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803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docx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

新世纪企业发展走向初探

  【摘 要】针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趋势不断发展的状况,分析了外国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中充当的角色,同国内及航天系统的大企业作了一些比较研究,进而对21世纪大企业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探讨。

  21世纪的企业将是什么样子?

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发展走向又将如何?

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国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三年目标的同时,充分关注我国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以后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机遇和挑战,充分关注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的竞争手段和发展战略,对军工大企业与外国跨国公司作一些比较研究,这将有助于深刻认识21世纪我国大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做出企业发展战略的抉择。

  一、国际大企业发展走向

  去年11月,中央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三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发展动向:

一是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经济结构大调整;二是世界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三是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发展,跨国公司集科技、生产、贸易、投资、金融于一身,已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主要角色,在世界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这500家跨国公司基本上集中在30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是大型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共有150多家进入全球500强行列;日本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有140多家跨国公司进入全球500强;法国位居第三,有40多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德国也有40家企业进入500强;英国有32家企业进入500强行列。

瑞士、韩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也都位居前10名。

  这些跨国公司经营规模巨大,总体实力强大,名列前矛的日本三菱商事,营业额高达1844亿美元;电子工业领域的美国IBM公司销售额超过600亿美元,而突飞猛进的微软公司,去年的市场价值已大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

这些大企业的职工也都是数以万计,如美国波音公司职工达20万人,杜邦公司有职工万人。

资产规模也都是以百亿美元计,如丰田汽车公司的总资产达1205亿美元,杜邦公司则拥有资产430亿美元,微软公司则平均每周增加资产4亿美元。

  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实施全球化战略布局,在全球范围内组合资源,在整个世界开发市场,这是跨国公司的普遍特点。

美国杜邦公司在全球40多个国家拥有200多个制造加工厂,产品行销全球。

波音公司在60多个国家设有代表处,为在600多条航线上飞行的波音飞机提供技术服务。

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在27个国家有1500个供应商,与19个国家的航空工业企业有合作协议,35%以上的飞机部件由本公司以外的500家公司提供,亚太地区的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都为他们生产零部件。

据最新报道,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全球500强中已有160多家企业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或代表处,他们都看好中国市场,同时也为北京的高科技优势变成高科技产业带来了国际机遇。

  跨国公司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高度重视研究开发,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外国大型跨国公司的研究开发投入占年营业额的比重,一般都在5%以上,有的高达15%至20%。

一个跨国公司有能力动员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拥有数千项,甚至数万项专利。

美国杜邦公司目前拥有2000多个商标品牌,每年从新产品中得到10亿美元的收入,专利总数达15700多项,成为世界上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之一。

  在全球的大型跨国公司中,多数已成为上市公司或比较规范的股份公司。

例如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的股份中,法国航空公司和德国航空公司各持股%,英国航空公司持股20%,西班牙的CA-SA公司持股%。

此外,美国的波音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也都是上市公司。

  在经营特色上,大型跨国公司的业务一般都是跨好几个领域,而这些业务领域也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例如美国杜邦公司作为大型化工企业,其生产经营领域包括原油、天然气、石油制品等,在高分子材料、特制化学药品、药剂、生物科技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到2002年,生命科学领域的经营收入将占公司总收入的30%。

  外国跨国公司根据市场走势,经常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最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生产,削减那些不具备全球竞争力、不能达到利润增长指标的产品生产。

他们的注意力除了集中在增长营销收入外,还在降低成本、技术创新和资产营运方面下功夫。

  二、作一些比较研究

  在改革开放和20年军转民过程中,航天系统发展了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企业在军民结合方针指引下,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满足消费者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但是,同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在各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企业规模偏小,资产实力较弱。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年销售收入近千亿美元,年利润为30多亿美元。

而我们走在航天系统前列的一些以高科技为依托,集技术、生产、贸易、物业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仅为十多亿元人民币,利润仅为数亿元人民币。

