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3449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实验题大全100题Word下载.docx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标号);

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那么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2)上述装置中的A和C组合后,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的气体是(任写一种),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F装置内装满水时,还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此时还需要(填仪器名称),该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若用F装置干燥氧气,则氧气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5.(11分)

(一)小明和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帮老师配制石灰水时,将两药匙熟石灰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发现烧杯底部仍有不溶性的固体,于是小明认为熟石灰样品已经变质。

小亮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亮同学的理由。

同学们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甲同学猜想是Ca(OH)2;

乙同学猜想是CaCO3

你认为是。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的熟石灰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

乙的猜想不正确

向滤出固体中加入适量溶液。

你的猜想正确

(拓展与应用)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应保存熟石灰。

(二)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学生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

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全部的浊液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

浊液中白色沉淀物质

是和。

(填物质的化学式)

化学兴趣小组对浊液进行过滤,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除了NaCl外,还有什么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

猜想②:

Na2SO4;

猜想③:

Na2CO3;

猜想④:

Na2CO3、Na2SO4

(实验探究)

若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猜想可能成立;

若现象b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加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若沉淀全部不溶解,则猜想成立。

6.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的性质进行研究。

(1)小明同学通过观察打磨后的镁、锌、铁、铜四种金属,总结出金属共有的物理特征是_______。

(2)小莉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如下图1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______。

(3)用上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小刚得出结论,镁条反应放出的热量高,它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

②观察到试管1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2中快,小明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欲得此结论设计该实验时应注意_______。

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实验室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I:

全部是氢氧化钠;

猜想II:

全部是碳酸钠;

猜想III:

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1)请完成猜想III;

(2)溶液1中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原固体中含有_________;

(3)溶液2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由以上实验现象可知猜想_______正确;

(5)久置的NaOH固体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C的名称。

(2)实验室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这个实验除选用A、D、E、F、I外,还需增加的仪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组装一套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气体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4)通过查阅资料获知:

镁在加热条件下与O2、N2、CO2、H2O均能发生反应;

氮化镁(Mg3N2)能与水反应;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

小强欲在实验室里以空气和镁粉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镁。

可供选择的装置和药品如下图所示:

①管口之间的连接顺序是:

a→()()→()()→()()一h。

②通气后,应先点燃装置(填“B”或“C”)的酒精灯,装置E的作用是

③写出装置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请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_。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常用C装置收集氧气,因为氧气_____。

(3)在初中化学实验室里,能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除氧气外,还有_____(填写两种气体),其中制气原理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实验室用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则制取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

10.通过“金属和金属材料”和“燃烧”的复习,同学们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以及“支持燃烧的气体一般是氧气”这两句话产生了质疑.在老师的帮助下,用金属钠来探究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

1、金属钠能否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2、金属钠能否在其他气体(如:

CO2)中燃烧?

资料查阅:

金属Na性质活泼,常温下,它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一:

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的物质析出;

③按照步骤②将金属钠投入水中,待反应结束后滴加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

实验二:

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资料写出钠块投入水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二中生成的黑色颗粒是_____。

而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呢?

①同学们围绕白色物质可能是什么产生如下猜想:

甲认为白色物质是氧化钠,乙认为是碳酸钠,丙认为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丁认为是氢氧化钠.

我认为认为丁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②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再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

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

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

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

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

方案3:

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溶液(供选试剂:

A、石灰水B、氯化钙溶液C、硫酸铜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溶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出现.则_________(在甲、乙、丙中选)的猜想成立.

③评价与反思:

小娟同学认为实验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中的金属钠着火时,你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时,发现试管中的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明显发热,但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

试管中出现白色不溶物。

为探究白色不溶物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宽窄相同的镁条,反应后静置观察,结果如下表: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不溶物

少量

较多

很多

(查阅资料)

(1)在MgCl2溶液中,Mg能与H2O在常温下反应:

Mg+2H2O=Mg(OH)2↓+H2↑。

(2)AgNO3与可溶性氯化物在溶液中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例如:

2AgNO3+MgCl2=2AgCl↓+Mg(NO3)2,生成的AgCl不溶于稀硝酸],该性质可以用来检验溶液中含有氯化物。

(3)Mg(OH)2为白色固体,能与酸反应。

(猜想与假设)

