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案例评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幼儿园案例评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案例评析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幼儿交流后,教师归纳:
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
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
(由京剧片段导入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
脸谱。
)
(二)观察、了解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感受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1.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中色彩、纹样的夸张性和对称性。
师:
我这儿有许多脸谱,你喜欢哪一个?
喜欢它的哪里?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
”
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
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
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
(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他色调的脸谱)
小结:
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的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
教师提问:
“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
它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
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3)教师提问:
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若幼儿说不出对称,教师可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的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2.小结:
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
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
(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
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来说,体现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在这一过程中,请小朋友说,老师帮忙总结,代替了原本的教师说,幼儿听的模式,给了更多的孩子发言机会和表达想法的机会。
(三)幼儿明确要求,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设计京剧脸谱:
1.幼儿观察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这些脸谱是本来就长在演员的脸上的吗?
怎么上去的?
(教师出示人脸底板,然后将黑白局部脸谱贴磁逐个已对称的方法贴在人脸底板上形成完整的已勾勒好地黑白脸谱,最后将与黑白脸谱纹样相同的彩色脸谱盖上,让幼儿完整了解脸谱制作的方法。
2.明确操作要求:
先设计纹样装饰对称脸谱,再为脸谱涂色。
如果想不出纹样的话,可以选择老师准备的纹样,也可以就画上面的脸谱一样的纹样,都可以。
(教师出示供幼儿欣赏、选用的纹样图案)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若有的幼儿实在不会画,就给他提供第二层次或者第三层次的操作纸。
(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教师提供空白脸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计创作脸谱,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
整个活动将了解京剧文化省去,重点放在京剧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主题更明确。
在有限的时间内也能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示范时,教师运用一步一步递进的方式让幼儿掌握了画脸谱的步骤,简单又有趣。
原本的了解京剧文化可放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教师可设置让幼儿观看京剧片段、模仿京剧演员、欣赏京剧图片等,让幼儿对中国京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四)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感受其中的美。
2.幼儿结合经验进行点评。
请你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脸谱。
(教师引导幼儿从颜色、图案和对称性等方面进行讲评。
(五)活动延伸:
师幼戴着京剧脸谱一起共乐。
幼儿园教学案例的评析:
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
从教材分析,京剧脸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富有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样式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但我们的孩子们对京剧脸谱了解的少之甚少,因此为了让幼儿了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让孩子初步接触到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能更深刻地了解了脸谱的种类,各种脸谱的意义,培养幼儿对中国特有的脸谱艺术的浓厚兴趣。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京剧脸谱,认识脸谱的基本特征。
第二个目标是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
在此活动前的准备中,我先收集了一些脸谱的图片资料,给孩子们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又收集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国粹戏剧——京剧的相关资料,介绍剧目中的人物为什么要化装成花脸表演,而脸上的每一种颜色又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慢慢的孩子对脸谱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京剧脸谱更感兴趣了,而我们的活动也将开始了。
本次活动我是以传统艺术---京剧脸谱作为欣赏对象,让幼儿对我国的国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京剧脸谱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能够充分的吸引住孩子,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在活动中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我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法,通过欣赏经典的京剧表演音像片段,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对京剧艺术和脸谱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基本造型特征进行观察讨论时,我采用实践操作法,将一幅脸谱图沿着中心线对折,很快幼儿就发现了左右对称的特点。
这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到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我感受到幼儿在主动学习中构建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在美术活动中,我改进了教学手段,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激情高涨的学习情境。
它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走近了幼儿。
