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9258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案

本单元的内容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由几个相同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时,能正确辨认它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

例如,给出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要求学生先根据已有的图形表象,然后在头脑中不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

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

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出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想象出物体的模样,然后动手摆出来,目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1.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搭成的平面图形所得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使学生能根据具体要求(三种视图)拼搭正方体。

1.重视引导同学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以及体验性的特点。

教学时,教师要提前让学生准备好教具,组织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教师要利用操作并且将操作与想象相结合,这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不可缺少的。

动手操作既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图形,也可以用来体验和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象。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做一做。

2.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几何图形,强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同时强调看问题的角度。

如书,从整体看,它的形状是长方形;从不同的侧面看,它的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3.在游戏中,强化学生对按三种视图进行拼搭正方体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在学生较疲倦时,以做游戏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

总之,教师要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结合实物,让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间的关系。

1 看一看1课时

2 我说你搭1课时

3 搭一搭1课时

4 练习四1课时

看一看。

(教材第53、54页)

1.使学生能够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物体的形状,并且能够把所观察到的结果画出来。

2.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有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及超越自我的意识。

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

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多媒体课件、多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1.教师:

谁来把这首诗朗诵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题西林壁》诗画图片)

指名让学生朗诵古诗,其余学生倾听。

教师:

你们知道这首诗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字面意思吗?

学生:

从正面看是岭,从侧面看是峰,无论是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样子都不相同。

教师:

这首诗主要是描绘庐山,我们从不同方向观看庐山,会看到庐山千变万化的美景。

数学中也有好多美丽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凝聚动力】

2.动手操作。

(请一名同学在前面拼搭)

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XX同学拿的是什么立体图形?

每个面有什么特征?

学生:

XX同学拿的是正方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

对于前面摆放的这样一个,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

学生: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一个。

教师:

如果拼搭成,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什么?

看上去像什么?

学生1:

学生2:

看上去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教师:

如果拼搭成,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呢?

1.教师:

你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先用3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前面的物体,然后说一说。

2.小组之间拼搭立体图形并观察。

(有的看到的是……有的看到的是……有的看到的是……)

教师:

观察本组各自拼搭好的立体图形,你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什么?

学生1:

我看到的是。

学生2:

我看到的是。

学生3:

我看到的是。

教师:

为什么同样的立体图形,你们各自看到的正面图形不一样呢?

学生:

因为我们在这个立体图形的不同的位置。

教师:

一般我们把观察者所对物体的一面叫正面,在观测者左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左面,观测者从上面看到的物体的一面叫作上面。

所以刚才同学们在这个物体的不同位置,看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2的主题图。

教师:

淘气、笑笑、小鸟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

请你按图中的位置站一站,然后说一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物体的哪一个面。

学生1:

淘气看到的是物体的正面。

学生2:

笑笑看到的是物体的左面。

学生3:

小鸟看到的是物体的上面。

教师:

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请你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

师生交流评议。

学生1:

笑笑在物体的左面,她看到的是由正方形组成的竖着的长方形。

学生2:

小鸟在物体的上面,它看到的是由正方形组成的横着的长方形。

教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请拼搭出,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学生小组之间彼此谈论,集体订正,再次剖析理由。

教师:

通过刚才拼搭正方体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

对于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一般不相同,所以要想了解物体的全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它。

  看 一 看

1.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实际活动。

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表现之中,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

2.本节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3.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用心去体会。

在反复的实践中历练自己,弥补不足。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遗憾,才促使教师的教学逐渐走向成熟。

A类

1.连一连。

2.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

观察物体;能力要求:

能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

B类

先摆一摆,再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

从三个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能力要求:

能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

B类:

教材习题

第54页练一练

1.不一样。

2.

3.

(1)上面:

 

(2)左面:

 (3)能 拼搭略

4.

(1)①③④ 

(2)②⑤⑥ 

5.略

我说你搭。

(教材第55、56页)

1.能够根据指令,用手中的正方体拼搭出符合要求的立体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和

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

根据指令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立体图形。

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多媒体课件。

教师:

我从正面看一几何体看到的是正方形,你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吗?

学生1:

1个正方体。

学生2:

有一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

学生3:

由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如图。

……

教师:

如果我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都是正方形,你知道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了吗?

学生:

1个正方体。

教师:

所以我们要全面了解一个物体,必须从不同方向去观察。

教师:

笑笑搭了一个立体图形,淘气按笑笑的指令,搭出同样的立体图形。

想不想知道淘气和笑笑到底搭出的是什么立体图形呢?

学生:

想。

1.教师: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按照笑笑的指令来搭一搭。

请用3个正方体搭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

你搭成的立体图形是哪种呢?

学生1:

我们小组搭成的是。

学生2:

我们小组搭成的是。

学生3:

我们小组搭成的是。

学生4:

我们小组搭成的是。

教师:

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我们可以把3个正方体放成一列,如图,或者放成一行,如图;也可以放成两行,从下向上第一行放2个正方体,第二行放1个正方体,如图或。

2.教师:

继续听要求,从右面看是两个正方形,你搭成的立体图形又是哪种呢?

学生1:

搭成的立体图形是。

学生2:

搭成的立体图形是。

教师:

此时满足条件的拼搭出的立体图形只能是把3个正方体摆放成两行,共有2种情况,如图或。

教师:

认真听最后一个要求,上面的正方体在右面,搭成的立体图形又是哪种?

学生:

只能是。

教师:

我们终于通过自己的拼搭知道笑笑和淘气搭出的立体图形了,你们真棒!

看来只有同时知道从正面、右面以及上面看到的图形才能确定搭出的立体图形。

3.教师:

淘气用3个正方体又搭出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第三个正方体能放在什么位置?

请小组之间搭一搭,说一说。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师:

刚才我们和淘气一起按照笑笑的要求搭建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

只有知道从正面、上面以及右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才能搭出唯一的立体图形。

  我说你搭

小结:

只有知道从正面、上面以及右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才可以搭出唯一的立体图形。

1.教学时,老师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授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本节课运用实物进行观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A类

1.用3块积木可以搭成哪些立体图形?

在正确的下面画“􀳫”。

2.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分别摆成下面的立体图形。

(1)从(  )面和(  )面看上面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

(2)从(  )面看上面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考查知识点:

简单拼搭立体图形以及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能力要求:

能从不同方向辨认图形的形状)

B类

1.按要求搭一搭。

(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

 

(2)从右面看到的形状是。

(3)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2.数一数。

(考查知识点:

按要求拼搭几何体以及数组成几何体的正方体;能力要求:

能根据要求拼搭立体图形)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略

2.

(1)正 左(右) 

(2)上

  B类:

1. 2.30 35

教材习题

第56页练一练

搭一搭。

(教材第57、58页)

1.能依据视图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2.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判断,能合理地进行想象推理,并且能正确表达操作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

能力。

重点:

能够描述、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

难点:

能按要求搭成立体图形。

多媒体课件、多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1.教师:

我们已经学过了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

如图,你从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

教师:

从左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

教师:

上面看到的形状呢?

学生:

教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值得表扬。

2.教师:

淘气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1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