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ds区元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915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章ds区元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22章ds区元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22章ds区元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22章ds区元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22章ds区元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2章ds区元素.docx

《第22章ds区元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章ds区元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22章ds区元素.docx

第22章ds区元素

第22章ds区元素

[教学要求]

1.掌握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掌握Cu(Ⅰ)和Cu(Ⅱ)的相互转化。

2.掌握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掌握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化。

3.了解含汞、镉废水的处理。

[教学重点]

铜、银、锌和汞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Cu (Ⅰ)和Cu(Ⅱ)及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Cu (Ⅰ)和Cu(Ⅱ)及汞(Ⅰ)和汞(Ⅱ)的相互转化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铜族元素

2.锌族元素

[教学方法与媒体]

讲解,ppt展示

22-1   铜族元素的通性

22-1-1铜族元素的通性

周期系第一副族元素(也称为铜族元素)包括铜、银、金三个元素。

表22—1汇列了铜族元素的基本性质。

1、活泼性:

铜族元素的金属活泼性远小于碱金属。

它们的价电子层结构为(n-1)d10ns1。

从最外电子层来看它们和碱金属一样,都只有一个s电子。

但是次外层的电子数不相同,铜族元亲次外层为18个电子,碱金属次外层为8个电子(锂只有2个电子)。

由于18电子层结构对核的屏蔽效应比8电子结构小得多,即铜族元素助原子的有效核电荷较多,所以本族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一个s电子受核心荷的吸引比碱金属要强得多,因而相应的电离能高得多,原子半径小得多,密度大得多等等。

由Cu→Ag→Au活泼性递减;由Na→Cs金属活泼性递增。

2、氧化态

从表中可以看出铜族元素的氧化数有+1、+2、+3三种,而碱金属的氧化数只有+1一种。

这是由于铜族元素最外层的ns电子和次外层的(n-1)d电子的能量相差不大的缘故,如铜的第一电离能为750kJ/mol,第二电离能为1970kJ/mol,它与其它元素反应时,不仅s电子能参加反应,(n-1)d电子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失去一个到二个,所以呈现变价。

碱金属如钠的第一电商能为499kJ/mol,第二电离能为4591kJ/mol,ns与次外层(n-1)d能量差很大,在一般条件下很难失去第二个电子,氧化数只能为+1。

3、标准电极电势

  K++e-==K     φθ=-2.925V

Cu++e-==Cu    φθ=0.52V

Ag++e-==Ag φθ=0.7996V

Ag2++e-==Ag+   φθ=1.987V

Au3++3e-==Au   φθ=1.42V

由表22-2可见,铜、银、金的电极电势比氢大,所以铜族元素的金属活泼性远小于碱金属。

从上到下,金属活泼性递减;与碱金属的变化规律相反。

铜族元素的第一电离势比碱金属高得多,铜族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比碱金属的数值大。

本族元素性质变化的规律和所有副族元素一样,从上到下即按Cu、Ag、Au的顺序金属活泼性递减,与碱金属从Na到Cs的顺序恰好相反。

这是什么原因呢?

从表22-l的一些数据分可以得到一些解释:

从Cu→Au,原于半径增加不大,而核电荷确明显增加,次外层18电子的屏蔽效应又较小亦即有效核电荷对价电子的吸引力增大,因而金属活汉性依次减弱。

另一方面从能量数据的分析来看,铜、银、金的第一电离势分别为750、735、895kJ/mol。

从电离势来看,银比铜稍活泼。

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就应依电极电势的大小来判断。

用玻恩哈伯循环计算M(s)→M+(aq)能量变化,可见从固体金属形成一价水合阳离子所需的能量随Cu—Au的顺序越来越大,所以从Cu—Au性质越来越不活泼。

波恩哈伯循环

E=升华能+电离能+水化能

能量变化

升华能/kj·mol-1

340

285

385

电离能/kj·mol-1

745.3

730.8

889.9

水化能/kj·mol-1

-582

-485

-644

总能量/kj·mol-1

503.3

530.8

630.9

4、化学键键型

由于18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具有很强的极化力和明显的变形性,所以铜族元素二元化合物有相当是共价化合物,如:

AgI是共价分子,而碱金属的二元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

5、氢氧化物的碱性和稳定性

氢氧化物的碱性较弱,且极易脱水形成氧化物,而碱金属氢氧化物是强碱,对热非常稳定。

6、配位能力

另一面本族元素离子的d、s、p轨道能量相差不大,能级较低的空轨道较多,所以形成配合物的倾向也很显著,有很强的配位能力。

而碱金属通常不形成配合。

7、单质的物理性质

铜族金属密度大、硬度大、熔点高,而碱金属则密度小,硬度小、熔点低。

22-1-2金属单质

1、存在和冶炼

⑴存在

金属中铜、银和金是为人类最早熟悉的,因其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它门在自然界中有游离的单质存在。

自然铜(游离铜)的矿床很少,主要铜矿有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S2)、斑铜矿(Cu3FeS4)、赤铜矿(Cu2O)、蓝铜矿(2CuCO3·Cu(OH)2)和孔雀石(CuCO3·Cu(OH)2)等。

我国的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主要集中在江西、云南、甘肃、湖北、安徽、西藏。

现已在江西德兴建立了我国最大的现代化铜业基地。

银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

除较少的闪银矿(Ag2S)外,硫化银常与方铅矿共生,我国银的铅锌矿非常丰富。

金矿主要是自然金,自然金有岩脉金(散布在岩石中)和冲积金(存在于砂砾中)两种。

我国黑龙江和新疆都盛产金。

⑵冶炼

①铜:

主要从黄铜矿提炼。

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水法炼铜”。

在冶炼过程大致分为:

1)富集:

将硫化物矿进行浮选。

2)焙烧:

把得到的精矿进行焙烧,除去部分的硫和挥发性杂质如三氧化二砷等,并使部分硫化物变成氧化物。

主要反应如下:

2CuFcS2+O2====Cu2S+2FeS+SO2

3)制粗铜:

把焙烧过的矿石与砂子混合,在反射炉中加热到1273左右,FeS氧化为FeO以后,这时FeO又和SiO2形成熔渣(FeSiO3),它因密度小而浮在上层,而Cu2S和剩余的FeS熔融在一起生成所谓“冰铜”,冰铜较重,沉于下层:

FeO+SiO2===FeSiO3

MCu2S+nFeS===冰铜

4)制泡铜:

把冰铜放入转炉,鼓风熔炼,就得到大约含铜98%左右的粗铜。

主要反应如下:

2Cu2S+3O2===2Cu2O+2SO2

2Cu2O+Cu2S===6Cu+SO2

生成的SO2气体可用来制硫酸。

5)精炼:

一般火法精炼后铜,大约含99.5-99.7%的铜和0.5-0.3%的杂质。

这种铜的导电性还不够高,不符合电气工业的要求。

电解精炼是为了获得高导电性的更纯的铜和提取贵金属。

用电解法可得纯铜(99.99%),真空精镏得超纯铜(99.99999%)。

②银矿和金矿中银的含量往往较低,这时可采用氰化法提炼。

氰化法是用稀的KCN或NaCN溶液处理粉碎的矿石反应如下:

4Au+8NaCN+2H2O+O2===4Na[Ag(CN)2]+4NaOH

Ag2S+4NaCN===2Na[Ag(CN)2]+Na2S

4Au+8NaCN+2H2O+O2===4Na[Au(CN)2]+4NaOH

然后用金属锌进行置换,使银、金从溶液中析出:

2Na[Ag(CN)2]+Zn===2Ag+Na2[Zn(CN)4]

2Na[Au(CN)2]+Zn===2Au+Na2[Zn(CN)4]

湿法冶金无氰工艺

在特制的电解设备中将碱金属氯盐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电解,释放出的活性氯将矿石中的金氧化生成氯化金,进而生成氯氢金酸。

再以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经解吸、酸化、灼烧后提炼成成品金。

本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对环境无污染,投资省、生产周期短,效率高,并能适应矿物组分较为复杂的含金矿石的湿法冶金,同时,对保护自然生态平衡,开发矿产资源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性质和用途

