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训练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语言训练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训练材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按一定的主题和条理与人交流,对谈话的另一方也是一种礼貌。
(2)措词准确,避免误解
准确表达,善于言谈,既要快捷,又要得体,是人际交流的必需。
古人说: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并非耸人听闻。
1945年7月26日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布后,日本天皇明确表示接受。
但因这份公告尚未送内阁。
当时内阁首相铃木在接见记者时便说:
“内阁对《波茨坦公告:
持默杀态度。
”“默杀”在日语里是多义词,通常解决为“暂不予以评论”或“暂不予以理睬”,两者的含义分歧很大,而译成英语则变成了“不予理睬”,从而更激怒了同盟国。
于是,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扔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
此事充分说明,措词是否妥当至关重要。
在日常人际交流中也必须表达准确,以免不必要的歧义。
措记号必须注意前提,注意语句的逻辑,否则也会闹出笑话,甚至得罪人。
一位值勤民警看到马路栏杆上挂着**肠,喊叫起来:
“谁的肠子?
这是谁的肠子?
”一位姑娘红着脸走过来说“别喊了,东西是我的。
”“你怎么把自己的肠子挂在栏杆上?
影响市容,罚款!
”姑娘反唇相讥:
“你这人是怎么讲话的?
这是**肠,你怎么说成了人的肠子?
你语言不文明,更应该罚款。
”围观的人顿时哄堂大笑。
有一则笑话,说明措词不注意逻辑会大出洋相。
某人过生日,邀四对八位朋友到家做客。
约定时间已过,还差两个人没来。
主人等得不耐烦,就说:
“怎么搞的?
该来的不来?
”六位客人中,有两人听得不对劲,耳语:
“如此说来,我们可能是不该来的吧?
”便悄悄溜走了。
主人摆好饭菜一看,走了两个人,又着急不满地说:
不该走的反倒走了!
”又有两位客人嘀咕:
“这么说,我们准是该走了。
何必还要赖在这儿呢?
”于是,这两位也伺机溜走了。
主人一看又走了两位,恼火至极,大对主人说:
“既然你不说他俩,那么就是说我俩了!
”这两人也气愤地走了。
这则笑话虽有些夸张,但充分说明说话注意用词的前提与逻辑的重要性。
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没有约定俗成,就不能成为信息的载体,交流的工具。
而在这约定俗成的复杂的语言世界中,只有措词得当,才能避免误解。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
”
(3)巧用比喻,形象生动
比喻人人都会用,关键在于巧;
类比并不难,难在于贴切。
一则讽刺吝啬鬼的笑话十分形象。
有一次,阿凡提到朋友家做客。
两人谈着话,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吃饭时间。
主人到里面去吃饭,却让阿凡提在客厅里等着。
主人吃过出来,装作没吃饭的样子又说又笑。
阿凡提想了想,忽然抬起头望着屋上的大梁说:
“哎呀,你家的屋梁被虫蛀空了。
”主人说:
“我怎么一直没看出来?
”阿凡提笑道:
“虫子是在里面吃的呀!
”以虫子在“里面吃”喻人,活灵活现,幽默又尖刻。
一位演讲家在演讲时说:
“男人像大拇指。
”说着竖起大拇指。
“女人像小拇指。
”不料语音刚落,会场哗然。
女听众强烈反对演讲家的比喻。
演讲家立刻补充道:
“女士们,大拇指粗壮有力,而小拇指却纤细苗条,灵巧可爱。
不知诸位女士中,哪一位愿意颠倒过来?
”一句话平息了众人的愤怒,大家相视而笑。
以上是应用修辞学的比喻和类比的例子。
比喻和类比的恰当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有一段话:
“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总是挑好的吃,另一种人则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
照例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最好的;
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最坏的。
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如此一说,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理变得简明生动。
这也是成功地运用类比的例子。
注意谈话禁忌
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富于变化,也越来越忙碌,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了,频率加快了,而交谈也在人建立和协调人际关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所有的谈话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让人愉快的,另一种则是让人生厌的。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受人欢迎的谈话者,能轻松地进行愉快而成功的交谈。
正如谈话有技巧一样,谈话也是有禁忌的。
我们不能满足于我们知道或掌握了多少技巧,册时我们还要谨慎地注意谈话的禁忌,力避误闯雷区。
谈话的禁忌有许多,需要在日常谈话中不断总结积累。
以下这些禁忌则是在谈话中必须避免的:
①喋喋不休;
②枯燥无味;
③插嘴插舌;
④心不在焉;
⑤武断暴躁;
⑥空泛说教;
⑦自我吹嘘;
⑧说长道短;
⑨小题大做;
⑩自说自话;
11执迷不悟;
12自作聪明;
13言而不实;
14言语刻薄;
15辨论成狂。
(1)忌喋喋不休
爱喋喋不休地抱怨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是:
像沿街乞讨的乞丐。
他们与人见面,张口就说“我的命运大差”,闭口就说“我的工作让我很烦”,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数小事与无尽烦恼向别人倾诉,哀叹不已。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有烦恼,而别人有什么义务浪费时间听你那容易破坏心情的过分唠叼与抱怨呢?
