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076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河北省廊坊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廊坊市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核酸、磷脂、ATP三种分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C、H、O、N、P、S

B.在所有生物体内普遍存在

C.都可以被相应的酶催化水解

D.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

【答案】C

【解析】A、核酸、磷脂、ATP三种分子都含有C、H、O、N、P,不含有S,A项错误;

B、磷脂参与膜结构组成,病毒不具有膜结构,B项错误;

C、三者都可以被相应的酶催化水解,C项正确;

D、磷脂和ATP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D项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对特殊信号分子的反应取决于细胞膜上受体

B.细胞体积的大小决定了细胞生理功能的复杂程度

C.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核孔控制着大分子物质进出,其数目与细胞代谢水平相关

【答案】B

【解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特殊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传达一种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即细胞对特殊信号分子的反应取决于细胞膜上受体,A正确;细胞生理功能的复杂程度,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与细胞体积的大小无关,B错误;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C正确;核孔是蛋白质和RNA大分子等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控制着大分子物质进出,其数目与细胞代谢水平相关,代谢旺盛的细胞,其核孔的数目多,D正确。

3.研究发现:

细胞中活化的蛋白质Bak可通过改变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使线粒体内外膜之面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物质释放,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促使细胞凋亡;同时发现在血液肿瘤细胞中,通过使用抗癌药物,蛋白质Bak活化率可以高达80%。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B.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分子发生了改变

C.含活化蛋白质Bak细胞的死亡是由于生命活动缺少能量所致

D.根据材料可知,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活化来治疗癌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故A正确。

线粒体外膜通透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蛋白质Bak的活化改变了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故B正确。

由题意可知细胞凋亡是因为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细胞色素C等小分子释放激活了细胞凋亡的信号而促进细胞凋亡的,不是因为缺少能量所致,故C错误。

使用抗癌药物后蛋白质Bak活化率较高,所以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中蛋白质Bak的活化来治疗癌症,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和凋亡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4.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捕获光能色素的种类都相同

B.光能转换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全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C.暗反应中C3转变成C5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

D.光照适宜时叶绿体固定的CO2由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产生

【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具体反应步骤:

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

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

【详解】A、水绵和蓝藻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蓝藻中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而水绵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A错误;

B、光能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类囊体的薄膜上,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过程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B错误;

C、暗反应中C3转变成C5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C正确;

D、光照适宜时叶绿体固定的CO2来自细胞呼吸和外界环境,D错误。

故选C。

5.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龙胆紫染液和醋酸洋红染液都可以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色

B.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共热后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都应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只能选择液泡中含有色素的细胞

【答案】A

【解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3、制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不同的,目的是为了保持细胞原形。

【详解】A、龙胆紫溶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将细胞中的染色体染成深色,A正确;

B、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因此斐林试剂与蔗糖水浴共热后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

C、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只需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C错误;

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也能够选择液泡中不含色素的细胞,如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需要调暗视野即可,D错误。

故选A。

6.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

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

B.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橘黄色

C.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细胞器

D.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答案】C

【解析】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其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

【详解】A、油质体内的油(脂肪)是植物的储能物质,A正确;

B、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液染为橘黄色,B正确;

C、由分析可知,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错误;

D、由图可知,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D正确。

故选C。

7.细胞内的各种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上都能发生合成ATP的反应

B.蛋白质和RNA可以通过核膜上的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

C.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等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答案】D

【解析】1、生物膜系统是指由细胞膜、细胞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2、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肉细胞的线粒体能在内膜(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上合成ATP,但叶绿体不能在内膜上合成ATP,叶绿体合成ATP在类囊体膜上。

3、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运输的通道。

4、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

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可以合成大量的ATP,但叶绿体不能在内膜上合成ATP,叶绿体合成ATP在类囊体膜上,A错误;

B、核膜上的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运输的通道,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而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运出细胞核,但不能自由进出,B错误;

C、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如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D正确。

故选D。

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试剂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解离液中的盐酸为龙胆紫染色提供酸性条件

B.双缩脲试剂中的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利于健那绿进入细胞

D.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答案】B

【解析】A、龙胆紫染液染色需要碱性条件,而解离液是酸性的,因此在染色前需要漂洗,A错误;

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的原理是:

在碱性环境中,蛋白质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物质,因此双缩脲试剂中的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B正确;

C、健那绿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杀死细胞,改变膜的通透性,利于甲基绿吡罗红染液进入细胞,C错误;

D、溴麝香草酚蓝鉴定的是二氧化碳,鉴定酒精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浓硫酸为重铬酸钾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D错误。

故选B。

9.将有关生物组织结构为实验材料,直接制作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绿色的叶绿体

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原生质层清晰可见

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多个蓝绿色的线粒体

D.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

【答案】A

【解析】叶绿体是绿色的,不需染色,并且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A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有紫色的大液泡,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才能观察到收缩的原生质层,B错误;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是无色的,需要用健那绿染色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C错误;花生子叶细胞需要用苏丹Ⅲ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直接”两字,是本题解题的切入点,生物实验观察中,很多都需要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中观察到,如:

线粒体、染色体、DNA和RNA等。

10.下列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

A.是否有染色体是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

B.蓝藻没有叶绿体,故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真核细胞中有核糖体,而原核细胞中没有

D.两类细胞中均含有两种核酸,且遗传物质均为DNA

【答案】D

【解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1~10um)

较大(1~100um)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等

【详解】A、是否含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区别于真核细胞的最重要特征,A错误;

B、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原核细胞也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C错误;

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含有两种核酸,且遗传物质均为DNA,D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