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种水利技术,从山地水源开凿暗渠,沿渠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用于灌溉。
这种水利技术创造于()
A.四川地区B.关中地区C.岭南地区D.新疆地区
【2题答案】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水利技术是井渠,在新疆地区使用,D项正确;
井渠技术与四川地区、关中地区、岭南地区无关,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大臣或以“专典机密”“参知机务”“参与政事”之类名义,参加政事堂或门下中书的会议,皆成为真宰相。
这反映了()
A.唐代的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B.身份低微的士人开始被破格选用
C.唐代中央行政机构不够完善D.大臣完全沦为帝王
耳目和工具
【3题答案】
【答案】A
【详解】根据“参加政事堂或门下中书的会议,皆成为真宰相”可得出唐朝丞相数量增多,权力有所下降,A项正确;
“开始”错误,在汉代已有,排除B项;
材料反映的不是机构不完善,排除C项;
D项太绝对,排除D项。
故选A项。
4.2022年春晚,脱胎于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下图)的舞剧《只此青绿》一骑绝尘,成为春晚最热的节目之一。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18岁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
下列对此画认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在此时最终成熟B.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画面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D.完全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幕写
【4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千里江山图》意境深远,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C项正确;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成熟于隋唐时期,《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师王希孟的作品,排除A项;
《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不属于传统文人画,排除B项;
“完全拘泥于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幕写”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千里江山图》属于写意之作,排除D项。
5.宋代将县城以下的乡村经济中心设立为“镇”,由中央直接委派镇官,称为“监镇”,进行治理和收税。
镇官享有略低于县官的职权,“镇”的含义,也因此由唐代的军事要地,变为宋代的乡村经济中心。
由此可知,宋代()
A.政府开始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B.政府不再推行重农抑商
经济政策
C.工商业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制度变化D.江南地区出现了高度专业化的市镇
【5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将县城以下的乡村经济中心设立为“镇”,镇官享有略低于县官的职权,镇变为宋代的乡村经济中心,体现了工商业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制度变,C项正确;
镇不是草市,排除A项;
古代封建政府一般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高度专业化的市镇信息,排除D项。
6.很多名人名言被后人奉为座右铭。
下列名言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②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③④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
【6题答案】
【详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顾炎武的言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王阳明的言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老子的言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言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是明末清初,②是明代中后期,③是春秋时期,④是唐朝,A项正确,排除B、C、D项。
7.柔远司是清朝的官署名,其主要负责额发外扎萨克包括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以及蒙,藏地区喇嘛的俸禄;
安排年班、围班、朝贡以及他们来京后参加筵宴。
赏赐和发放路费等事宜。
据此判断柔远司隶属于()
A.军机处B.理藩院C.宣政院D.司礼监
【7题答案】
【详解】柔远司负责少数民族地区事务,其隶属于理藩院,B项正确;
军机处没有下属机构,排除A项;
元朝设置宣政院,排除C项;
清朝宦官不参与政务,排除D项。
故选B项。
8.苏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样地之一,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下列关于苏州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州是秦代会稽郡的郡治所在②在这里诞生的昆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③甲午战后苏州被迫开放为商埠④《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苏州的市井风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题答案】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州是秦代会稽郡的郡治所在,①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州诞生的昆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②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苏州被迫开放为商埠,③正确,A项正确;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开封的市井风情,④错误,排除B、C、D项。
9.“条约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论,‘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该“条约”签订于()
A.19世纪40年代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40年代
【9题答案】
【详解】“条约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论,‘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涉及的内容是领事裁判权,这一条约签订是在鸦片战争后,19世纪40年代,中美《望厦条约》A项正确;
B、C、D三项都不是该条约签订时间,排除。
10.下图是一部传记作品的目录(部分),据此判断该作品是()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根基与西方文化的洗礼
第二章甲午战败的刺激与思想启蒙
第三章在政治变革的激流中
第四章近代中国第一译手
第五章实业救国的思想与实践
A.《李鸿章传》B.《康有为传》C.《盗火者:
严复传》D.《张謇传:
状元大实业家》
【10题答案】
【详解】根据“第三章在政治变革的激流中;
第四章近代中国第一译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与严复有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宣扬进化论,同时也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政治变革,发展民族工商业,C项正确;
李鸿章是洋务派,张謇是实业家,都不主张政治变革,排除AD项;
康有为与“近代中国第一译手”不符合,排除B项。
11.下图为近代《图画日报》(1910年出版)上刊载的图画《上海社会之现象:
电车往来之快捷》。
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建成B.上海成为当时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C.中西合璧成为上海大部分建筑的主要特征D.不同层次的交通工具在当时上海并行应用
【11题答案】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图画“《上海社会之现象:
电车往来之快捷》”中的信息可知,画中既有新式交通工具电车,还有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说明不同层次的交通工具在当时上海并行应用,D项正确;
1906年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排除A项;
仅凭交通工具无法得出“上海成为当时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电车往来快捷”,未涉及建筑,排除C项。
12.1911年末至1912年初,南方革命党人与北方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进行了近2个月的议和谈判最后达成协议:
清帝逊位,国家实行共和体制,袁世凯继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