  在经营战略布局上有明显的内向性和地方性特点。

我国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特点相比,还处在十分内向和地方性的发展阶段。

与世界各国的联系,还是以贸易为主,跨国投资刚刚起步,规模也相当小,在外设有分支机构的企业也很少。

在经营战略上,多数企业还没有把眼光放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大企业重视国际市场研究开发形成鲜明对照。

  近年来,导致某些民品受市场接连出现削价战的影响,有些企业持续不景气。

这是多年来企业对市场调研不力,导致产品积压,只能依靠削价来打开产品销路的结果。

实际上价格战并不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扭转企业困境不能依靠价格竞争,而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技术创新上,有些企业存在着一些缺陷:

一是科技开发总体投入不足;二是企业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抓得不紧;三是设备引进比例高而技术引进比例低;四是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缺乏市场针对性,能够吸收应用新技术的企业只占%。

  国外跨国公司都能在市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经营战略规划,制定自己的全球战略、区域战略和国别战略,在此基础上规划投资项目,指导研究开发,为市场营销和公司管理提供依据。

而我们有些大型企业,到目前还没有建立科学的经营决策机制,不重视市场调查研究,对重大的投资活动往往是少数人拍脑袋来决策。

实践证明,这样的代价和损失是极其惨重的。

  三、加速培育跨国公司

  在国际上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的挑战面前,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家必须把培育大企业和跨国公司作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的战略措施来抓。

目前从全国来看,从事跨国经营的主体有以下几类:

一是支柱产业中的巨型企业,它们以一个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周围聚集着联合程度不同的众多中小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制造、技术开发、资金融通、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集团优势;二是专业外贸公司,一般拥有精通国际贸易、金融、保险、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拥有国际营销网络和渠道,具有较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

如能通过各种方式同拥有生产技术开发能力的工业企业联合,形成技工贸结合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样就可以成为拥有一定实力的跨国公司;三是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综合性国际化集团,以投资或贸易为主,同时开展生产、技术、服务、金融、咨询、信息等领域的经营活动。

  航天系统随着军转民的不断发展,不少民品已进入国际市场。

现在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我国的军转民产品。

我国的跨国卫星发射和搭载项目,已在国际航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都为推进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

在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挑战面前,我们确实应该以多种形式积极联合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科技、生产、金融、贸易等优势力量,形成新的外向型高科技企业集团。

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以多种方式拓展海外市场、竞争国际市场的跨国公司。

  笔者认为,跨国经营的战略思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投资地区选择上,我国海外投资重点宜放在北美、西欧和亚太。

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使这些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这样可以绕开贸易壁垒,直接进入市场。

西欧、北美的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也高,市场潜力较大。

这些地区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进入市场。

  在投资行业方面,我们可采取资源开发、基础原材料与高科技行业并重的方针。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资源、原材料相对短缺,进行海外投资可以一举两得。

高科技产业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一领域进行海外投资,一方面可以使我国一些成熟技术与国外的高科技产业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在国外生产一些我国研制而目前尚无法生产的产品。

  在投资方式上则宜尽量采用兼并和收购的方式。

这样可以迅速进入国外市场,解决企业各种经济资源短缺问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营销渠道、技术知识等,迅速开拓经营领域,扩大企业产品品种,以较小的成本获得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

  从企业结构上看,我们宜选择中小企业、技术型企业和设备优势企业。

在西方经济不持续发展时期,抓住跨国经营和跨国投资的机遇。

  但是,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远不如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大面积地发展跨国公司是不现实的,采取分层次推进、有重点突破的策略是比较适宜的。

首先可在实力较雄厚、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企业集团率先突破,以成功的先例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此外,也可以高技术领域的重点项目为载体,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国际资源,参与国际兼并来发展跨国企业,逐步形成科工贸一体化、经营国际化的跨国公司。

这样比单一地困守国内市场更为有利。

  在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的过程中,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加强统筹和引导,向企业提供国外经贸政策、投资环境等信息,指导企业科学决策,促进具有一定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包括军工企业),朝着跨国经营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方向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