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4572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GD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B零线

C地线

5.高电压实验时,接地杆使用的接地线应使用()。

A普通带绝缘层的多股铝线

B普通带绝缘层的多股铜线

C普通的单股裸铜线

D普通的多股裸铜线

D

D

6.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时,不能用()。

A四氯化碳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7.下列描述中,判定II型生物安全柜交叉污染防护性能的是()。

A在生物安全柜内一侧人工产生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气溶胶,在生物安全柜内另一侧用培养皿采集枯草杆菌芽孢以判定其交叉污染防护能力

B在生物安全柜内同侧人工产生指示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气溶胶,并用培养皿采集以判定其交叉污染防护能力

8.下列描述中,判定生物安全柜对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的是()。

A在生物安全柜内人工产生微生物(枯草杆菌芽孢),在生物安全柜外用培养皿采集枯草杆菌芽孢

B在生物安全柜内人工产生微生物(枯草杆菌芽孢),用培养皿采集枯草杆菌芽孢

9.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内禁止人员进入。

A10米

B20米

C30米

B

B

10.从火灾现场撤离时,应采取()。

A乘坐电梯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从安全通道撤离

11.电弧焊的焊接电源输出空载电压大于()。

A电压220伏

B电压110伏

C安全电压36伏

D绝对安全电压12伏

12.一般辐射源依其特性可概略分为电压源与电流源,电压源在近场为(),电流源在近场为(

),但在行经一段距离后均与空气阻抗377欧姆匹配而辐射。

A高阻抗,低阻抗

B高阻抗,高阻抗

C低阻抗,低阻抗

D低阻抗,高阻抗

13.关于饮食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在实验室喝水、吃东西

B切过生食的菜刀、菜板不能用来切熟食

C高温可以杀死很多病菌,食用煮熟的病死的禽畜肉是安全的

14.下列物质无毒的是()。

A乙二醇

B硫化氢

C乙醇

D甲醛

15.关于操作1吨以上电动起重机资格的规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持有上岗证者方可操作

B经培训后方可操作

C不允许学生操作

D有他人监督时才可操作

16.易燃化学试剂理想存放温度是多少?

允许存放最高室温不得超过多少?

A0~10℃,30℃

B-4~4℃;

30℃

C0~5℃,20℃

D-4~4℃,40℃

17.试问高频疲劳试验机能不能做木材、橡胶等材料的疲劳试验?

()

A可以

B不可以

18.风洞实验室校准热线探头所用的压力容器的工作压力是()。

A0.5MPa

B0.6MPa

C0.7MPa

D0.8MPa

19.大型仪器一般都使用计算机进行控制,对该计算机除了在性能上能满足要求,在使用方面有何要求。

A专机专用

B随便

20.有些固体化学试剂接触空气即能发生强烈氧化作用,如黄磷,保存时应()。

A要保存在水中

B放在试剂瓶中保存

C用纸包裹存放

21.钠,钾等碱金属须贮存于()。

A水中

B酒精中

C煤油中

D暴露在空气中

22.为了安全,须贮存于煤油中的金属是()。

A钠

B铝

C铁

D钙

23.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易扩散,所以不忌烟火

B可以放在室内

C只要通风好,可以放在室内

D随意储存

24.实验室“三废”包括下列三种物质()。

A废气、废液、固体废物

B废气、废屑、非有机溶剂

C废料、废品、废气

D废液、废渣、剩余药品

25.以下是溴灼伤处理方法,正确的顺序为()。

①送医院。

②立即用大量水洗。

③用乙醇擦至灼伤处为白色。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26.操作铣床时必须戴好()。

A围巾

B防护镜、安全帽

C手套

D围裙

二、多选题

27.使用酸度计时,需要注意的是()。

A玻璃电极初次使用前必须在蒸馏水中浸泡数日。

平时也应经常浸泡在蒸馏水中,备随时用

B玻璃电极不要与强烈吸水的溶剂接触太久。

在强碱溶液中应快速操作,用毕立即用水冲净

C玻璃电极的玻璃膜表面不要沾上油污。

若有油污应先用酒精,再用四氯化碳或乙醚,再用酒精浸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

D玻璃电极的玻璃膜很薄,每次只能冲洗并用滤纸吸干,切勿用手揩擦;

