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3907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Word下载.docx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长728米的长廊,长廊是颐和园中匠心独运的一大手笔。

长廊被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画着色彩鲜明的画,各不相同,描写的故事也不一样。

我们在长廊中漫游欣赏着,这时就仿佛进入了一座建筑别致的精妙画廊。

长廊两旁载满了花草,这一种花草还没谢,哪一种花又开了。

微风左边的昆明湖吹过来,让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

那就是佛香阁。

下面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

咒在山上的小路欣赏着风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妙极了。

这时一阵风吹来,我闭上眼睛,感觉着清风带来的清爽。

风带着花丛中的香味吹来,让我如痴如醉,像进入仙境似的。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故宫

  坐落在悠然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拥有中华文化丰富的典藏精品,包括书画、陶瓷、缂丝刺绣、图书、文献、铜器、玉器、珍玩等,总计数量超过七十万余件,故宫作文。

种类数类之多,保存品质精良,是进入研究古中华文化最佳的途径,名列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走入故宫只感觉雄伟、壮观。

“太和殿”金色的龙椅不偏不歪的落在大殿正中心,上面镶满碧绿的翡翠、晶莹剔透的宝石,金、蓝、红?

的宝石闪烁着高贵的光。

鹤、龟,这两仙兽自古以来表示着长寿、福禄,鹤,昂着头,龟,伸着头活灵活现可想而知当时的工匠是多么的细心,把鹤的羽毛雕刻的那么精细,把龟壳上的凹凸感一一刻画出来,真可谓是巧夺天工啊。

游览到正殿后,一只只白石雕的龙头口中含着圆珠,圆珠里有个不大的洞眼,可别小看这洞眼,下雨时为了防止水淹到大殿中,把木漆门腐蚀,便想出用龙口中的洞眼排出雨水,它不是一条条水沟,而是做得让人想不出、悟不到的排水口。

把水沟变换成美观的龙头,水从龙口流出,又为故宫添加一点儿美景。

不仅这样,宫内还收藏着唐、宋、晋三代著名书法家的真迹,有孙过庭真迹2幅、颜真卿2幅、徐浩1幅?

?

有唐、晋、五代十国的丹青,周昉4幅、张萱1幅?

  “养心殿”优雅的环境、高大的殿宇,花园的芳草欣欣向荣,好不让人羡慕历代皇帝的养身之所。

步入养心殿,高大的匾额立在高处,一条金龙蜿蜒盘旋在顶,口中含着圆润的珍珠,眼睛炯炯有神。

  “御花园”芳草青青,花姿各异特别是大门处的两棵百年大树,互相缠绕在一起真是大地造物,无奇不有啊!

一处凉亭建立在陡石假山之上,据说这是一位历代皇帝在此上吊自刎的地方。

  圆明园

  圆明园是一个聚集了许许多多风景名胜精华的一个大公园,在世界历史上称的上为万园之园。

在圆明园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从先秦时代一直到清朝,所有最珍贵的文物全都放在里面,给人们参观。

有些物品还是工人们用了几个世纪辛辛苦苦的做出来的,做了这么长的时间,但是被英法联军一抢而空,还把圆明园烧了,彻彻底底的被毁灭。

多少劳动人民的辛劳,才换来了这么美的大公园,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等于是把劳动人民的心烧了。

圆明园是给人参观的,不是给人破坏的。

圆明园已经被风景名胜的精华渗透了。

但是我看到了今天的圆明园实在太伤心了,这就是英法联军惹的祸。

  看到圆明园那悲惨的结局,我更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知道了“闭关锁国”的后果?

只要能多多向外学习、交流,就会更加繁荣富强,不会为他人所欺!

  天安门

  豪华的毛主席纪念堂,红墙黄瓦的天安门城楼,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和高高矗立在那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使我深深地感到了祖国的伟大,我更爱我那美丽的中国了。

  在周围远远望去,一眼就看到了那高高大大的一座楼—毛主席纪念堂。

外面,银色的高楼和红地毯令我这个人严肃起来。

我们走进了纪念堂,里面的人各个衣着整齐,脱帽肃立,面对着大堂正中间的那个水晶棺。

水晶棺周围有许多华丽的灯,把水晶棺照亮,照的是那样夺目,那么明亮。

水晶棺里躺的正是我们那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大堂中所有的人在那一瞬间一齐面对着水晶棺里的毛主席肃然起敬,这时,毛主席纪念堂里的每一个空隙里都能透出几分严肃。

  从大堂里走出来,明显的看到了鲜花盛开的天安门城楼,永远的书写了十几个大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它代表了我们中国人那至高无上的品质。

中间摆放着我们最热爱的民主席的照片

  天安门城楼前面一排是宽大的天安门广场。

那一个个美丽迷人的大花坛,红艳艳的鲜花,

  金灿灿的鲜花,蓝晶晶的鲜花?

