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2704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典诗词格律新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原来写过一些声律学方面的文章,但过于专业,准备用更通俗的写法写,而且有许多补充。

此外,原来的文章只有原则性问题的讨论,没有对古典格律的平仄规定作细致的归纳总结。

后者是本文的重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713:

58:

52编辑过]

  一、平仄与节奏

  传统声律学音韵学对平仄系统的解释有着严重的误区,最大的弊病就是“望文生义”,其次就是生吞活剥西方节奏理论,张冠李戴,认为平仄递换能增强节奏美,类似于西方的节奏律。

  最有代表性的是王光沂和王力的看法:

  王光沂在《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里说:

“在质的方面,平声则强于仄声。

按平声之字,其发音之初,既极宏壮,而继续延长之际,又能始终保持固有之强度。

因此,余将中国平声之字,比之西洋语言之重音,以及古代希腊文之长音,而提出平仄二声为造成中国诗词曲‘轻重律’之说。

”〔注1〕

  王力在《汉语诗律学》里说:

“依我们的设想,平声是长的,不升不降的;

上去入三声都是短的,或升或降的。

这样,自然地分为平仄两类了。

‘平’字指的是不升不降,‘仄’字指的是‘不平’(如山路之险仄),也就是升和降。

(‘上’字应该指的是升,‘去’字应该指的是降,‘入’字应该指的是特别短促。

古人以为‘平’‘上’‘去’‘入’只是代表字,没有意义,现在看来恐不尽然。

)如果我们的设想不错,平仄递用也就是长短递用,平调与升降调或促调递用。

”〔注1〕“汉语近体诗中的‘仄仄平平’乃是一种短长律,‘平平仄仄’乃是一种长短律。

汉语诗律和西洋诗律当然不能尽同,但是它们的节奏的原则是一样的。

”〔注2〕

  上述说法纯粹是作者的想当然,根本不站不住脚。

  首先,现代汉语声调实验研究已经证实:

“声调的语音学研究主要涉及声调的三个参量:

音高、音长、音强。

……研究表明,普通话四声的音强曲线并没有显著差异:

阴平、阳平和去声都以‘前强’和‘中强型’为主,上声以‘双峰型’为多。

”〔注3〕“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的均值分别为245ms、265ms、252ms、238ms和188ms。

阳平最长,除了轻声,去声最短,轻声只有阳平的71%左右。

冯隆的研究结果是,不同声调的时长在句中与在句末明显不同。

句中阳平最长,其它三声基本相同。

句末则上声最长,阳平次之,阴平较短,去声最短。

”〔注4〕

  可见平仄之间根本不存在轻重或长短对立的正态分布,轻重律和长短律之说根本不成立。

  只有“平调与升降调”的对比造成节奏美一说似乎很有道理,可它在现代语言的现实面前同样完全站不住脚。

  第一,现代各个方言里声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调类分化调整,有许多方言里的声调分化成五至九个声调不等;

二是实际调值发生了变化,由于调名是“名”,而调值〔即实际读法〕才是“实”,现代方言里名字叫做“阴平”“阳平”的不一定是平衍的调值,名字叫做“上声”“去声”“入声”的不一定是有升降或短促的声调;

有的“入声”已经不是“促调”,失去了塞擦音韵尾变成了舒声。

根据王力的“平调”是“平衍的声调”而“仄调”是“有升降或短促的声调”的定义,有那么现代各个方言里面的平仄分野必须全盘调整,必须把真正“平衍”的声调归入“平调”,而把真正“有升降或短促”的声调归入“仄调”,建立名副其实的新平仄系统;

还必须按照这种名副其实的新平仄系统判别名副其实的律句和拗句。

以两种最典型的方言为例:

  1、普通话的新平仄系统:

  真正的平调:

阴平,高平调〔55〕;

  真正的仄调:

阳平,中升调〔35〕;

上声,半低降升调〔214〕;

去声,全降调〔51〕。

  2、长沙话的新平仄系统:

阴平,中平调〔33〕;

阴去,低平调〔11〕;

阳去,高平调〔55〕;

阳平,低升调,〔13〕;

上声,半高降调,〔42〕;

入声,半低升调〔24〕。

  〔按:

长沙话的入声变成了舒声。

  〔又按:

大家可以根据此原则,重新调整自己家乡话的平仄分野。

  第二,根据王力的理论,按照新平仄系统判断平仄的新“律句”的节奏感或声韵美必须明显胜过新“拗句”。

  事实却不是这样,现以大家都熟悉的普通话为例:

  1、下面这些句式按照新平仄系统应当是律句:

  寒猿哀哀鸣、黄河天边来〔阳阳阴阴阳,调值:

35、35、55、55、35=仄仄平平仄〕

  鲜花朝阳开、声声猿鸣哀〔阴阴阳阳阴,调值:

55、55、35、35、55=平平仄仄平〕,

  2、下面这些句式按照新平仄系统应当是拗句:

  水落鱼梁浅、野寺人来少〔上去阳阳上,调值:

211、51、35、35、214=仄仄仄仄仄〕

  海上回明月、已似长沙傅〔上去阳阳去,调值:

211、51、35、35、51=仄仄仄仄仄〕

  一枕黄粱梦、即此流高殿〔去上阳阳去,调值:

52、211、35、35、51=仄仄仄仄仄〕

  传闻至此回、南陵寓使迟〔阳阳去上阳,调值:

35、35、52、211、35=仄仄仄仄仄〕

  冥冥鸟去迟、长亭酒一瓢〔阳阳上去阳,调值:

35、35、211、51、35=仄仄仄仄仄 〕

所有声调中,只有高平调〔55〕、半高平调〔44〕、中平调〔33〕、半低平调〔22〕和低平调〔11〕才是平衍的调值,只有这五个调值是王力定义中的平调;

其余用不同数目字标示的调值〔如:

24、35、42、53、32、211、214等等,全都是有升降的调值,它们全都是王力定义中的仄调。

  只要听觉对音乐美不是过于迟钝,反复朗读和比对这些诗句,一定会发觉声韵更美的是后者,绝不会是前者。

  我曾经用长沙话做过类似的比照,结论也是一样。

大家可以用自家的家乡话作同样的比对。

  有人认为阳平升降幅度不大〔不超过2度〕而接近阴平,所以同属平调,而上声和去声升降幅度很大,故同属仄声。

这一说法也站不住脚。

  须知上声只有单念或处在句末时才会读出完整的〔214〕,在句中连读时,因生理的局限会产生语流音变,非上声之前的上声会变为半低降调〔211〕,如“一枕黄粱”里的“枕”字;

上声之前的上声变为中升调〔34〕,如“手指”里的“手”字。

这样一来,句中的上声的升降幅度比阳平更小,它更应该看成平调,那么仄声就只有去声了。

按此平仄分野,上面2里的例句很大一部分仍然应当是音律不美的拗句风格:

52、211、35、35、51=仄平平平仄〕

35、35、52、211、35=平平仄平平〕

  下面的句式也应当是拗句风格了:

  长居海岛边〔阴阳上上阳,调值:

35、55、34、211、55=平平平平平〕

东城买马鞭〔阴阳上上阴,调值:

55、35、34、211、55=平平平平平〕

  实际朗诵时的声韵效果根本不符合事实,它们仍然是律句风格。

  由此可见,“平衍与升降或促调的对立”决不是平仄对立的本质特征。

  此外,不少人指出,平仄不曾递换的古体诗同样琅琅上口,其节奏感一点也不亚于近体诗。

大家只要大量朗读比对,是会得出同样的结论的。

  总之,平仄对立与诗歌的节奏美毫无关系。

  二、平仄与旋律

  平仄是形成诗歌音乐美的要素。

要研究诗歌音乐美,不结合语音学只能是纸上谈兵,而不结合音乐理论仍然是隔靴搔痒。

唯有音乐和语音学理论相结合作综合性研究才有可能走出迷谷。

  音乐的三要素是节奏、旋律和调式。

  形成节奏旋律的声音基础是音强、音长和音高。

  音乐理论告诉我们:

音的轻重〔音强〕缓急〔音长〕形成节奏,而音的升降起伏〔音高〕形成旋律,调式则是旋律的组织基础。

  语言的音乐美当然也是由音强、音长和音高形成的节奏美和旋律美〔按:

诗歌的韵式相当于音乐的调式,这一部分本文不论,可参考拙作《汉语新诗格律概论》〕。

〔注5〕

  以音强和音长为要素的西方语种诗歌,通过轻重律或长短律加强节奏美,它们的诗歌格律是节奏格律体。

  汉语以音高为要素,声调主要就是音高的升降起伏的变化形成,所以平仄的作用就在于加强诗歌的旋律美。

朱光潜先生早就在《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

论声》里指出:

“以北京方言为例,运用语音学知识,证明平声与仄声不存在轻与重、长与短、平衍与曲折的对比,因而平仄系统与汉诗节奏无关……在诗和音乐中,节奏与‘和谐’(melody)是应该分清的。

……从这个短例看,我们可以见出四声的功用在调值,它能产生和谐的印象,能使音义携手并行。

”〔注6〕这里所说的“melody”就是英语“旋律”。

  汉语诗歌的节奏美主要依靠等长的音步,以及句型的对称。

〔注7〕汉语声调本来就抑扬起伏丰富,只要注重了句型和音步的对称,无论平仄是否有规律地递换,都能形成动听的旋律美,这就是古风体和近体诗都琅琅上口的原因。

  但是平仄递换的近体诗和平仄杂陈的古风体,其旋律风格是不同的,用周正甫的话说:

近体诗“流美婉转”,而古风体“刚健沉着”。

前者我们可称之为律式旋律,后者为拗式旋律。

  所谓流美婉转,是指音波的进行圆转流畅;

而刚健是指音波硬实富于冲击力,沉着是指音波沉稳。

  古代声调的实际调值已经不可究考,但是这两种旋律风格,在普通话和部分方言里面保存下来了。

“流美婉转”和“刚健沉着”的特征,即可以在音波图中观察到,更能在朗读中感觉出来的。

  近体格律有两句口诀,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个口诀,基本能够保证诗句的“流美婉转”的风格。

  音乐旋律的进行,最重要的不是绝对音高,而是音高的进行方向。

因为曲调的绝对音高是可变的,而它们的进行方向却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例如A调的歌曲可以唱成B调、C调,而乐句的进行方向不会因此而改变。

音乐旋律千变万化,就离不开四种进行方向:

平行旋律、上行旋律、下行旋律和弯曲旋律。

  汉语诗歌语言的音高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声调〔即字调〕,而是语调〔即句调〕。

  语调同样有四种进行方向:

平行调、昂上调、下抑调和弯曲调。

这四种语调对于语言的感情色彩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它决定了诗歌乐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声调也不例外,它正好也是四种声调:

平调,升调,降调和弯曲调。

声调决定了诗歌局部音高的进行方向。

而句调决定了诗句整体的音高进行方向。

  声调、语调的绝对音高是也可变的,说同一句话,可以抬高或降低嗓门说,而语调的进行方向不会变化,因语调的上行、下行以及弯曲变化,句前句后相同声调的绝对音高也会不同,但就每一个字而言,局部的声调进行方向也不不会变得。

  汉语语言里,双音词占有绝对优势,文言诗歌的音步〔相当于音乐的节拍〕就是两字步为主,局部音高变化是随着音步进行的,而音步的步尾的收音决定了音步音高的进行方向,这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由来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合理内核,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和阴法鲁先生早就从歌词配曲的角度有所察觉,他们在《宋姜白石创作歌曲研究》一书里指出:

  “姜白石的字调系统,是地地道道的‘平、仄系统’,而不是四声系统;

歌唱的高低,也与后来的江南平、仄系统相同,是仄声〔上、去、入〕高而平声低。

在实际应用时,所谓‘高、低’并不是绝对的音高而言,而是指向高上行或向低下行的两种不同的进行方向而言。

例如,‘仄仄’所成之逗,并不是配上两个同度的高音,而是配上几个从低向高的音列;

同样‘平平’二字所成之逗,也不是配上两个同度的低音,而是配上几个从高向低的音列。

……古代七字句中,单数字之所以不大重要,正因为音调之进行,系决定于这种上行、下行的高低关系,而不是决定于每一个字的绝对音高。

上例中的“麦”字虽是仄声字,但因其高低关系在句逗位置上不重要,它在音调上的作用,可与一个平声相等。

”〔注8〕

  下面是普通话平仄四声的音波图:

 

[快车下载]四声音波图.jpg:

  诗歌旋律的基本结构单位是“音步”,每一个音步字音声调的最后音高决定了旋律变化的进行方向。

  普通话四声在音步里的平仄组合有16种形态。

  1、“⊙平”音步有八种形态,它们的调值组合如下:

〔按:

⊙表平仄不拘。

  ①阴阴:

5555;

  ②阳阴:

3555;

  ③阴阳:

5535;

  ④阳阳:

3535;

  ⑤上阴:

21155;

〔上声在非上声前面变调为211〕

  ⑥上阳:

21135;

  ⑦去阴:

5155;

  ⑧去阳:

5135;

  “⊙平”音步都以最高度5结束,不是上行旋律就是先下行后上行的弯曲旋律。

唯有“阴阴”是高音部的平行旋律,可如果它的前面还有词语的话,在律句里必定是仄声,相比之下,“阴阴”也相当于上行旋律了。

  换言之,“⊙平”的基本特征是上行旋律,其声波图的共同特点是上扬。

其中“仄平”的上行趋势比“平平”更加鲜明。

  2、“⊙仄”音步也有八种形态〔因近体诗两字音步全部在句中,上声全部为变调,不可能读出完整的214〕:

  ①去去:

5151

  ②上去:

21151

  ③上上:

34211〔按:

上声在上声前面变成“34”〕

  ④去上:

52211〔按:

去声在上声前面变成“52”〕

  ⑤阴去:

5551

  ⑥阳去:

3551

  ⑦阴上:

55211

  ⑧阳上:

35211

  “⊙仄”都以最低度1结束,不是下行旋律就是先上行后下行的弯曲旋律。

其基本特征是下行旋律,其声波图的共同特点是下抑。

其中“平仄”的下行趋势比“仄仄”更加鲜  

  很显然,“⊙平”和“⊙仄”交替出现时,诗句的声调线就一升一降地交替前进,如同流畅的波浪一样抑扬起伏,这就是律诗“流美婉转”的由来,大家常常说律诗抑扬顿挫,就是对这种旋律美的形象描绘。

  综上所述:

平声的共同特点:

阴平和阳平最后进行到最高度5;

在“⊙平”音步里,无论第一个字是什么声调,它们都会前进到最高度5,这种音步以“扬”为基本特征。

  仄声的共同特点:

上声和去声最后进行到最低度1;

在“⊙仄”音步里,无论第一个字是什么声调,它们都会前进到最低度1,以“抑”为基本特征。

上声处于句末为214,可也是先进行到最低度1然后迅速抬起一个短尾巴而已,它不影响诗句的主要旋律特征;

上声处在上声之前变34,其几率很小;

各个声调还有其它细微的变调,均可忽略不计。

唯有轻声的变调以后再论。

  故“⊙平”和“⊙仄”间出,就能形成一升一降、抑扬起伏、流畅圆转的旋律风格。

  从理想的角度来看,双平双仄递换,特别是按照“阳阴去上”或“上阳阴去”或“阴去上阳”“去上阳阴”递换的音流,声调线最为流畅圆转。

  试用普通话朗诵下面的正格律句诗句,可以品味出这种最流畅圆转的风格:

  盘飧市远无兼味〔杜甫《客至》〕其音波图为:

[快车下载]律句音波图.jpg:

上声在非上声前变为211,去声在上声前面变为52。

  细雨如烟碧草新〔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

  去上阴阳去上阴

  〔音波图也类似上图,大家可自行绘制〕

  拗救律句如果也有类似组合,旋律也特别优美,如:

  山径晓云收猎网〔许浑《村舍二首》〕

  阴去上阳阴去上

  其音波图为:

[快车下载]拗救律句音波图.jpg:

  广庭无树草无烟——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

  上阳阳去上阳阴

  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定是很合乎语音学和韵律学的规律的。

  明白了律句的旋律特点,拗句就很容易理解了:

“⊙仄|⊙仄”频繁向最低音冲刺,“⊙平|⊙平|”频繁向最高音冲刺,波形生硬跌宕,这就是“刚健沉着”旋律风格的由来。

〔待续〕

  我国的诗歌格律,多述而不论,论焉不详。

本文对格律的诠释,不完全是古人论述的原貌,是在现象归纳的基础上,参考传统理论,运用现代音乐理论和语言学知识作出的新解。

  本文讨论的法度,适用于近体诗、宋词、元曲以及对联。

  三、音步与节奏型

  节奏是诗歌音乐性的基础。

  音乐节奏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节拍感,而是节奏型。

  音乐首先得有节拍感。

拍子是组织音乐节奏的基本单元。

音长和音强是构成音乐节奏的两大要素;

拍子的第一个特点是“等长”,第二个特点就是“轻重间出”;

等长的拍子有规律地轻重间出,也就形成了节拍感。

例如:

  二拍子:

重轻|重轻|重轻|重轻|……

  三拍子:

重轻轻|重轻轻|重轻轻|……

  四拍子:

重轻次重轻|重轻次重轻|……

  有了节拍感还不行,音乐还得有节奏型。

“在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节奏型。

在乐曲中运用某些具有强烈特点的节奏型重复,使人易于感受,便于记忆,也有助于乐曲结构上的确立和音乐形象的确立。

”〔注9〕。

更通俗地讲,就是把某一具有强烈特点的节奏段落作为模型〔例如锣鼓调中的“×

×

、×

×

、×

|”〕原样或略加变化地重复出现在全曲始终,这种具有强烈特点的节奏模型就叫节奏型。

也可以说节奏型就是一种“主题节奏”,它决定了音乐的节奏个性。

  诗歌的节奏单元是“音步”〔或称“顿”〕,它相当于音乐的拍子。

  形成节拍感的规律,西方诗论称之为“节奏律”,由语音的特色决定,西方诗歌有轻重律和长短律两种节奏律。

音乐的节奏律应当是轻重律了。

  汉语诗歌无法形成典型的轻重律和长短律,其节拍感主要依靠等长的音步维系。

古典诗歌以两字步为主,一字步作辅佐,只能出现在句首或句尾。

  整齐式的古典诗歌的各种句型的讲究,如五言诗、七言诗等等,就是为了形成强烈特点的节奏型。

  古典诗歌的句型具有两大类:

吟咏句和朗诵句,这是两种节奏特色不同的句型。

  1、吟咏句:

以三字尾收尾的句型,句尾的节奏错落有致,适宜于吟咏,被称之为吟咏句。

见的吟咏句如:

  五言吟咏句:

白日|依山|尽

  七言吟咏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

  2、朗诵句:

以两字尾收尾的句型,句尾的节奏铿锵有力,适宜于朗诵,被称之为朗诵句。

常见的朗诵句如:

  四言朗诵句:

东临|碣石|

  五言朗诵句:

叹|年来|踪迹|

  六言朗诵句:

应是|绿肥|红瘦|

  七言朗诵句:

想|佳人|妆楼|颙望  

  古典整齐式诗歌可以不讲究平仄,而这两种句型却不能随随便便混用的更换的,因为它们要保持节奏型的一致性。

只有长短句的体裁才能混合运用,后面再论。

  四、平仄句法总则

  平仄格律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句法,调整平仄形成律句,避免拗句;

二是篇法,规定各种律句的组合。

本节进一步讨论句法。

  〔一〕关于律句和拗句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虽然有合理的内核,但是太粗疏含糊,而且不严谨。

如果把它们理解为“步脚平仄〔二四六〕必须交替,步头〔一三五〕平仄最好交替,但可不拘”的话,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的,可也有特例,必须作适当的补充修正。

  对于正格律句和拗句的区别,古典理论是采用“正格句”、“拗救句”、“孤平”、“三平”、“三仄”之类唯象的术语区分的。

  正格句、拗救句的提法并不本原,而且解说复杂,容易造成误解。

  调配平仄的目的是形成流美婉转的旋律风格,从这个角度看,所有古典诗句的平仄只有两大类四小类句型:

两大类是流美婉转的律句和刚健沉着的拗句;

四小类是典型律句和准律句,典型拗句和准拗句。

  为了保持整体流美婉转的风格,近体律诗总是选择典型律句和准律句,尽量避免典型拗句和准拗句,只有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可从权。

  “拗救”里的“本句自救”无非是把旋律风格接近拗句的句型更换为准律句而已。

我们掌握了四种句型的基本原理,直接选用律句和准律句即可,就用不着再提什么本句自救,一方面法度简洁,还可以避免应不应该拗救之类的困惑。

  “对句相救”的说法很不科学,因为诗句的旋律风格是由本身平仄的组合决定的,如果本身已经是拗句风格了,哪能因对句相救而变成律句?

所谓“对句相救”实际上是律句的组合篇法,可合并到“粘对”里面讨论,就用不着再提什么对句相救了。

  下面,我们将从孤平、三平、三仄之类视角细致分析古典格律的规定的由来。

然后,重新结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对律句的法度作更简要而确切的总结。

  〔二〕各种句型的基本结构

  古典诗词里,一言和二言都只有一个音步,无所谓律句拗句;

三言以上直至九言,是古典诗歌主要律拗句型。

其中三言和四言其它长句的细胞,它们的平仄法则奠定了所有长律句和长拗句的基础。

  三言和四言与其它句型的关系如图所示:

[快车下载]句法结构.jpg:

  〔三〕律句的基本模式

  双平双仄递换是形成典型律句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可建立一个流美婉转的律式音流链: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如果考虑音步与平仄的搭配关系,则上面的律式链可有两种变式:

  a、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b、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我们把两字步的第一字称为步头,第二字称为步脚。

这两种律式链可用一句歌诀概括:

步头步脚平仄俱交替。

  由于步脚的声调能决定旋律的进行方向,我们可称之为“旋律点”〔按:

曾经有人称之为“节奏点”,这称呼是错误的〕。

  〔四〕三言和四言的典型律句

  在两种律式链里可以依次截取出四种典型律句:

  1、三言四言的典型律句

  〔1〕三言典型律句

  A、平平|仄。

如“江南好”〔白居易《忆江南》〕

  B、仄仄|平。

如“杜若洲”〔孙光宪《渔歌子》〕

  C、平仄|仄。

如“深院静”〔李煜《捣练子》〕

  D、仄平|平。

如“作鸳鸯”〔温庭筠《南歌子》〕

  〔2〕四言典型律句

  A、平平|仄仄|。

如“相招晚醉”〔高观国《祝英台近》〕

  B、仄仄|平平|。

如“晚景萧疏”〔柳永《玉蝴蝶》〕

  C、平仄|仄平|。

如“常记那回”〔秦观《河传》〕

  D、仄平|平仄|。

如“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