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16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宁大附中2015—2016年第一学期第六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人:
审阅人:
时量:
120分钟满分:
150分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每个民族的神话都孕育着该民族的精神原型。
由于价值取向和审美方向的不同,各民族神话呈现出来的基本文化特征也不同。
对比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会发现两种文化体系对于美的态度迥然有别。
②黑格尔说:
“但凡客观的美丽的形体,就是希腊人的神。
”在《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中,希腊诸神多是一些富有强烈视觉美感的艺术形象。
在现存的希腊雕像中,那些健壮有力的男神雕像和秀丽婀娜的女神雕像,都可看作人体完美比例的代表。
尤其是以宙斯为首的奥林匹斯诸神,个个形体健美,神力超凡。
这些优美强健的众神有过人的优点,也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缺点。
除了极个别的例子(比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火种)外,奥林匹斯诸神在道德上几乎没什么值得称道之处,他们看起来好像是一群终日在奥林匹斯山上宴饮娱乐的游手好闲之辈,而且还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
比如宙斯喜欢到处拈花惹草;阿佛洛狄忒对自己的丈夫并不忠诚;雅典娜和赫拉因为没有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为最美丽的女神,便发誓报复并导致了特洛伊的毁灭……奥林匹斯诸神和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一样爱冲动和犯错误,这却并不妨碍他们被凡人喜爱崇拜。
丹纳对此有评价,认为奥林匹斯神道德上并不完美,但是个性丰满,富有魅力。
③中国神话则与希腊神话不大一样。
中国神祇和希腊神祇的形象,都经过了从动物神或怪物神向人形神转化的过程,但结果却很不相同。
在希腊神话中,神祇的形象从第一代神卡俄斯进化到第五代奥林匹斯神族后,已经完全人形化和美形化,堪称完美。
而中国神祇在《山海经》等早期神话中以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的形式出现,在后来史官记载的神话中毫无过渡地直接变成人形神,但这些神话故事很少提及神的外貌,据推测,应该和平民百姓差不多。
因为在中国神话里,正神所以成为正神,并不是因为他健美,而是因为他能凭借神力来造福于民。
如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治水的大禹等。
众神既然是道德的楷模,至善的化身,自然就无所谓相貌是不是英俊漂亮。
就像鲁迅在《理水》中描写的大禹,坚定沉着,胸有成竹,深知民生疾苦,堪称德高望重,至于长相,则是典型的劳动人民形象:
“面貌黑瘦”“满脚底都是栗子一样的老茧”。
④中国神话不像希腊神话有优美的神祇形象,也不像希腊神话那样有专门司掌美的美神。
尽管仅有的几位女神女娲、洛神、西王母等在诗人笔下越来越美丽,但她们本身的身份却与美无关。
作为正统和主流的文化,儒家认为美没有实用价值,善才是该致力追求的境界。
君子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不该沉迷于美带来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愉悦。
许多美女导致了国家祸乱,而热衷于丹青的宋徽宗也最终失去了江山。
⑤出于伦理至上的指导意识,中国文人在对远古神话进行整理改造时,严格遵守着两个原则:
其一,合乎伦理规范;其二,具有教化功能。
原本流传于民间的一个个神祇经过这两个原则筛选之后,被加工成符合规范的明君圣主,得以进入文字相传的文化正统;而那些不符合伦常的,就游离于史册之外,散落在民间口头流传或各种稗官野史之中。
因此,越是晚近的历史文献,其所记载的远古神祇或近古帝王就越具有完美的道德品质。
伏羲最初只是渔猎之神,到了儒家经典中,成为“始作八卦,通德神明”的圣人;神农本是教人播种五谷的农神,后来演变为“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的有德之君;黄帝更是从一个原始部族虚构的祖神逐渐演化得神通广大,无所不能,既是兵法、医学和道家之祖,还是上古宫室的创始者。
他战功卓著、德政昭天,功绩空前绝后,所以后来演化成夏商周三代乃至整个汉族的始祖神。
像这样的对中国神话的伦理性改造从春秋开始,至汉代初步定型,到宋代以后基本完成。
⑥因此,归根结底,是强大的伦理意识操纵着中国神话历史化改造过程。
我们看到的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的种种不同之处,都可以从伦理角度找到它的解释。
(选自《中国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奥林匹斯神是希腊神话人物谱系中的第五代,男神健壮有力,女神婀娜秀丽,人体比例堪称完美。
B.奥林匹斯神道德上并不完美,绝大多数和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一样爱冲动和犯错误。
C.希腊人崇尚“美丽的客观的个性”,他们创造出来的神祇形象始终形体健美,神力超凡。
D.因为形体优美强健,个性丰满,奥林匹斯诸神尽管道德上多有瑕疵,却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2.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中国神话没有美神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作为正统和主流的文化,儒家认为美没有实用价值,善才是该致力追求的境界。
君子当以教化天下为己任,而不该沉迷于美带来的感观享受和精神愉悦。
B.和富有强烈视觉美感的希腊神祇不同,中国神祇由动物神和怪物神进化而来,在早期神话中以人面兽身或兽面人身的形式出现,后来直接变成人形神。
C.出于伦理至上的指导意识,中国文人在对远古神话进行整理改造时,会严格地把那些不合乎伦理规范和不具有教化功能的神祇形象从文化正统中筛选出去。
D.在中国神话里,正神所以成为正神,并不是因为他健美,而是因为他能凭借神力来造福于民。
如补天的女娲、尝百草的神农、教民稼穑的后稷、治水的大禹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神话没有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那样的美神,尽管仅有的几位女神女娲、洛神、西王母等在诗人笔下越来越美丽,但美丽并不是她们被奉为神祇的最初的理由。
