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28674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2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7年中考说明文阅读文档格式.docx

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

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

总之不拘一格

中考链接

上海

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

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

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上,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

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

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番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

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

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

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

“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⑤中国瓷器享誉世界,也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

传统细瓷早巳形成一整套美化装饰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刻花、剔花,还是贴花、印花;

也不管是堆雕、镂雕,还是镏金、戗金……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_。

早期的纹饰简单、自然,完全由烧瓷艺人自行设计,例如水纹、云纹、花纹和兽纹等。

盛唐以来,纹饰大量借鉴金属器皿、各种织物等图案,使瓷器的装饰意味更浓。

宋代以后,瓷业工艺技法愈加精细,彩绘画面也刻意追寻名画师的笔意,有的春花烂漫,有的冬雪裹枝,有的高山流水,有的繁星满天……这无不增添了瓷器美的意蕴,

⑥中国瓷器还承载着丰厚的文化积淀。

它的彩绘内容有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也有“犀牛望月”、“龙凤吉祥”、“口口口口”等寓意丰富的图案。

康熙年间,景德镇窑曾经烧制一组花卉瓷盅,薄胎青花,加彩题句,一盅一花一词。

其中梅花盅题为“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杏花盅题为“青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

桃花盅则题为“风花新社燕,时节归春浓”……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

⑦中国瓷器,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8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在第⑤段的横线上。

(2分)

A光彩夺目B流光溢彩C巧夺天工D栩栩如生

……均极尽缤纷艳丽,堪称____

9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____顺序。

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____到____、从____到____的变化过程。

10阅读第⑥段,完成下列两题。

⑴用四个字概括上图“青花瓷盘”图案的内容,填入方格中,并简述该图案所蕴涵的寓意。

______(3分)

⑵画线句“在有限的空间中令人感受到无限的韵味”,“有限的空间”是指____________,“无限的韵味”是指____________(4分)

11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9分)

二、现代文(共49分)

(一)(23分)11.(2分)C12.(5分。

每空1分)时间简单精细自然刻意13,(7分)

(1)(3分)岁寒三友(1分)瓷盘以松、竹、梅为主体图案,寓意要追求高洁、坚韧的品质(2分)

(2)(4分,每空2分)花卉瓷酒盅形体小酒盅因它的“瓷精,图美,词句优雅”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是无穷的14.(9分,每空3分)科学技术含量高科学技术与民间工艺美术技法完美结合承载的文化积淀丰厚

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第7—15题。

(30分)

(一)(13分)

(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2)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

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

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

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地敲打着一个新的互联网传奇。

《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亿网民中,2800万经常写博,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3)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

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

(4)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和发布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沟通。

(5)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使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博客将成为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6)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

它造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和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7)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

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

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根据有关材料改编)

7.概括第

(2)段的主要内容。

(3分)

8.第(3)段中加点的“零门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9.从本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

10.第(7)段提到,博客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遭到了人们的质疑。

你是怎样看待博客的呢?

请结合本文,简要阐述你的看法。

(4分)

答案7.近年来,博客在中国疯狂(快速、迅速)发展。

评分标准:

3分。

如只写出“博客在中国的发展”可得2分。

8.加入博客没有条件限制。

如用文中原句“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回答也可。

9.⑴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⑵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使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⑶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

评分标准:

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

如用原文⑷⑸⑹段中的第二句回答可得2

分。

10.示例一:

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博客虽然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但它的积极意义更大,所以我们要肯定它的存在。

示例二:

我认为,博客出现的不良倾向带来了负面影响,所以要加强对博客的管理,使它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4分。

这是一道开放题,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义乌

(二)(15分)

高明的大自然

①大自然创造的每一个奇迹,提供的每一个榜样,都让人感到神奇高明。

②在众多海洋微生物中,单细胞的原绿球藻显得很普通,但是,它们却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作用有机体。

不要小看这些浮游生物的能量,海洋中如果缺少了它们,整个地球生命就无法繁衍。

因为它们为海洋动物提供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基础。

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它们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轻而易举地将收集到的阳光转化为养分。

③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

由于原绿球藻数量众多,1升海水中的原绿球藻多达1亿个。

当这些浮游生物在阳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用其中的碳构造自身细胞并放出氧气时,差不多吸收了海洋中三分之二的碳。

这意味着它们在抑制全球变暖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④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找到更简单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的良策,甚至还能找到抑制全球变暖的锦囊妙计。

