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97892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远是对于无限、缥缈境界的一种探求。

中国山水画的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写生是不同的。

西方风景画是焦点透视,而中国画的写生是散点透视。

尽管儒道两家对道有着不同理解,但本质在于表现活泼的生命形态,吻合宋人散淡悠然的意境和美学标准。

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空间造型都作为一种载体,将人的心性和自然事物所蕴藏的理连接起来,能滋养人的身心,熏陶人格精神。

(摘编自潘望森《宋代山水画的理学意涵》,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作为万物存在的法则,在宋代山水画中的体现较为普遍;

山水画创作中对于理的追求,体现在艺术特征、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上。

B.宋代山水画家的创作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基础上,倡导的是一种写实主义创作,对万物的描绘是最为丰富和细腻的。

C.《林泉高致》一文中,宋代理论家郭熙认为山水画创作要把追逐自然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放在创作的首位。

D.宋代的山水画家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将个体生命意识融入绘画,着力营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和空间造型都作为一种载体,将人的心性和自然事物所蕴藏的理连接起来,从而使儒家、道家对道的理解得以趋同。

B.宋代山水画家认为只有在长期对大自然观察体验后,才能对自然山水的规律做细致把握,以求再现自然之“理”。

C.“水墨为上”的色彩观的形成,得益于宋代理学的成熟构建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种倾向影响下的宋代山水画在美术史上最有影响。

D.宋代开始,审美趣味脱去繁丽,转移为一种色调淡雅、用色单纯朴素的水墨,这与道家所追求的淡泊、平淡审美境界是一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写生和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写生,尽管两者写生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表现自然风景的真实景观。

B.程式化、规律化符号的提炼是出于对自然物象的高度概括和理性把握的要求,是山水画家对景物更高层次的把握与再创造。

C.“澄怀观道”体验人与万物之理,这符合宋代山水画家对理的追求、对艺术创作规律的把握。

D.郭熙主张的“远”是对于无限、缥缈境界的一种探求,这种“远”是寻求主观情与客观景的相互统一,最终归向对理的体悟。

材料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东中西部的10个省份的调研结果显示,2005年-2021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造成学生休息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校内外的课业负担过重。

“00后”小学生超过国家规定在校时间的比例达75%,平均在校8.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6小时超出2.1小时;

“00后”初中生超标比例达85.9%,平均在校11小时,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8小时超出了3小时。

与国家规定相比,学习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0.7个小时,超标比例达66.4%;

初中生超出1小时,超标比例达78.5%。

休息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小学生超出1.8小时,超标比例达81.1%;

初中生超出2.3个小时,超标比例达87.1%。

过重的学业负担导致中小学生的休息权被剥夺,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新京报》2021年03月05日朱永新:

《要切实保障好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材料二:

“减负”最要紧的是做好五件事——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重个性、讲规律。

“调结构”,就是“减负”要做好加减法。

具体而言,就是要适当减少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增加德育美育体育学习的时间;

适当减少书本学习的时间,增加实践教育的时间;

适当减少单纯知识技能训练的时间,增加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时间,等等。

“转方式”,就是适当减少教师不适应学生学情导致的学习负担,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等等。

“提质量”,就是要减少重复、低效的机械训练负担,增加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重个性”,就是要减少学生同质化的学习负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差别化的教育;

要适当减少统一的强制性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多样化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

“讲科学”,就是中小学教育要尊重规律,依靠科学。

以考试评价为例,日常考试的功能不是要给学生排名排队,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5日《张志勇:

别带着误解看“减负”》

材料三:

“减负”本身具有教育、心理、文化三重含义。

从教育意义上讲,“减负”不是单纯的在校学习量的减少,不是学生学习需求的遏制,更不是学校推卸教育责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转移到校外辅导班。

“减负”减的是对学生发展而言过重的课业负担,减的是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的是枯燥乏味反复训练,减的是过量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负担;

从心理意义上讲,减的是因超纲学习和超前抢跑而给学生带来的愈来愈重的心理负担,因竞争带给教师、家长的恐慌情绪和焦虑心理;

从文化意义上讲,减的是功利性意图对教育环境的压制,减的是竞争意识对教育氛围的戕害,减的是毕其功于一役思维在基础教育领域的蔓延。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7日王凯:

《扎实“减负”孩子才有全面发展空间》)

材料四:

减负,是肯定要减。

但,关键是如何减、减哪些、减到什么程度。

首先,要区分清楚哪些是“负”、哪些是“正”——哪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发展规律、成长成才规律,哪些不符合。

这个是减负的基础;

其次,孩子们各个不同(身心发展、认知发展等规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类群的孩子,做出哪些是“负”、哪些是“正”的清晰区分——这个减负的关键,因为对有些孩子是“负”的,对另外一些孩子可能就是“正”,因此,减负应该严禁一刀切!

再次,减负应该减到什么程度,这也很关键,因为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技能训练还是能力培养,都需要一定的“劳动”强度和广度;

而且对不同的孩子,“劳动”强度和广度大不相同。

这个也是一刀切不得!

