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一次抱母亲文档格式.docx
《13第一次抱母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第一次抱母亲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我想到了当我生病时,母亲抱着我给我看病,我感到一点不害怕。
(3)小时候,妈妈抱着我,唱摇篮曲,让我入睡。
(4)我们都是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
……
2.是呀,母亲曾无数次地抱过我们,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怀抱,但我们有没有像母亲抱我们那样抱过母亲呢?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去体会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
【板书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题目。
(相机指导“抱”的横折钩要写短一些,“母”字的笔顺要注意,“亲”的第二横最长,第三横要短。
)
3.补充课题,概括课文内容。
齐读题目。
(师指导:
读题目要像说话一样自然。
谁能结合课文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生1:
“我”第一次抱母亲。
师指导:
你能说出“我”为什么要抱母亲吗?
生2:
因为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给母亲换床单,所以“我”才会第一次抱母亲。
如果再加上“我”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感受就更好了。
生3:
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给母亲换床单,“我”第一次抱母亲,发现母亲竟然那么轻,心里很难过。
师接着引导:
结果呢?
生4:
母亲生病住院,护士要给母亲换床单,“我”第一次抱母亲,发现母亲竟然那么轻,心里很难过。
于是,“我”像小时候母亲抱自己一样,把母亲抱在怀里,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力流出了泪水。
小结:
同学们围绕题目“第一次抱母亲”补充的非常详细,这正好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实题目最能体现一片文章的中心内容,今后同学们可以试着用补充题目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在轻松的谈话中教会学生用扩充课题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根据预习单检查预习。
1.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难读的字或句子要多读几遍,好,开始!
2.书放好,老师现在想看看大家生字词是不是都掌握了。
3.课件出示生字词:
脖子摔倒翻山越岭瘦小愧疚闭上轮流突发奇想仰面责怪
(生字红笔标注出来)指生读,师生评价、正音,开火车读,学生领读。
4.在这些生字词中你觉得哪些生字词的读音是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注意“瘦、山、摔”不要读成平舌音,“责”不要读成翘舌音。
“闭上”的“上”在这里读轻声,不要读成四声。
“脖”韵母是ó
,不要读成é
。
5.老师考考你们能不能把这几个字的读音读正确,出示课件: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些红色的字是多音字,“背”读bēi,组词(背着)、(背负);
读bè
i,组词(后背)、(背心)。
“担”读dà
n,组词(扁担)、(担子);
读dān,组词(担心)、(负担)。
此外,本文还有一个多音字“转”,在文中读zhuǎn,组词(转身)、(转载);
另一个读音是zhuà
n,组词(转动)、(转圈)。
6.指导书写生字。
(1)投影展示书写漂亮的学生预习单,请学生说说哪个字写得最好看?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翻”比较难写,跟老师一起写。
注意右边的第一个“习”起笔要在“番”字横的下面更好看,第二个“习”比第一个“习”上下都要超出一些。
还有一个最难认的字“疚”,跟老师一起写。
师生书写“疚”,指生读,指生说课文中的词语“愧疚”。
指导写“愧”,竖心旁先两边后中间。
“愧疚”是什么意思呢?
生:
“愧疚”指心理惭愧而感到不安。
注意:
“瘦”字里面是“叟”,竖要出头。
依次指导书写生字“脖”、“摔”、,讲解书写要点。
(2)用钢笔正确书写生字,注意要一笔一画地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写字时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3)再次投影展示优秀作品,表扬写得好看的笔画或字。
(这个环节利用预习单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要求学生继续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培养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检查读书,畅谈收获,质疑问难。
1.检查读书,畅谈收获
(1)同学们能把生字写得这么漂亮,读书一定也能读得很好,同学们先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记住自己的收获。
(2)请同学们说说,读完这遍书有哪些收获?
生汇报:
我知道了母亲很轻,却能挑起100多斤的重担。
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孩子,逢有重担总是自己挑,不舍得让儿女们挑。
母亲生病了,儿女们都去照顾,儿女也比较孝顺。
我竟然不知道母亲的体重,心里很难过……
(3)同学们读书很用心,相信再读一遍书后,你们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下面请几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我还有哪些疑问?
(4)指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过程中及时纠正发音、评价。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设身处地感受作者“难过、愧疚”的心情
同学们读书很用心,相信再读一遍书后,你们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指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1.听了几位同学为我们流利地朗读了课文,同学们还有哪些疑问呢?