B.合乎伦理规范并具有教化功能的神话人物被文人纳入文字相传的文化正统,而不符合儒家伦常的早期神祇游离于史册之外,散落在民间或各种稗官野史之中。
C.每个民族的神话都孕育着该民族的精神原型,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对于美的态度迥然有别,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方向,呈现出不同的基本文化特征。
D.中国神话中的神祇形象往往经过伦理性改造,例如最初只是一个原始部族祖神的黄帝后来被塑造成战功卓著、德政昭天的夏商周三代乃至整个汉族的始祖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
生三岁,其父徙家镇江。
稍长,从其乡二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
“此非凡儿也。
”景定元年,登进士第。
李庭芝镇淮南,闻其名,辟置幕中。
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
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閤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
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迁至主管机宜文字。
咸淳十年,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
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
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
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
旋与议宜中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罢之。
张世杰让宜中曰:
“此何如时,动以台谏论人?
”宜中皇恐,亟召秀夫还。
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
每时节朝会,秀夫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
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
秀夫曰:
“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
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
”乃与众共立卫王。
以秀夫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
时世杰驻兵厓山,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凡有所述作,又尽出其手。
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閤/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B.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閤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C.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閤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D.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閤/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封建社会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迁”“擢”“除”指古代官员职位升降。
“迁”“除”指贬官,“擢”指升官。
C.古代“学士”为官职名称,如“内阁大学士”“首辅大学士”“端明殿学士”等。
D.弹劾是指对享有特别权利的政府官员或法官等违法时进行刑事追诉的一种程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秀夫才华出众。
年少求学时,其师二孟先生很看重他;中进士后,又得到李庭芝的长久赏识和重用,李庭芝即使调动官职也不让他离开自己。
B.陆秀夫性格沉静。
他虽才华出众,却不苟且求人了解自己。
每每同僚议事,他都沉默不发一言,即使在酒宴上神色也矜持庄重。
C.陆秀夫坚持己见。
他参与议事时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虽然陈宜中是他的上司,但他不放弃自己的意见,导致本就嫉妒他的陈宜中指派言官对他进行弹劾。
D.陆秀夫忠诚爱国。
当益王因为受惊生病去世时,群臣都想要离去,陆秀夫义正词严的一番话使群臣改变了想法,大家共同拥立卫王为帝。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稍长,从其乡二孟先生学,孟之徒恒百余,独指秀夫曰:
“此非凡儿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8—9题。
台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首诗中诗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5分)
答:
9.两首诗的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出一晃年岁半百的诗人,回首当年,一言难尽的感情。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面人
张国平
同行是冤家,面人常和面人王就是一对解不开的疙瘩。
庙会,戏班演出,马戏表演,面人王能出现的地方必然有面人常的影子。
孩子们图热闹,大人们却能看出来,他们是在比手艺。
面人王捏一溜戏剧人物,面人常就捏一溜十八罗汉。
戏剧人物妖娆,十八罗汉诙谐,孩子们捏着钱不知该买哪边的。
面人王和面人常都不叫喊,只埋头摆弄手中的面团捏、搓、揉、掀,小竹刀挥来舞去,点、切、刻、划,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便呼之欲出。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面人的功夫在手上,叫喊是没用的,面人王和面人常在比内功。
小城人说,面人常老道,面人王灵巧。
面人常一撇嘴说,捏几个花里胡哨的娘们也叫手艺?
