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567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docx

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中考地理

初中地理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是4万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4、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和纬线,为了区别出各条经纬线,人们给它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5、经线的特点:

连接南北两极,每条经线长度相等,可围成半圆,指示南北方向

6、纬线的特点:

与经线垂直相交,每条纬线长度不相等,可围成圆,指示东西方向

7、经度分东经和西经,0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0经线以西称西经,

用“W”表示,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是:

0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

线

8、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0W和1600E(读做西经200和东经1600)

9、纬度分北纬和南纬,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S”表示,北纬和南纬的分界线是:

00纬线(也叫赤道)

10、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赤道(也叫00纬线)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

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公转。

公转的方向也

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3、地球是个球体,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4、五带的分界线是:

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

第三节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是:

比例尺、方向、图例

2、地图上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是:

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3、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

4、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三种方法:

①有指向标用“指向标”定方向。

②有

经纬网用“经纬网”定方向。

③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5、地图上常用的图例如:

铁路()山峰()长城()洲界()

6、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高原、平原、丘陵、山地、盆地)的特点

高原:

海拔高,边缘陡峻,内部起伏不大。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8、山地不同部位(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判读方法

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鞍部:

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状似马鞍。

陡崖: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地球表面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由大到小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3、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

4、四大洋由大到小为: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2、大陆飘移假说是魏格纳提出。

3、板块运动学说认为:

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的描述如:

明天大风降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几天晚上很热。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3、常用的天气符号如:

阴()晴()多云()大雨()小雨()

4、会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图》(P47、48)

第二节气温与气温的分布

1、测量气温的设备是百叶箱,一天测量四次,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

2、什么是气温日变化、气温年变化、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P51)

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的分布特点(P52、53)

①、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第三节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仪器叫雨量器。

3、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降水量的分布特点(P56)

①、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②、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⑤、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是乞拉朋齐(雨极),最贫乏的是阿塔卡马沙漠(干极)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气候的描述如:

东莞冬天也不是很冷、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2、世界的气候主要有:

热带的气候、温带的气候、寒带的气候。

3、亚洲东部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地中海气候。

非洲分布最广的是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广的在南美洲。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5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每增加10亿人口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出现人口负增长。

2、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是人口稀疏地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

3、人口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穷控制人口,计划生育

人口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鼓励生育

4、不同的人种: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

亚洲东部主要为黄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中国,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

2、世界三大宗教

基督教:

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州

伊斯兰教:

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佛教:

世界第三大宗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乡村和城市

聚落——人类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

2、聚落与环境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世界多数聚落在发展:

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安徽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古城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位置:

位于欧洲东部,北临洋,东临洋,南临洋。

是世界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最多的大洲。

2、地形:

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四周,中部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3、河流: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状流向周边海洋。

长江(6300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

4、气候:

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影响而易发生旱涝灾害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人口:

人口最多的大洲:

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中国,日本,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

印度尼西亚)

2、人种:

以黄色人种为主。

东亚、东南亚是黄色人种。

西亚、中亚是白色人种。

3、经济:

大多是发展中国家,日本发达国家。

70年代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本国经济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国家大量出口石油资源如:

沙特阿拉伯。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1、概况:

东临洋,西临海,人口1.27亿,黄色人种,由北海道、本

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组成。

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

接地带,火山、地震频繁。

2、象征:

富士山、樱花

3、地形:

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最高山峰是

4、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5、工业:

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从国外大量进口,制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以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近年来,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投资建厂的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6、文化: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7、城市:

政治中心——东京古都——京都工业城市——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第二节:

东南亚

1、位置:

地处洲与大洋洲、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2、地形:

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最大平原:

湄公河平原

3、河流: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4、人口:

大部分是黄色人种。

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5、城市:

大城市主要分部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6、气候:

中南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是热带雨林气候。

7、农业:

泰国、越南、缅甸(水稻)、泰国(橡胶)、菲律宾(焦麻和椰子)、印度尼西亚(椰子)、马来西亚(棕油:

世界油王)

8、旅游:

旅游业发达。

大金塔(缅甸)、婆罗浮屠(印尼)、吴哥窟(柬埔寨)、水上市场(泰国)、下龙湾(越南)、花园城市(新加坡)。

第三节:

印度

1、人口:

世界人口第二大国,2003年10.6亿,

2、位置:

东临孟加拉湾,西临海,南临印度洋。

3、地形:

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有恒河平原,南部有高原。

4、河流: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5、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

6、农业:

60年代,实行了“绿色革命”,改进了粮食生产技术,现在基本实现粮食自给。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和黄麻。

7、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