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37593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对联王文治文档格式.docx

在清代书坛上有一定的影响,传世书迹较多。

并精音律、善曲、家蓄戏班,亲教家僮度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一部自随,其辩论音律,穷极要眇,每有客至则张乐共听。

穷朝暮而不倦。

海内求书者岁有馈赠,率费于声伎,每日流连于花丛中。

  清嘉庆七年(1802年)在家乡丹徒病殁,终年72岁。

著有《梦楼诗集》(24卷)、《赏雨轩题跋》、《论书绝句三十首》等传世。

王文治自题联

1、〖五言联自题〗

海色青来座;

      慷慨谈世事;

      孤舟残雪岸;

山光净照人。

      卓荦观群书。

      独树夕阳山。

——自题姚安府署

2、〖六言联自题〗

晓妍花露临帖;

夜爇兰膏捡书。

3、〖七言联自题〗

得好友来如对月;

    古迹虽陈犹在目;

    人间岁月闲难得;

*

有奇书读胜看花。

    春风相遇不知年。

    天下知交老更亲。

修和群品先咸苦;

    崇兰清咏怀贤契;

    觞咏风流欣此日;

管领春风日亦长。

    修竹欣现长茂林。

    林亭遨揽契当年。

山间水静天无事;

    翠竹不沾花外雨;

    清泉白石静同趣;

竹少兰初日有情。

    红鱼划破水中天。

    奇文法书情独耽。

——集兰亭序字自题

古迹虽陈犹在目;

    文章最忌随人后;

    玉子半枰敲净几;

春风相遇不知年。

    道德无多只本心。

    炉香一缕上藏书。

天姿辕轹未须夸;

    林亭以外初无事;

集古终能自立家。

    山水之间大有人。

——自题集古字、句

槐为王氏传家树;

杏是唐人及第花。

——自题宅门春联

  上联“槐为”句,化用王氏典故。

典出宋王佑被贬时,在庭院中亲手植三槐树,并说他的后人必有为三公者,后来其子王旦果为宋真宗朝宰相,时称三槐王氏。

后就用三槐为王姓的典故。

下联“杏是”句:

化用唐郑谷《曲江红杏》诗句: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及第花”,即杏花。

联语化用典事,造句工稳,是富有个性特点的春联(见《中华对联大典》)。

附注*:

上联“间”,或作“生”;

下联“天下”,或作“世上”。

4、〖八言联自题〗

观化东天,与山同静;

   秋月春花,当前佳句;

   暂向林阴,或于竹所;

游和抱朗,随地皆春。

   书法名画,宿世良朋。

   寄情天外,流咏人间。

王文治撰题联

流水今日;

修竹古时。

——题江苏省苏州拙政园玲珑馆

睡鸭炉温旧梦;

回鸾笺录新诗。

——题江苏省苏州拙政园远香堂西侧倚玉轩侧门楹

不作风波于世上;

别有天地非人间。

——题四川省乐山县乌龙寺小客堂

胜地千秋崇大隐;

名山万古仰高贤。

——题江苏省镇江焦山漱石山房

窗前沧海凭开眼;

台上楞枷可印心。

——题江苏省镇江金山楞枷丈室

  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中国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伽蓝殿、祖师殿、华藏楼、枕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

最引人注目的是立于金山之巅的慈寿塔。

山顶的夕照阁,存有乾隆皇帝南巡逗留金山时书写的七通御碑;

夕照阁旁是观音阁,金山寺的“镇山四宝”便存列其中。

观音阁旁,便是佛印禅师任寺庙住持时住宅,相传当时佛印与苏东坡往从甚密,常在此吟诗作画。

法海洞位于山西北角头陀岩(又名祖师岩),洞内石壁上,刻有“浮玉山”三字;

法海初来寺时,便在洞内参禅打坐。

山腰西南侧的妙高台,又称晒经台,宋元佑初年(1086年)由佛印了元禅师主持创建,妙高台是赏月的最好去处,相传苏东坡曾在中秋之夜,偕歌手陪客游金山,登妙高台赏月,对江望月,思绪联翩,唱出了“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句,唱罢,诗人翩翩起舞,连连称赞“神仙境界”。