ABCD

A,B,C,D

28.液氮中保存安瓿瓶的要点是()。

A安瓿瓶必须严格密封,若熔封不严或稍有破裂,液氮会渗入管内。

在常温下,瓶外的温度相对很高,液氮急速气化膨胀,会发生爆炸

B处理液氮时,应仔细操作。

防止皮肤和液氮接触造成“冷烧伤”

C安瓿瓶应存放在液氮的气相中,决不要浸在液氮中

D从冷藏条件下取出安瓿瓶时,保护好手和眼等。

安瓿瓶最好在超低温冰柜或干冰中保存

29.用扫描电镜对样品或试件进行观察时,样品需要做的处理有()。

A清洗样品

B不导电的样品和试件需要喷镀金膜

C样品和试件处理好以后勿用手再触摸

ABC

A,B,C

30.拉伸试件拉断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A先点击“初始位置”使横梁返回原位

B先取下破坏的试件,将新试件一端插入上夹头夹好,再点击“初始位置”使横梁返回原位

C先取下破坏的试件,点击“初始位置”使横梁返回原位,再装新试件

BC

B,C

31.易燃化学品存放时应注意()。

A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B单独存放于干燥密封处

C如果必须存放在冰箱中,一定要使用防爆冰箱

D注意远离热源

ACD

A,C,D

32.危险化学品的常见毒害包括()。

A急性毒性,皮肤腐蚀性、刺激性,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B呼吸系统、皮肤过敏反应,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

C生殖毒性,靶器官系统毒性

D水环境危害性,放射性危害

33.下列做法容易导致物品丢失的是()。

A在食堂吃饭时用书包、钥匙等占座

B为了方便,离开时不锁寝室的房门

C将笔记本电脑随便放在教室课桌上,无人保管

D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或委托熟人暂时看管

34.乘坐无照非法运营机动车(“黑车”)的危害有()。

A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容易产生纠纷

B扰乱正常的运输市场秩序

C驾驶员从事的是非法运营,做贼心虚,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D“黑车”车况、性能无保障

35.火灾蔓延的途径有()。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36.对人类而言,生物威胁的来源主要是()。

A各种致病微生物

B外来生物入侵

C转基因生物

D生物恐怖事件

E70%乙醇溶液及棉球

A,B,C一、单选题

37.可用于浸泡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有()。

A0.2%过氧乙酸

B2%戊二醛

C含氯消毒剂

D70%乙醇

38.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效应

C电子对效应

D韧致辐射效应

39.影响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有()。

A电流的大小

B人体电阻

C通电时间的长短

D电流的频率

E电压的高低

F触电电流经人体的途径

ABCDEF

A,B,C,D,E,F

40.在下列选项中,电气火灾的火源主要有()。

A电火花

B可燃性气体(如天然气、煤气等)

C可燃性液体(如汽油、煤油等)

D电热高温(在导体中的大电流、或电磁材料中的磁损耗、或绝缘介质中的电损耗产生的热量导致的高温)

E电热器(如电炉、热得快等)

F明火(如燃烧的煤炉、木材等)

ADE

A,D,E

三、判断题

41.操作人员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之前以及接触过传染性物质和动物之后必须洗手。

42.使用放射源需经教师同意。

43.操作车床时,应穿宽松的衣服,以方便操作。

×

44.车床开车前应检查车床各手柄是否处于正常位置。

45.凡是输送具有一定压力介质的管道都是压力管道。

46.使用灭火器扑救前一定查看是否正常有效。

47.灭火器应放置在固定、明显易取放的地方。

2

48.禁止油脂物质与易燃或助燃气体相接触,这是预防爆炸事故的重要安全措施。

49.精加工工件时,应在加工中随时测量工件尺寸。

50.锉削时,禁止使用没有装手柄或手柄裂开的锉刀,也不可将锉刀当作拆卸工具或锤子使用。

51.装卸工件时,脚应踏住脚踏开关。

52.灭火器的配备应视可能使用的环境而定。

53.为使用方便,学生应在宿舍中存放大量现金。

54.激光机床工作时,人的皮肤可以直接接触激光的光束。

55.无菌室使用前,将全部要接种的物品移入无菌室缓冲间,并用75%酒精棉球擦拭干净,最后将物品送入工作台上,开启紫外灯进行物品表面消毒灭菌30min左右。

56.在试验设备工作期间,可以离开去学习一会儿。

57.地线和零线的作用相同。

58.静电有三大特点:

一是电压高;

二是静电感应突出;

三是尖端放电现象严重。

59.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接触触电者,应用木棒或其它绝缘物将电源线挑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60.电击(触电)通常指因为人体接触带电的线路或设备而受到伤害的事故。

为了避免电击(触电)事故的发生,设备须可靠接地和人体对地绝缘。

61.电气设备着火,首先必须采取的措施是灭火。

62.实验完毕,要关好电源,整理好仪器设备,并且向教师交还放射源。

63.对于在易燃、易爆、易灼烧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工人,可以发放和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64.送电时投入隔离开关的顺序是先合母线侧、后合线路侧。

65.在考虑辐射防护时,要求剂量当量越低越好,可以避免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同时减少随机性效应发生的机率。

66.Ⅴ类放射源为极低危险源。

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67.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按照放射源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将放射源分为Ⅰ、Ⅱ、Ⅲ、Ⅳ、Ⅴ类,V类源的下限活度值为该种核素的豁免活度。

68.加速器实验室是否是放射性实验室。

69.《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制定的。

70.危险废弃物(hazardouswaste):

有潜在的生物危险、可燃易燃、腐蚀、有毒、放射性的对人环境有害的一切废弃物。

71.水银温度计破了以后正确的处理是:

洒落出来的汞必须立即用滴管、毛刷收集起来,并用水覆盖(最好用甘油),然后在污染处撒上硫磺粉,无液体后(一般约一周时间)方可清扫。

72.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

73.有“严禁烟火”警示牌的大楼和实验室,须配置必要的消防、冲淋、洗眼、报警和逃生设施和有明显标志。

74.剧毒物品管理应严格遵守“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精确计量和记录剧毒物品的使用情况,防止被盗、丢失、误领、误用。

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本单位保卫处和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当地政府公安部门。

75.实验室废弃物可以掩埋处理。

76.与水接触即可发生爆炸的物质,应该存放在高处。

77.若发生化学品中毒、灼伤事故,应采取适当的现场急救措施,然后送医院就医。

78.有损身体健康的化学药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刺激性腐蚀性药物,一类是有毒化学药品。

79.NO2比较稳定,不易溶于水,室温下无色。

8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MSDS或CSDS。

81.危险化学品应当分类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82.实验室中使用臭氧发生设备时,应保证管路气密性,并将尾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以免室内臭氧浓度过高。

83.打开封闭管或紧密塞着的容器时,注意其内部是否有压力,容器口不得对人,避免发生喷液或爆炸事故。

84.使用钻床工作时,应全面检查钻床、工具、夹具等,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

85.漂白粉是含氯消毒剂,它在水中产生次氯酸,可杀死多种细菌。

86.铅被加热到400℃以上就有大量铅蒸汽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氧化铅,形成烟尘。

87.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或事故,应冷静妥善地处理,尽量把事故解决在萌芽状态。

如事故较为严重,有危及人身安全可能时,应及时撤离现场,并通知邻近实验室工作人员迅速撤离,并尽快报警。

88.实验仪器使用时要有人在场,不得擅自离开。

89.要经常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卫生,做到地面、桌面、设备三清洁。

90.含有高压变压器或电容器的电子仪器对于使用者来说打开仪器盖是危险的。

91.凡涉及有害或有刺激性气体发生的实验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加强个人防护,不得把头部伸进通风柜内。

92.初次进入实验室的操作人员应了解实验室具体的潜在危险,认真阅读、理解安全手册和操作手册。

93.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取暖。

必须使用明火进行实验的场所,须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实验。

94.化学实验室现场,不可进食,但可以吸烟。

95.发现被盗或人为破坏,应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保卫处。

96.作试验时,关合刀闸应当尽量慢以保护设备。

97.低年级学生进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时可以在高年级学生指导下进行。

98.如有盗窃和意外事故发生,不得隐瞒,应及时报告保卫部门和主管部门,并保护好现场

99.大型仪器设备应认真填写开机时间、实验内容、指导人员、操作人员、使用维修情况等。

100.强氧化剂(如盐酸、硝酸、氯酸盐、过氧化物等)不可与强还原剂(如硫、硫化物、甘油等)相混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