最后,减负不是目的,转变学习与成长模式才是关键——变量的积累为质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减负=减量+增质。

(《新京报》2021年03月12日张勇:

《把减负落在“减量+增质”上》)

4.下列说法,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调查显示:

“00后”初中生平均在校时间比国家规定最高时间超出85.9%。

B.材料二认为,为了诊断和改进的考试是科学的,为了排名排队的考试是不科学的。

C.材料三认为,从教育意义上说,“减负”并不意味着在校学习量的减少。

D.材料四认为,减负=减量+增质。

“减量”所涉及的方式、内容、程度不能一刀切。

5.下列判断,不符合相关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法律和规定的角度,指出要“减负”以保障学生和教师的休息权。

B.材料二所说的五件事,主要是从“减负”的心理、文化含义上来说的。

C.材料三从三重含义上谈“减负”,主要谈的是教育方面的含义,针对性强。

D.材料四所说的“减负”偏离了话题,跟其他三个材料所说的“减负”意思不同。

6.“提质量”对“减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请联系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在划分猪饲料地的时候,孙少安心想:

队里种的庄稼地以外,还有不少荒地,干脆把这些闲地划给社员,就不要减少队里的现耕面积了。

而这些闲荒地没有整块的,沟坡圪崂,零零碎碎,也没办法准确丈量,大约摸用眼睛估量一下就行了。

他这意见全队没一个人反对的。

因为大家知道,用眼睛“量”过的地,只能多不会少。

孙少安也清楚这一点。

他正是想用这种方法,给社员扩大一点自留地。

这年头,个人的地多出一分,那就能给一家人解决大问题——在这些精心耕种的土地上,往往一个小土窝就可能等于队里许多好地的收入。

人们已经饿慌了,谁不想利用这机会给自己增加一点利益呢?

但大家都知道,这事要瞒着书记田福堂和孙少安他二爸——这两位“革命家”都在一队。

等躲避开这两个人外出开会的时候,少安就和大家把地划分开了。

田福堂和孙玉亭也沾了光,不过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

也许以后他们在种地的时候,会感觉到地可能多划分了,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虽说整天喊叫批判资本主义,但对于实惠也从不拒绝……的确是这样。

田福堂实际上早察觉了他们队的猪饲料地“有问题”,但他一直装得不知道这一点。

他是个有头脑的人,知道这事众人拥护,他要是出面纠正,那肯定会惹得民情激愤,他何必做这种笨蛋事哩!

再说,他自己也在其中沾了光,和众人过不去,也等于和自己过不去。

退一步说,万一这事被别人告发,他田福堂划分地时又不在家,到时他手里仍然有批判权哩!

可是那天他从县城回来,在石圪节碰上田福高,听了福高姨夫的事后,田福堂突然心一动,觉得他给孙少安找下一个让后生下不了台的好茬口。

于是他调转自行车去了一趟公社,给徐治功露了话,让他去查一下他们村的猪饲料地。

他并且提醒徐主任说,不要光查他们队的,其它村子也查一查,以免让人怀疑是他田福堂反映的。

田福堂走了这一步“妙棋”以后,内心也倒有些矛盾。

一方面他对少安有气,觉得让小伙子受点整,灰上一段时间,就顾不上骚情他的润叶了。

另一方面,他又感到这种做法有些不太美气。

这无论如何是一件亏心事,等于给自己心里放了一条虫子,骚扰得灵魂不能安宁。

但他又想:

好汉做事不后悔!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没必要想得太多!

也好,让孙少安乱上几天吧!

最好是二队长金俊武也把猪饲料地扩大了,让公社查出来,把这两个蚂蚱拴在一根绳子上整治一通,叫他们再和我田福堂过不去!

公社普查的结果明朗了,全社一共有五个生产队扩大了猪饲料地。

让田福堂遗憾的是,二队没有扩大——金俊武这小子终究年纪大一点,比少安的城府深,没有让抓住尾巴。

这一天遇集,全公社的脱产干部和各大队、各生产队的主要负责人,都被调到公社院子里,批判五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生产队长。

尽管不是群众大会,但阵势也不小,公社院子里黑鸦鸦坐了一大片人。

批判会由徐治功主持,孙少安和另外四个人站在台子前。

批判发言的人通过那个包一块红绸子的话筒,轮流上台照稿子念一遍——话筒因为经常使用,红绸子已经被人试音时用手指头弹得稀巴烂了。

此时,在石圪节的街上和全公社每家每户的喇叭匣上,都转播着这个批判会的实况。

孙少安和另外这四个人顷刻间就成了全公社家喻户晓的人物。

到处都有人在议论他们——从本人议论到家里的其他人直至祖宗三代。

在批判会场里,田福堂找了个很不起眼的角落坐着,一直低头闻手中的烟卷。

往常如果开这样的会,他总是坐在最显眼的地方。

但今天他似乎生怕别人看见他。

他更不愿意自己的目光碰见少安的目光。

少安站在台子前,尽管头低着,但他还是用眼睛的余光在一片人群中搜寻到了田福堂。

少安看他坐在那么一个角落里,心里就更明白了。

是的,他心亏,不敢正视他。

他得到了一些安慰:

从某种意义说,他和田福堂都在接受批判;

他接受思想的批判,田福堂接受良心的批判。

在确认了“犹大”以后,孙少安索性再不想这件事了。

不管怎样,田福堂就是田福堂。

他不这样就不是田福堂了。

谁也不能改变田福堂,连他自己也改变不了自己。

话说回来,少安知道田福堂对他和润叶那次的会面心中有气。

平心静气地想,这种“报复”也情有可原。

是呀,他那样体面的人家,自己如花似玉的工作女儿,怎么能让一个泥腿把子去沾染呢?