这里也是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地方。

相传南宋抗金元帅韩世忠曾于山西的黄天荡,以8000士卒,围困数万金兵48天,其夫人梁红玉在妙高台上亲擂战鼓,鼓舞士气,大败金兵。

东南山腰的楞伽台,是一座上下错落的三重楼阁,建筑奇巧,每登一级,疑无去路,却有洞口,可沿梯曲折而上。

据说,这里是苏东坡应佛印之托,书写佛经《楞伽经》的地方,故又名“苏经楼”。

楼阁最高一层挂有清人王文治撰写的这一副对联。

情寄古怀同竹静;

品殊群类契兰修。

——集兰亭序字题河南省辉县关庙碑廊

数点梅花横玉笛;

二分明月落金樽。

——题江苏省扬州郡署戏台

(1)

人世难逢开口笑;

老夫聊发少年狂。

——题江苏省扬州郡署戏台

(2)

鹓雏晓旭鸣丹谷;

棠棣和风秀紫芝。

——题江苏省苏州拙政园松风亭

事若求全何所乐;

人非有品不能闲。

——题江苏省苏州半园(今南半园)

  苏州半园有二,一在城南人民路仓米巷内,称南半园,另一在城东北,白塔东路,称北半园。

北半园即陆氏半园,园系清乾隆年间沈奕所建,取名“止园”。

后归周勋齐,更名“朴园”,清咸丰年间,陆解眉改建,取名“半园”,因在仓米巷史氏半园之北,今俗称“北半园”。

园在住宅东部,水池居中,环以船厅、水榭、曲廊、半亭,建筑多以“半”为特色。

园东北部的二层半重檐楼阁,为苏州园林所仅见。

园中植有白皮松、黄杨、紫藤等花木。

北半园住宅已无,现存园林面积1130平方米。

园中花木繁盛,面积虽小,但布局紧凑,建筑小巧,环境雅致。

南半园址原为一老宅,清同治年间先为俞樾在马医科购地建曲园第宅,遂将此处转让史伟堂,建东宅西园。

时西邻尚有隙地,但园主“知足而不求齐全,甘守其半”,遂名“半园”,为与白塔东路陆氏半园区分,今俗称“南半园”。

入门处原有王文治撰书的这副对联,点出了造园的立意。

园中主厅名“半园草堂”,半园草堂前多植花木,又有荷池石桥,波光粼粼,山石累累。

堂西南有屋如船,名“不系舟”。

堂东南临池有小屋,前荷后竹,名“君子居”。

还有挹爽轩、双荫轩、还读书斋、安乐窝、风亭、月榭诸胜。

俞樾《半园记》评此园“少少许胜人多多许”,“高高下下,备登临之胜;

风亭月榭,极柏之华,视吴下名园无多让焉。

”民国初,园曾开放,游人甚多,又有隐社、半园女诗社、女学研会等在此吟咏集会。

30年代,陆鸿仪于园中设律师事务所多年,参与办理“七君子案”。

南半园面积6130平方米,住宅两路五进现状尚可,其中东路楠木花篮对照厅最为精致。

园中仅存半园草堂、还读书斋和部分亭廊。

“半园草堂”俞樾书榜,吴云书联云:

  园虽得半,身有余闲,便觉天空海阔;

  事不求全,心常知足,自然气静神怡。

山从西属飞来活;

佛听南无念处灵。

——题浙江省绍兴清凉寺

婆娑青凤舞松柏;

飘缈丹霞聚偓佺。

——题江苏省苏州拙政园倚虹亭

左壁观图右壁观史;

西涧种柳东涧种松。

——题江苏省苏州耦园载酒堂大厅

  耦园位于苏州市内仓街小新巷,为清初陆锦涉园。

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清初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于此始构涉园,一名小郁林。

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

继为崇明祝氏别墅。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右,归按察使湖州沈秉成,聘画家顾沄主持,重修扩建如今。

因一宅而有两园,遂称耦园,并寓夫妇偕隐双栖之意。

1941年为常州实业家刘国钧所得。

全园布局,颇为得法。

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

实为值得游赏流连的去处。

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

古时两人耕种为“耦”,“耦”、“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

东园面积约4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

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

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

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树木又建书楼一座;