美丽的花朵周围还伴着绸子般闪着绿光的小草,微风轻轻的一吹,它们就快活地跳起了舞。

旁边还有许多个瓷白的喷泉,清澈、透亮的水喷到上面,又流了下来,流的还是那么有序,像一簇簇正在盛开的鲜花。

  人民英雄纪念碑也高高的耸立在一边,使我们体会到了英雄的伟大。

  我深深的体会到国家富强了。

我相信我们的祖国就像那正在成长的一棵树,这棵树会更加粗壮,更加挺拔,会变成一棵无人能比的参天大树!

  篇二:

北京名胜古迹导游词3篇

  北京名胜古迹导游词3篇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古典园林。

下面是北京名胜古迹导游词,仅供大家参考。

北京名胜古迹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共同游览北京名胜古迹颐和园。

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的时光。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上着名的游览胜地之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

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

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

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公顷,其中水面约占3/4。

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红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着,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组成。

总面积290多公顷。

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铜亭,临湖畔建的千米长画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桥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城约10公里。

既可以坐郊区公共汽车,也可以坐专线游览车前往。

  这座巨大的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虽大,但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

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

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后山,其设计格局则与前山迥然而异。

前山的风格是宏伟、壮丽,而后山则是以松林幽径和小桥曲水取胜。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

同时也请您把我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领大家的导游。

大家都知道,我国名胜古迹众多。

而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观赏我国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

现在,我们将去到有名的长廊。

大家看绿色柱子,红色的栏杆,颜色十分鲜艳,这正是北京园林的一大特色。

大家跟随我来,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两百七十三间。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十分丰富。

长廊的两边也栽满了花,这一朵花还没谢,那一朵花又开了。

  大家请看,我们穿过长廊,现在来到万寿山脚下了。

大家抬起头看看,一座三层高的八角宝塔耸立在半山腰。

那边是佛香阁,下面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各位旅客请跟我登上万寿山。

移步到佛香阁前,请大家向下望去,颐和园的美景大半收于眼底。

郁葱的树丛,掩映着又黄又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在我们正前面的昆明湖,平静得像一面明镜,绿的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大家再向东远眺,隐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白塔呢!

  现在,大家跟随我走下万寿山,来到了昆明湖。

长长的堤岸围绕着美丽的昆明湖。

堤上有好几座不同式样的石桥,两岸栽着婀娜多姿的垂柳。

湖中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我们只要走过石桥,就可以到小岛上游玩。

大家来看这座石桥,桥上有十七个桥洞,名叫十七孔桥:

桥栏上有上百个石柱,每一根柱子上都雕刻着一个石狮子。

这么多的石狮子,姿态不一,真是惟妙惟肖呀!

  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自由活动,要注意安全,记得六点半在门口集合哦!

祝大家旅途愉快!

  篇三:

  尊敬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本次游览团的导游,我叫汪尔康,为了方便记忆,大家也可以叫我小汪,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北京名胜古迹北京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成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乾清宫。

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破坏公物。

当然啦,请大家紧跟着我一起游览,千万别走散了啊。

  现在我们到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朝的十四个皇帝和清朝的顺治、康熙两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在这里居位,平时也在这里处理日常政务。

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十余个宫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时,企图勒死的"

寅宫变"

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住。

  这里是坤宁宫,坤宁宫是北京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坤宁宫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二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朝沿袭明朝体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照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修。

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重修。

乾清宫代表阳性,坤宁宫代表阴性,以表示阴阳结合,天地合壁之意。

  今天,我带家游览的任务结束了,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信任。

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希望下次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再去细细游览品赏。

衷心祝愿大家北京游游愉快,生活美满幸福。

浅谈名胜古迹的保护

  浅谈名胜古迹的保护

  文化古迹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历史价值。

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文化古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

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化古迹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化古迹会越来越少。

所以文化古迹十分珍贵。

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化古迹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再生产出的东西不是原物,而是仿制品或赝品,是没有任何文化古迹价值的。

文化古迹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

没有众多的文化史迹,文明古国也就名存实亡,失去其传统的风采和内涵。

  我国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也趋向于城市建设和发展领域,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然而,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投资非常有限,城市发展资金主要靠各城市独立解决,所以不少城市都把发展提到了新的高度。

  概括起来,城市发展的规划方略,主要有如下方面: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长远考虑城市发展;

优化城市环境,以环境美提升城市资产价值;

基础设施区域共用,节约投资并增加效益;

规划先行,搞好城市发展性规划。

这些问题是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的热点与难

  点问题,也是城市发展急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4个方面:

历史研究——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科学价值、发展旅游——经济价值及可持续发展。

我们首先从历史研究着眼,来看待城市文化价值。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起源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根本性破坏的文明起源地之一。

