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9930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七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D.若图2对应于图1中的细胞②,则图1中细胞Ⅳ的基因型为B

6.对下列各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rd或RD

B.乙图所示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

C.丙图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其有丝分裂后期中有两条Y染色体

D.丁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B.工业上制H2SO4过程中SO2氧化条件一般选择高温、高压、催化剂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反应

D.将C12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可制得漂白粉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B.将分子总数为NA的NH3和HCl的混合气体置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C.在反应KClO4+8HCl=KCl+4Cl2↑+4H2O中,每生成4molCl2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D.100ml1mol/LAlCl3溶液中含的阳离子数为0.1NA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mol·

L-1KNO3溶液:

H+、Fe2+、SCN−、SO42−

B.pH=0的溶液:

Al3+、Ag(NH3)2+、Cl−、SO42−

C.c(H+)/c(OH−)=10−10的溶液:

K+、Ba2+、NO3−、Cl−

D.c(ClO−)=1.0mol·

L−1的溶液:

Na+、SO32−、S2−、SO42−

10.已知一定条件下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

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

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C.25℃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

V(NaOH)

D.AgCl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SP(AgX)=c(Ag+)∙c(X−),故KSP(AgI)>

KSP(AgCl)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13.向5.2gFe3O4、Fe2O3、Cu的混合物中加入0.5mol·

L−1的硫酸溶液14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固体减少的质量为()

A.1.12gB.6.42gC.2.24gD.3.24g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

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15.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

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16.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1带负电,a、b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Q2一定带负电

B.Q2的电量一定大于Q1的电量

C.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D.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17.如图所示,宽度为d的有界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在纸面所在平面内有一对角线长也为d的正方形闭合导线ABCD,沿AC方向垂直磁场边界,匀速穿过该磁场区域。

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t=0时C点恰好进入磁场,则从C点进入磁场开始到A点离开磁场为止,闭合导线中感应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负极接地,其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C为电容器,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

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增多

D.a点的电势降低

19.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假设在某次实验时,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10min内全过程的深度曲线(a)和速度图象(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h3代表本次最大深度

B.全过程中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

C.潜水员感到超重发生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

D.整个潜水器在8~10min时间段内机械能守恒.

20.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

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Ⅰ号”和“风云Ⅱ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Ⅰ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并且通过两极,称为“极地圆轨道”,每12h巡视地球一周。

“风云Ⅱ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每24h巡视地球一周,则“风云Ⅰ号”卫星比“风云Ⅱ号”卫星

A.发射速度小B.线速度大

C.万有引力小D.向心加速度大

21.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5∶1

B.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1V

C.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Ω,

则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04J

D.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

电表读数均减小

第Ⅱ卷(共174分)

22.(6分)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

(1)实验装置:

如图。

配套器材:

长木板,橡皮筋(若干),小车,打点计时器(带纸带、复写纸等)、计算机等。

(2)实验思想方法:

历史上,库仑应用类似的方法发现了著名的库仑定律。

当然,恒力做功时同样适用。

(3)实验操作的技巧:

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补偿?

可以采用

的方法进行补偿。

(4)纸带处理:

观察纸带打点间隔特点,应选用段纸带来计算小车速度。

(5)数据处理方法:

图像法。

作出功-速度关系曲线,分析这些曲线,得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定量关系。

23.(10分)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Rx的电阻率,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

,满偏电流Ig=3mA

B.电流表A,内阻约为1

,量程为0~0.6A

C.螺旋测微器,刻度尺

D.电阻箱R0(0~9999

,0.5A)

E.滑动变阻器R(5

,1A)

F.电池组E(6V,0.05

G.一个开关S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

10”档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________档(填“×

1”或“×

100”),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所示.

(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串联改装成量程为6V的电压

表使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______

.

(3)请用改装好的电压表设计一个测量电阻Rx阻值的实验,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请将图中电路图补画完整.

(4)电阻率的计算:

测得电阻丝的长度为L,电阻丝的直径为d.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流表G的示数为I1,电流表A的示数为I2,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符号(各量不允许代入数值)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

_________.

24.(12分)在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从一根树枝的长直轻绳上由静止滑下,经一段时间落地。

为了获得演习中的一些数据,以提高训练质量,研究人员在轻绳上端安装一个力传感器并与数据处理系统相连接,用来记录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轻绳受到的拉力与消防队员重力的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已知某队员在一次演习中的数据如图所示。

问:

该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落地速度各是多少?