其南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西南角设假山,设置花木,间置湖石,显得幽曲有趣。

全园主景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

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

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

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

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

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

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载酒堂大厅面阔三间,气宇恢宏,陈设精美。

耦园落成之时,沈秉成曾在此宴请宾客。

院南有“厚德载福”门楼与之相对。

大厅后院即五开间两夹厢的楼厅,前有砖细牌科门楼,额题“诗酒联欢”,雕刻较为精致。

“载酒堂”堂匾为网师园主人李鸿裔所书。

堂名取宋人“东园载酒西园醉”诗意,与耦园构思立意正好吻合。

清乾嘉四大书法家之一王文治所撰书的这副抱柱联,恰是沈秉成夫妇隐居耦园的生活写照。

林荫清和,兰言曲畅;

流水今日,修竹古时。

——题江苏省苏州拙政园

  联意说:

林木成荫,天朗气清,至爱亲朋,畅叙共同的心声,气味香如兰花;

今天的名园也有茂林修竹,文人雅士曲水流觞,不逊当年。

倚兰春芬,高松晚翠;

温玉外朗,微澜中深。

——题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南河头街莫氏庄园云浦草堂中堂楹

  莫氏庄园云浦草堂即女厅,俗称“堂楼厅”,又名“云浦草堂”。

它座落于中轴线上的最后一进,系二层建筑。

楼上是卧室区,为眷属起居之所;

楼下则是莫氏族人接待和应酬女宾的地方,厅内整套榉木家具造就出一种闲适、温和的气氛。

而将女厅置于最后一进,更体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男女内外有别及妇女不登大雅之堂的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道德。

门外秀双峰,金莲玉笋;

此中惠多士,时雨春风。

——题云南省澄江县万寿宫门楹(今凤山公园)

  凤山公园座落于澄江县县城北面,紧连环城北路,因背靠状如丹凤飞翔的舞凤山而得名,为澄江历史悠久的名园之一。

清朝康熙年间,澄江知府张圣治出北门郊游,登高乌瞰,看中此地“面带抚水,金莲、玉笋左右索旋,位正体尊”,与“城中烟火万家互相掩映”。

认为是个好的游乐休闲场所,便开始在这里建起阁、亭数处,四周砌围墙,围墙内栽松柏,亭间植花木。

继后游人渐盛,便取名为“万寿宫”。

以后又经几次修整,有了一定规模。

但历史的更迭,万寿宫时盛时衰。

到清末渐废,民国初年已呈“草旺墙倒”之状。

1943年刘承功任县长,又看中此地,便动用民力用2年的时间,在万寿宫旧址上建成了凤山公园。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县府就召集县城及附近的民众在此举行庆祝抗战胜利以及新建凤山公园落成典礼大会。

凤山公园占地16亩,分为西区和东区。

公园坐北朝南,大门正对县城的北门。

形如牌楼,因门上有楼,可观抚仙湖,故又称“望海楼”。

门头上用青石镌刻民国33年立的“凤山公园”四个大字。

门前筑一大平台,边上有围栏,拾级而上,栽有花草树木,级以石条凳,可小愿。

旧园主体建筑有高约15米,占地320平方米的志舟楼,为重檐三层八翼角式木结构楼(建于1943年)。

楼30米处立有高约4米的抚仙二圣白色塑像,正道两侧各有一个高4米的四角亭台。

志舟楼四周旁侧有滕本古树所掩。

其北面建有约5000米的后花院,院内设高8米的六角亭,及松柏、林道、花草灌丛。

楼东北侧建有县图书馆和文化馆及展览室。

新园位于旧园东侧,设有儿童游乐场,配以电动飞机、蹦跳床、竹林、草坪。

园中原有一副对联(后遭损坏):

  澄郡岂无方,造就他四境沤歌万里福利;

  江山真有意,助成我满腔热血一片丹心。

坐上莲花,占断西湖三月景;

瓶中杨柳,分来南海一枝春。

——题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镇观音寺

  观音寺座落在小街北门,占地约10亩,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年间重修。

门外有石库一座(供烧钱用),左右有两棵数人合抱的大万年青树,大门雕刻彩绘,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雄伟高大,进门有弥勒佛像,背面为韦陀菩萨,两旁塑有四大金刚。

