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9689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docx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基础达标检测1

  第九章单元检测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物体表现出各向异性是由于组成物体的物质微粒(  )

  A.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B.在空间按一定的规则排列

  C.数目较多的缘故

  D.数目较少的缘故

  【解析】 物质微粒空间排列周期性,造成各向异性.

  【答案】 B

  2.杭州的"龙井茶虎跑泉水"天下闻名,有人说,虎跑泉水水质特别好,不信,可用一只碗舀满虎跑泉水,然后小心地将硬币放在水平面上,硬币则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将硬币一枚接一枚小心地投入水中,只见水面会高出碗的边缘而不致溢出,对此正确的观点是(  )

  A.这是虎跑泉水的特有现象,由此可证明泉水的质地确实优良

  B.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泉水里面添加了某种特殊物质

  C.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并非是虎跑泉水所特有

  D.这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解析】 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并非虎跑泉水的特有现象.

  【答案】 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固体在某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该物体一定为非晶体

  B.小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水的表面张力起了主要作用

  C.用塑料细管将牛奶吸入口中利用了毛细现象

  D.鸭子羽毛上有一层脂肪,使羽毛不被水浸湿,这是因为水对脂肪不浸润的缘故

  【解析】 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各向同性的特点,所以A错;小船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主要是浮力起了作用,B错;用口吸牛奶吸入嘴中,不属毛细现象,C错,D对.

  【答案】 D

  4.做这样的实验:

如图所示,先把一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水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水的薄膜.如果用热针刺破棉线圈里那部分薄膜,则棉线圈将成为(  )

  A.椭圆形B.长方形

  C.圆形D.任意形状

  【解析】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棉线圈成圆形,C正确.

  【答案】 C

  5.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B.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C.附着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D.附着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解析】 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这就是表面张力,A正确、B错误;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集,不浸润液体的附着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而附着层Ⅰ为浸润液体,附着层Ⅱ为不浸润液体,故C、D均正确.

  【答案】 B

  6.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a)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则(  )

  A.甲、乙是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是非晶体,乙是多晶体,丙是单晶体

  【解析】 由图(a)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b)知,甲、丙有固定的熔点,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丙是单晶体.

  【答案】 B

  7.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在弯管中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

  A.会不断地流出B.不会流出

  C.不一定会流出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

  【解析】 水滴在弯管口处受重力的作用而向下凸出,这时表面张力的合力竖直向上,使水不能流出,故选项B正确.

  【答案】 B

  8.一个密闭容器里盛有较多液体,现保持温度不变,使液面上方的空间适当增大一些后,几位同学对液面上方的汽做出下列判断:

①仍是饱和汽;②变为未饱和汽;③汽的密度减小;④汽的密度不变;⑤汽的质量增加;⑥汽的质量不变;⑦汽的压强减小;⑧汽的压强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③⑦B.①⑥

  C.③⑥D.①④⑤⑧

  【解析】 封闭容器中的液体的饱和汽压和分子密度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

  【答案】 D

  9.节能减排是今后政府的重要工作,现代建筑出现了一种新设计:

在墙面的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解析】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后,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在熔点温度,直到晶体全部熔化;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先变软,然后熔化,在此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答案】 C

  10.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如下表所示.由如下数据能确定天气最干燥的就是下列选项中哪种情况(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单位:

毫米汞柱)(  )

  t/℃-505102030

  p3.164.586.549.2117.5431.82

  A.天气温度为-5℃,绝对湿度为2毫米汞柱

  B.天气温度为0℃,绝对湿度为3毫米汞柱

  C.天气温度为10℃,绝对湿度为3毫米汞柱

  D.天气温度为20℃,绝对湿度为10毫米汞柱

  【解析】 对比表中数据,相对湿度最小的是C种情况,B=39.21×100%=32.6%,其余选项的相对湿度都大于此值,所以C种情况人感觉最干燥.

  【答案】 C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一定呈液晶体

  B.利用液晶在温度变化时由透明变浑浊的特性可制作电子表、电子计算器的显示元件

  C.有一种液晶,随温度的逐渐升高,其颜色按顺序改变,利用这种性质,可用来探测温度

  D.利用液晶可检查肿瘤,还可以检查电路中的短路点

  【解析】 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呈液晶态,故A错.