⑤提起海藻、鲍鱼、蚌等软体动物的外壳时,人们总是赞叹有加。

因为软体动物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最常见的碳酸钙原料,遵循高效无污染原则,营造了各种坚固耐用、千姿百态的贝壳式建筑。

在高倍数显微镜透视下,鲍鱼的外壳由一层一层的层状组织粘合而成,层状组织由厚约的“碳酸钙砖块”堆砌起来,使用的“水泥浆”则是软体动物自身分泌出的有机糖蛋白胶。

在有机糖蛋白胶粘合下,软体动物的外壳不仅坚如磐石,而且还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⑥在昆虫世界里,蝴蝶显得分外妖娆。

它们翩翩起舞,能够飞越万水千山。

科学家研究发现,蝴蝶翅膀上下扇动时,形成了一个漏斗形状的喷气通道。

喷气通道的长度、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大小形状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蝴蝶飞行时,空气会沿着喷气通道从前向后喷出。

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⑦光纤的发明,导致了通信传媒领域的革命,特别是在互联网上。

让人惊叹的是,在深邃的海洋底部生活的低等动物——海绵身上,早已武装了这项被人类视为高新科学技术的产品。

在海绵身体的四周,生长着许多半透明薄膜构成的骨针,这些骨针具有良好的导光性能,与现代光纤材料有异曲同工之妙。

海绵利用骨针多提供一些亮点,以吸引更多的绿海藻来自己身边安营扎寨,从而争取到更多的藻类食物。

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

⑧由此可见,大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是值得人类敬畏的。

(选自《科学之友》,文章有改动)

13.大自然“让人感到神奇高明”,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根据全文,分别概括回答。

(4分)

14.第⑤段介绍了软体动物的外壳,它有哪些特点?

15.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指代内容。

(1)别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

(2)一旦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把这些小生命作为榜样……

16.下列句中加点词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1)原来娇小可人的蝴蝶竟是利用喷气原理来飞行的。

(2)在骨针的牵线搭桥下,深海海绵与绿海藻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

13.⑴原绿球藻具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

⑵软体动物就地取材高效无污染营造外壳;

⑶蝴蝶利用喷气原理飞行;

⑷海绵利用骨针获取食物(4分,每一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

14.坚固耐用(坚如磐石)、千姿百态、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3分,每点1分)

15.

(1)这:

指代原绿球藻类浮游生物拥有高效的光能作用机制。

(2)其:

指代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利用太阳能的。

(4分,每小题2分)

16.

(1)竟:

表示出乎意料,说明蝴蝶利用喷气原理飞行让人感到惊讶。

(2)牵线搭桥: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骨针在绿海藻与深海海绵共生关系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4分,每小题2分,结合文意,意思符合即可)

浙江省湖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一)鹦鹉鱼的睡衣12分

沈岳明

欧洲地中海生活着一种鱼,它色彩艳丽,脊背是紫红色的,体侧是玫瑰红色,胸部和腹部的鳍是淡黄色的,背鳍是灰黄色的,尾部镶白色的边,就像鹦鹉那样漂亮,所以人们叫它鹦鹉鱼。

  罗马和古希腊人特别器重这种鱼,把它当作珍品,这倒不是因为鹦鹉鱼长得漂亮,而是它们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据研究这种鱼的学者发现,如果鹦鹉鱼一旦不幸碰上了针钩,在千钧一发之际,它的伙伴会很快赶来帮忙,咬断钓鱼线,从危险中救出同伙。

如果有的被鱼筐围住了,别的伙伴就会用牙齿咬住它的尾巴,拼命从筐缝中把它拉出来。

所以,一般的渔民很难捕获到这种鱼。

  虽然鹦鹉鱼能够互相帮助,一般的危险奈何不了它们,可是,这并不等于鹦鹉鱼永远没有危险。

因为鹦鹉鱼很怕死,常常在没有危险的时候也忧虑忡忡,它们想,白天遇到危险了,有同伴来救助,如果晚上同伴们都睡着了,谁来救自己呢?