内庭呈四合五天井,大门通道上为戏台,与左右厢房楼道相连,俗称这种建筑为“走马转阁楼”。

天井西侧有石砌花台,种育缅桂和紫薇。

经过砖铺的天井,沿青石台阶步入大殿。

大殿的格子门上有“八仙”浮雕,大圆柱上挂有王文治亲手撰书的这副楹联。

殿内正中为莲台观音塑像,左为骑白象的普贤。

两侧塑有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正殿左偏塑有吕祖、金甲、大白三尊神像,右偏殿则为厨房。

整座庙宇建筑气势宏伟,工艺精湛,彩绘不凡,为小街古建筑中之杰作。

殴后还有两株高大的公鸡树,把这里的景观衬托得更加幽美。

上客尽知名,杜牧诗才,鲍照赋手;

前贤有遗韵,魏公芍药,永叔荷花。

——题江苏省扬州郡署客厅

  以欧公平山传荷飞觞为题的联作数不胜数。

最著名的当数清乾隆时扬州郡太守王文治的这副对联。

联语说风流倜傥的小杜,俊逸格高的鲍照作客扬州,歌吹扬州,人尽知之。

下联“芍药”、“荷花”,实指宋代两位扬州太守韩琦四相簪花宴、欧阳修平山传荷飞觞。

此联悬于府署客厅,甚为得体。

上联言宾,下联言主。

王文治以太守资历作联,一面恭维来宾,“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面追思前贤,暗示扬州太守之斯文传统,此情此景分外贴切。

王文治贺赠联

诗人司空廿四品;

书临大令十三行。

——赠桂渐斋

芍药赋成因魏国;

荷花筵盛为欧阳。

——赠宾谷二兄

士仰昌黎同北斗;

人方永叔是洪河。

——赠清刑部云南司郎中梁济漉

  梁济漉,字静峰,甘肃省皋兰县人。

官翰林,刑部云南司郎中。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职。

录朱熹《白鹿洞学规》,刻卧碑,立于文仁堂中,以约束学生。

前辈典型,秀才风味;

华蒿品格,河海文章。

——赠清代著名诗人蒋士铨(心余)

纪念、题咏、嵌典(涉)王文治联

荻花枫叶令千古;

红袖青衫彼一时。

——佚名集清王文治诗句题江西省九江琵琶亭

附录:

【王文治轶事、趣闻】

〖妙迷一则〗

  王文治是清代风流倜傥的才子,著名的书法家,和当时的翁方纲、刘墉、梁同书一起,有“清四家”的美誉。

尝云:

“吾诗、字,皆禅理也。

”平日作字喜用淡墨,专取风神,善于自成面目。

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将他和喜用浓墨的刘墉作比,又因其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高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故送他“淡墨探花”的雅号。

  清乾隆年间,王文治爱游戏笔墨,不但能诗善画,尤擅书法,而且奇构佳迷。

这年元宵灯节,王文治又在自家门上挂出一条灯谜并言明中者有奖。

谜面为五言诗四句:

  珍珠白小姐;

许配叶先生。

  穿衣去洗澡;

脱光上牙床。

  他的老师柳大年是位饱学老儒,这日路过见此灯谜,不禁捋须曰:

“我这弟子嘴馋。

  原来此灯谜底乃端午节人们的一种食品。

〖光华夫人〗

  庚辰科探花五文治,著有《梦楼诗集》、《赏雨轩题跋》等,是清代的文学家、书画家。

当时与纪晓岚过从甚密,时常往来不断。

这天纪晓岚忽然想起一副对联:

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

这虽然是当时京中官宦人家常用的对联,但却大有来历,乃是雍正皇帝赐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

后来大家都跟着用,贴的人家就逐渐多了起来。

这下联的头两个字,恰好与这位王探花的名字相同。

纪晓岚灵机一动,匆匆赶到王文治家中,向他的家人说:

“今天我来贺喜,皇上封你们家夫人为‘光华夫人’,难道贵府尚未接到圣旨?

”家人赶快将他接到客厅,好生侍候,恰好王文治不在家中,纪晓岚就要夫人出来相见,他对王夫人说:

“我听说皇上为夫人加封,赐为‘光华夫人’,我适从宫里回来,特地先来报个喜讯,夫人快准备接旨吧!