(g取10m/s2)

25.(16分)浙江卫视六频道《我老爸最棒》栏目中有一项人体飞镖项目,该运动简化模型如图所示。

某次运动中,手握飞镖的小孩用不可伸长的细绳系于天花板下,在A处被其父亲沿垂直细绳方向推出,摆至最低处B时小孩松手,飞镖依靠惯性飞出击中竖直放置的圆形靶最低点D点,圆形靶的最高点C与B在同一高度,C、O、D在一条直径上,A、B、C三处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BC与圆形靶平面垂直。

已知飞镖质量m=1kg,BC距离s=8m,靶的半径R=2m,AB高度差h=0.8m,g取10m/s2。

不计空气阻力,小孩和飞镖均可视为质点。

(1)求孩子在A处被推出时初速度vo的大小;

(2)若小孩摆至最低处B点时沿BC方向用力推出飞镖,飞镖刚好能击中靶心,求在B处小孩对飞镖做的功W;

(3)在第

(2)小题中,如果飞镖脱手时沿BC方向速度不变,但由于小孩手臂的水平抖动使其获得了一个垂直于BC的水平速度v,要让飞镖能够击中圆形靶,求v的取值范围。

26.(20分)在竖直平面内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x轴沿水平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象限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交变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2=E1/2,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一个比荷q/m=102C/kg的带正电的粒子(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x轴上的A点垂直于x轴进入第二象限,并以v1=8m/s速度从+y轴上的C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象限.从粒子通过C点开始计时,磁感应强度B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g=10m/s2.

试求:

(1)带电粒子运动到C点的纵坐标值h及电场强度E1的大小;

(2)+x轴上有一点D,OD=OC,若带电粒子在通过C点后不再越过y轴,且要使其恰能沿x轴正方向通过D点,求磁感应强度B0的大小及其磁场的变化周期T0.

27.(16分)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

Q与X同主族;

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写分子式)。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C的结构式;

D的电子式。

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

由A与过量的C反应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

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A、B浓度均为0.1mol/L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8.(14分)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

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

Mg(NO2)2、NO2、O2乙:

MgO、NO2、O2

丙:

Mg3N2、O2丁:

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

查阅资料得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ABCDE

(2)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

②称取Mg(NO3)2固体3.79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

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是正确的。

②根据D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褪去;

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置进一步研究。

29.(14分)(Ⅰ)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

CH3OH(g)△H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C≡O

H—O

键能/kJ·

mol-1

348

413

436

358

1072

463

(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该反应的△H=;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CO和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0°

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反应时间/min

5

10

15

20

25

压强/MPa

12.6

10.8

9.5

8.7

8.4

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若升高温度则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2v(H2)正=v(CH3OH)逆B.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2nmolH2

(Ⅱ)回答下列问题:

(1)体积均为100ml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

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Ka(HX)______Ka(CH3COOH)(填>、<或=)

(2)25℃时,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若测得pH=6,则溶液中

C(CH3COO−)-c(Na+)=____________mol·

L-1(填精确值)。

30.(14分)为了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据图回答问题。

I.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时:

(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作电极的是(填序号)。

A.石墨B.镁C.银D.铂

(2)实验过程中,SO42−(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

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II.该小组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时发现,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Y极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

停止实验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

查阅资料知,高铁酸根(

)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所查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电解过程中,X极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和。

(5)电解进行一段时间后,若在X极收集到672mL气体,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小0.28g,则在Y极收集到气体为mL(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

(6)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池反应为:

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1.(12分)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受LDL(含有胆固醇的脂蛋白)影响。

如图表示细胞中胆固醇的来源,分析并回答:

(1)脂蛋白是蛋白质和脂质的复合体,细胞中既是蛋白质加工又是脂质合成“车间”的是。

(2)人体中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的运输。

(3)图中①过程为,②过程所需原料是。

已知mRNA1片段中有60个碱基,其中A和C共有32个,则其对应基因中G和T共有个,若mRNA1彻底水解能得到种不同的物质。

(4)LDL受体的化学本质是,LDL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通过(方式)进入细胞,此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5)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胞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它可以抑制酶的合成和活性,也可以抑制的合成,由此可知,细胞对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存在机制。

(6)当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时,会导致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

32.(11分)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种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1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2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在图1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下的生理状态。

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1

图2

(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

图1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

当光照强度为b2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

(2)图2中细胞器①利用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Ⅳ状态下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3)对甲植物来说图1四种不同光照强度(0、b1、b2、c)对应图2中状态依次是。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

若图1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下测得的曲线,则d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

(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5℃

10℃

20℃

25℃

30℃

35℃

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量(mg/h-1)

1

1.8

3.2

3.7

3.5

3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h-1)

0.5

0.75

2.3

温度在25℃~30℃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填“增加”或“减少”)。

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h,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mg。

33.(10分)如图甲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图。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若用健那绿作为染色剂,可以对[](填序号和名称)进行染色,使之呈现色。

乙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

(填字母),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是发生于其中的哪一个图?

(2)若图甲是该动物睾丸中的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乙中(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分裂时星射线的形成与[](填序号和名称)密切相关。

(3)若图甲细胞发生癌变,往往容易分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所致。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甲图中

的变化情况是。

(4)研究表明,结构

的功能越复杂,其上面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发现该细胞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有影响,说明这药物最可能的作用是。

34.(12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中一对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另一对基因控制颜色的深度,其花的颜色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见表。

基因型

EFf

Eff

EFF或ee

花的颜色

粉色

红色

白色

(1)由上表可知,基因存在时可合成色素,且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效应

(填“相同”或“不同”);

基因存在时可淡化颜色的深度,且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效应(填“相同”或“不同”)。

(2)用纯合白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若产生的子代植株全开粉色花,则亲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3)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