⑴、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铜、银、金依次是紫红色、银白色和黄色的金属。

它们的重要物理性质见下表22-3。

铜族单质具有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优良的导电、传热性等共同特性,它们为延展性很好。

特别是金,1克全能抽成长达3公里金丝,或压成厚约0.0001毫米的金箔。

铜的导电性能仅次银居第二位。

铜在电气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极微量的杂质,特别是As和Sb的存在会大大降低铜的导电性。

因此制造电线,必须用高纯度的电解铜。

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金属中占第一位,与其能带的宽窄有关。

IB族金属d能带内能级多,电子多,电子较易发生跃迁。

但由于银比较贵,所以它的用途受到限制,银主要用来制造器皿、饰物、货币等。

金是贵金属,常用于电镀、镶牙和饰物。

金还是国际通用货币,一个国家的黄金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力量。

有时把铜、银和金称为“货币金属”,这是因为古今中外都用它们作为金属货币的主要成分。

铜族金属之间以及和其它金属之间,都很容易形成合金,其中铜合金种类很多,如青铜(80%Cu,l5%Sn,5%Zn)质坚韧、易铸,黄铜(60%Cu、40%Zn)广泛作仪器零件,白铜(50-70%Cu,18-20%Ni,13-15%Zn)主要用作刀具等。

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

我国是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并且是青铜、黄铜和白铜等合金的首创者。

据考证,在三千多年前(殷代)已能从孔雀石中炼出铜来,而且铸铜的技术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当时许多铜器都是古铜的。

在公元前二世纪(汉代)发明了黄铜和白铜,直到十八世纪才传入欧洲,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在铜的冶炼、铸造和合金的制造上获得了辉煌的成就。

铜和Fe、Mn、Mo、B、Zn、Co等元素都可用作微量元素肥料。

铜在生命系统中有重要作用,人体中有30多种蛋白质和酶含有铜。

现已知铜最重要生理功能是人血清中的铜蓝蛋白,有协同铁的功能。

⑵化学性质

铜族元素的化学活性远较碱金属低,并按Cu、Ag、Au的顺序递减,这主要表现在与空气中氧的反应及与酸的反应上。

①与氧的作用

铜在常温下不与干燥空气中的氧化合,加热时能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银、金在加热时也不与空气中的氧化合。

在潮湿的空气中放久后,铜表面会慢慢生成一层铜绿。

2Cu+O2+H2O+CO2====Cu(OH)2·CuCO3

铜绿可防止金属进一步腐蚀,其组成是可变的。

银、金则不发生这个反应。

当有沉淀剂或配合剂存在时,可反应(为什么?

)。

所以不可用铜器盛氨水!

空气中如含有H2S气体跟银接触后,银的表面上很快生成一层Ag2S的黑色薄膜而使银失去白色光泽。

银器年久变黑,银没有验毒本领!

②与卤素的反应

铜族元素都能和卤素反应,但反应程度按Cu—Ag—Au的顺序逐渐下降。

铜在常温下就能与卤素作用,银作用很慢,金则须在加热时才同干燥的卤素起作用。

③与酸作用

1)在电位序中,铜族元素都在氢以后,Cu,Ag,Au不能置换稀酸中的H+(还原性差);

2)生成难溶物或配合物,使单质还原能力增强;

3)当有空气、配位剂存在时,铜能溶于稀酸和浓盐酸:

2Cu+4HCl+O2===2CuCl2+2H2O

2Cu+2H2SO4+O2===2CuSO4+2H2O

浓盐酸在加热时也能与铜反应,这是因为C1-和Cu+形成配离子[CuCl4]3-,

2Cu+8HCl(浓)===2H3[CuCl4]+H2↑

4)Cu,Ag,Au可溶于氧化性酸

铜易为HNO3、热浓硫酸等氧化性酸氧化而溶解:

Cu+4HNO3(浓)====Cul(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银与酸的反应与铜相似,但更困难一些:

2Ag+2H2SO4(浓)=Ag2SO4+SO2↑+2H2O

而金只能溶解在王水中: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