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考试文档格式.docx
《太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考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原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考试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本来可以冲上去的,但一片弹片正中咽喉,他没能看到胜利便倒下了。
B.去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意味着广大百姓的生活质量与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C.从今年高考“一模”统计数据看,学生成绩整体稳定,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
D.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公共艺术,应该慎之又慎。
既然城市雕塑是面向大众,是由民众买单,那么接受民众的审核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更是民众的权利。
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
共40分)
4.(9分)(2019高二上·
浙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我国民乐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艺术创新与文化坚守始终是一对矛盾体。
一方面大家呼吁民乐要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每当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时,又会引发争论。
比如,“女子十二乐坊”让民乐更加富有时代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有人质疑那种充满了流行元素和视觉冲击的音乐还能称之为民乐吗?
总之,创新的突飞猛进,既为民乐带来“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惊喜,也让人有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惑。
从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看,任何艺术都是人类情绪的表达,也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
不同时代的人,生存环境不同,必然导致其审美需求各异。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听众的口味也在不断变化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民乐如果不创新就难以满足听众的需求,就会面临生存危机。
比如,传统民乐当中的宫廷音乐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民乐中的江南丝竹、河北吹乐、长安鼓乐等虽然是非遗,但因为没有与时俱进,目前也面临后继乏力的困境。
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民乐诞生于农耕社会,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如今已进入现代化、信息化时代,失去了生存土壤的传统民乐自然会面临生存危机。
回顾中国民乐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民乐始终伴随着时代的步伐而逐渐演变:
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民乐基本上都是单旋律的形式并具有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其创作主要是自发性的,并无专门的作曲家;
到了50年代左右,民乐创作逐步专业化并借鉴西方乐队编制出现了民族管弦乐队;
80年代之后,西方作曲技术大量涌入,民乐的洋化、西化成为一股潮流,学校教育也逐步代替了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方式;
21世纪之后,民乐加电声的“盛装民乐”开始流行,如“女子十二乐坊”。
所以说,民乐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
客观条件改变时,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乐也必然会随之改变,这本来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却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忽视。
比如,有学者在评价“女子十二乐坊”时,立刻搬出音乐教科书,认为此种音乐不符合书本上关于民乐的定义,甚至还有人给“女子十二乐坊”扣上了“是对民乐的亵渎”的大帽子。
但另一方面,民乐的创新也必须考虑到大众审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民乐曾出现一股片面追求复杂技巧的思潮。
越有难度的作品越众星捧月,越传统的作品越被打入冷宫,这种急功近利的盲目创新一度导致创作难写、排练难排、演出难听等诸多问题,被民乐指挥家杨春林先生批评为“一头沉”现象。
凡此种种,都不利于民乐的传承与发展。
(选自《光明日报》2017.8.24,有删改)
(1)下列对“民乐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民乐的传承与发展中,艺术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女子十二乐坊”追求表现技巧的过程,也是民乐创新一种有益的探索。
B.民乐始终跟随着时代和生存环境而演变,不与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民乐就会消亡。
如传统民乐中的宫廷音乐就已经基本绝迹了。
C.民乐发展总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与时倶进就意味着生存危机。
江南丝竹、河北吹乐、长安鼓乐等的困境就是明证。
D.近代中国民乐经历了创作由自发到自主、教育由口传心授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始终深受西乐的影响,一直处在演变过程中。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女子十二乐坊”使民乐更加富有时代感,让人耳目一新,但也正因为此,有人质疑它在创新中模糊了自己作为民乐的身份。
B.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民乐不可能纯是单旋律的形式,民乐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征也会有所变化,这是民乐发展的必然现象。
C.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片面追求复杂技巧、将难度作为创新标准、冷落传统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盲目创新,理应加以摒弃。
D.有意无意忽视民乐必然随客观条件而改变的事实,以教科书式批评来对待民乐在创新形式上的探索的做法,不利于民乐创新。
(3)根据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对传承与发展民乐的两点建议。
5.(13分)(2016高一上·
会宁期中)现代文阅读
(二)
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其中一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什么叫做“好玩”?