下列项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民主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B.谈判妥协是一切革命的最终归宿
C.民主共和的理念已彻底深入人心D.这次和谈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12题答案】
【详解】“清帝逊位,国家实行共和体制,袁世凯继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意味着帝制的结束,这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进步,A项正确;
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
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民心,排除C项;
这次谈判是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就而非失败的标志,排除D项。
13.“9月27日下午,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
……同日,大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名,决定周恩来任国务院总理,大会还选举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十三人为副委员长。
下列关于这次“大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B.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D.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3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这是第一届政协会议,这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A项正确;
1954年第一届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
宪法,排除B项;
C项中的“开始”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这一时期的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而非发展到新的阶段,排除D项。
14.1990年7月15日,美国记者纪思在《组约时报》上发文写道,“中国正在建立亚洲的金融中心,同时向世界证明,它仍然未关闭对世界的大门,”该记者评述的历史事件中()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4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并结合“中国正在建立亚洲的金融中心,同时向世界证明,它仍然未关闭对世界的大门”可知,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报道,C项正确;
1980年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排除A项;
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B项正确;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排除D项。
15.“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①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②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④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题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首先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①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简称,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符合国情,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②正确;
“一国两制”是为解决台湾和大陆和平统一问题提出的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③正确;
“一国两制”为世界上仍处于分裂中的民族和国家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思路,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④正确。
综上,①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
排除A项、B项、C项。
16.“他们到各个地方教学,从这种流浪中获得一种极端的相对主义,最早触及了批判思想。
他们这种带有些许国际性的身份,使得他们脱离了城邦的约束范围,也让他们发现了个人主义,他们客观上促进了观念的交流,可能也正是这种促进交流的工作使得柏拉图将他们的职业看做是追求商业和金钱。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A.梭伦B.伯里克利C.普罗塔戈拉D.塞内卡
【16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相对主义”“也让他们发现了个人主义,他们客观上促进了观念的交流,可能也正是这种促进交流的工作使得柏拉图将他们的职业看做是追求商业和金钱”等信息可知,“他们”是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戈拉,C项正确;
梭伦引领雅典走上民主的轨道,排除A项;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繁荣的黄金时期,排除B项;
塞内卡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传同情、仁爱,排除D项。
17.“该法案的出台与当时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想及英荷海上争霸密切相关,是英政府运用国家权力,对海上进出口贸易进行控制与干预的一种手段。
”“该法案”指的是()
A.《航海条例》B.《权利法案》C.《王位继承法》D.《谷物法》
【17题答案】
【详解】1651年10月9日,国会针对当时英国海上贸易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又颁布了一个《航海条例》,是国家利用政治权力对海上进出口贸易进行控制与干预的一种手段,A项正确;
《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谷物法》与荷兰无关,排除B、C、D项。
18.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用相当大篇幅介绍牛顿学说,并且认为,“对于法国人而言。
《哲学通信)是他们了解牛顿的入门书。
”“我们都是牛顿的学生,我感谢他独自发现和证明字宙的真实体系。
”对此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伏尔泰曾师从牛顿学习经典力学
B.《哲学通信》是一本纯粹的科普著作
C.牛顿的科学成就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D.牛顿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18题答案】
【详解】根据“对于法国人而言。
”可得出,伏尔泰强调牛顿的科学体系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其科学的蕴含的理性精神为法国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
牛顿不是伏尔泰的师傅,排除A项;
《哲学通信》不是科普书籍,排除B项;
D项是牛顿力学的影响,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19.“1920年,陈望道费了平时译书
五倍功夫,译出了首个中译本。
陈译本顺应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起了重大的作用,”陈望道所译之书是()
A.《神圣家族》B.《共产党宣言》C.《法兰西内战》D.《国家与革命》
【19题答案】
【详解】陈望道翻译的是《共产党宣言》,B项正确;
A、C、D三项都不是陈望道翻译的著作,排除。
20.某宪法“确定议会为共和国的立法机关,有对政府的监督权,内阁应取得议会的‘信任’,如果议会对政府投不信任票,则将引起内阁辞职。
议会的职权还包括通过法律、选举总统、监督政府的活动。
”下列对这部“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A.首创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运行机制B.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C.体现了人民主权和中央集权的原则D.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
【20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部宪法是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后来通过宪法修正条文“凡曾经统治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B项正确;
A项是英国责任内阁制,排除A项;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人民主权和中央集权的原则,排除C项;
德国1871年宪法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排除D项。
21.“列宁本是认定了在产业后进的国家不经过相当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不能进于最低度的共产主义的。
大产业的毁灭,工厂的停工,便是无产阶级不能存在。
