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9954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强化试题Word格式.docx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5.教育心理学诞生于( )。

A.19

B.19

C.1924年

D.1934年

6.如果儿童处于11~15岁,那么她属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8.下列能代表自我实现需要的描述是( )。

A.她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她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C.她总是为她的行为承担责任

D.她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9.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10.两种学习之间发生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 )。

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负迁移

D.纵向迁移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能够分为( )。

A.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12.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

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D.观念性、协调性:

适应性

13.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讲解

B.观察

C.师范

D.练习

14.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称为( )。

A.组织策略

B.复述策略

C.计划策略

D.调节策略

15.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

A.元认知策略

B.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16.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 )。

A.有序问题

B.无序问题

C.有结构问题

D.无结构问题

17.(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8.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经过学习而形成的

19.可采用( )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0.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

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l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2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连续性与_____、定向性与_____、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22.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_____与_____。

23.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_____。

24.所谓技能,一般认为是经过_____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25.不论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_____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26._____教学模式主要是用来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阅读领会。

2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_____、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28._____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她人行动的现象。

29.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熙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_____的过程。

30.测验是测量一个样本的系统程序,即经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_____人们的心里特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

每小题4分,共12分)

31.心里发展

32.诱因

33.教学方法

四、简单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4.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35.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37.简述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8分)

38.试论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个小题,共10分)

39.一位小学英语教师的反思记录:

今天要学习新的单元,首先对上一单元进行复习。

接着,在开始新的单元学习之前,我请班上善于动手的小明叠了一架纸飞机,并请英语基础较好的小兰对纸飞机做了简单的描述,小刚的基础不太好,有些单词我在课前让她先行复习,因此她也能听得懂、跟得上。

由此,三种类型的学生都初步掌握新单元的基础学习,算是个好的开始。

请对这位教师的反思找出理论依据,并说明对教育的启示。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经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C【解析】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尝试一错误说,她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猫逃出迷笼的实验。

3,D【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但学与教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在一起的。

4.B【解析】l868年,俄国教育家鸟串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5.A【解析]19,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科学的教育心理学由此涎生。

6.D【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关于年龄的划分如下:

感知运动阶段为0~2岁;

前运算阶段为2~7岁;

具体运算阶段为7~ll岁;

形式运算阶段为11~15岁。

7.B【解析】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8.C【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

二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她总是为她的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出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9.D【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首先由班杜拉提出。

10.C【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能够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11.B【解析】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划分学习的类型,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予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经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学习。

12.C【解析】操作技能本身属于技能的范畴,具有一般技能所有的特点,但就操,乍技能本身而言,又具有与其它技能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有: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13.D【解析】练习是学习者对学习任务的重复接触或重复反应,是形成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14.B【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学习策略。

15.A【解析】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有助予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都属于元认知策略。

16.D【解析】研究者一般将问题分为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两类。

其中,无结构问题是指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

17.C【解析】态度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18.D【解析】态度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经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和改变的。

19.B【解析】肌肉松弛法经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

20.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见工具。

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二、填空题

21.阶段性顺序性22.自我了解自我平价23.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4.练习25.群体气氛26.交互式27.理解问题

28.从众29.价值判断30.量化描述

三、名词解释

3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四、简答题

34.【答案要点】

(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经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教师经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35.【答案要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运算(11~15岁)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她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能够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她们不仪能够运用经验一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阶段的儿童不但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她们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36.【答案要点】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其学习内容含有三个方面:

(1)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

(2)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3)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7.【答案要点】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又把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五、论述题

38.【答案要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主要培养信任感;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要培养自主性;

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主要培养主动性;

勤奋感对自卑感(£~11岁),主要培养勤奋感;

自我同~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

其它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六、案例分析题

39。

【答案要点】

(1)这位教师的反思的理论依据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锩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的因材施教,就应该以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为依据,来对教学环境进行选择、创造和评定。

(2)对教育的启示是:

①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

②教师要注意了勰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③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她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她们加以指导,提供给她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她们的能力倾向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