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2878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Word下载.docx

1、用注射器抽气后射入水中,观察现象。

2、把两个气球充气后吊在小木棒上,使它们保持平衡。

3、用缝衣针扎破一个气球,观察木棒是不是还平衡。

4、把装满空气的塑料袋用手挤压。

空气占据空间,有一定的重量,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签字

   年   月   日

热空气的性质

蜡烛、纸蛇、纸杯、木棍、玻璃杯、香、玻璃板、水槽、热水、冷水

1、在纸蛇下方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将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冷、热水槽中使之变热或变冷。

3、在热瓶中放入点燃的香,等瓶内的烟充满瓶后把香取走,立即用玻璃板把瓶口盖上。

4、将冷气瓶瓶口对准热瓶口放置然后快速抽取玻璃板。

5、对调两个瓶的位置(瓶口不能分开),观察烟雾的流动情况。

空气受热上升,遇冷下降。

研究空气的成分

水槽、蜡烛、去底饮料瓶、火柴、玻璃片

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

2、再用无底的塑料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盖拧紧,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蜡烛燃到自动熄灭,再打开盖,放进燃烧的火柴,观察燃烧的火柴进入饮料瓶后的现象。

空气中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烧杯、温度计、铁架台、热水

1、将手试触烧杯杯壁,估计杯中热水温度;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

3、保持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热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4、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齐平,读出温度计此时的示数。

温度计能测水的温度。

热在固体中的传播

酒精灯、蜡烛、试管夹、金属汤勺

1、每组准备两把汤匙,分别在汤匙柄前,中、末分别滴上蜡,等蜡凝固。

2、点燃酒精灯。

3、在一把汤匙的前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

4、在一把汤匙的中端加热,观察蜡的熔化情形。

5、熄灭酒精灯。

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

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播

烧杯、茶叶末、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

1、倒150ML冷水在烧杯里。

2、加入少许茶叶末。

3、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

4、点燃酒精灯,给石棉网加热。

5、观察茶叶末的运动。

6、在装满烟雾的热气瓶口对口接一个冷气瓶。

(热瓶在下,冷瓶在上)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铜球、铁圈、酒精灯

1、将铜球从铁圈中通过。

(不用加热。

2、给铜球加热。

3、加热后,将铜球放入铁圈看能否通过。

4、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

5、试试能否通过铁圈。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雨、霜、雾的成因

烧杯、水、酒精灯、石棉网、冰块、铝制易拉罐、试管、温度计、盐、湿毛巾、温水、玻璃杯

1、加热水至沸腾。

用玻璃杯罩在烧杯上。

观察玻璃杯上有无水珠。

2、少量水与温度计、试管放入易拉罐加入冰与盐的混合物。

(在易拉罐下放上一块湿毛巾。

3、观察易拉罐外部有白色的霜出现。

4、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

把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现象(有雾产生)。

水蒸气升到高空中遇冷就凝聚成水珠落下来,就成了雨。

空气中的水汽受地面或物体表面热量辐射的影响而凝华成白色的晶体,叫霜。

水蒸气在空中遇冷凝结成极小的小水珠,这就是雾。

水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大小不同的碟子、水、湿布

1、在碟子里倒入少许的水,然后放在太阳光下晒。

2、用湿布擦洗黑板。

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的流动及温度有关。

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食品保鲜袋、尺子、小鼓、豆子、饮料瓶、细盐、音钹

1、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一只手弹拨尺子的另一端。

2、鼓面上放一些豆子,然后敲打鼓面。

3、往空瓶里放入些细盐,然后吹瓶口。

4、击打音钹,然后用手轻轻按住。

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研究传播声音的物质

分别装沙子、水和空气的塑料袋、纸杯、细棉线、牙签

1、将装有沙子的塑料袋放在桌上,一只耳朵贴在袋子上,捂住另一只耳朵,耳朵贴紧塑料袋。

2、在距离一臂远的地方,用牙签轻敲桌子。

3、记录听到的声音效果。

4、分别用装有水、空气的袋子重复上面步骤。

5、打结的细棉线穿过纸杯,另一端捆着牙签,轻敲牙签,记录听到的声音效果。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空气是传播声音的物质。

人如何听到声音

小鼓、纸屏、塑料泡沫小球、鼓锤、耳的构造挂图

1、用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制作鼓膜模型。

2、让学生拿着小鼓用不同的力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振动情况。

3、让学生拿着小鼓在鼓膜模型前方、较远的地方分别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振动情况。

4、出示耳的构造挂图,介绍耳的构造。

物体的震动引起了周围介质的波动,如空气,波动能像四周传播;

耳朵内有鼓膜,这种波动能使鼓膜震动,鼓膜的震动通过神经传给大脑信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不同的声音

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空盒子

1、用长短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套住空盒子。

2、弹拉紧的橡皮筋。

3、弹变短的橡皮筋。

4、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快慢有关。

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碘酒、滴管、土豆块、萝卜片、花生、白纸、火柴、瘦肉

1、分别在土豆块、萝卜片、花生、瘦肉上滴上几滴碘酒,看看有什么变化。

2、将花生剥去皮,在白纸上涂抹一下。

3、将瘦肉在白纸上涂抹一下。

4、用火柴烧花生及一点瘦肉,烧焦,观察。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淀粉、脂肪、蛋白质。

 

认识人的消化系统

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1、出示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2、介绍人体消化系统各个器官的名称及作用。

3、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

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