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459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中国的经济 整理完.docx

古代中国的经济整理完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点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2、表现:

(1)原始农业: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耒耜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农作物:

南稻北粟

(2)商周时期: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生产工具:

少量青铜农具,耒耜、石锄、石犁为主

耕作技术:

排水、沤肥、除草、治虫

农作物:

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

3、意义:

①生活方式改变:

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植主畜辅

二、封建小农经济

1、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具体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节约经营、少种多收)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原因:

人多地少(土地兼并、人口众多);

小农经济推动;

长期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2)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发展概况

 䦋㌌㏒㧀낈ᖺ琰茞ᓀ㵂Ü

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两汉

 耦犁、犁壁

耧车

 代田法

 一年一熟

 漕渠、白渠、

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翻车

 

隋唐

 曲辕犁,犁评

(完善)

 

 筒车

宋朝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2、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1)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形成

1)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2)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3)特征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④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⑤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评价

1)积极方面:

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文明成就的基础

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消极方面:

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5)破产: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内部分工: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3)耕作方式:

以铁犁牛耕为主;

(4)耕作技术:

精耕细作;

(5)基本模式: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6)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导

(7)经营方式:

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考点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1、含义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始终是小农经济的补充,没能成为主流)

2、产生和发展

(1)产生:

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

为独立的部门)

(2)发展:

①夏商周时期,有较大发展,以青铜铸

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

(工商食官)

②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官营手工业、民

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③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

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3、三种经营形态

(1)官营手工业(主体,最能代表手工业水平)

(2)民营手工业(最有生命力)

(3)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

4、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5、古代手工业主要代表性部门

(1)冶金业:

青铜;冶铁;炼钢

(2)纺织业:

丝织;棉纺

(3)制瓷业:

瓷器的发明和技术的进步

二、进步表现

1、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①夏、商、西周时期:

由官府垄断

②春秋战国时期:

继续发展

③西汉汉武帝之后:

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官办。

④明朝中后期以后,衰落

(2)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①历史悠久

②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③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④素称发达,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

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3)成就:

1)冶金技术:

①冶铜技术

A原始社会晚期,掌握技术

B商周时代,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②冶铁技术

A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B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

C两汉时期,高炉炼铁水排(杜诗)

③炼钢技术

A两汉时期,炒钢技术

B南北朝,灌钢法

C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制瓷技术:

①商朝:

出现原始瓷器

②东汉:

出现成熟青瓷

③北朝:

出现成熟白瓷

④唐朝: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

⑤宋朝:

出现五大名窑(定汝哥官钧)

⑥明清:

A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明宣德年间青花瓷最为著名

B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技术:

①地位:

最早

②发展历程:

A原始社会:

养蚕并有丝织品

B商朝:

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C西周:

斜纹提花织物

D西汉:

政府设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E唐朝:

丝织技术高,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F宋朝:

品种繁多,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G明清:

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水平超过前代,缎成为清朝丝织品代表

2、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形式:

①家庭手工业:

以纺织业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②民营手工业: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

①春秋战国和秦汉:

发展

②魏晋南北朝:

遭受摧残

③隋唐:

恢复和发展

④两宋以后:

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⑤元朝:

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产量增多,改变了丝、棉、麻的纺织品比例。

⑥明中叶以后:

A甚至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B使用花楼机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⑦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

②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③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

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欧非许多国家

2、表现:

(1)西汉:

①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②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

(2)唐朝:

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

①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

②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③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4)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在中国影响下,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地位及发展的特征

1、地位:

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补充,为商业发展、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2、特征:

(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

(2)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3)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4)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5)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

五、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

(1)原因:

①明中后期,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充足资金的作坊主或商人

③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2)时间、地区、部门:

明中后期江南手工业部门

(3)产生标志: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二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4)实质: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2、表现:

(1)明代:

①苏杭的丝织业中出现机户、机工

②松江棉纺织业出现商人包买雇佣居民

③广东佛山的冶铁业和铁器制造业

(2)清代:

继续发展

3、评价:

(1)进步性:

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

(2)特点:

①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②受封建制度的束缚,特别是受到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

(3)地位: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4、缓慢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封建制度的束缚

(2)影响:

造成中国未能与时俱进,取得与世界同步的发展

考点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兴起):

(1)商周时期:

①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②商周时期,商业由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时期:

商业繁荣,官府控制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了许多大商人。

(玄高、子贡、范蠡、吕不韦等)

2、秦汉时期(比较艰难,初步发展):

(1)比较艰难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

(2)初步发展原因: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②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促进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

③西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④西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⑤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3、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

(1)原因:

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

③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④政府开明的政策

(2)表现:

①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了

②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明清时期(繁荣):

(1)宋朝:

①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③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2)元朝:

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商业大都会

(3)明清:

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市”的含义:

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和城市没有任何关系,与今天的农村集市或农贸市场很相近。

(2)表现:

①宋朝以前:

A县治以上的城市,特定位置设市,与民居严格分开

B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进行贸易。

②宋朝:

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

B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C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其中,汉口、佛山、景德、朱仙四大商业名镇

D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E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2、城市的发展:

(1)“城市”的含义:

中国古代的城是以防守为基本功能,城市则不然,它必须有集中的居民和固定的市场,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