于是,鹦鹉鱼们想出了一种办法。

它们每天傍晚都会给自己织一件睡衣穿,这样便确保了晚上的安全。

  它们织睡衣的方法像蚕吐丝作茧似的,从嘴里吐出白色的丝,利用它的腹鳍和尾鳍的帮助,经过一两个小时就能从头到尾织成一个囫囵的壳,这就是它们的睡衣。

每天晚上,它们睡在自己编织的睡衣里,确实能够防御敌人的侵害,并能安安静静地睡一晚。

可是它们的睡衣织得太坚固了,第二天早晨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睡衣弄破,以便从里面钻出来。

到了晚上,鹦鹉鱼再织一件新的睡衣穿在身上。

  有时候,鹦鹉鱼生病了,晚上躺在睡衣里,早晨想出来的时候,因为没有足够的力气钻破睡衣,这就麻烦了,时间一长它必死无疑。

因为,鹦鹉鱼从不救助困在睡衣里的同伴,它们会认为同伴还在睡觉,不便打扰。

所以,对于鹦鹉鱼来说,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选自《意林》2007年第5期

7.从全文看,鹦鹉鱼有哪些特点?

8.第4段中加点的词“就能”、“才能”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9、为什么说鹦鹉鱼“最大的危险不是来自外界的伤害,而是因为作茧自缚的自残”?

10.文章末尾写到:

“人类也拥有像鹦鹉鱼相似的一件睡衣,我们从来不缺乏互相帮助的精神,但却逃不脱作茧自缚的危险。

”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人类有哪些“作茧自缚”的行为。

7.色彩艳丽团结互助很怕死能织坚固的睡衣

(解析:

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必考题。

8.就能:

强调鹦鹉鱼编织睡衣时间之短才能:

突出鹦鹉鱼睡衣之坚固

要从说明文语言用词的准确性上分析。

9.因为受到外界伤害时,其他鹦鹉鱼会很快来解救受困的鹦鹉鱼,而当鹦鹉鱼困在睡衣里时,就会因得不到同伴的救助而死亡。

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的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这也是说明文的必考题。

10.围绕“作茧自缚”回答即可。

本题是说明文知识的拓展,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

浙江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金华卷)

(二)阅读下面一篇科技作品,完成14—17题。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江河

能源是人类的一个大问题,世界曾经发生过的许多战争,归根结底就是争夺资源,其中能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每次中东地区一打仗,石油的价格就猛涨。

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次性能源中有40%是由石油提供的。

所谓一次性能源,就是消耗了不再有的能源。

而科学家预测,到了21世纪中期,人类就将面临石油危机。

烧完了石油和煤,接下来我们应该烧什么?

这不仅是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在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人们使用的燃料都是固体的燃料,一部分是天然的木材,一部分是从不深的地壳里挖掘出来的煤炭,这样的时代叫固体燃料时代。

人类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地下挖掘技术发达起来,煤和石油更容易开采了,尤其是大型油井开采技术十分成熟;

另一方面,新的交通工具和大型工厂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增多起来。

这两方面相互促进,使得人类对石油的开采越来越厉害,石油的产量越来越高,人类进入了液体燃料时代。

煤和石油虽然在地下经历了亿万年的积累,然而终将有消耗殆尽的时候,而且已经为时不远了。

所以科学家提出,21世纪将是燃气时代。

21世纪前半期,人类将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一方面,天然气的资源暂时还比较丰富;

另一方面,天然气也比石油和煤更环保一些。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占主流的能源还是煤和石油,然而它们的燃烧带给世界的是酸雨和全球气候变暖等恶果。

为了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稳定能源供给,世界各国已开始开发天然气,希望以此代替煤和石油。

天然气是最干净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

天然气的储藏量也相当大。

然而比起氢气来,天然气的环保效果就差远了。

纯净的氢气不仅发热量高,而且燃烧后一点也不污染环境,不仅不会产生有毒废气,而且不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它的惟一产物是不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水。

氢气是可再生的燃气资源,它可以通过分解水来获得,它的产物又是水,所以氢气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既然这样,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使用它呢?

说到底这是个成本问题,由于现在分解水获得氢气的技术还不是很完善,故燃烧氢气的成本比石化燃料要高得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氢气的成本会越来越低。

德国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液体和气体氢供给基本建设项目的准备,计划到2010年将建成约3000个氢气气站。

研制环保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攻方向。

一些规模较大的国际汽车集团为了在产品的核心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在环保汽车产品的开发方面下了大力。

利用氢气制造的氢动力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是利用氢和氧(或空气)直接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在底特律举办的2002年国际车展上,通用汽车公司“自主魔力”氢动力概念车首次亮相。

由于汽车须解决环保问题的迫切性,将很可能使得氢燃料时代提前到来。

科学家预测,从2020年开始,将在天然气中加入15﹪的氢,到21世纪后期,人类将慢慢过渡到使用纯净氢气的时代。

14.读了本文,你觉得氢气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哪些优点?