所以喋喋不休地抱怨只能引起别人的厌烦而不是同情。
A是一家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收入在工薪阶层中已算是颇为丰厚的了。
下班后A一与人谈话就让人感到她有满腹牢骚:
“我每天生活得真没劲,实在不愿意给外国人做事。
”“我现在只有钱,没有别的,为挣这点钱一点自由都没有,干不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真是没意思透了……”只要这样的话一出口,她就会滔滔不绝,一个小时都停不了。
如果你满心同情,真心诚意地鼓动她去从事她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去发挥她自己更大的才能。
她是绝不会去干的,而且她又会喋喋不休地给你列出其他工作是如何的有不尽人意之处,自己有一万个理由不能换工作。
(2)忌枯燥无味
有一类人说话别人不爱听,并不是因为说话太多,喋喋不休,而是因为说的话太枯燥乏味,没有一点儿波澜和惊奇。
他常常是夫子自道,观念单调,言语乏味。
这类人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使人感到厌倦了。
B是一个喜欢把生活中的小事像流水帐似地讲给别人听的人。
虽然不是喋喋不休地重复,可是每件事情都平淡无奇,并且与谈话对象往往没什么关系,真不知道B为什么会拿出来讲。
“我昨天晚上跟我们主任去吃了一顿火锅,有羊肉、有腊兔,还有空心菜。
我喝了酒,还醉了,不过还好我自己骑车回家了。
”“我还刻小时候……”
这些没有重点、没有观点、平淡无奇、像白开水似的话,很快就会让聆听者失去耐心。
(3)忌插嘴插舌
插嘴插舌者总是在你说话说到高兴处,冷不防半腰杀进来。
让你猝不及防,不得不中途偃旗息鼓而退。
他不会预先告诉你,说他要插话了。
插嘴插舌者有时会插到别的话题上,有时是把你的结论代为说出,以此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光彩。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让原来说话的人顿生厌恶之感,因为插嘴插舌者不懂得尊重别人。
也许,对付插嘴插舌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与喋喋不休的抱怨者同处一室,那样场面一定精彩,他们双方也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只是他们会更觉无聊。
(4)忌心不在焉
心不在焉的人似乎平时特别容易开小差,心神经常浮游不定。
如果你告诉他一件很重要或很有趣的事情,他却把注意力分散到别的地方,像灵魂飞到别处去了一样,眼睛看着前方,或若有所思,或突然问:
“噢,你说到哪儿啦?
”“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这时你一定觉得说话的兴致全无。
当然,也许有人说可能是你本人的过错,也许你讲的事情,使他很难感兴趣。
可是,即使如此,他也不可为人原谅,因为他的心不在焉是一种礼貌、很伤人感情的行为。
(5)忌武断暴躁
武断暴躁的人是一种特别没耐心而且相当自负的人。
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问题出在别人身上。
如果你要追问为什么或找个解释,他会很暴躁地用最短后句话让你血脉鼓胀而闻嘴。
他们常说的话是:
“不要烦我。
”“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没什么好说的。
C是一位学业优秀的工科博士,他把自己的电脑借给他的师弟,他师弟用了一会儿后就来找C,告诉C电脑出了故障。
C还未听完就说:
“我的机器没毛病,你自己不会用罢了。
”说完扭头干别的去了,一副无须争辩的架式,一点都不顾及站在一旁涨红脸的师弟。
其实,C为什么不想一下自己也有可能错了,或者弄清楚师弟是不是有不会用的程序呢?