  【答案】 BCD

  12.如下图所示的容器,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测得水汽的压强为p,体积为V.当保持温度不变(  )

  A.上提活塞使汽的体积增为2V时,汽的压强变为12p

  B.下压活塞使汽的体积减为12V时,汽的压强增为2p

  C.下压活塞时,汽的质量减少,汽的密度不变

  D.下压活塞时,汽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解析】 容器中的水汽刚好饱和,表示容器中已没有水.上提活塞使汽的体积变为2V时,容器中的汽变为未饱和汽,它遵循玻意耳定律,压强变为12p.下压活塞使汽的体积减为12V时,由于温度不变,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部分汽会凝结成水,汽的压强仍为p,只是汽的质量减小了.

  【答案】 AC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二、实验题(本题有2小题,共12分.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3.(5分)荷叶上的两个小水珠,接触后立即能汇成一个水珠,这是由于________;黑布伞的纱线间虽有间隙却不漏水,这是由于________;用钢笔在纸上写字是利用________现象完成的;鸭子在羽毛上涂油脂可防止羽毛被水弄湿是利用了________现象;农民松土是为了________.

  【解析】 由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不浸润、毛细现象,可得出答案.

  【答案】 表面张力的缘故 水的表面张力的缘故 浸润 不浸润 破坏毛细管防止水分流失

  14.(7分)室内温度40℃,如果用一加盖密封的大缸内的冷水降温,当缸附近温度为10℃时,缸边出现小水滴,这时室内相对湿度为________(已知40℃时水蒸气的绝对湿度为7.37×103Pa,10℃时的绝对湿度为1.23×103Pa).

  【解析】 缸边出现小水滴,说明10℃的饱和汽压等于室内温度为40℃时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为1.23×103Pa7.37×103Pa×100%=16.7%.

  【答案】 16.7%

  三、计算题(本题有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分)在某温度时,水蒸气的绝对压强为p=200mmHg,此时的相对湿度为50%,则:

  

(1)此时的绝对湿度为多少?

  

(2)饱和汽压为多大?

  【解析】 

(1)根据绝对湿度的定义可知此时的绝对湿度为200mmHg.

  

(2)由相对湿度

  B=pps×100%,可知:

  ps=pB=20050%mmHg=400mmHg.

  【答案】 

(1)200mmHg 

(2)400mmHg

  16.

  (10分)如右图所示,有一个高为H的导热容器,将其开口向上竖直放置.在气温为27℃、气压为760mmHg、相对湿度为75%时,用一质量可不计的光滑活塞将开口端封闭.求活塞下压多大距离时,将开始有水珠出现?

  【解析】 由于容器导热,故为等温变化

  状态Ⅰ:

p1=75%ps,V1=V

  状态Ⅱ:

p2=ps,V2=?

  由p1V1=p2V2,得V2=0.75V,

  所以下压距离为h=H/4,将开始有水珠出现.

  【答案】 H/4

  17.(10分)质量为m的0℃的冰雹,在空中由静止自由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其中1%质量的冰在下落过程中完全熔化成0℃的水脱离冰雹,若落地时的速度为400m/s.求:

  

(1)冰雹下落的高度;

  

(2)若落地时,动能全部转化成热,问能否将冰雹熔化?

(设冰的熔化热λ=0.34×107J/kg,g取10m/s2)

  【解析】 

(1)设冰雹下落的高度为h,根据题意有:

  mgh-12(1-1%)mv2=m×1%λ,

  所以h=m×1%λ+121-1%mv2mg

  =0.34×107×1%+12×1-1%×400210m=11320m.

  

(2)假设冰雹能全部熔化,则需满足

  12(1-1%)mv2≥m(1-1%)λ

  而12(1-1%)v2=12×(1-1%)×4002J≈8×104J,(1-1%)λ≈3.4×106J

  显然由动能全部转化成的热不能满足冰全部熔化的需要,故不能熔化.

  【答案】 

(1)11320m 

(2)不能

  18.(10分)

  物理学中,把单位长度边界线上的表面张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用σ表示,单位为N/m,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肥皂的表面张力系数,在一个开口向下的框架上有一根可自由滑动的细金属丝ab,框上布满肥皂后,竖直在空气中,在金属丝下挂一小重物m,使肥皂膜恰好不致破裂.

  如果已知细金属丝和小球重G=1N,金属丝长l=20cm,则测得肥皂膜的表面张力系数为多少?

  【解析】 肥皂水膜有两个表面,根据力的平衡有:

σl×2=G,即σ=G2l=12×0.2N/m=2.5N/m.

  【答案】 2.5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