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上期末历史Word下载.docx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上期末历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上期末历史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 )
A.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B.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C.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D.孔子的弟子注重农业
9.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
李冰的贡献是主持( )
A.开凿灵渠B.修筑郑国渠C.修建都江堰D.修筑长城
10.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下列说法能支持此观点的是( )
①孔子反对苛政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③孔子提倡“温故而知新”④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
1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
其中,主张靠法令、权术和威势来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2.公元前209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13.下列语句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相关的是(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当斩
B.天下苦秦久矣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4.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
“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他的建议是( )
A.以德化民B.勤俭治国C.无为而治D.以农为本
15.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影响深远。
为他提出这一建议的是( )
A.贾谊B.主父偃C.董仲舒D.晁错
16.下列史事中,动摇了东汉统治,使其走向衰亡的是( )
A.王莽改制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佛教传播D.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7.纸的出现是人类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
下列人物中与纸的改进直接相关的是( )
A.张仲景B.华佗C.蔡伦D.张角
18.下列史事中,可以通过《史记》了解的有( )
①齐桓公称霸②汉武帝举办太学③黄巾起义④文景之治。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9.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
A.黄巾起义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20.如图为三国鼎立形势图,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政权为曹丕所建
B.②处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
C.③处政权为刘备所建
D.①处海外贸易发达
21.如图是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示意图的一部分,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
A.陈B.东晋C.宋D.前秦
22.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对这一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
B.洛阳贵族官僚生活简朴
C.汉族的习俗影响了内迁各族
D.洛阳贵族官僚盲目攀比
23.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是( )
①西汉②吴③西晋④东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D.②④
24.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
A.胡昭B.贾思勰C.祖冲之D.刘徽
25.《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其作者是( )
A.贾思勰B.王羲之C.顾恺之D.锺繇
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再现史前人类活动。
(1)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
同学A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请你
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
①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
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
②白天,男人(暂且称为人)拿着木棒、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
③女人出去采摘,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1个火堆,用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
晚上,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能为描述①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②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能为描述③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2)进行解释
以下是同学B搜集的反映半坡人、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图片。
请你仿照范例,对这位同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范例]“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可以见证 。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 。
(3)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
27.解读古代政治制度。
西周和秦朝都开创了一套政治制度,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请回答:
(1)西周和秦朝的创建者分别是谁?
(2)小马为了说服小蔡,设计了“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下图).请结合所学,帮他完善。
(3)依据“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郡县制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8.探寻丝绸之路
材料一丝绸之路线路图
(1)观察上图,结合所学,请回答:
•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当时的古罗马在汉代被称为 。
•图中的西域都护府位于今新疆轮台境内,请写出其设置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材料二内陆的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
丝绸之路也包括海上航运网络,这一网络支撑着东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海上贸易。
丝绸之路上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摘编自《新全球史》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下你心目中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因为 。
29.理解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
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②废除井田制③奖励军功④确立县制⑤鼓励耕织⑥统一度量衡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
•商鞅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请从上述材料中选出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
(写序号)
•结合所学,从材料中任选一项变法措施,分析其对秦国发展的作用。
材料二北魏帝王出御图
(2)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穿的长袍宽而长,请你判断它见证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措施?
依据所学,请再列举其他两项措施。
(3)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请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两项改革所反映的时代主题。
历史试题答案
1.【考点】北京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点.
【解答】北京人生活于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
故选B.
2.【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解答】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所以我国古代先民半坡人最早种植粟.
故选D.
3.【考点】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
【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黄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他们被尊奉为人文始祖.
故选C.
4.【考点】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禹建立夏朝.
【解答】尧舜禹是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到禹当部落联盟首领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奴隶社会开始.禹的身份发生变化,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故文字记述的应该是禹.
5.【考点】青铜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母戊鼎.
【解答】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A是司母戊鼎.
故选A.
6.【考点】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
【解答】由材料“(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奴隶、平民和土地分封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7.【考点】文字的演变.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甲骨文的知识.
【解答】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所以“马”字出现时间最早的是甲骨文“马”.
8.【考点】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分析】本题考查了牛耕.
【解答】题干给出的“春秋时期”和“耕”“牛”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9.【考点】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10.【考点】老子和孔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教育贡献.