少安现在感到欣慰的是,他对润叶的求爱采取了完全正确的态度。

田福堂现在又用铁的逻辑进一步给他论证了这件事的不可能性……他现在感到难受和丧气的是,这个批判将会把他在全公社扬臭了。

他别再指望在这个天地里给自己寻找一个媳妇。

哪怕加倍地掏财礼钱,也不会有人把女儿嫁给一个丧失了名誉的人!

使他更为难受的是,他担心由于他的这件事会影响少平和兰香将来的前途。

他终归已经是农民,他不怕什么,难道连老镢把也握不成了吗?

但少平和兰香与他不一样,以后要是有个出门的机会,会不会受这件事的“政治影响”呢?

如果影响到他两个人,他就会痛苦一辈子的……少安难受地前前后后思量着这件事,在一片闹哄声中总算熬完了批判会。

7.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公社”“自留地”“生产队长”等词语都指向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小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孙少安为社员着想,不惜违规给社员扩大自留地,而田福堂自始至终只考虑自身利益,两者形象对比鲜明,深入读者内心。

C.对于孙少安多划分猪饲料地一事,田福堂本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改变主意选择告发的原因是他不愿意自己的工作女儿与农民孙少安谈恋爱。

D.对于孙少安及其他四个生产队扩大猪饲料地一事,此举虽符合广大百姓的利益但违反当时规定,最终以遭批判作为结果,说明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

8.请简要分析文中田福堂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情况。

9.请简要分析本文叙事上的特点与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

“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

”其人皆垂泣曰:

“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

”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

魏德深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B.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C.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D.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

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

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受诏:

指奉皇帝的命令。

“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C.诣阙:

指奔赴朝廷。

“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可借指朝廷。

D.持节:

“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此以为凭证或信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

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

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

C.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

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呆在家中不敢出门;

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家了。

D.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

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2)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

14.文中叙述郡丞元宝藏备办器械的狼狈情状,有何作用?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5.下列四首唐诗,对于人、事、物的评价不属于“唱反调”(翻案)的一项是()

A.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B.赏春罗邺

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

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

C.西施滩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D.汴河怀古(其二)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6.请赏析上一题崔道融《西施滩》诗中“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这两句。

四、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能做到明辨内外、荣辱之境,因此宋荣子才会“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_______”。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五、选择题

1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组织龙舟竞赛,惠州市也会举办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

一声锣响,早已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

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D.因人而异 

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应该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再加一大发明,那就是考试。

最早的全国性考试确实由中国人开创,它的官方称呼是——科举。

B.本书作者谨向本书提供资料和图片,参与编审、出版和发行工作,以及所有给予本书帮助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C.括号里的话如果是注释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叫句外括号;

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

D.每节语文课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作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六、语言表达

20.下面5句话,分别有一个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提出修改办法。

(1)请假条:

亲爱的老师,我身体偶染贵恙,不能参加今天的升旗仪式,特向您请假。

(2)倡议书:

在5·

15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学生会倡议大家热爱内人,传递好家风。

(3)公告:

由于安保工作做得好,这次小偷入户光顾,不到五分钟就被抓捕。

(4)通知:

夜间在小区行车时鸣笛,是一种坑爹行为,敬请各位司机师傅多加注意。

(5)书信:

申老师您是我的偶像,您在朋友圈的每一个贴子我都仔细阅读,精心惠存。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椅子出现之前,跪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必须跪坐。

现在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与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差不多也是在跪着,这种近似的平等,拉近了皇帝与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_____,而是一种恭谨虔诚的表现。

_____,跪的意义在内涵上发生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_____,使臣民们潜移默化的奴颜婢膝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奴化了国人的心理。

七、材料作文

22.作文。

有句俗语说“人不为(wè

i)己,天诛地灭”,有人说,其实这句话的“为”字本来应该读wé

i.

还有一句俗语说“无毒不丈夫”,有人说,其实这句话的“毒”字本来应该是“度”。

请就这两句俗语或选择其中一句,写一篇文章表明你对其争议之处的看法。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A

3.A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倡导的是一种写实主义创作”错误,由原文“宋代山水画家对万物的描绘是最为丰富和细腻的,对于山水画创作理解也是建立在对于真实山水的把握,是最为接近写实主义的”可知,原文是“最为接近写实主义的”,“最为接近写实主义”不等于就是“写实主义创作”。

B错误。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

A项,“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