生汇报,如:
“我”的心里为什么难过?
母亲80多斤的身体能挑起100多斤的重担吗?
2.同学们是不是也想知道“母亲80多斤的身体能挑起100多斤的重担吗?
”
(1)现场演示:
找一位体重有80多斤的同学上台来背老师(重100多斤),现场演示能不能背动。
结果是能背动。
接着让学生背老师走一段路。
(2)采访感受:
请问这位同学,你在背老师的时候感觉怎样?
(很重,很累,走一会就受不了。
(3)我们用80多斤的身体背100多斤的人走几步都受不了,而文中的母亲却能用80多斤的身体挑起100多斤的重担,背上还背着妹妹,手里还拉着“我”翻山越岭,你想对作者的母亲说些什么?
您太厉害了,简直力大无穷。
/您受累了,吃了那么多的苦。
/您太了不起了,要是我肯定受不了……
(4)作者和你们一样,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但当他第一次抱母亲的时候,才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这时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在文中画出描写作者心情的词(难过、愧疚)。
(5)“我”的心里为什么会难过、愧疚呢?
下节课我们再一起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瘦小仰面责怪脖子闭上轮流翻山越岭突发奇想
(坚持做到生字“堂堂清”这个课标要求。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一位了不起的母亲,在作者眼中母亲一直都是力大无穷的,可当作者第一次抱起母亲的时候才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心里感到难过、愧疚,“我”为什么会难过呢?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划出相关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良好的阅读习惯,边读边思考,随手记下自己的体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精读感悟,体会“难过、愧疚”的原因。
1.小组交流,谈体会,集体汇报。
2.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找原因。
我说:
“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我说:
“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1)学生初谈体会:
作者因为连母亲的体重都不知道,第一次抱母亲差点摔倒而难过,太粗心了。
/他连母亲的体重都不知道,对母亲太不关心了。
(2)是呀,同学们体会的很深刻,想象一下,“我”在文中说这两句话的时候应该是什么样的语气和表情呢?
我不好意思地说:
“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我的脸一下子变得通红,羞愧地说:
”……
同学们非常有想象力,在描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插入神态及动作描写。
(3)分角色朗读体会:
如果你是护士,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作者呢?
请一位同学带着作者的心情配合护士的谈话。
指生读文中护士与“我”的对话。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
“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护士说:
“你以为你妈有多重?
“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
“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教授朗读技巧:
你们读得很生动,抓住了人物的心理,语气符合人物的身份,在分角色朗读的时候应该向这两位同学学习。
同位分角色再读一读,注意语气符合人物的心理和身份。
你能听出,护士在责怪“我”什么吗?
责怪“我”眼力差,不知道母亲的体重。
“眼力”该怎么理解?
引导:
“眼力”就是判断事物的能力。
从眼力差可看出作者对母亲太不了解。
护士的一番话,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对母亲关心不够,所以感到心里很难过。
【板书:
难过】
(4)为此作者在文中写到: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你想怎么读这句话?
指生读。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因为“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说明作者对母亲不关心,所以要重读。
“难过”是心情,读得时候语气应该低落。
这位同学解释得很合理,读一句话要抓住关键词读出感情,这样才能使课文有声有色。
看到这样骨瘦如柴的母亲,谁的心里不难过伤心呢?
母亲实在太轻了,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齐读)
3.引导学生从第二段中找原因。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母亲一直用80多斤的身体挑100多斤的重担,而且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母亲这么辛苦,“我”却从来没帮过母亲,心里很难过。
(2)结合亲身体验感受母亲的辛苦。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
翻越一道道山岭。
同学们有没有爬过山?
爬山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身上最多也就背个小背包,就这样已累得气喘吁吁。
再看看“我”的母亲,母亲总是手里(引读)——……
母亲翻山越岭容不容易?
(很不容易)你来读读这个词语。
预设评价:
好,我仿佛看到了母亲正在艰难地翻山越岭。
/你读得很轻松,别忘了母亲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的担子,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一起读!
我们一起跟着母亲翻山越岭。
(齐读。
“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3)
“年复一年”是什么意思?
