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Word文档格式.docx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直线、射线、线段,谁来举一些例子?
刚才我们和大家一起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
打开课本38页仔细阅读课文,并准备回答以下几个思考题。
(1)直线有什么特点?
(2)什么叫线段?
(3)射线有什么特点?
(4)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5)同学们不仅认识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线,要求学生说出哪些是直线?
哪些是线段和射线?
(6)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三、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画出点与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自己画出点与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举出一些生活上的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例子
四、直线的基本性质
经过一点画直线
经过两点画直线
经过三点画直线,经过n个点呢?
归纳:
经过两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五、巩固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直线、线段和射线及直线的特点,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看你是否真掌握。
判断:
(1)一条直线长12CM。
()
(2)直线比射线长。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4)两个端点之间可连成一条直线。
下面图形有几条线段?
哪条线段最长?
哪条线段最短?
(1)学生自由数线段各抒己见。
(2)教给学生数线段的方法。
数线段的方法有多种,同学们应灵活运用。
发展: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两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就有(2+1)条线段;
有三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就有(3+2+1)条线段;
那么有四条、五条基本线段的图形又有几条线段呢?
课后好好动动脑筋想一想。
六、练习
P40练习
七、总结:
这堂课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后记:
3.1.2线段长短的比较
新授
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会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几倍;
会作两条线段的和与差,掌握线段中点的概念。
会度量线段的长度;
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
1、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2、按要求画出线段
按要求画出线段
一、复习
线段的概念,学生动手画出
(1)直线AB。
(2)射线OA。
(3)线段CD。
提出问题:
能否量出直线、射线、线段的长度?
二、讲解P40动脑筋
怎样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
得出为什么要站在一起,脚底要在一个平面上?
怎样比较两座大山的高低?
只要量出它们的高度。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师设计以下过程由学生完成。
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大小比较的两种比较方法:
重叠比较法:
数量比较法
三、度量线段的长度
这里有一条线段,要知道它的长度,该怎么测量?
教师讲解:
把线段的一个端点A对准直尺0刻度线,读出另一个端点B所对直尺的刻度就是线段的长度。
同学们已经会度量线段的长度,现在老师要同学们画一条3.5CM长的线段,会不会画?
你准备怎样画?
(相互讨论一下后交流汇报)
(1)定点<
定位置>
画线段
(2)找点(板书)
(3)连线
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5CM长的线段,巩固画线段的方法。
提出数与形的问题:
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线段的长度可用一个正数表示。
这就是数与的结合。
5>
线段的两种度量方法:
(1)直接用刻度尺。
(2)圆规和刻度尺结合使用。
(教师可让学生己寻找这两种方法)
四、线段的性质
阅读P41的动脑筋
归纳线段的性质:
连续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画图说明。
两点的距离:
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
线段的中点:
如果B在线段AC上,并且AB=BC,那么B点叫作线段AC的中点。
画一条线段,找出它的中点
五、讲解P42的例1和例2
例1已知线段a,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2a。
(启发引导学生画出图形,并写出作法)
例2已知线段a,b(a>
b),1、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a-b。
2、作一条线段使它等于 a+b。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画出图形,并写出作法)
六、练习及小结
P42的练习
补充练习:
如图,根据图形填空。
ABCD
┕━━┷━━━━┷━━┛
AD=AB+______+_____, AC=_____+_____,CD=AD—_____。
小结本节课内容
七、作业
P43,A组1、2、3
3.2.1角与角的大小比较
理解角及角的有关概念,巩固平角及周角的认识。
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能用符号语言叙述角的大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通过角的测量、折叠等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
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对角的有关概念的理解,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课前准备:
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电冰箱,包装箱上标明:
将冰箱向后倾斜可推动冰箱,但倾斜角不能走过30度。
什么叫角?
什么叫角的度数呢?
