或者附近单位的电话报警。

  3.报火警时,要向消防部门讲清着火的单位或地点,讲清所处的区(县)、街道、胡同、门牌号码或乡村地址,还要讲清是什么物品着火,火势怎样。

  4.报警以后,最好安排人员到附近的路口等候消防车,指引通往火场的道路。

  5.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6.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第12周

时间2011年11月14日至2011年11月18日

消防安全教育(三)

(六)为什么不能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救火?

  在我国,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扑灭火灾的行动。

这是因为:

  中小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在思维及体力方面大大弱于成年人,尚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验和能力,遇到紧急和复杂情况,容易发生伤亡事故。

发生火灾以后,中小学生是被救助和保护的重点对象之一。

如果大量的中小学生进入火场救火,反而会增加消防工作的难度。

发生火灾以后,中小学生最好尽快撤离火场,脱离危险。

这样为消防部门的灭火提供了方便,就是为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