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28152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2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潍坊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文档格式.docx

B、瓷碗是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塑料盆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木制面板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2分)(2015•潍坊)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蒸发与蒸馏操作;

仪器的装配或连接..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D、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2015•潍坊)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2个氮分子:

2N

碳酸根离子:

CO3

双氧水的化学式:

H2O

磷的元素符号:

P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A、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

2N2;

故错误;

B、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碳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CO32﹣,故错误;

C、双氧水的化学式为H2O2,故错误;

D、磷的元素符号:

P,故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5.(2分)(2015•潍坊)青少年每天应从食物中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保证身体生长的需要,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牛肉

米粉

苹果

豆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豆类和肉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米、面中含有丰富的糖类.

A、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B、米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豆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2分)(2015•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NO2和Fe2O3都是氧化物

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

空气和液氧都是混合物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生铁和钢;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物质的分类.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常见的铁合金进行分析判断.

C、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D、根据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进行解答.

A、NO2和Fe2O3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正确.

C、液氧是氧气的液态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液态空气中含有液氧、液氮、液态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碳原子由于排列方式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单质,金刚石和石墨就是由于碳原子排列不同所形成的单质,正确;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组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2分)(2015•潍坊)下列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

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越多越好

用铁制容器放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用白醋除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

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A、根据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量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C、根据铁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D、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A、一氧化碳很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错误;

B、对于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B错误.

C、配置波尔多夜时要用到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铁能置换出硫酸铜的铜,所以配制波尔多液不能采用铁制容器,故C错误;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可除去水瓶胆中的水垢,故D正确.

此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活有关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的知识,容易出错,解题时要细心判断.

8.(2分)(2015•潍坊)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与金属材料.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锌、镁、铁、铜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故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镁.

A、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锌,故选项错误.

B、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故选项正确.

C、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D、题目给出的金属中,活动性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镁,不是铜,故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9.(2分)(2015•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Xk

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防范爆炸的措施..

A.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进行解答;

C.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均会发生爆炸;

D.灭火的方法有:

隔离可燃物;

隔绝空气或氧气;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A.促进燃烧的方法是: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增大氧气的浓度.故正确;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所以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正确;

C.面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若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故正确;

D.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错误.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促进燃烧和灭火原理方面的知识,属于基础性知识的考查.

10.(2分)(2015•潍坊)“绿色化学”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力发电

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绿色化学..

化学与环境保护.

根据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分析解题.

A、发展风力发电将有效减少煤的燃烧,减少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A不符合题意;

C、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故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故B符合题意;

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少开私家车有利于环保,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不符合题意.

日常生活中要时刻重视绿色化学的理念,理解绿色化学的核心,防止环境污染人人有责.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2分)(2015•潍坊)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

C+O2

CO2

Mg+2HCl═MgCl2+H2↑

CaO+H2O═Ca(OH)2

CO2+C

2CO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

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

反之,一般为放热反应.

也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

A、C+O2

CO2,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B、Mg+2HCl═MgCl2+H2↑,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C、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D、CO2+C

2CO,在高温下反应,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中吸热或放热问题,熟记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2分)(2015•潍坊)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从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方面分析判断即可.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不是唯一的一种,原子、离子也能构成物质,说法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即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说法正确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物质也就不存在,新的物质和原来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物质不发生变化,它和原来物质的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把分子说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在理解“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时,要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在任何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都不能被分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13.(2分)(2015•潍坊)下列反应发生后,固体质量增加的是(  )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和,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物质的状态进行解答.

A、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固体质量增加,故符合题意;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硫酸锌溶解在溶液中,故固体质量不断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C、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和,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D、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常见的化学反应,要解决此题,依据已有知识进行即可.

14.(2分)(2015•潍坊)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用甲醛浸泡保存海产品

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做调味品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常用盐的用途..

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

B、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判断.

C、根据工业用盐中含有亚硝酸钠判断.

D、从小苏打可以和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反应生成气体,使糕点变得松软和香甜去分析解答.

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之失去生理功能,故A错误.

B、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它在一般加热的条件下也难以破坏,不能食用,故B错误.

C、亚硝酸盐有毒,不能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盐烹调食物,故C错误.

D、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对人体无害,故D正确.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人体健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2分)(2015•潍坊)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

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

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

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

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甲大于乙是错误的;

故选项错误;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

故选项正确;

C、t3℃时将ag甲完全溶于100g水中,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是错误的,应该是乙的;

D、将乙的溶液由t3℃降低到t2℃,乙的溶液中一定有固体析出不正确,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

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结晶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2分)(2015•潍坊)在一定条件下,物质A,B发生反应2A+2B═2C+D,探究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得到下表数据: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6

4.0

反应后质量(g)

0.4

8.0

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

a=0.6

B、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

1

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反应类型的判定..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4.6g+4.0g+0+0=0+0.4g+8.0g+a,a=0.2,反应后A质量为5克,A质量减少是反应物;

B质量减少了也是反应物;

C质量增加为生成物,D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字没有增减,故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表格信息可知4.6g+4.0g+0+0=0+0.4g+8.0g+a,a=0.2,故错误;

C、设B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d,则2b:

d=(4.0g﹣0.4g):

0.2,则b:

d=9:

1,故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还有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等,故错误;

故选C

解此题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

17.(2分)(2015•潍坊)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某些不法厂商制售劣质汽油的事件,劣质汽油中的甲缩醛(C3H8O2)等物质会损伤汽车并产生有害气体,下列关于甲缩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甲缩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甲缩醛中含有氧分子

甲缩醛由3种元素组成

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7.4%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A.由甲缩醛的化学式C3H8O2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B.甲缩醛是由甲缩醛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氧分子,故错误;

C.由甲缩醛的化学式C3H8O2可知,它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D.甲缩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7.4%,故正确.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分)(2015•潍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洗涤剂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草木灰(显碱性)混合使用

氯化铵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A、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B、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解答;

C、根据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显碱性)混合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解答;

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进行解答.

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故A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是不停运动的,故B正确;

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显碱性)混合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所以施肥时,氯化铵不能与草木灰(显碱性)混合使用,故C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