问问他师傅是谁?
他知道面人的祖师爷吗?
他知道面人的来历吗?
道有道规,捏面人也得讲辈分。
提起自己的山东师傅,面人常总是滔滔不绝。
面人王却无师无门,撑死也只能算野仙。
人们故意逗面人常:
捏面人还有祖师爷?
面人常一脸认真的说,认不准祖师爷也配捏面人?
手里的小竹刀龙飞凤舞,一个手摇鹅毛扇的人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不是囊中有万条妙计的诸葛孔明嘛。
有人说。
正是。
面人常一脸荣耀地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师爷。
面人常眯着眼睛说,祖师爷七擒七纵孟获,准备班师回朝,江面突然狂风大作。
祖师爷用米面为皮,内裹牛马之肉,洒酒祭江,江面顿时风平浪静,面人就是这样产生的。
面人常说完满脸红光,仿佛自己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
面人常说,不懂规矩哪行,懂规矩心定气凝,不懂规矩的人才心猿意马。
人们知道面人常是在挖苦面人王。
面人常收了摊就回家,专心研究他的面人,而面人王却总钻戏院。
花旦们在台上咿咿呀呀,面人王伸着脖子,眼睛里带勾。
大集小会上,突然有俏丽女子出现,面人王会立刻停住手中的活,目光糨糊似的贴在人家身上,看得女子羞赧地骂。
面人王这才回过神来,嘿嘿地向人家赔礼道歉。
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怎么能捏好面人呢。
面人常对面人王总不屑一顾。
花花肠子终于惹出了麻烦。
那天丁司令的二太太见面人王捏的戏剧人物惟妙惟肖,顿足观望。
面人王盯着二太太的脸瞅了半天,二太太难为情地正想转身离去,“啪”面人王将一块带彩的面片弹在二太太脸上。
你、你……二太太恼羞成怒,脸色紫红。
跟班一把按住面人王的头,黑糊糊的枪口顶在他的脑门上,他妈的,活够了!
别开枪,我有话对丁司令说。
面人王挣扎着。
面人王被带到丁司令面前。
丁司令喷一口烟雾,说吧,为什么戏弄二太太?
面人王说,我是想观察二太太生气的表情,给捏面人做素材。
哦?
丁司令问,这么说你观察到了?
