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30518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届六校高三毕业班历史第一次联考Word文件下载.docx

隋唐

宋金

高层政区

行省

布政使司

统县政区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州、县

A.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4.“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5.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

“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

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6.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空白处最有可能是

行业

矿冶业

机器业

食品工业

数量(家)

72

3

193

100

A.造纸业 

B.酿酒业 

C.交通运输业 

D.纺织业

7.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鸦片战争一中法战争一甲午战争 

B.洋务运动一戊戌变法一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一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D.太平天国运动一义和团运动一辛亥革命

8.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D.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挖苦道;

这个传说中的周恩来是何许人也?

不久,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成功的促进了有色人种的团结,并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

材料中所说的“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的会议是指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1.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

A.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12.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下列选项中思想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应有误的是

A.董仲舒新儒学——汉代大一统 

B.新三民主义——国民大革命

C.三个代表——改革开放 

D.启蒙思想一一美国1787年宪法

1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资格。

当时,他若想获取官职,下列哪条途径可行?

A.参军,争取立下军功 

B.经商致富

C.收买人心,多拉选票 

D.接受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14.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段话出自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社会契约论》 

D.《新民主主义论》

16.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860年

1870年

1900年

1970年

大不列颠

美国

法国

德国

苏联

赶不列颠

日本

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

B.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赶超英法

C.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与美国关系密切

D.全球化使二战后美苏两大市场联系逐渐加强

17.1933年6月,资本主义各国在伦敦举行的世界经济会议无果而终。

这突出的说明经济大危机

A.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空前紧张

B.瓦解了国际金融体系

C.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D.中断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8.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

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规模也保持世界第二,但是许多百姓家里的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

有人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

这从根本上说明

A.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有活力 

B.斯大林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C.苏联忽视了生活消费品的生产 

D.苏联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极端低

20.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①英国圈地运动 

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

21.近现代史上,科技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产生了许多新职业,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火车司机 

②网络作家 

③空姐 

④汽车维修员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22.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

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

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

“它”是指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欧洲经济共同体

23.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

A.想象丰富,寄情人道感化 

B.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

C.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 

D.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

24.“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

没有史料你写什么历史?

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

……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26分,第26题26分,共52分)

25.(26分)“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艺是指七种自由艺术(也是学习课程),即文法学、修辞学(包括雄辩术)、辩证法(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根据[美]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

材料二 

在16—19世纪,除了渊源于古代四艺中的天文学外,力学、地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等新的学科都巳相继出现。

材料三 

某中学课程表(1968年5月—1969年)

天天读

革命歌曲

代数

运动

毛泽东思想

外语

农业

语文

军训

(注:

“天天读”指读《毛主席语录》;

“运动”指体育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七艺“起源于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的日常生活”?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6-19世纪出现一系列新学科的经济、文化原因是什么?

(8分)

(3)根据材料三,该中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特点,试从国际与国内两方面进行分析。

(12分)

(4)结合以上材料,就“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分)

26.(26分)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由女方提出离婚的比例逐渐上升。

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初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材料三 

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初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

……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l对离婚。

——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

整理

请回答;

(1)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

为什么?

(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

(4)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

(4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26分)

(1)实行直接民主(或民主制度);

注重修辞;

人文精神产生;

注重逻辑与美育。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4分)

(2)①经济:

新航路开辟;

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地理知识的作用突出(三个事件任答2个,每点1分,共2分)。

工业革命,科技与生产结合,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日益重要;

(2分) 

②文化:

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分)人文主义(或理性主义)。

(本小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3)特点:

①重视意识形态教育(或政治教育);

②重视与生产相结合;

③忽视科学知识;

④与军事斗争相结合;

⑤个人崇拜。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4分)

原因:

①国内: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困难。

②国际:

外交形势恶化;

美国孤立封锁;

中苏敌对;

冷战;

两极格局。

(本小问不拘泥于参考答案,考生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4)看法:

取决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需求;

不同的历史时期知识的重要程度不一样等。

(每点2分,答出任意1点得满分2分)

26.(26分) 

(1)经济上:

工业革命给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

政治上:

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权利。

思想文化上:

①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

②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

③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

(2)不矛盾。

(2分)材料一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

(2分)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

(3)因素:

①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

②传统道德观念浓厚;

③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

④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⑤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

(每点2分,考生只要答出任意4点,即可得满分8分)

(4)①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

②反映了民主化程度的加深;

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④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满分4分)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