只有产业发达,无产阶级才发达,共产党的政府总有他的立脚点。
”材料旨在分析()
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阶级基础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弊端
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21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只有产业发达,无产阶级才发达,共产党的政府总有他的立脚点。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解决了产业落后的国家在民主革命胜利后怎样进行共产主义建设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中重建资本主义”并非“又回到资本主义”,C项正确;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阶级基础是俄国工人阶级力量壮大,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弊端在于国内战争胜利后,仍然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影响人民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
材料信息与斯大林模式形成无关,排除D项。
22.关于二战中的某次战役,学者普遍认为该战役粉碎了德军夺回战略主动权的最后一次努力,也标志着苏德战场形势的根本转折的完成。
从此苏军全面转入了战略进攻,而德军则被迫进行战略防御,处于“覆灭的边缘”,该战役发生于下图(示意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2题答案】
【详解】库尔斯克会战标志着苏德战场形势的根本转折的完成。
从此苏军全面转入了战略进攻,而德军则被迫进行战略防御,②是库尔斯克,B项正确;
①是莫斯科,③是斯大林格勒,④是塞瓦斯托波尔,排除A、C、D项。
23.某学者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以1975年的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值为100,制作了下表。
结合所学,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1953-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对比表(部分)
国家
1953年
1973年
1973年比1953年增长%
美国
46.5
110.2
137
英国
60
109.5
82.5
联邦德国
32
109
240
意大利
25.3
105.4
316
A.美国经济基本上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B.撒切尔夫人的系列改革使英国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联邦德国经济增长得益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国有化运动助推意大利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23题答案】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实行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成为西欧经济“火车头”,C项正确,排除D项;
A项的基本上实现了零通货膨胀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
撒切尔夫人改革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通过系列改革使英国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但与表格时间不符,排除B项。
24.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
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该协定,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启动运行。
下列对RCEP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B.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产物
C.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D.标志着世界贸易逐步走向规范化
【24题答案】
【详解】RCEP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产物,其不能组我诶世界贸易走向规范的标志,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A、B、C三项的描述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25.古史辨派是中圆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顾领刚作为古史辨派的代表人物,最初只想“毕生研究与世无关的学问”,其研究则聚焦于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等中国古史神话,但在“九二一”事变后,顺颉刚目睹“强邻狂施压迫”,认识到侵略者借民族、宗教问题分裂中国的企图,便开始“为挽数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理论。
这说明()
A.“与世无关的学问”对现实社会不无裨益
B.历史研究者可根据时代的需要而以论代史
C.史学研究不可能在求真和致用上实现两全
D.家国情怀往往会影响历史学者的研究方向
【25题答案】
【详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顾颉刚研究史学的方向从单纯的学术研究转向“为挽数民族危亡致力于边疆和民族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这说明家国情怀会影响历史学者的研究方向,D项正确;
A项表述绝对,排除A项;
以论代史的研究方式是不可取的,排除B项;
顾颉刚的研究证明求真和致用可以两全,排除C项。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经验,表明了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了:
及至无产阶饭(由共产党负责)在政治上变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的时候,革命又是如何地遭到了失败。
这种历史不应当重复了。
依现时的情况说来,高开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能建立,和平民主抗战的目的就不能实现,祖国就不能保卫,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就不能成功。
——引自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制定了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外文战略,其核心是通过对亚洲国家进行增信释疑的工作,避免这些国家加入美国组建的军事同盟体系,为中国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就是这一外交战略的具体落实……在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引自李潜虞《国际和平统一战线与中国对万隆会议的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经验”,结合所学,简述1937年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制定“建立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国际背景,并简析万隆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26~27题答案】
【答案】
(1)经验:
坚持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努力: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红军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中共中央提交了国共合作宣言;
八路军参加太原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2)背景:
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或“美国组建军事同盟体系以孤立中国”)
影响:
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或“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推动中国与亚非民族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或答“推动了新中国的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出现”)
国际背景: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运动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美国对中国实行包围封锁威胁政策。
增加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为中国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冲破了美国的外交锋封锁。
【小问1详解】
关于经验:
根据材料一“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经验,表明了当资产阶级追随着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的时候,革命是如何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