【解答】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
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故②③符合题意,①④是孔子仁的思想.
11.【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法家.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长期争霸和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导致国家分裂.法家的代表韩非子认为分封制已经不能用来治理当时的老百姓,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由君主任命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个人手里,主张靠法令、权术和威势来加强统治.
12.【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圆形方孔钱.
【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半两”钱).公元前209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D符合题意.
13.【考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解答】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A符合题意.
14.【考点】文景之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解答】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可知,大臣贾谊的建议是以农为本.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15.【考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答】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为发展教育,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16.【考点】东汉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解答】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17.【考点】纸的发明和改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蔡伦改进造纸术.
【解答】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纸术,降低了造纸的成本,同时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
18.【考点】司马迁与《史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
【解答】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③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故不可以通过《史记》了解.
19.【考点】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的有关内容.
【解答】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这是历史上称为赤壁之战.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西川.所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0.【考点】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
【解答】观察图片可知,①处政权为蜀,是刘备所建,不是曹丕所建;
③处政权是魏,为曹丕所建,不是刘备所建;
②处政权为吴,吴国海外贸易发达,不是①处.吴国海外贸易发达,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②处吴国政府派卫温率船队抵达夷洲说法正确.
21.【考点】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分析】本题考查了东晋.
【解答】316年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亡了西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①在南方,故可知此处为东晋.
22.【考点】北方民族大融合.
【分析】本题考查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相关知识.
【解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由于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西晋时,洛阳贵族官僚争用胡床、方凳等西北各族的家具.
23.【考点】三国鼎立的形成;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分析】本题考查定都南京的朝代.
【解答】西汉定都于长安.吴国定都于建业,即今天的南京;
西晋定都于洛阳.东晋定都于建康,即今天的南京.
24.【考点】祖冲之与圆周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冲之.
【解答】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5.【考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齐民要术》.
【解答】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6.【考点】北京人;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北京人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的知识点.
【解答】
(1)图1是《头盖骨化石》;
图2是《肢骨和和牙齿化石》.读图1和图2可知:
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图4是《砍砸器和削刮器》,图5是《鹿骨化石》.读图4和图5可知:
北京人用各种石器围捕、砍砸鹿等猎物.图3是《被火烧过的朴树籽》.读图3可知:
北京人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2)河姆渡原始居民以使用骨耜耕地,因此说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因此说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3)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史前文明距离我们非常遥远,通过考古发现中的遗迹、遗物、化石等,我们可以了解和推测史前文明发展的状况.
故答案为:
(1)图1、图2.图4、图5.图3.
(2)“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或:
过着定居生活).
(3)考古发现.
27.【考点】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和秦朝建立.
(2)本题考查秦始皇创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本题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据所学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
(2)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政府设立郡守和县令.
(3)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和朝廷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
(1)周武王(姬发)、秦王(嬴政).
(2)丞相、地方政府.
(3)皇帝和朝廷任免郡县长官、控制全国各地的权力.
28.【考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
(1)由地图我们可看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汉王朝的都城,也就是长安.丝绸之路的终点是罗马帝国,在汉朝被称为大秦.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这是今天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的开始.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例如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路,因为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长安;
大秦;
时间:
公元前60年;
历史意义: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答案示例:
丝绸之路是一条经济文化交流之路;
因为它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29.【考点】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1)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反映的时代主题的知识点.
(1)由材料“商鞅变法的内容:
①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②废除井田制;
③奖励军功;
④确立县制;
⑤鼓励耕织;
⑥统一度量衡.”可知材料一中属于商鞅变法经济方面的措施的是:
⑥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的措施,加强了君主的权利等.
(2)材料二是《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的帝王和大臣们穿的长袍宽而长,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官员和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的措施.此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还有: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3)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封建制度得以确立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因此说商鞅变法反映的时代主题是富国强兵;
确立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因此北魏孝文帝改革反映的时代主题是民族大融合.
(1)措施:
②⑤⑥.作用:
确立县制,加强了国君的权力等.(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即可)
(2)见证: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措施: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列出任意两项即可)
(3)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确立新制.孝文帝改革﹣﹣民族大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