这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若换一种说话方式,或改变一下态度,是绝不会造成如此难堪的局面的。
(6)忌空泛说教
人们往往容易因为自己地位比别人高,年龄比别人大,潜意识里就有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比别人有经验,比别人懂得多。
因此往往在谈话时容易带有说教的腔调。
当然,不能完全把说教一棒子打死,有时的确也有正确的忠告,但这些忠告也经常因带有说教腔引起谈话对象的逆反情绪,而不被接受。
既然是要说服教育别人,那么就该注意如何使别人接受你的意见,所以要力避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而是要拿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事例让别人心悦诚报地接受。
我们见到的说教者常常如此说:
“你须知道我并不是在干涉你的行为。
”“现在我不喜欢讲这一类事情。
”“我觉得有许多话不得不同你讲。
”或者:
“我也许不应讲这些话,可是我想你会明白这些话的好处的。
其实,说教者说的这些话,应该是在别人接受观点时,自然而然地从心里产生的想法。
而由说教者嘴里说出,说的再多也只是空洞的说教而已,收不到任何效果,反倒惹人生出抵触情绪。
(7)忌自我吹嘘
大言不惭的人也许会引起人们的一时的兴趣,他所说的那些背离事实的故事,在疲倦的时候听听倒也无妨。
而他讲的往往还有声有色,故事完整,波澜起伏。
只是他讲的主题只有一个,即他自己。
如果你留意一下,几乎每句话都会出现一个同样的字“我”,这个无限重复的“我”很容易让人失去耐心。
D是某大学讲师,总爱在人前吹嘘自己结识了多少多少名人,发表了多少文章,培养了多少弟子……日子久了,连他的学生都在背后讥讽他为“牛皮大师”。
大言不惭、吹嘘自我的人到头来反而给人家留下浅薄和无知的印象,同时,他那过分关注自我、忽视旁人的“自我中心”最终会论为“自我孤立”。
(8)忌说长道短
笑话、幽默、奇人逸事不失为一种良好的交际润滑剂,但一旦走过头了,沉浸于那些不堪人耳的黄色玩笑,或出言粗俗,常被人认为是缺少思维能力和知识浅薄的家伙,而失掉自己人格的尊严。
由于缺少健康、高尚的情操引导,低级趣味的人往往爱关注无聊的琐事,爱探听别人的秘密轶闻,有时是为了增加他闲谈的资料,有时是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类人还会把这些秘密轶闻添油加醋,然后传扬出动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
对于这类爱说长道短的人,当他向你发问时,你最好不要直接答复他,只需转弯抹角地让他自己发觉他的问题只是废话就可以了。
(9)忌小题大做
爱小题大做的人,常将很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一件很渺小而不合乎需要的事物上。
若要他讲述一段遭遇,他一定会不厌其烦地反反复复地用五倍以至十倍的时间来讲述他的故事。
你要等他讲得好久,已经被他众多的不必要的散漫的细节能弄得晕头转向时,还不会听到他讲述的故事的要点。
如果在他讲述的过程中,你想抓住故事梗概,问他一句:
“喂,你所讲的那位穿灰色风衣的女人究竟如何呢?
”他仍只轻描淡写地回答你:
“不用急,我就要讲到她了,你先听我把这个说完。
”接着,他又罗里罗嗦地说上很多无关紧要的话。
假如这位小题大做者,如果能看出听他讲故事的人如此耐烦完全是因为礼貌,那么他必定会决心把要说的话整理完后才讲。
又如果能看出对方对故事并不感什么兴趣,他也会采用种种努力使故事讲述得更紧凑一些。
遗憾的是,他们始终观察不出听众的反应。
(10)忌自自说自话
交谈是两个人的事,应该形成一种交流,可是自说自话者常常只说自己那方面的事。
他不管别人接受不接受,或对别人的话置若罔闻,自己说自己的。
E是一位年轻妇女,有一个儿子,聪明可爱,她常常以此为荣。
她于是不由自主地老是讲她儿子的一切。
她不但同她的朋友们讲,就是对好些只与她谋面过一二次而不喜欢听这类事情的初交,也常这样说着。
有时,别人故意把话题转移开去,可一停下来,她就又回到原来儿子的话题上了,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自说自话的人,脾气一般倒很好,只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所感兴趣的,一定也是他人感兴趣的。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一位自说自话者,该怎样应付呢?
