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1177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测试版题库300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14.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发展学生的智力B.培养学生的能力

C.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1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着手,坚持正面教育,这体现了(B)

A.导向性原则B.疏导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6.问世于1632年的《大教学论》的作者是(B)

A.康德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

17.《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符合(A)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8.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A)的问题。

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

19.指导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C)

A.课程内容B.课程计划C.课程目标D.课程设计

20.课程设计的第一个层次是(A)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文件D.课程标准

21.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B)

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

22.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D)

A.教师B.学生C.教学D.课程

23.69学生的学习特点受(A)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A.基础因素B.智能C.思维D.能力因素

24.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A)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

25.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A)。

A.特别的保护B.正常的保护C.热心的保护D.一般的保护

26.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D)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设计

27.教师在教学中引出内在的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学的(A)

A.思想性B.科学性C.拓展性D.趣味性

28.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A)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发展型课程

29.课业及进程是指(B)

A.课表B.课程C.教程D.学期

30.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时间的安排体现(B)

A.以智育为主B.以上课为主C.以课外活动为主D.以社会实践为主

31.学校教育内容按活动的途径可分为(A)

A.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内容B.智育.德育和体育教育内容

C.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内容D.课上和课下教育内容

32.“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课程(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B.经验中的综合课程C.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D.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33.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B)

A.教师的个人修养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品质D.师生关系

34.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

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

35.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C)

A.《普通教育学》B.《给教师的建议》C.《大教学论》D.《爱弥儿》

36.“已解决问题和小组活动为特征的教学,教师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是以下哪种教育理论倡导的(A)

A.进步主义B.社会重建主义C.批判理论D.永恒主义

37.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C)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B.政治思想C.思想品德D.政治品德

38.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学生的(C),在他们自身品德的发展与提高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A.自我评价能力B.自我调控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自我学习能力

39.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属于(D)的内容。

A.自觉纪律教育B.集体主义教育C.劳动教育D.道德教育

40.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观念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B)

A.夸美纽斯B.埃拉斯莫斯C.杜威D.凯洛夫

42.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即称为(A)

A.德育模式B.德育策略C.德育类型D.德育形式

43.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

A.夸美纽斯B.苏格拉底C.赫尔巴特D.埃拉斯莫斯

44.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B)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

45.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的目的是(A)

A.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D.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6.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是(A)

A.领导核心B.正常秩序C.良好班风D.集体目标

47.班级工作的管理首先要做到(C)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

48.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C)

A.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B.集体形成的初步建立阶段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和和谐阶段D.以上都不是

49.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B)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

50.班级目标管理是以一种(A)为中心的管理。

A.自我管理B.学校管理C.老师管理D.父母管理

51.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A)

52.反映试题的基本质量的是(A)

A.信度B.效度C.实用性D.区分度

53.(D)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

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

54.在结构化策略方面成就最显著的教育家是(B)

A.杜威B.布鲁纳C.赫尔巴特D.苏霍姆林斯基

55.(A)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A.课外辅导B.备课C.上课D.布置和批改作业

56.与学生自主性探索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不包括(C)

A.确定主题B.布置任务C.备课D.制定评价标准

57.(C)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A.教学基本步骤B.教学程序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

58.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C)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59.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A)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物质基础

60.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

A.理解B.巩固C.应用D.迁移

61.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学者是(D)。

A.桑代克B.杜威C.赫尔巴特D.布卢姆

62.总结测验的根本目的是(D)

A.发现问题B.分班.分组C.调控教学D.阶段性总结分析

63.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64.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B)

A.提高品德认识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C.陶冶品德情感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65.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C)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66.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B)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

6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D)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68.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

A.教学任务B.教学内容C.教学规律D.教学原则

69.提出道德的教育必须走在性成熟之前这一主张的是(B)

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科尔伯格D.皮亚杰

70.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

71.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B)

A.成熟B.遗传素质C.环境D.教育

72.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

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

73.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C)

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

7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7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B)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76.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A)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D.白板说

77.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D)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

78.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C)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79.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这是一种(B)

A.外铄论的观点B.内发论的观点C.多因素论的观点D.综合论的观点

80.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B)

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8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考试用书

8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C)。

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D.方向性

83.危险期主要指(C)。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84.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A)

A.不起决定作用B.起导向作用C.起决定作用D.起一般作用

85.下列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人是(C)

A.荀子B.洛克C.孟子D.华生

86.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

87.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C)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

88.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谁提出的(D)

A.卢梭B.斯宾塞C.培根D.洛克

89.“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的谁提出来的(B)