15.请根据文中相关内容分别说说什么是“固体燃料时代”、“液体燃料时代”和“燃气时代”。

16.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7.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

(不要用真实的姓名)(4分)

网友精彩发言

帖子一

网友昵称【小桥流水】

发帖时间【2007-5-2820:

02】

内容

烧完了石油和煤,我们应该烧什么?

的确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帖子二

网友昵称【喜刷刷】

发帖时间【2007-5-3012:

12】

要降低制造氢气的成本,最主要的还是要靠科学技术。

好好学习吧,朋友们!

帖子三

你的昵称【▲】

发帖时间【2007-6-1110:

(一)8、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

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或:

书斋是文人汇集文化传承文化的地方;

书斋是文人施展个性的地方(2分,每点1分。

)9、①比喻优秀文化在书斋里汇集并不断地得到传承、发展和弘扬。

②前人的精华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文艺创造新的思想和艺术,或文艺作品(6分。

第①题2分;

第②题4分,每格1分。

)10、因为书斋是个人的领地,不受三纲五常的约束,利于个性施展。

(3分。

答出个性施展得2分,其余1分。

)11、例如:

王维写就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中国诗坛享有崇高的地位。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创作的颠峰之作,堪称百科全书。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篇白话小说,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百色市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4—16题。

(9分)

澄碧河水库位于百色城东北七公里处,水质清澄,故又名澄碧湖。

水库于1958年9月动工,1961年10月基本建成大坝、溢洪道等主体工程。

大坝后来又进行了三次除险加固工程。

水库坝高70.4米,坝底宽465米,坝顶长425米、宽6米,总库容量亿立方米,库区水面面积39平方公里。

拦河大坝是目前广西最大土坝,也是中国三大土坝之一。

水电站于1964年11月破土动工,1966年3月15日发电厂第一台机组发电,1970年4月四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

更新增容改造后电厂总装机容量达3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亿千瓦/小时,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工农业的发展。

另外,水库还具有防洪供水、改善航运和调节气候等作用。

库区风景优美迷人。

湖面碧波浩渺,岛屿连绵;

湖岸青山环抱,林丰果硕。

澄碧湖景区被誉为“百色的后花园,桂西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旅游度假胜地。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澄碧河水库因水质纯净、澄清如滤,所以又名澄碧湖。

B.本文说明的对象是澄碧河水库。

C.拦河大坝是广西乃至全国最大土坝。

D.水库的建成发电,不仅促进了本地区工农业的发展,而且还起到防洪供水、改善航运和调节气候的作用。

15.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采用这些说明方法对说明事物的特征有什么作用?

答:

16.2005年,美丽的澄碧湖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景区。

为吸引广大游客,请你为景区拟一则广告语,要求不仅能体现景区特点,而且言简意赅,琅琅上口。

答案:

三、

(一)14.C15.列数字打比方(2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水库的规模、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库区风景优美的特点。

(2分)

16.广告语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示例:

碧水瑶池何处是?

璀璨明珠澄碧湖!

2007年梧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二)

今年5月下旬,太湖多处湖面大规模蓝藻爆发,被蓝藻污染最为严重的太湖区内的梅梁湖,湖水就像绿色油漆一样浓稠。

如此严重的蓝藻污染,致使主要用水源自太湖的无锡市陷入了饮用水危机。

蓝藻的爆发为什么会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呢?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蓝藻的特性。

蓝藻是生物,又叫蓝绿藻;

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粘藻。

在所有藻类生物中,蓝藻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它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用作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但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会在夏季大量繁殖,使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

绿潮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

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人类的重要诱因。

专家指出,这次导致太湖蓝藻大规模的爆发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持续多年的暖冬积温,尤其是今年4月份太湖流域平均水温一直居近25年中的最高点,达到了℃,非常适合藻类生长。

此外,今年1至4月份偏南风风场也明显高于往年平均值,这使得太湖内其他湖区的藻类向梅梁湖集中。

梅梁湖100多平方公里水域恰似一个水体相对静止的“大口袋”,偏南风一吹,这个“大口袋”就成了整个太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