如何保护,既与继承传统有关,也与有利于坚持历史传统教育。

现以北京的北海公园为例,浅谈在城市建设中历史古迹的保护。

  北海公园是1955年拍摄的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发祥地。

这首歌,我们从童年唱到老年,从我辈教给儿辈,儿辈又教给孙辈,是半个世纪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逐渐修建而成的帝王宫苑,已有900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金代又在辽代初创的基础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规模宏伟的太宁宫,太宁宫沿袭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规制、并将北宋汴京艮岳御园中的太湖石移臵于琼华岛上。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宁官琼华岛为中心营建大都,琼华岛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划入皇城,赐名万寿山、太液池。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万寿山、太液池成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称西苑。

明代向南开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

清朝承袭明代的西苑、乾隆时期对北海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规模和格局。

1925年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

  北海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杰作。

全园占地68公顷(其中水面39公顷),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景区组成。

它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北海的总面积为1063市亩,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

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花木芬芳,亭台楼阁,叠石岩洞,绚丽多姿,优如仙境。

北海园林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西王母传》中描写的仙境建造的,历经辽,金、元、明、清五代,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今天我们不仅能看到琼化岛上的犹如仙境的亭台楼阁,而且还能看到神人庵、吕公洞以及铜仙承露盘等传说中的仙岛景物。

  北海不但保留着把神仙宫苑幻想意境用高超的造园艺术实现于历史上高峰期的基本形态,而且还把我国寺庙园林、江南文人园林和宗教名胜艺术的成就融合在整个宫苑之内,其规模之宏大,历史之悠久,艺术成就之高超,确实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的精品之作。

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幻想意境色彩。

  北海全区可分为琼华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

琼华岛是全园的中心,岛上建筑、造景繁复多变,堪称北海胜景。

东部以佛教建筑为主,永安寺、正觉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错落,其中尤以高耸入云的白塔最为醒目;

西部以悦心殿、庆霄楼等系列建筑为

  主,另有阅古楼、漪澜堂、双虹榭和许多假山隧洞、回廊、曲径等建筑。

北海东、北两岸有建筑群多处,各具特色,有画舫斋、濠濮涧、静心斋、天王殿、小西天、五龙亭、九龙壁等园中园和佛寺建筑。

北海南为屹立于水滨的团城,以永安桥与琼华岛相连;

团城上的建筑按中轴线对称布臵,主殿承光殿位于中央,规模宏大,造型精巧。

总观北海全园的建筑布局,是以白塔为中心,以琼华岛为主体的四面景观;

琼华岛南面寺院依山势排,直达山麓南边的牌坊,以永安桥横跨团城,与团城的承光殿气势连贯,遥相呼应,从白塔至此形成全园的一条南北轴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巨资对北海公园予以修葺,疏浚了湖泊,维修了古建筑,铺设甬道,增设了公共服务设施。

1961年北海公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

保护北京名胜古迹建议书)景区。

1971年2月末(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对公众没有作任何公告和通知的情况下,与中南海一桥之隔的北海公园及附近的景山公园被神秘关闭,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近两年后的1978年3月1日,北海公园方重新对社会开放。

  城市文化景观既影响到过去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也对现在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城市独特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连同城市的各种文化传统,例如饮食、文艺、服饰等,即传统的硬件和传统的软件相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独特的风格。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遗留下的传统建筑和名胜古迹可谓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保护好这些历史遗产,不仅与城市的现代化不相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事物总是有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阶段构成的,我们只有圆满

  地完成对过去的继承,才能做好现在,展望未来。

"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这些反映当时文化的文物古迹,正是我们今天保护的意义.以下是一些保护古迹的方法:

原封不动的保存,保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

这是联合国提倡的标准。

一般对文物古迹应原封不动的保存;

整旧如故,谨慎修复:

对于残缺的建筑(古遗迹)修复应“整旧如故,以存其真”。

修复和补缺的部分必须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景观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能降低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信息价值;

增添部分必须与有部分有所区别,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以保持文物建筑的历史性。

此外,加固、维护应尽可能地少,即必要性原则;

慎重重建:

一些十分重要的历史建筑物因故被毁。

由于它们是地方重要的特征、象征,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纪念意义有必要重建。

但是,重建必须慎重,必须经专家论证,因为重建必然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又耗资巨大,还破坏了遗迹。

在更多情况下保存残迹更有价值;

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

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以不损坏遗产为前提,以续继原有使用方式为最佳,也可以为博物馆,作为参观旅游景点要慎重,防止被破坏,保持历史街区和古城的格局特征。

重点保护好历史街区和古城的平面布局、方位轴线、道路骨架、河网水系等;

保护特色建筑风格:

保护特色建筑风格,包括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

控制适当的建筑尺度、高度、体量非常重要,切记今古不同,不要求高、求大;

保护历史环境:

事物与其存在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可以脱离环境而存在。

历史文化遗产环境的意义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