(一年又一年)。
从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这样辛苦的日子很长,母亲一直在付出。
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个词。
评价:
听了你们的朗读读,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翻山越岭时的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4)情境创设,深入体会母亲的重担。
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展开想象,同桌交流。
预设:
烈日当空,母亲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她却还把头巾给我,让我擦擦汗、遮遮阳。
母亲把水给我和妹妹喝,她自己却不喝,母亲的嘴唇都干裂了。
夏天,母亲拉着我,背着妹妹,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在山路上走,不到一会儿,母亲拉着我的那只手出汗了,脸上都是一串串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
寒风刺骨的冬天,鹅毛大雪从天而降。
母亲缩着脖子在山路上艰难走。
她把身上唯一能抵挡寒风的围巾给了我,然后又把妹妹裹紧了一些,继续赶路。
同学们想到了丰富的画面,但你们想到的远远没有母亲承受的那么多,谁来谈谈你的感受?
(真没想到母亲会吃这么多的苦,受这么多的累,母亲太伟大了……)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利用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文字启发学生的想象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师:
挑担子既然这么苦,为什么孩子们长大了,逢有重担,母亲却总是叫我们放下,自己挑?
(体现了母爱)
是啊,母亲多么疼爱我们啊,请男同学读一读这句,感受母亲的爱。
过渡:
从小到大,重担都是母亲一个人挑的。
可是母亲叫过苦,喊过累吗?
从来没有。
所以,母亲给“我”的印象一直是——力大无穷。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6)
引导领会“担子”的深层含义:
母亲肩上的担子仅仅指的是100多斤的重物吗?
在这个家庭中,作为母亲,她除了挑担子以外还要做些什么?
(繁重的家务活、下地干活、外出挣钱……)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的担子是那么重!
这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那单薄的肩上这么多年,而母亲却一直没有倒下过,直到我们长大。
你认为这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她?
(母爱的力量)是呀,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啊!
这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啊!
(7)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对比观察。
同学们,你们看,承受了这么多苦和累的母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面对病床上的老母亲,回想起过去的事,此时,“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难过、愧疚、崇敬)
愧疚】
是呀,这一轻一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如今母亲却落下一身的病,此时一种自责、愧疚的心情涌上心头。
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责、愧疚的心情齐读:
(三)体会母亲的毫无怨言、心甘情愿。
1.过渡:
对于这一切,母亲只是笑了笑说(指读)。
母亲笑了笑说:
“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母亲把辛劳看得很平常。
在母亲看来,这些事情是每个母亲都会做的,根本不值得提起的。
)
3.多么朴素的语言啊,谁来学母亲说一说?
(指名读2)
4.或许,你也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这样的画面可能曾经在你身上也发生过。
(配乐欣赏母子共处的图片)
5.母亲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却从来不提起,在这里,让我们回忆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令你难忘的一件事,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一下吧!
(四)体会“拳拳孝子心”,感受母亲的欣慰。
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母亲无私的爱,课文中的“我”也感受到了。
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想到母亲曾经无数次抱过我,“我”突发奇想,说——(引读)。
我突发奇想地说:
“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
让我抱你入睡吧。
2.“突发奇想”是什么意思?
解释词语很简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个词中的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
“突发奇想”就是突然产生一个奇怪的想法。
3.母亲一开始还不答应的,后来经过护士一说,才答应了。
请同学轻轻地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下我抱母亲入睡的画面。
多么温馨的一幕,多么感人情景,谁能把这段感人的文字读好吗?
(指名读。
评:
听得出来,你也感动了!
4.母亲被“我”的举动深深打动,所有的话语都化作两行热泪。
一起读读最后两句,好好体会一下这浓浓的母子深情吧!
(生读)
5.思考:
你觉得此时母亲眼角流下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
(各自发表观点:
幸福、激动、欣慰、感动、甜蜜的泪水)
6.儿时,我们在母亲的怀抱中幸福地长大;
而今,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里,给了母亲第一次爱的回报。
爱的回报】
同学们,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再次感受这人间最真挚、最纯美的真情吧!
(配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音乐《感恩的心》响起)面对文中的母亲,想想我们自己的母亲,是不是也有很多话要说呢?
我们的母亲同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请大家拿起笔,在你折好的千纸鹤上写下一句你最想说的话,可以是对文中母亲的祝愿,也可以是对自己母亲的感谢,还可以是对天下母亲的关爱。
展示学生的作品。
(学生自己诵读)
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倾听到爱的流淌,从真挚的言语中我触摸到……想说的太多太多,千言万语都汇成唐代诗人孟郊曾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让我们不要等到母亲老时才想起感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懂得感恩!
