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9699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腹针常用处方16个定稿Word格式.docx

颈项后正中疼痛:

下脘、商曲(双)

3、肩周炎

处方:

1中脘M、2商曲M(健)、3滑肉门S(患)辩证加减:

1.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大时以滑肉门为顶点

的三角距离略长。

2.肩部疼痛的范围较局限时以滑肉门为顶点的三角取穴距离缩短。

4、网球肘

1中脘M、2商曲(健)M、3滑肉门(患)S、4上风湿点(患)S

1.肘部疼痛较剧加上风湿点三角(患)

2.脘部拇指侧疼痛加列缺(患)

3.脘部关节正中疼痛加外关(患)。

5、腕部的狭窄性腱鞘炎:

1、中脘M2、商曲M(健)

3、滑肉门M(患)4、上风湿点M(患)5、上风湿外点S(患)

辨证加减:

1.腕部拇指侧疼痛加列缺(患)

2.腕部关节正中疼痛加外关(患)

6、颈椎病:

1中脘M、2关元M、3商曲S(双)、

4滑肉门M(双)

1.神经根型加石关(双)、取石关时依颈项部疼痛的部位而变动,如在两侧项肌的外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稍宽,如在两侧项肌的内侧时取穴离腹白线略窄。

2.椎动脉型加下脘上,取穴时依据骨质增生的部位高低不同而上下移动,如颈7增生取下脘穴,颈4-5增生取下脘上5分,以此类推。

3.上肢麻木、疼痛加患侧滑肉门三角,取穴方法参照治疗肩痛、肘痛。

4.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加气穴(双)。

5.耳鸣、眼花加气旁(双)。

7、腰背痛

1中脘M、2气海D、3关元D、

4大横M(双)

1.腰背痛背痛较甚:

滑肉门(双)、太乙(双)、石关(双)、上风湿点(双)、下风

湿点(双)

2.腰背俱痛:

商曲(双)、天枢(双)。

3.腰背痛腰痛较甚:

外陵(双)、金河(双)。

4.寒湿性:

上风湿点(双)、下风湿点(双)。

5.劳损性:

商曲(双)、四满(双)、气穴

(双)。

6.肾虚性:

下风湿点(双)、水道(双)。

 

8、腰椎间盘突出症:

1水分M、2气海D、3关元D

1.急性腰椎间盘突出:

人中、印堂

2.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

气穴(双)

3.以腰痛为主:

外陵(双)、气穴(双)、四满(双)

4.合并坐骨神经痛:

气旁(对侧)、外陵(患侧)、下风湿点(患侧)、下风湿下点(患侧)

5.腰背痛背痛较甚:

滑肉门(双、浅)、太乙(双)、石关(双)、风湿点(双、浅)

6.腰背俱痛:

商曲(双)、天枢(双)

7.腰背痛腰痛较甚:

外陵(双)、金河(双)

8.寒湿性:

上风湿点(双)、下风湿点(双、浅)

9.劳损性:

商曲(双、浅)、四满(双)、气穴(双)

10.肾虚性:

下风湿点(双、浅)、水道(双)

9、膝关节痛:

1滑肉门M(患侧)、2外陵M(患侧)、

3气旁M(健侧)、4下风湿点S(患侧)

1.膝关节扭挫伤:

内侧损伤,下风湿内点三角(患侧),外侧损伤下风湿下点三角

2.膝关节骨质增生:

天地针、气外(患侧)

3.膝关节炎:

调脾气(大横)。

10、眩晕:

1中脘M、2下脘M、3气海D、

4关元D(引气归元)、5商曲M(双)、6气穴M(双)

证加减:

1.实证:

刺激略强,或可每隔5分钟行针1次,以泻其实。

2.虚证:

刺激稍弱,神阙穴艾架灸。

3.胃部胀满、呕吐:

加梁门(右)

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加滑肉门(双)。

5.肝阳上亢与痰浊中阻:

加调脾气。

11、中风:

1中脘M、2下脘M、3气海D、4关元D(引气归元)、5滑肉门S(患)、6上风湿点S(患)、7外陵S(患)、8下风湿点S(患)

1.头痛、头晕:

阴都(患)、商曲(双)

2.语言不利:

中脘上

3.面瘫:

阴都(患)、商曲(健)

4.肩痛:

商曲(健)、滑肉门三角(患)

5.手功能障碍:

上风湿上点(患)、上风湿外点(患)

6.下肢无力:

大巨(患)、气旁(健)

7.足内翻:

下风湿内点(患)、气旁(健)

8.踝关节不利:

下风湿下点(患)、大巨(患)

9.上半身功能障碍较重:

滑肉门(健)

10.下半身功能障碍较重:

大横(健)

11.病程较久:

12、慢性胃炎

1、中脘D2、下脘D3、气海D

4、关元D5、6、天枢M(双侧)

辨证加减:

1.消化不良:

加天枢下(右侧)

2.便秘:

加天枢下(左侧)

3.虚寒型:

加神阙温灸

13、消化性溃疡

1、中脘D2、下脘D3、水分M

4、气海D5、关元D6、天枢M(双侧)

辨证加减

1.十二指肠溃疡加:

梁门(右侧、中刺)

2.嗳气、泛酸加:

上脘(中刺)

14、慢性肠炎

1、中脘D2、下脘D3、腹泻M4、关元D5、天枢(双侧)M

加减:

小腹胀痛:

加大巨M(双侧)

便溏、水泻:

加水道M(双侧)

脾胃虚寒型:

加大横M(双侧),神阙温灸

15、胆囊炎

1、中脘D2、下脘D3、气海D4、关元D5、天枢(双侧)M6、上风湿点S(右侧)

急性胆囊炎:

加大横M(右侧),消化不良:

加天枢下M(右侧),便秘:

加加天枢下M(左侧)

16、上呼吸道感染

1、中脘S2、下脘S3、上风湿点M(双侧)

咽部疼痛:

加下脘下S

高热不退:

加气海M、关元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