你要能把二太太当时的样子捏出来,就饶了你,不然皮鞭伺候。
面人王立刻拿出面团,一揉一捏,一刻一挑,一个紧锁眉头面色羞红的二太太便活脱脱呈现出来。
那滑稽的样子把二太太也逗乐了。
丁司令释然地说,既然这样就放你走。
面人王说,愿再捏一个华贵的二太太作为道歉礼。
面人王手指一顿一挫,片刻间一位俏丽的小美人便出现了。
二太太手捧比自己还俏丽三分的小面人,爱不释手,啧啧着,妙,实在妙。
面人王得意地说,我这面人是有名堂的,叫盛放杜鹃。
面人王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得了丁司令一笔赏银。
面人常听说后,一撇嘴说,面人虽软,得有骨气,用这种方法攀附强贵,小人之举。
不久面人常的母亲去世了,正在披麻戴孝的面人常突然听说面人王来吊孝,顿时愣了,心说这时候来看笑话未免太不仁义了。
孝子是天下最小的人,面人常只得规规矩矩让面人王过来。
面人王的孝礼用黄缎子盖着呈上来,面人常的心立刻悬住,不知道面人王搞的啥名堂。
缎子缓缓揭开,一位慈祥的老人出现在人们面前。
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简直是老人的再现。
面人常把酷似母亲的面人捧在手里,双膝下跪,一声嚎啕,娘啊。
那以后面人常和面人王便成了好友。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善于创设冲突矛盾。
面人王能出现的地方必然有面人常的影子,这是因为同行是冤家,面人常忌惮面人王的竞争抢了自己的饭碗,暗中与面人王较劲。
B.小说语言非常干净准确。
“捏、搓、揉、掀”“点、切、刻、划”,寥寥数笔,让读者有亲眼所见之感,把人物高超的技艺刻画得生动而精彩。
C.小说擅长刻画人物形象。
面人常把诸葛亮当作面人的祖师爷,把孔明祭江渲染得奇幻莫测,源自面人常夸张的人格,实则有一种征服看客的心理。
D.小说故事情节构思奇特。
写奇人穿插奇事,又将奇事落脚到奇特的技艺上。
如面人王冒犯二太太一段写得一波三折,巧妙地化解了面人王因好色带来的麻烦。
E.小说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积淀。
所写虽是贩夫走卒,所叙却引人入胜,故事里包含着对民间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让人回味。
(2)小说中“面人王”这一形象具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述。
(6分)
答:
(3)结尾处写“面人王呈上酷似面人常母亲的面人”这一情节在前文有何铺垫?
这样写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4)在“面人常”与“面人王”的故事里,小说给了我们艺术创作上的哪些启示?
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不平凡的求学生涯
①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记”,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②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
“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
“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
③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在航空航海工程、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
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以统一。
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
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④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后来,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
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
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⑤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
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丘吉尔向美国求援,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
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
丘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人很厉害!
⑥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到美国,他常常夜不成寐,心头惦念着祖国的命运。
他决定回到多灾多难的祖国,把自己学到的一切知识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她,他暗中开始做回国的准备,1946年春,钱伟长以探望久别妻子为名多次恳求,终于获准探亲。
为了避免别人的注意,他只带了几件简单的行李,装上了最必要的研究资料,其他一切东西,连应领的工资和他最心爱的大量书籍杂志、资料卡片都原封不动地留下了。
1946年5月,这位海外游子投入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1946年5月,钱伟长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47年,有人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
在表格最后一栏,要求宣誓一旦中美交战要忠于美方,钱伟长明确填“NO”,予以拒绝。
②1951年,钱伟长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室。
1956年他和钱学森合作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
在教育事业方面,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力学工作者,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事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③80年代,在70岁高龄之后,他又创办了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出版了《应用数学和力学》(中文版、英文版)及《中国应用数学和力学进展》(英文)两种杂志,继续指导了11名硕士生、38名博士生。
(以上链接均选自“XX百科”)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当初考清华大学时是凭借作文和历史的优异表现征服老师的。
文科满分理科近乎零分能进清华,的确是真的。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于“九一八”事变后弃文从理,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深受感动,当即同意他转专业。
C.钱伟长赴多伦多大学学习,协助导师辛吉教授研究板壳理论,共同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建立了板壳基本理论。
后来,二人为此写的论文发表于冯·卡门的祝寿文集。
D.钱伟长的研究成果,在实战中得到检验。
他提出的方案帮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深受丘吉尔的好评。
E.本文语言朴实,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与众不同的求学之路,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
(2)1942年之前,钱伟长的求学生涯有哪些不平凡之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答:
(3)作为一名科学家,钱伟长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
请简要概括。
(6分)
答:
(4)一名理科几乎是零分、英语也没学过的学生,却凭着作文和历史的满分成绩进入清华,还能转学物理并成为科学巨人,你认为有哪些主客观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3分)
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但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________的窘境 。
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_______,对粉碎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定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有些________。
A.左支右绌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