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9507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

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六年级(上)册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教材,教材的优点是整合味比较浓,缺点是一些技巧方面介绍的不够好。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适当的插入信息技术技巧的教学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走进计算机世界”,第二单元是“网络与生活”,第三单元是“高枝与统计”。

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

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二、学生分析:

这个学期,我主要负责六年级和四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情况和上个学期相适,面对的是班级多,人数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发扬上个学期的总结的一些比较好的经验,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

六年级总共有六个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教师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原有的信息素养上来,抓住学生学习的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用科学的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  间

内     容

课时

第1周

9.1—9.6

始业教育

1课时

第2周

9.7—9.13

第1课走进计算机

1课时

第3周

9.14—9.20

第2课未来的计算机

1课时

第4周

9.21—9.27

第3课小小工程师

1课时

第5周

9.28—10.4

第4课安全小博士

1课时

第6周

10.5—10.11

国庆节放假一周

第7周

10.12—10.18

第5课软硬“兼”施

1课时

第8周

10.19—10.25

第6课学习好导师

1课时

第9周

10.26—11.1

第7课网上图书馆

1课时

第10周

11.2—11.8

第8课电子小助手

1课时

第11周

11.9—11.15

第9课旅游计划书

1课时

第12周

11.16—11.22

第10课神奇导购员

1课时

第13周

11.23—11.29

第11课早餐的学问

1课时

第14周

11.30—12.6

第12课做个调查员

1课时

第15周

12.7—12.13

第13课撰写建议书

1课时

第16周

12.14—12.20

第14课茶中知真味

1课时

第17周

12.21—12.27

第15课小小宣传员

1课时

第18周

12.28—

2015.1.3

巩固复习

1课时

第19周

1.4—1.10

巩固复习

1课时

第20周

1.11—1.17

考察测试

1课时

第21周

1.18—1.24

期末总结

1课时

第22周

1.25—1.31

四、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

浏览网页。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1、每班上机都编好坐位。

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

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

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2、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风气。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上机操作时有些同学遇到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

3.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4.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5.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6.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7.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8、多种教学模式并存,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课程基本上全在机房上课,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及自制课件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比较直观边看演示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程度适当补充一些最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对于网络应用的操作部分,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利用网络教室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监控,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第一单元走进电脑世界

第1课走进计算机

一、教学要求:

1、智能性要求:

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2、自主性要求:

想象“你想让计算机加上什么设备,为你做些什么?

”;

3、趣味性要求:

用多媒体动画卡通方式演示各部件的作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4、活动性要求:

利用拼图软件自己拼出一台计算机模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硬件组成及基本功能;了解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及各设备的作用。

2、情感目标:

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迅速,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内部主要硬件功能。

2、教学难点:

了解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认识计算机各个硬件设备:

让我们在世纪博士带领下走近计算机吧!

(课件演示:

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组成部分,计算机各部件的作用)。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

2、理解计算机软件概念:

介绍什么是软件?

软件是程序和数据,它好像人大脑中的思想、知识和学问,这是计算机的灵魂。

软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软件是由懂计算机语言的程序设计员设计出来的。

一台计算机是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两次缺一不可。

软件按作用不同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例:

windows98就是一种系统软件,wps2000就是一种应用软件。

3、巩固练习:

(1)选择填空:

软件硬件

小神游在利用画图(软件)画画。

将计算机上文章打印出来的打印机是(硬件)。

工程师利用制图(软件)设计机械零件,将设计的机械零件图输出到纸上的设备是(硬件)。

(2)请每个同学打开教师机上的“拼拼凑凑”软件组装出一台计算机。

4、扩展思考:

(1)对于现在的计算机你还想加上什么设备?

做什么用?

你想让计算机帮你做些什么?

(2)想象一下将来的计算机也许是什么样的?

五、教学反思

 

第2课未来的计算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状况

2、培养学生对电脑技巧的探索

3、提高学生对电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教学难点:

畅想、设计未来的计算机。

3、教学课时: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这台计算机总共使用了18000多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重量达30多吨,占地18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其运算速度为每秒钟5000次。

  虽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十分庞大,性能也不是很高,但是它却奠定了计算机的发展基础,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二)计算机的发展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电子计算机以异常迅猛的速度发展。

电子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大致上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中央处理机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领域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仍然以存储器为中心,机种多样化、系列化,外部设备不断增加、功能不断扩大,软件的功能进一步完善,除了用于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已经可以处理图像、文字等资料。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众多方面。

因为有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可以集成在一块或几块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

  虽然我国计算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

1956年我国开始规划电子计算机研制工作;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和北京有线电厂着手进行;1958年8月1日成功地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即DJS-1型计算机。

这台计算机共计用了4200个电子管、4000个晶体二极管,运算速度为1万次每秒。

此后,在我国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计算机事业发展迅速,1964年运算速度为5万次每秒的晶体管计算机正式投入运行;1973年以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150型和665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1983年2月,运算速度为1亿次每秒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由中国国防科学大学在长沙研制成功;1992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亿次每秒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7年11月,运算速度为100亿次每秒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已经快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三)未来的电脑

  未来的电脑将向多功能、微型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甚至可以穿在身上、戴在手腕上,还可以随时与外界联络、通信……

  电脑将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讨论:

你想像中的未来电脑是什么样的?

(四)课外要求:

  通过网络或去图书馆查阅有关计算机发展史方面的资料

四、课后反思:

 

第3课小小工程师

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安全工作环境。

能力目标:

让学生会整理,备份数据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电脑和养成及时备份,整理重要数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备份与整理重要数据。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数据备份与整理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准备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并未整理的文件夹。

三、教学过程:

一、环境与计算机

师: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电脑呢,虽然有神通广大的本领,但它呢,也有天敌。

1、灰尘:

会导致散热不畅,发生死机。

(显示器屏幕上的灰尘有专门的东西擦,一般对电脑硬件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士应每过半年)

2、怕水:

机箱受潮会导致短路,天气潮湿时要多开开电脑(先讲一下电视机的使用原理)

3、怕热:

温度太高会烧坏CPU(先问一下大家电脑的心脏是什么?

)所以一般机房里都装有空调。

4、要尽量保持电脑附近的干净整洁,特别是键盘边上要干净,不要在电脑附近吸烟。

不要在键盘附近吃东西,不要把喝水的杯子放在键盘附近。

二、整理我的资料:

师:

请同学们帮我找出在以123命名的文件夹。

师:

是不是找一个文件夹要花费我们很多时间。

看来我们有必要整理一下这个文件夹了,有同学会整理吗?

小练习:

发给大家一个含有多种类型文件的文件夹,让同学们整理好来。

整理好的同学可以玩金山打字通或金山画王。

三、保护我的资料:

师:

上节课我在C盘放了一个以我的名字命名的文件夹,里面放了备课资料,可是现在找不到了,原来是上节课某个老师以为没用删掉了,那我怎么办啊。

我打开F盘看一下,里面也有一个,原来上节课我在C,F盘都放了一个,这叫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