我常会提起胡兰成。
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因此他成为一个旁观者。
他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他在鲁迅的年代,是个小辈,没有五四同人对鲁迅的种种情结与偏颇。
四九年以后,他的流亡身份,也使他没有国共两党在评价鲁迅、看待鲁迅时那种政治意图或党派意气。
所以他点评鲁迅,我以为倒是最中肯。
他说,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
“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
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
我们先从鲁迅的性格说起。
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的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
夏衍是老先生讨厌责骂的四条汉子之一,他也说:
老先生“幽默得要命”。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
唐弢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
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我所谓的“好玩”是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像。
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
江南的说法,他是个极喜欢讲“戏话”的人,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
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
那种亲昵!
那种仁厚与得意!
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的随时随地讲“戏话”。
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但我们并非没有机会遇见类似的滑稽人,平民百姓中就多有这样可爱的无名智者。
我相信,在严重变形的民国人物中,一定也有不少诙谐幽默之徒。
然而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决不只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好玩,不好玩,甚至有致命的力量——希特勒终于败给丘吉尔,因为希特勒一点不懂得“好玩”;
蒋介石败给毛泽东,因为蒋介石不懂得“好玩”——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
“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投枪匕首式的文章可能“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
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
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各种集子的题目,就不过是捡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
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论他妈的》我们读着,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其实语气把握得好极了,我猜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
《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
《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节选自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陈丹青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在这里鲁迅没有被符号化,在这里他不再冷峻,而是好玩。
B.无论是被鲁迅先生责骂的夏衍,还是和老先生玩的唐弢,凡是和老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老先生并非一天到晚板着面孔。
C.好玩的人甚至有致命的力量,他一旦发威,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就遭殃了。
丘吉尔打败希特勒就是很好的例证。
D.作者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的效果,决不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E.鲁迅先生以为自己的《论他妈的》是在批判国民性,因而很是得意,这份得意全都从文中的语气里得以体现。
(2)
陈丹青认为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鲁迅的“好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联系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看法。
6.(18分)(2016高二下·
杭锦后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鬼脸钱
张建生
当年,开封府有条古玩街,店铺经营古玩字画、珠宝玉器。
其中有家古币店,老板刘少白觉得来钱太慢,便打起了歪主意。
民国年间,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频发。
穷人揭不开锅,就卖祖宗传下来的古董,古地中原,散落在民间的文物很多,其中不乏宝物。
可惜穷人不知道啥是文物,更不懂得行情,遇见黑心买主就当废物卖,给多少钱是多少钱。
刘少白经常守在古玩街口,见破衣烂衫者过来就问:
“卖东西吗?
”穷人不逛古玩街,来了就是卖东西。
他坑蒙拐骗,用很少的价钱就把西周的贝币、西汉的五铢、唐代的开元通宝弄到手。
刘少白的舅舅冯老先生是中原古玩界泰斗,听说外甥发昧心财,拄着拐杖找上门来,言辞恳切苦苦规劝。
刘少白竟也当成耳旁风。
老人见劝不醒他,非常失望。
那天,刘少白在古玩街口拦住一个衣衫褴褛的农民,那人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他看见后,兴奋得心里怦怦乱跳。
这是一枚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币,椭圆形,币面文字形状怪异,像传说中狰狞的鬼脸,俗称“鬼脸钱”。
这种古币在市场上稀缺,价值两三万块大洋,可遇而不可求!
对不懂行的卖主,要欲擒故纵,不可操之过急。
刘少白暗中深吸了口气。
努力使情绪镇静下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说,这玩意儿不值几个钱。
两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一万块大洋成交。
刘少白心中大喜,自己一转手,至少赚一万块大洋!
回到家里,他兴奋地拿出来欣赏把玩。
鬼脸钱边缘和币面手感有些毛糙,这枚鬼脸钱却光滑如玉。
他觉得事情不妙,急忙去找舅舅鉴定。
冯老先生古币鉴定道行深厚,单凭手摸就能断代。
他接过那枚鬼脸钱,捻须注目端详,微眯的双眼陡然睁大,愕然道:
“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看不出这是个赝品?
真品鬼脸钱,铸造呈自然状态,未经精细摩琢,币面文字一挥而就,书法流畅隽秀。
赝品边缘和表面打磨得十分光滑,实属画蛇添足;
而且字体呆滞,缺乏灵气,有明显模仿痕迹,铜质粗杂,分量也厚重……”
一连几天,刘少白在街头寻找那卖主。
可哪里还能找到?