最好尽力使话头转向别的方面去,不给他机会自说自话。
同时我们自己把该说的话说完后,就礼貌地告辞。
(11)忌执迷不悟
执迷不悟的人是一群非常固执的人,我们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使他变心或使他承认自己的错误。
他自己认为是对的意见,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总不能使他动摇。
这种人,往往喜欢争辩,倒并非因为他为争辩真理而争论,只是希望更巩固他那独特地意见罢了。
即使他明白无误地失败了,他还是不肯承认,还要固执己见。
跟执迷不悟的人谈话,很难有随便与轻松的氛围,他谈过了一个特别的话题,于是转而讲那不关这个话题的事物了。
可是,当他忽然间想到了要说的话,他又打断了你的话头,再回到先前讲的题目上去。
他所想到的要说的话,并不是一个新的观念或意见,只是先前所讲的那特别的话题还嫌不充分,还嫌不突出,所以他还要再讲一遍。
执迷不悟者和自说自话者是有所不同的,自说自话者也许有好脾气好学问,说话时顾到前因后果。
执迷不悟者只是一味固执而已,他常常是自私的,甚至比大言不惭者更自私。
对付这种人并停止他的讲座的最好妙法,便是和他赌东西。
(12)忌自作聪明
有一类人,总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摆出一副什么事都知道的架势,因此在言语行为上,总认为别人说的不好,考虑得不周,其实自己的意见也高明不到哪儿去,或者根本牛头不对马嘴,让人既好笑又好气。
F与他相恋了5年的女友分手了。
情绪低落,意态消沉。
F的一位朋友为了劝他,说了一大堆那个女孩的坏话,还以一副过来人的安态,故作潇洒地劝F对该怎么做。
其实F虽与女友分手,但那女孩依然怀有深厚的感情,何况5年的恋情毕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所以当F的这位朋友自作聪明地劝说一番后,只是让F更难受一些。
自作聪明的人往往还特别爱说话,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比谁的意见都好,爱大着嗓门到处嚷嚷,以炫耀自己万事通的本领。
拿这样的家伙怎么办呢?
办法是有的,最好的办法便是给他一个不言不语。
当时不要说一个字,也不要露出任何表情,只当这个家伙不在场似的,这样做了几次之后,自作聪明者便会真正聪明一回,感到自己没有被理睬而闭口。
(13)忌言而不实
言而不实的人说话很少有个准数,要么与事实本身不符;
要么说一套,做一套。
如果长此以往,极易失去别人的信任。
G是某乡镇企业领导,明明是亏损企业,但为了自己的面子,上报时说盈利多少多少,结果该企业不仅得不到国家政策的某些扶持,还得多交利税。
对此,工人们愤愤不平,议论纷纷。
有些时候,言而不实的人说的也不完全是假话,更多的时候是确有其事,只不过话从他嘴里出来就走了样了,或有夸大,或有虚构。
因此,对于言而不实的人,你最好只是姑且听听,有必要时再自己调查核实一下,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
(14)忌语言刻薄
有人似乎特别伶牙俐齿,说话咄咄逼人,攻击性特别强,而且往往伴有冷嘲热讽,给人不留情面,实际上他只是言语刻薄。
这类人常被形象地称为“刀子嘴”。
朋友小H和I互是某大学同宿舍室友。
小H长得不错也爱打扮,是那种追求浒的青春女孩,小I来自农村,质朴、腼腆、内向。
在小H的眼里,小I根本就是一只土气的丑小鸭。
一天,小H回到宿舍,看到桌上放着一支黄玫瑰,而没有任何留言。
小H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某位她崇拜者给送来的,而其他同学说也有可能是I的。
H微微一笑,很不屑地说:
“嗅,怎么可能是她的呢?
我想,再怎么无聊也不会无聊到给她送花吧!
”结果正巧被刚下自习回来的小I听见了,这一尖酸刻薄的话语极大的刺痛了小I,很难想象小H以后该怎样与小I在几年的大学生活里共处一室了。
言语刻薄的人往往因为一句话就会失去别人的友谊和信任。
人与人最好能平等互爱,为什么要用刀子似的刻薄言语去伤人的心呢?
不过言语刻薄的人似乎很难改掉这一说话方式,这跟他的性格、修养有关。
这种人往往冷漠、自私而寡情。
(15)忌辩论成狂
有的人说话好像就是为了与他人辩论似的,不是那种为了真理而辩论,而只是为了辩论而辩论。
无论别人说什么,怎么说,他总要拿出不同的或相反的观点与别人对垒,似乎这样很有趣。
这种人被称为辩论狂。
辩论狂的天性,即在想法使每一次谈话都转志辩论,而在辩论中,从不控制他好斗的天性。
“你这儿错了。
”“啊!
那是你造成错误的所在。
”全是辩论狂爱说的话语。
在他看来,觉得任何人都喜欢参加辩论似的。
辩论成狂将会吓跑他周围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