A.拉伊B.梅伊曼C.狄尔泰D.杜威

90.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什么的发展(A)

A.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目的D.教育价值

A、91.《论语》B.《大学》C.《学记》D.《春秋》

92.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哪一年(C)

A.1901年B.1904年C.1905年D.1911年

9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A)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词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94.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B)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D.《民主主义与教育》

95.基础教育包括(D)

A.小学B.小学.初中C.小学.初中.高中D.幼儿园.小学.初中

96.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C)

A.25%B.28%C.33%D.36%

97.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A)

A.“兴趣选择”B.“价值取向”C.“成功秘笈”D.“工作需要”

98.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D)

A.基础教育B.高等教育C.成人自学D.终身学习

99.下列选项中,不受政治经济制度影响的是(D)

A.教育领导权B.受教育权利C.教育目的D.教育结构

100.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A)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第三次工业革命后D.信息革命后

101.曾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阶段的教育是(C)

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02.认为追求理性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的古希腊哲学家是(C)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伊拉斯谟

103.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的最基本形象是(B)

A.道德形象B.文化形象C.人格形象D.专业形象

104.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D)

A.理论联系实际B.做到因材施教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C)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10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C)

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际化走势

107.素质教育是面向(B)的教育。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

108.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是(C)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109.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0.(C)认为“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的支配”。

A.威尔逊B.孟子C.格塞尔D.弗洛伊德

111.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属于教师的(C)

A.人格培养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职业素养

112.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有:

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B)。

A.评价作用B.评价功能C.教育功能D.全面发展功能

113.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

这体现了儿童个体发展的什么特点(B)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114.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B)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

115.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隐私权

116.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C)

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计划C.课程是活动D.课程是项目

1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课程实施)

A..课程目标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

118.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

119.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

120.衡量社会主义教育质量的标准是(B)

A.培养一批尖子学生B.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C.全体学生平衡发展D.每个学生都有所长

121.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注意课程理论

12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C)

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

123.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C)

A.1957年B.1982年C.1986年D.1990年

124.(D)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19世纪5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125.古代斯巴达教育主要以(C)为主。

A.“四书”.“五经”B.读.写.算.音乐教育C.军事教育D.教会教育

126.(A)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A.教育B.科技C.政治D.自然

127.在西方传统的课程理论中,通常把课程目标分为:

事实.技能和(C)。

A.知识B.能力C.态度D.素质

128.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A)

A.社会条件B.社会C.生产力发展水平D.生产关系

129.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教育思想B.教育制度C.教育目的D.教育方法

130.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B)

A.活动性B.目的性C.实践性D.预期性

131.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D)

A.高水平的智力B.实践能力C.健康体魄D.创新精神

13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D)

A.潜在性B.现实性C.特殊性D.可塑性

133.相对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D)作用。

A.一般B.支撑C.辅助D.主导

134.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在(B)

A.1911B.1912年C.1957年D.1958年

135.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教育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

这种观点是(B)。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

C.个人全面发展学说D.个人社会本位论

136.13.14~16.17岁属于人生的(B)

A.儿童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137.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典型是(C)。

A.教育实验的热潮B.教育改革的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的国家化走势

二、多选题

138.测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常用的测验有(A.B.C.E)

A.论文式测验B.客观性测验C.问题情境测验D.主观性测验E.标准化测验

139.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B.D.E)

A.评价的重点是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

B.评价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C.应着重关注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

D.评价的重点放在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

E.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140.儿童个体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E.个别差异性

141.学生的主体性包括哪些具体的方面(A.B.D.E)

A.创造性B.能动性C.独立性D.可选择性E.自主性

142.下列哪些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A.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B.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自主管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C.采取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尤其强调小组教学的作用

D.建立开放多元的课程系统并实施配套的多元评估办法

E.由学生参与制定规章制度并在严格的监督下要求一步步执行

143.专业化的职业应符合下列哪些基本条件(A.B.C.D.E)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这些知识技能需要上岗前经过学校专门长期的培训,上岗后需要继续进修和发展

B.具有相应的制度和资格认证予以保证

C.以服务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不以赢利和谋生为目的

D.具有为顾客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E.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的专业组织对行业服务.培训及资格认证进行管理

144.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是(A.B.C.D)

A.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思维性B.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C.课程内容应当与生活相联系D.应考虑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14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包括(A.B.C.D.E)

A.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E.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146.中学教学原则包括(A.B.C.D.E)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循序渐进原则

147.教学的作用是(A.B.C)

A.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