它将声音、图形、影像等多媒体结合,帮助幼儿打开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发挥听觉、视觉、运动觉、语言等多种感官的作用,使幼儿更容易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品背后画家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类文明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辅助手段,从而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力和审美情感,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实现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并在欣赏中获得愉快地经验。
一、课件激发欣赏兴趣,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应用多媒体课件参与美术欣赏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积极,想象丰富,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孩子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多媒体声色并茂、动静结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是传统教学中无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激发幼儿在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美、发现美和表现美。
牵引幼儿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知通道,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在情感共鸣中获得满足。
在幼儿有需要自我表达的愿望时,幼儿就会用动作或美术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如:
《京剧脸谱》,在现代孩子的眼中,京剧脸谱并不是国粹,而是普通的面具,而且还有一点可怕。
可设计一个教学课件,绘制或下载各种京剧脸谱片段以及各种精美的图片,另外还有各种脸谱的优秀美术作品,幼儿大开眼界,轻松地掌握京剧脸谱的特征,使孩子兴趣大增,画出了各具特色的京剧脸谱,真是栩栩如生,充满童趣。
二、课件内容丰富,增强欣赏品质:
课前我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欣赏的教学图片,通过软件制成的课件,让幼儿看到画面品质完好的作品,解决了没有真实作品让幼儿欣赏的难题。
同时还增加了京剧表演的片段《五台山》和同龄孩子的京剧作品,配上音乐、画面、文字提示等,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情不自禁的模仿起来。
在模仿与欣赏中让孩子掌握了京剧脸谱的各种知识,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
又丰富了教师讲课内容,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课件发散思维,增强创造性:
21世纪人们称之为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创造性时代。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艺术教育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性。
美术欣赏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另一面也省不了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同时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瞬息变化的社会,他需要有创造性的人才来适应和推动。
而课件的应用,在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京剧脸谱》教学中,在欣赏同伴作品以及一些夸张的作品中,让幼儿体验到作品的滑稽和幽默。
为幼儿的创造提供了形象,同时也消除了不能完美表现京剧脸谱的顾虑。
在此基础上,我又适当地加以引导、点拨,幼儿思路开阔,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调动了。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京剧脸谱”的课堂变得有趣而灵动。
使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参与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但我还觉得有些细节方面还应当有所优化。
在幼儿发现京剧表演和平常表演不一样的地方时,幼儿最先提到的是颜色(这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依据幼儿的思路来一一探究,就从颜色着手,让幼儿说出颜色中隐藏的秘密,接着再是图案花纹等等。
另外,在引导幼儿对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进行讨论的时候,可出示代表人物的图片,比如黑脸的代表人物是包公,白脸的代表人物是曹操,金脸的代表人物是孙悟空,使小朋友们一看就能大概的了解其中的含义。
在引领幼儿感受脸谱的色彩上我有些急于总结,应该给幼儿更多自由议论和互相交流的时间,然后再让幼儿表达对脸谱的感受,那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对脸谱的感受,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和“听众”,使每个幼儿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
最后表演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一些,可先让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说出自己对脸谱的理解,再戴上进行表演,这就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幼儿在表演活动中充满兴趣,过目不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一些中国的传统艺术,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引领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也将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实践活动,在提升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使自己的欣赏水平不断的得到提升。
勤思才能出好课,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都不是一遍就成功的,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反思中,才能不断的调整进步。
我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不断成长!
幼儿园案例评析:
语言活动:
微笑
设计意图:
微笑使人快乐、健康,微笑使人漂亮。
由于多种压力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缺乏应有的微笑,有的甚至不善于交往,不会关心他人。
为了使幼儿从小懂得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学会关心他人,萌发爱心的情感,我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初步学习完整地讲述故事。
2.能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当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小蜗牛写给小朋友的一封信
2.信封一个,收信人为xx班小朋友,寄信人为一只微笑着的蜗牛。
3.故事图片四幅,内容分别为:
(1)小鸟唱歌、大象干活、小兔送信、小蜗牛着急;
(2)蚂蚁搬东西、小蜗牛微笑;
(3)小蜗牛把信交给小兔;
(4)朋友们高兴地看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
“小朋友,这是什么呀?
”(一封信)。
这封信是谁写的呢?
(小蜗牛)你怎么知道是小蜗牛写的啊?
2.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
(幼儿猜测)
3、信里到底说了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老师读信)信里说了什么?
4、那你们知道小蜗牛为什么会寄这封信吗?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名字叫《微笑》。
评析: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不再使用“信”的交流,再加上幼儿平时缺少生活经验,对“信”的概念不是很理解,因此我请幼儿“猜猜小蜗牛在信里说了些什么?