他越想越窝火,把假币狠狠摔到地上。
好在杂铜耐摔,只磕出个小坑。
这枚假币像一块石头,沉重地压在刘少白心头,让他寝食难安。
他不敢在门店卖,买主发现有假,会兴师问罪,闹腾起来自砸招牌,谁还敢再光顾?
思前想后,只有拿出去卖,反正谁也不认得谁。
开封包公祠附近有个卖古玩的地摊市场。
刘少白装扮出一副穷困潦倒的落魄相。
虽有人对那枚假币感兴趣,可一问价钱扭头就走。
直到日斜西天,他准备收摊子,才有人执意要买,不过对价钱一路猛砍,最后砍到100块大洋。
拿回去一分钱不值,他只好忍痛成交,拿着银票走出老远,还心跳如鼓。
第二天,那张百元银票有些变色,刘少白赶紧拿到票号兑现。
人家说:
“刘老板,你在哪儿捡的假票,颜色都褪了!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呀!
刘少白的大儿子一年四季在外收购古币,这天,他风尘仆仆回来,喜滋滋地说:
“爹,出去没有收到好货,回来走到西城门口捡个大‘漏’儿,用一万块大洋收来个宝贝!
”
刘少白见是个鬼脸钱,不由喜上眉梢。
拿过来一看很是眼熟,定睛再看,见上面有个小坑。
天哪,冤家又回来了!
他顿觉天旋地转,跌坐在太师椅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两万大洋打了水漂,弄得元气大伤,再无资金周转,古币店面临倒闭,全家人如同末日来临。
这天,冯老先生让外甥带那枚假币来家里。
刘少白见到舅舅,满脸愧色,嗫嚅道:
“怪我眼力还不到家,闹出这么大乱子……”冯老先生摇头道:
“不是眼力不济你是被金钱乱了心性!
一语惊醒梦中人,刘少白经营古币多年,如果仔细察看不会走眼,可惜心思都用在欺骗上,结果掉进陷阱。
“这枚假币出自‘造假圣手’之手。
”冯老先生神色黯然,说罢良久无语。
中原古玩界对“造假圣手”几乎无人不晓。
当年,他在古玩界竟屡作造假大案,特别是古币造假以假乱真,连不少行家都“打眼”,所以人称“造假圣手”。
刘少白叹道:
“造假圣手有如此高超的造假本事,一定腰缠万贯!
“错了,错了!
当年,他明里经营古币店,暗中造假古币,本想大捞一把,最后倾家荡产。
常言说,柜台不欺三尺子,买卖义取四方财。
有谁靠坑蒙拐骗长久立足商界?
刘少白一脸困惑,舅舅对“造假圣手”知道得如此清楚?
“我就是造假圣手!
”冯老先生语调悲伤,缓缓举起那只残手。
惨痛的教训让他悔恨不已,就砍下自己一个手指。
刘少白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冯老先生收回那枚假币,又拿出两张万元银票,双方物归原主。
为了让外甥知道害人如害己,他派人演出了卖假买假这场戏。
刘少白如梦初醒,“扑通”一声跪下,泪流满面。
幸亏舅舅假戏真做,使自己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冯老先生当场挥毫泼墨,写下“戒欺”二字,送给外甥。
从此,刘少白诚信经营,把“戒欺”手书制成牌匾悬挂,作为经商的座右铭。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5年第2期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刘少白的舅舅冯老先生听说外甥发昧心财,拄着拐杖找上门,对其规劝,却被刘少白当成耳旁风。
说明老先生虽身为中原古玩界泰斗,外甥内心对此却并不完全认同。
B.刘少白把假币忍痛卖出后,拿着银票走出老远,还心跳如鼓。
这一细节是为了表现其当时明知古币是假仍然出售担心对方发现真相的心虚紧张。
C.小说后来交代冯老先生就是造假圣手,既存意料之内,又在情理之中,使情节波澜起伏,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情节的前后照应,如刘少白摔鬼脸钱这一情节,就为后文发现儿子所买鬼脸钱为赝品做了很好的铺垫;
关于冯老先生卖假买假的戏,前文亦均有所交代。
E.本文篇幅较短。
人物性格相对单一,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了世俗小说赞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的特点。
语言风格较为朴实、明快。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小说在刻画刘少白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4)
小说后面叙述有关“造假圣手”的情节有何作用?