(六)迁移阅读
1.发生在“我”与母亲之间的第一次事情多得就像填上的星星,有高兴的,有难过的,有生气的等等,用日记的形式写下一篇令你记忆深刻的“第一次”。
2.古往今来多少文人贤士都用优美朴实的语言歌颂过母爱,赞美过母亲,课后大家可以找几篇相关的文章来读一读。
(1)《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2)《慈母情深》(梁晓声)
(七)板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愧疚
爱的回报
儿子母亲
附《第一次抱母亲》预习单:
班级:
姓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1)读准下列词语。
脖子难过责怪瘦小轮流摔倒突发奇想
闭上愧疚仰面翻山越岭年复一年力大无穷
(2)写正确、写美观。
(先描红课后生字,再仿写,在你认为写得最漂亮的字下面画个☆)
(3)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拖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
2.读完课题后你有哪些疑问?
读完课文后你解决了哪些疑问?
你还有哪些疑问写下来吧
3.思考:
这一课围绕课题“第一次抱母亲”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写下来吧!
5.折一只千纸鹤。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关于写字
充分利用预习单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首先通过预习单引导学生先描红后仿写,在一描一写中学会细心观察字形,并让学生在最满意的字下面标☆,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其次,在学写生字环节,投影展示书写漂亮的学生预习单,请学生说说哪个字写得最好看?
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写字教学中,提高了书写质量。
教难写的生字时注意间架结构的掌握,如“翻”比较难写,跟老师一起写。
“瘦”字里面是“叟”,竖要出头等。
最后,在学生掌握了规范的书写方法后,让学生再用钢笔正确书写一遍,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一尺、一拳、一寸”,再在班级中展示优秀作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书写的兴趣。
2.注意学习方法的渗透。
本课中我随机向同学们渗透了几种不同的学习方法。
(1)如用扩充课题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围绕课题“第一次抱母亲”进行扩充说话,学生之间的不断启发使得课文内容逐渐具体起来。
(2)在理解课文环节不再使用干瘪的读中感悟,而是采用了灵活多变的形式,引导学生轻松感悟。
如通过亲身体验法(找一位体重有80多斤的同学上台来背老师)让学生一下子体会到了母亲的辛苦。
教学生在学习上不要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其次创设情境,出示两个片段“夏天,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冬天,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让学生想象说话,引导学生深刻感受母亲的劳累。
再次,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的话题切入,如“同学们有没有爬过山?
再看看“我”的母亲,母亲总是手里(引读)——……”感受母亲的辛苦。
3.关于对话
本文叙述的主要形式是对话,而对话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在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给对话的提示语添加恰当的表情、动作等内容,使得对话更加具体生动,同时在添加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心理的体会。
其次,指导学生朗读对话的时候教会学生在语气一定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特点。
4.以点带面,开展学习。
本文紧紧围绕作者的心情“难过、愧疚”这个点进行学习。
首先让同学们找到本文描写作者心情的词语“难过、愧疚”,然后提出问题作者感到“难过、愧疚”的原因是什么,在探索原因中体会母亲的辛苦、无畏及母子情深。
5.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感悟。
在教学时,我通过图片,音乐等多种手段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
如在导入课题时,我用音乐渲染气氛,用搜集来的母亲抱孩子的画面勾起学生美好的记忆,顺其自然地导入课题。
我抓住“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者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想象母亲肩上所承受的分量。
我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重担”一词包含的意蕴,使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层,体会母亲挑起的是家庭的全部担子,充分感受母亲一直以来无私的付出。
让学生明白,母亲以她瘦弱的身躯挑起生活的重担,是母爱创造的奇迹。
在一次次诵读中,学生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心灵世界之中,与作者的心灵进行碰撞,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深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为了让学生由文中的母亲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我又紧扣“提那些事干什么?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
”这段话,配乐播放母子共处的幸福图片,勾起学生对自己母亲的回忆,接着我让学生交流母亲关爱自己的一件最难忘的事。
学生的心在沸腾,情在燃烧,对于母爱的理解真是深入骨髓,从而真正明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话的内涵。
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千纸鹤上写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语,送给妈妈。
小练笔让学生情感得到宣泄,从而受到心灵上的浸染与精神上的洗礼。
二、不足之处:
1.因为想给孩子讲的太多,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