二、观察P44的图形
讲解角的概念: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到另一位置时所成的图形叫角。
画图示意
角的有关概念
角的顶点、角的始边、角的终边、角的边、角的内部
平角、周角
当射线绕端点旋转到与原来的位置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反时,所成的角叫平角。
当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又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所成的角叫周角。
角的大小由角的始边绕顶点旋转至终边位置时旋转量的大小决定。
角的表示方法
∠BAC ∠A ∠1 等
6>
角也可以看成是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7>
说一说我们生活中的角
三、比较角的大小
画出P46的几个图形,说明角的大小的不同情况
P47做一做,折出一个角的平分线
以一个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如果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学生画一个角,然后再画出它的平分线
四、练习及小结
P47的练习1-3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
六、作业
习题3.2:
A组1、2
3.2.2角的度量
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你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理解1度的角的概念,掌握周角、平角、直角的大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理解余角及补角的概念,并掌握求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方法。
掌握角的大小的计算。
测量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的计算
对余角及补角的概念的理解,角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P48的第一个做一做
画出P47的图3-26中的各个角,并用量角器测量它们的大小。
1度的角的大小的确定
角的换算单位:
1°
=60′=3600″ 1″=1/60′=1/3600°
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
二、P48的第二个做一做
测量P48的两个图形的角的大小,并求出它们的和与差。
从两个图形的角的大小的计算,可以发现∠1+∠2=180度,
∠3+∠4=90度
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的概念
两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两角之和等于90度,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互为余角及互为补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同角的或等角的初角相等。
三、讲解P49的例题
例1:
如右图所示,已知∠AOB与∠BOD互为余角,
OC是∠BOD的角平分线,∠AOB=29.66°
,
求∠COD的度数.
四、巩固
练习P49 1-3题
小结讲课内容
五、作业
习题3.2A组:
3、4
3.3.1平行、相交、重合
三维目标(教学目标):
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内容;
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
平行线的概念与平行公理
对平行公理及直线平行关系的传递性的理解。
一、复习提问
经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经过两点呢?
经过三点呢?
线段AB=CD,CD=EF,那么AB与EF的关系怎样?
二、讲授新内容
观察P52的图形
说出这些直线的不同的位置关系?
相交、重合、不相交也不重合(平行)
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相交,可能重合,也可能不相交也不重合。
归纳得出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平行线的概念。
关键:
有没有公共点
平行线概念:
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
用三角板画平行线AB∥CD。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说一说:
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实例。
做一做
任意画一条直线a,并在直线a外任取一点A,通过点A画直线a的平行线,看能画出几条?
(学生画图,实际上只能画一条)
8>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一条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9>
直线的平行关系具有传递性:
设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a∥c。
因为如果直线a与c不平行,就会相交于一点P,那么过P点就有两条直线与直线b平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a∥c。
三、小结与练习
练习P54 1、2题
小结
对平行线的理解:
两个关键:
(1)“在同一个平面内”(举例说明);
(2)“不相交”。
一个前提:
对两条直线而言。
四、作业
画直线AB,再画直线外一点P,然后画直线CD,使CD∥AB。
完成基础训练的相应内容
3.3.2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Ⅰ、知识与技能:
理解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意义,理解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能准确地找出三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八个角的关系。
Ⅱ、过程与方法: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运用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的性质得到三条直线相交所得8个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及互补关系。
三条直线构成的角的关系,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找出三条直线构成的8个角之间的关系,用对顶角相交及等量代换得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1>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2>
经过直线外一点怎样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3>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即:
如果b∥a,c∥a,那么b ∥ c。
二、讲授新课
做一做(P54的内容)2
对顶角的概念3 1
如图∠1与∠3有共同的顶点O,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4
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从做一做中得出相应的结论,也可从简单的推理中得到:
对顶角相等。
M
∠1与∠3都是∠2的补角,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
4>
生活中的对顶角AB
5>
画直线AB、CD与MN相交,找出它们中的对顶角。
6>
讲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C
7>
假设直线AB,CD被MN所截,有一对同位角相等
比如说∠1=∠5,找出图形中相等的角或互补的角。
ND
8>
应用“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及等式的性质,可以得出相应的一些结论: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位角相等,那么其他几对同位角也相等,并且内错角也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内错角相等,那么其他几对内错角也相等,并且同位角也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另一对同旁内角也互补,并且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也相等。
三、练习
后记
3.4图形的平移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知道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运动变化思想、化归思想。
理解平移的定义
理解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一、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如开关抽屉、推开铝合金窗、推拉木门、自动门开关、乘坐手扶电梯。
这些物体作了什么运动呢?