Ⅰ.镁用量增多使生成的MgCl2增多而析出晶体。

Ⅱ.镁条反应过程中有残碎的镁粉剩余。

Ⅲ.生成了Mg(OH)2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另取三支试管分别为①、②、③,重复上表D中实验,静置备用。

(1)取试管①中不溶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为mg。

取mg此固体于另一试管中,加入5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不溶物没有明显减少。

对比实验:

再取一支试管,加入________和5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

结论:

假设Ⅰ不成立。

(2)取试管②,倾出上层溶液得不溶物,加入稀盐酸。

若出现________现象,则可以证明假设2成立。

实际实验中并未出现该现象。

假设Ⅱ也不成立。

(3)取试管③,过滤,向漏斗滤纸上的不溶物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多次,直至最后一次向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银不出现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表明不溶物已经洗涤干净。

取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硝酸,发现不溶物立即溶解,向所得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假设Ⅲ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同时可判断白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

(4)经过定量分析,得出不溶物的生成原理如下,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2Mg+2HCl+2H2O=_____↓+2H2↑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

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

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Ⅰ是为了

(2)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

CO32-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4)小组同学在与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

“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

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

已知碳酸镁加热发生类似碳酸钙的分解反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CO3

___________+CO2↑

(2)装置C的作用:

______________,CaCl2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发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中装置E的作用:

(5)本实验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利用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

(2)利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如图为某学生设计的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请回答:

(1)通过此探究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用灯帽可将酒精灯熄灭,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16.可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17.根据如图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装入的试剂是

(3)用D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

(4)通过E、F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两点即可)①②.

18.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与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除去CO中的CO2并收集一瓶CO的装置图(瓶内为NaOH浓溶液),其中最合理的装置是__________。

19.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___________(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___________,

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下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

请把图补画完整___________。

20.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能选择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带火星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氧气能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氨气:

Ca(OH)2(固)+2NH4Cl(固)

CaCl2(固)+2H2O+2NH3↑,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1.水是我们每天都需要的物质。

(1)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

(2)自然界中的水需净化后饮用,活性炭常用于净化水,其主要作用是_____。

(3)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

22.完成下列基础化学实验。

Ⅰ.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如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之后,_______________,缓慢的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选用F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

Ⅱ.如何证明盐酸与碱发生了化学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向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向Cu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

继续滴加稀盐酸,看到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也证明了盐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一中试管内的无色溶液成分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一结束后,试管内的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NaCl和HCl猜想二:

NaCl

【实验设计】若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

A.紫色石蕊溶液B.CuC.AgNO3D.Na2CO3

【讨论交流】小莹同学认为滴入NaOH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你认为小莹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实验室常用的装置如图1(A﹣E),请回答.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

(2)图示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

(指明装置编号及具体错误)

(3)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可以使用的装置是_____;

(填装置编号)

(4)图2是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w1、w2、w3、w4的双氧水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的示意图.为了使反应能保持较平稳地进行,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Ⅰ.选用合适的发生装置___(填装置编号),以调节滴液速率;

Ⅱ.________.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仪器和装置。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

(2)制氧气时,可将A与______(填字母)连接组成发生装置,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

(3)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______(填“B”或“C”“D”)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CO2中混有少量H2S、HCl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进行如下实验:

I.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I.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BNaOH溶液C澄清石灰水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

25.

(一)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下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1)实验A中水作(填“溶剂”或“溶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

(3)实验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结论。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5)实验E中的集气瓶里装满水的目的是。

(二)已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是一种浅黄色固体粉末,可用作呼吸面具里的供氧剂,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Na2O2反应放出O2,供给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某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制取氧气,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装置①中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加热NaHCO3固体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选填图二中字母,下同)。

(2)为收集纯净干燥的O2,装置③中盛放的试剂为;

装置④中盛放的试剂作用是;

则⑤中收集方法可选用。

A.排水集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真空袋收集法

(3)当观察到装置②中时应停止通CO2。

26.下列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将铁钉投入竖直的试管中B.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C.

挤压胶头清洗滴管D.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

(1)仪器名称:

E_____,它的优点是_____.

(2)锥形瓶A中的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广口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其原理是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4)广口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5)烧杯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因为_____、_____.

28.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