”说完之后,他不肯久留,便起身告辞。

于是整个王府上上下下的人,都是欢天喜地,欣喜若狂。

尤其是王夫人,刻意梳妆打扮,等候接旨。

  可是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

夫人打发人到大门外张望了好一阵子,一直不见动静。

最后王文治从朝中回来,一进门见家中喜气洋洋非同寻常,便十分纳闷。

回到内室见了夫人,问出了什么事,夫人兴高彩烈的对丈夫说:

“听说皇上要策封妾身为‘光华夫人’,圣旨快要到了!

”王文治愕然不解:

“哪有这事,我怎么没有听说?

”“怎么?

你不知道?

”王夫人愣住了。

“你是听谁说的?

”“纪学士啊!

”夫人说“纪学士说,他在宫里看到了圣谕,特先来报个喜讯。

”王文治一听是纪晓岚说的,立刻笑了。

他太熟悉纪学士啦,这人戏谑无常,没有开不到的玩笑。

看夫人一副傻乎乎认真的样,让纪晓岚耍了还不知道。

王文治当着仆人不好说清楚,便对夫人说:

“好了,不要说了,没有这回事。

”说完径自更衣去了。

  夫人不清楚其中缘故,看丈夫的神态有些愠怒,又说得不明不白,便跟在丈夫后面追问:

“你倒说清楚,这是咋回事?

”“哎,这是纪晓岚在戏弄我们啊!

”夫人更加不解,便又接着问道:

“我还是不懂,纪学士胆子再大,也不敢假传圣旨啊!

再说他大老远跑来,没事儿怎么开这样的玩笑?

”“哎,你就别问啦。

”说到这里,王文治见夫人那副天真的模样,两眼还瞪得大大的,忍不住又说道:

“告诉你说吧,有一副春联,写的是‘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是先皇雍正爷赐给大学士张廷玉的,如果说你封了‘光华夫人’,上面加上我的名字文治,岂不是正应了下联那句话?

”王文治耐着性子向夫人解释明白,王夫人恍然大悟,羞愧难当,又气又恼地骂了一句:

“呸,纪晓岚这只骚狐狸,太可恶了。

〖士林瑰宝〗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王文治出任云南临安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过很多碑刻和对联。

至今滇南一带尚有他的墨宝遗存,虽只尺中楮,民间亦视为拱璧。

笔者珍藏的这幅行书中堂,是他在临安任知府时所书,写于绫上,长135厘米,宽44厘米,厚裱,品相完好,是难得的佳作。

五文治学书虽宗“二王”,但对颜真卿却深怀敬意。

他在《论书绝句》中写道:

“曾经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间气中兴三鼎足,杜诗韩笔与颜书。

”并喜写颜书内容。

刚开始时,我对这幅字的真伪把握不定,主要原因是书中颜真卿的官职为“刑部尚书”,而查阅《中国美术辞典》、《书法辞典》等权威工具书,都明确记载颜真卿的官职是“吏部尚书”;

后又查阅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画篆刻实用辞典》一书,颜真卿的官职确实是“刑部尚书”,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方始落地。

  这幅作品,无论从用笔到结体及风貌,均有浓郁的董书意味,用笔规矩而洒落,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着实是董其昌书法风貌的再现。

然而王文治忠实地秉承帖意,却无传统帖学的流转圆媚与轻滑。

其书用笔转少折多,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

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

总体上看,此作吸收了李北海、赵松雪、董思白的修长、端丽的结构形式和张即之的飞动用笔,也传达出本人风流倜傥的人品。

他的书法和其诗一样,都写得淡而有味,清爽淡雅,脱尘去俗,充满着佛家清虚超脱的意趣。

正如他自己所说:

“吾诗字皆禅理。

”这一点和他“曾经沧海”、“笃信佛教”是有密切联系。

  据王昶《湖海诗传》称:

“禹卿尤工书,楷法河南,行书效《兰亭》、《圣教》;

入京师,士大夫多宝重之。

”其实王文治20多岁时就书名遐迩传扬。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全魁、周煌出使琉球,两位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王文治欣然答应。

琉球人素好书法,得知王文治是中国书法名家,纷纷重金求书,视为至宝,十分珍重,一时间王文治在琉球书名风靡。

当时朝鲜人来华,专门以饼金购得王文治书法以归,其书法声名远播海外。

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在杭州寺庙中见其所书《钱塘僧寺碑》,大赏爱之。

由于乾隆皇帝的赞赏,王文治的书法声望一下大大提高,广为流传,为士林所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