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30369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4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消化系统讲义0301Word文档格式.docx

  位于胆囊管与肝总管相汇处夹角的上方,可作为手术寻找胆囊动脉和胆管的重要标志。

  

(二)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汇合部解剖

  乏特(Vater)壶腹:

胆总管与主胰管在肠壁内汇合形成一共同通道,并膨大形成胆胰壶腹。

  壶腹末端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Oddi括约肌:

壶腹周围有括约肌,即Oddi括约肌。

  马上总结:

胆道系统解剖(TANG)

  【实战演习】

  胆总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

  A.肝固有动脉

  B.胆囊动脉

  C.胃十二指肠动脉

  D.肝右动脉

  E.肝左动脉

[答疑编号700408030101]

 

【参考答案】C

  

第二节 胆囊结石

  

(1)临床表现

  

(2)诊断

  (3)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

  

(一)临床表现

  主要见于成年女性,尤以经产妇和服用避孕药者常见。

  男女之比约为1:

3。

随年龄增长其性别差异减少,50岁时男女之比为1:

1.5,老年人中男女发病率基本相等。

  约20%~40%的患者可终生无症状——静止性胆囊结石

  ——只需观察和随诊。

  有症状型胆囊结石的主要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胆绞痛。

见于:

  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

  睡眠时体位改变,结石移位并嵌顿于胆囊壶腹部或颈部,胆囊排空胆汁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胆囊强力收缩。

  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2.胃肠道症状:

  进食后,特别是进油腻食物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伴嗳气、呃逆等。

  3.Mirizzi综合征:

持续嵌顿和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疸。

  解剖学变异,尤其是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发生本病的重要条件。

  很少见。

  4.胆囊积液

  胆囊结石长期嵌顿但未合并感染时,胆汁中的胆色素被胆囊黏膜吸收,并分泌黏液性物质,而致胆囊积液。

积液呈透明无色,称为“白胆汁”。

  

(二)诊断

  病史:

反复发作的胆绞痛。

  体检:

右上腹压痛,可有不同程度右上腹肌紧张,Murphy征(+),肝区叩痛。

  确诊:

首选B超,准确率达96%。

  口服法胆囊造影对诊断和了解胆囊功能有帮助。

CT、MRI也可显示结石。

  (三)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

  1.胆囊切除术适应证:

  ①结石直径≥3cm;

  ②合并需要开腹的手术;

  ③伴有胆囊息肉直径>

1cm;

  ④胆囊壁增厚;

  ⑤胆囊壁钙化或瓷性胆囊;

  ⑥儿童;

  ⑦合并糖尿病;

  ⑧有心肺功能障碍;

  ⑨边远或交通不发达地区、野外工作人员;

  ⑩发现胆囊结石10年以上。

  胆囊切除术适应证高效记忆

  ——3-3-2-2(TANG)

  2.手术方式:

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

  下列情况应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

  ①术前:

证实或高度怀疑有胆总管结石;

  ②术中:

扪及胆总管内结石、蛔虫或肿块;

胆总管扩张,直径1cm以上,管壁明显增厚;

胆囊结石小,可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

有胰腺炎表现;

胆管穿刺抽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砂样胆色素颗粒。

  诊断胆囊结石首选的检查方法

  A.腹部X线平片

  B.B超

  C.口服胆囊造影

  D.CT

  E.MRI

[答疑编号700408030102]

【参考答案】B

  女性,47岁,胆囊结石15年,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胆囊切除

  B.溶石治疗

  C.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D.抗感染治疗

  E.排石治疗

[答疑编号700408030103]

【参考答案】A

第三节 急性胆囊炎

  

(1)临床表现和诊断

  

(2)急诊手术适应证

  (3)治疗

  

(一)临床表现和诊断

  结石性胆囊炎(95%)

  非结石性胆囊炎(5%)。

  1.典型发病过程:

  主要症状:

突发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可转为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

  如无疼痛可基本排除本病。

  诱因:

饱餐、进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

  放射:

至右肩、肩胛和背部。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厌食等。

常有轻度发热,通常无畏寒;

如出现明显寒战高热,表示病情加重或已发生并发症,如胆囊积脓、穿孔等,或合并有急性胆管炎。

  黄疸:

10%~25%的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

若较重且持续,提示可能有胆总管结石并梗阻。

  2.体格检查:

  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

  可触及肿大而有触痛的胆囊。

  如发展较慢,大网膜粘连包裹胆囊——边界不清、固定的压痛性包块;

  如发展快,胆囊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3.实验室检查:

  轻度白细胞升高(12~15×

109/L);

  血清转氨酶、AKP(碱性磷酸酶)升高;

  部分可有:

血清胆红素及血清淀粉酶升高。

  4.影像学检查:

  B超:

胆囊增大,囊壁增厚甚至有“双边”征,以及胆囊内结石光团。

  99mTc-EHIDA检查,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管梗阻,胆囊不显影,其敏感性几乎达100%;

反之,如有胆囊显影,95%的患者可排除急性胆囊炎。

  5.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应与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肝脓肿、结肠肝曲癌或憩室穿孔,以及右侧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鉴别。

  

(二)急诊手术适应证

  1.发病在48~72小时以内者。

  2.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恶化者。

  3.有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并发症者。

  A.板状腹

  B.腹水

  C.阵发性腹痛并肠鸣音亢进

  D.腹胀

  E.墨菲征阳性

  1.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答疑编号700408030201]

  2.急性胆囊炎特有临床表现

[答疑编号700408030202]

【参考答案】E

第四节 肝外胆管结石

  

(2)治疗

  1.症状:

平时(-)

  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Charcot三联症)。

  

(1)腹痛:

剑突下及右上腹部绞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

  

(2)寒战、高热:

弛张热,体温可达39~40℃。

  (3)黄疸:

间歇性和波动性。

尿色变深,粪色变浅。

  剑突下和右上腹部深压痛。

  感染严重可有腹膜刺激征象,并可出现肝区叩痛。

  胆囊可被触及,有触痛。

  3.辅助检查:

  

(1)影像学:

首选B超。

  

(2)实验室: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血清转氨酶和(或)碱性磷酸酶升高;

血清胆红素值及结合胆红素比值升高,尿中胆红素升高,尿胆原降低或消失;

粪中尿胆原减少。

  为什么?

——胆红素的代谢(TANG)

  梗阻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值及结合胆红素比值升高;

  尿中胆红素升高;

  尿胆原降低或消失,粪中尿胆原减少。

  

(二)治疗——手术为主。

  1.原则:

  ①尽可能取尽结石;

  ②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

  ③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

  2.常用术式:

①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②胆肠吻合术,常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强调:

无论胆囊有无病变,必须同时切除胆囊。

  ③Oddi括约肌成形术

  ④经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3.围手术期处理:

  

(1)术前:

黄疸和凝血机制障碍者应注射维生素K(原因:

胆道梗阻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肝合成凝血因子受阻)。

  

(2)术后:

重点关注T管引流(胆汁量平均每天200~400ml)。

  A.超过——胆总管下端有梗阻。

  B.正常且逐渐减少——术后10天左右,经夹管2~3天,患者无不适,先行经T管胆道造影,如无异常发现,造影24小时后,再次夹管2~3天,仍无症状可予拔管。

  C.六点注意:

  ①宜采用胶质T管。

  ②拔除T管前应常规行T管造影;

  ③造影后应开放T管引流24小时以上;

  ④如造影发现结石残留,则需保留T管6周以上;

  ⑤切忌使用暴力拔管,以防撕裂胆管及瘘管;

  ⑥对长期使用激素,低蛋白血症及营养不良,老年人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应推迟拔管时间。

  以Charcot三联征为典型表现的疾病是

  A.急性憩室炎

  B.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C.胆管结石继发急性胆管炎

  D.急性胆囊炎

  E.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答疑编号700408030203]

第五节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

  

(1)病因

  

(2)临床表现和诊断

  

(一)病因

  1.梗阻:

最常见原因是胆管结石。

其它有胆道蛔虫、胆管狭窄以及胆管、壶腹部肿瘤等。

  2.致病菌:

G-菌和G+菌;

常合并厌氧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症状——Reynolds五联症=Charcot三联症+休克和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神经系统症状:

神情淡漠、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合并休克时也可表现为躁动、谵妄。

  2.体检:

  体温:

持续升高达39~40℃或更高;

  脉搏快而弱,达120次/分以上;