二、讲解P58的观察图形
思考问题:
1>
被推移的窗页上的每一个点,是不是都按相同的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
2>
窗页上的图案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吗?
3>
A、B两点的距离改变了吗?
4>
直线AB移到直线A′B′后,方向改变了吗?
三、讲解平移的概念
从上述问题中归纳:
把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按同一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叫作平移。
上例中的平移中的对应点A与A′,B与B′等等,原来的图形叫作原像,在新位置的图形叫作该图形在平移下的像。
平移的特点: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平移还不改变直线的方向。
归纳:
(1)平移把直线谈成与它平行的直线。
(2)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可以通过平移与另一条重合。
要求学生叙述生活中平移的例子。
四、练习和小结
动手操作:
(1)在桌面上将手中的三角板沿刻度尺向右平移2cm;
(2)在桌面上将手中的三角板沿刻度尺向左平移3cm。
P59的练习题
五、布置作业
P59 A组
3.5.1平行线的性质
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初步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猜想-证明”的科学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向学生渗透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平行线性质的研究和发现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正确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一些什么角?
画图说明这些角的关系。
如果两条平行的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得到的这些角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P61页的“做一做”
(1)用量角器量出下面的两组角的大小。
图1图2
(2)上面的两组角都是同位角。
请同学们画两条平行线,然后画两条直线和平行线相交,用量角器测量一下,它们产生的几组同位角是否相等?
猜想与探索
(1)根据上述的测量,你能猜想得出什么结论吗?
(2)上图1,将∠1沿着FE方向作平移,使M点移动到N点重合,则有CD∥AB,这时∠1变成了∠2,因些∠1=∠2。
归纳:
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因为∠1=∠2,又因为∠2=∠3(对顶角相等),所以∠1=∠3。
归纳得到平行线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地说成: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因为∠1=∠2,又因为∠2+∠4=180°
(平角定义),所以∠1+∠4=180°
。
归纳得到平行线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内旁内角互补。
简单地说成: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完成P62的“做一做”的填空。
讲解P62的例题
例1:
如图,在A、B两在之间要修建一条公路,在A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80°
,即∠A=80°
现在要求在A、B两地同时施工,那么在B地公路走向应按∠B等于多少度施工?
P63练习1、2题
四、小结
P67 A组题1、3题
3.5.2平行线的判定
(1)
了解推理、证明的基本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推理过程。
学习简单的推理论证说理的方法。
通过简单的推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的习惯和方法,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论证”的能力。
平行线判定方法1的推理过程及几何解题的基本格式
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推理及书写格式。
一、复习引入
叙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3,借助图形用数学语言表达。
对顶角相等是成立的,反过来“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也成立吗?
那么我们知道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成立的,反过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否还成立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观察。
P64教材的观察 学生动手量一量,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探究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成立的,反过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否还成立呢?
解:
略(教科书P64)
判定方法1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练习P65的练习1、2小题
四、小结:
今天讲的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而上节课学习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也可以说是互逆的命题。
注意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不要用反了这两条定理。
P68 A组题 第4小题
3.5.2平行线的判定
(2)
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基本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推理过程。
平行线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的推理过程及几何解题的基本格式
叙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结合图形用数学语言叙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我们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时,有几条定理?
那么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除了方法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如下图,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有一对内错角相等,即
∠1=∠2,那么a与b平行吗?
分析后,学生填写依据。
因为∠1=∠2(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所以 ∠2=∠3(等量代换)
所以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下图,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有一对同旁内角互补,即
∠1+∠2=180°
,那么a与b平行吗?
分析后,学生填写依据。
解:
因为∠1+∠2=180°
(已知)
∠1+∠3=180°
(邻补角的概念)
所以 ∠2=∠3(等式的性质)
所以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归纳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和判定方法3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有一对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3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有一对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归纳所学的三条判定方法的简单表述形式: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六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P66做一做
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拼成的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吗?
讲解P66的例题 如图已知AB∥CD,∠ABC=∠ADC。
问AD∥BC吗?
因为AB∥CD(已知)
所以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 因为 ∠ABC=∠ADC (已知)
所以 ∠ABC-∠1=∠ADC-∠2
即 ∠4=∠3(等式的性质)
所以 AD∥BC(内错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