请结合全文对此进行赏析。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
共11分)
7.(11分)(2017·
襄阳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
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
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
“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
”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
至暮,哭而归,不食。
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至荆州,复然。
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坐顷之,一乞媪至前,揖曰:
“官人与我一文两文。
”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既饮茗,问其里若姓。
媪勃然怒曰:
“官人能与我几钱,何遽问我姓名?
我非乞人也。
”宗质起敬,谢曰:
“某皇恐,上忤阿婆。
愿霁怒,试言之,何害?
恐或乡邻或亲族也,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媪喜曰:
“老婆姓异甚,不可言。
”宗质力恳请,忽曰:
“我姓展。
”宗质瞿然起,抱之,大哭曰:
“夫人,吾母也。
”媪曰:
“官人勿误,吾儿有验,右腋有紫痣,其大如杯。
”宗质拜曰:
“然。
”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
观者数十百人,皆叹息泣下。
宗质负其母以归,季思与家人子亦泣。
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母以高年终,宗质亦白首矣。
宗质乾道庚寅为洪倅,时予为奉新县令,屡谒之,不知其母子间也。
明年,予官中都,宗质造朝,除知台州。
朝士云:
“李台州,曾觌姻家也。
觌无子,子台州之子。
”予一见不敢再也,亦未知其孝。
后十七年,台州既没,予与丞相京公同为宰掾。
谈间,公为予言李台州母子事。
予生八年,丧先太夫人,终身饮恨。
闻之,泣不能止,感而为之传。
赞曰:
孔子曰: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若李台州,生而不知失母,壮而知求母,求母而不得,不得而不懈,遍天下之半,老而乃得之。
昔东坡先生颂朱寿昌,至今咏歌以为美谈。
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非至孝奚而通神明,非通神明奚而得母?
予每为士大夫言之,闻者必泣。
人谁无母?
有母谁无是心哉?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B.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C.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D.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秩,指官吏的俸禄,也用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
秩满,是官吏任期届满。
B.庚寅,是指我国的天干地支纪年法,十位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形成了六十个干支。
C.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本文中的“先太夫人”是指作者已经故去的母亲。
D.孝悌:
孝,指对兄长要孝顺,服从;
悌,指对父母要敬重,顺从。
秦汉《孝经》则进一步指出“孝为百行之首”。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大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B.作者杨万里素来仰慕李台州至孝之名,但直到李台州去世之后,才写作此文,并在士大夫中传颂其事迹。
C.为一位官员作传,不注重其政治事功,却记叙其寻母尽孝之事,杨万里有褒扬孝道、规劝世风之意。
D.文章记李台州事迹,以寻母、认母、侍母为线索,集中笔墨描写认母场景,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
②宗质起揖之坐,礼以客主。
③若李台州,其事与寿昌岂异也,兹不谓之至孝通于神明乎?
四、诗歌鉴赏(共1题;
8.(7分)(2019高一上·
江门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②代马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
雁门郡。
②将:
驾御。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情况。
B.颔联运用“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突出了地域特点。
C.颈联描写了代北边塞的秋天,野火烧山,烟气升腾:
秋雨潇潇,孤峰在雨中伫立,雨雾笼罩,画面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
D.尾联描绘了代北胡人听说无战事后肆意买醉的懒散形象。
(2)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默写(共1题;
共6分)
9.(6分)(2019高三下·
长春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
”感叹自己因为崇尚美德而被约束,但又以“________”强调自己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心志。
(2)《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
”,而那些童子的老师,“________”,并不是韩愈所说的老师。
(3)《观刘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动作描写生勾出拾者令人心酸的形象,饱含悲悯之意。
六、语言表达(共2题;
共8分)
10.(3分)(2017高二下·
南部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的语意完整通顺,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划线句子不超过15个字。
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
其实,①________,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也在日益淡化。
对此,很多专家都归咎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