  血压降低。

  急性重病容,可出现皮下瘀斑或全身发绀。

  剑突下及右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可有肝大及肝区叩痛;

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B超最实用。

  

(2)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20×

109/L,中性比例升高,胞质内可出现中毒颗粒。

  血小板计数降低,最低可达(10~20)×

109/L;

  肝、肾功能受损,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低氧血症,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三)诊断:

  Reynolds五联症、实验室及影像检查。

  不具备典型五联症者:

体温持续在39℃以上,脉搏>120次/分,白细胞>20×

109/L,血小板降低时,即应考虑为该病可能。

  (四)治疗

  原则:

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降低胆管内压力。

  1.非手术治疗——既是治疗手段,又可作为术前准备。

  ①联合使用足量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③恢复血容量:

纠正休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④改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

  对症治疗:

降温、支持治疗、吸氧等。

  注意!

  术前治疗应控制在6小时内。

  如病情严重或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者,应紧急手术。

仍有休克者,应边抗休克的同时手术。

  2.手术治疗——首要目的:

抢救患者生命,力求简单有效——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注意:

  

(1)胆囊病变(多为继发):

不做急诊切除,可二期手术。

  

(2)多发性肝脓肿:

严重而常见的并发症。

  (3)单纯胆囊造口术:

难以达到有效的胆道引流,不宜采用。

  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最常用的有效手术方式是

  A.胆囊造口术

  B.胆囊切除术

  C.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D.胆管空肠吻合术

  E.胆囊空肠吻合术

[答疑编号700408030204]

  急性重症胆管炎并发休克,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效抗生素

  B.应用升压药物

  C.扩容治疗

  D.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

  E.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答疑编号700408030205]

【参考答案】D

  女性,48岁,反复腹痛、发热、黄疸1年,近3d上述症状加重,高热黄疸不退。

入院体温40℃,脉搏120次/min,血压70/50mmHg,该病人首选的治疗为

  A.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感染后择期手术

  B.全胃肠外营养后手术

  C.立即手术

  D.积极抗休克同时及早手术

  E.应用血管收缩剂,血压升至正常后及早手术

[答疑编号700408030206]

  (1—3题共用题干)

  女性,50岁,餐后突发上腹痛8小时,伴寒战、高热。

查体:

体温40℃,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90/60mmHg。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可扪及胀大的胆囊,触痛明显,肝区明显叩击痛。

白细胞计数21×

109/L。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细菌性肝脓肿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E.上消化道穿孔

[答疑编号700408030207]

  2.下列检查方法应首选

  A.床旁B超

  B.增强CT

  C.立位腹部平片

  D.消化道钡餐

  E.胃镜

[答疑编号700408030208]

  3.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急症胆囊切除术

  B.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

  C.输液、抗炎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D.急症手术行胆囊造瘘术

  E.急症行穿孔修补术

[答疑编号700408030209]

第六节 胆管癌——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

  1.症状

  

(1)黄疸:

进行性加重。

大便灰白。

  少数无黄疸者主要有上腹部疼痛,晚期可触及腹部肿块。

  

(2)胆道感染:

典型的胆管炎表现。

  2.体征

  

(1)胆囊肿大:

  中、下段胆管癌——胆囊肿大,Murphy征可能(-);

  上段胆管癌——胆囊不可触及。

  

(2)肝脏肿大:

  肿瘤侵犯或压迫门静脉——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晚期:

可并发肝肾综合征。

  3.辅助检查

  

(1)影像学

  ①首选B超。

  ②ERCP:

仅对下段胆管癌诊断有帮助,或术前放置内支架引流用;

  ③CT、MRI;

  ④核素扫描、血管造影:

了解癌肿与血管的关系。

  

(2)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ALP和γ-GT均显著升高,而ALT和AST只轻度异常。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原因:

  CA19-9可能升高。

  典型的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胆管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厌食、恶心呕吐

  B.腹痛、黄疸

  C.腹痛、黄疸和寒战高热

  D.无痛性进行性黄疸

  E.体重明显减轻

[答疑编号700408030210]

  A.胆总管结石

  B.壶腹癌

  C.胰头癌

  D.胆囊炎

  E.肝门部肿瘤

  1.不伴有胆囊增大的是

[答疑编号700408030211]

  2.右上腹绞痛伴黄疸的是

[答疑编号7004080302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