”的时候,幼儿一下子呆了,好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二、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
故事讲完了,你在故事里听到了什么呢?
小蜗牛把微笑送给了谁?
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分别是谁?
2.小结:
森林里的每一位朋友是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每一样动物。
3.森林里的小动物收到小蜗牛的信,心里感到怎样?
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微笑”的含义。
三、看图片分段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1:
老师给这个故事画了一些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提问:
“图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蜗牛它怎么了?
(心里着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那么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呀?
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讲述A段:
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呀?
(幼儿回答)
原来小蜗牛看见大家都在为朋友们做事,自己也想为朋友们做点什么,可是他除了整天背着沉重的壳,慢慢地在地上爬以外,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它着急了。
孩子个体的、零散的经验,需要教师进行梳理、提炼,因此,设计提问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消化、吸收故事的内容。
2.出示图片2,讲述B段。
小蚂蚁在干什么?
小蜗牛怎么做的?
小蚂蚁是怎样夸奖小蜗牛的?
(幼儿学说:
“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呀!
”)
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3.出示图3、图4,
接下来小蜗牛又会做些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老师讲述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啊?
朋友们都说小蜗牛了不起。
什么叫了不起?
了不起就是别人想不到的,他想到了;
别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就是了不起。
提问:
小动物们都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那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呀?
为什么?
(讨论)
原来平时能见面的朋友收到了小蜗牛的微笑,不见面的朋友也收到了!
近处的朋友收到了,远方的朋友也收到了!
认识的朋友收到了,不认识的朋友也收到了!
他们都很开心、很快乐,老师也觉得小蜗牛真的很了不起,我们一起拍拍手表扬它!
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鼓励幼儿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跟着老师来讲一遍故事,好吗?
五、情感交流
你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
为什么?
你想把快乐和微笑送给别人吗?
你想把快乐和微笑送给谁呢?
(讨论)
你们知道现在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是谁吗?
(四川人民,他们那边正在闹7.8级的大地震)你们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呢?
(捐款、捐衣物……等)
我们顺湖
(1)班的小朋友也是一些有爱心并愿意帮助别人的人,真棒!
那我们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吧!
引导孩子围绕“微笑”线索展开讨论,并让幼儿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孩子们已被“微笑”这根线牢牢牵住,身心投入,思维积极。
好多小朋友都想到了四川地震,我也正好借机向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充分体现了时效性。
六:
邀请舞《歌声与微笑》
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到这里,我们邀请她们一起来跳个舞,把微笑和快乐送给她们好吗?
(幼儿邀请教师与之共舞)
情感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经验。
音乐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快乐。
让孩子们在优美、富有节奏的《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互送微笑,体现了“情感与音乐”的交融,使活动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孩子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蕴涵的力量。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以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明白了微笑使人快乐,并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主要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开始,我利用“小蜗牛来信”的方式导入课题,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微笑,主要是为孩子们体验微笑所带来的快乐作铺垫。
由于平时幼儿很少接触“信”,对“信”的概念不是很了解,因此我让幼儿猜猜小蜗牛会在信里说些什么?
小朋友一下子呆了,卡住了,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第二个环节,我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说一说,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真正感受到了小蜗牛把微笑送给大家,让大家快乐的情感。
第三个环节是微笑传递快乐。
主要是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微笑,体验微笑,传递微笑。
这个环节体现了新《纲要》的理念,注重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交流,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下愉快地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相关的经验。
第四环节是探索带来快乐的多种方法。
自由探索让朋友快乐的多种方法,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思维能力。
正好结合四川“汶川”地震的事例,培养他们关心他人,萌发爱心的情感。
在自由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个别介绍,使孩子们的多种方法得到提炼和整合,给予孩子自信、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充分体现幼儿自主探索、自由表达的活动过程,把幼儿推到主体位置,充分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教学思想。
孩子们在积极参与、大胆探索、自由交流中充分展示自我,这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而且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所在,萌发了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